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管理辦法

項目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管理辦法

2024-07-11 閱讀 2569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的職責、內容、方法,以及形成的文件和記錄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本項目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的各項活動。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28001-2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Q/SZG55.00-2005企業管理手冊

Q/SZG59.06-2005職業健康安全、環保考核管理規定

Q/SZG59.34-2005事故、事件報告、調查處理規定

3?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采用GB/T28001-20**的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安全環境管理主管部門負責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的歸口管理,負責組織實施各項職業健康安全檢查活動。

4.2?安全保衛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有關消防、機動車輛等專業檢查。

4.3?設備管理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有關建筑物、各類設備、電氣設施、動力管道等專業檢查。

4.4?各部門根據需要實施職業健康安全檢查。

5?管理內容和方法

5.1?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內容

5.1.1?檢查本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適用的法律、法規、規范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要求和各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

5.1.2?檢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計劃等實施情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安全教育的實施,保健和勞動防護用品制度執行情況,傷亡事故報告的內容、審批程序等。

5.1.3?檢查職業健康安全措施的制定及實施情況,包括安措計劃的制定、實施及其效果,工程承包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新產品、新工藝試制的安全技術措施,新、改、擴工程項目的“三同時”審批與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和執行情況等。

5.1.4?檢查各工作場所、生產現場的安全生產秩序,防塵、防毒、防物理因素措施,各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及其它有關職工安全健康的情況。

5.1.5?檢查各類建筑物、道路、動力管道、機械設備、電氣設備、起重機械、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機動車輛等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及整改情況。

5.1.6?檢查各類手持電動工具、吊卡具、鋼水包等工具、工裝、冶金輔具等安全狀況以及重點危險部位的安全防護設施、消防器材、消防設施和防寒、防雨、防雷電設施等情況。

5.1.7?檢查各工作場所、生產現場是否存在違章指揮、違章操作,以及現場安全通道、文明生產、部件擺放、勞動保護用品穿戴及其他物的不安全狀態等情況。

5.2?職業健康安全檢查方法

5.2.1?日常檢查

5.2.1.1?各部門負責人組織所屬的部長、科長、工(部)長、班長等對作業現場進行班前、班中、班后的日常檢查。

5.2.1.2?各部門的安技專業人員及部門負責人對作業現場每天進行巡回檢查。

5.2.1.3?安全環境管理主管部門、安全保衛主管部門、設備管理主管部門等應指派專業人員對各工作場所、生產現場進行日常檢查。

5.2.2?專業檢查

5.2.2.1?專業檢查項目:

a)電氣設備及線路;

b)起重機械、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各種氣瓶等特種設備;

c)木工機械(刨床、鋸床等)、沖床、剪床;

d)公司內機動車輛及交通設施;

e)不屬于上述設備的一般機械、動力設備;

f)吊具、索具、工具、工裝、冶金輔具;

g)各類建筑物、道路及其附屬設施;

h)各類安全防護設施、消防設施、消防器材;

i)其它臨時性檢查。

5.2.2.2?專業檢查一般由設備管理主管部門、安全保衛主管部門等組織進行,并提請安全環境管理主管部門派人參加。

5.2.2.3?如有必要,安全環境管理主管部門也可組織各類專業檢查,并提請有關方面主管部門派人參加。

5.2.2.4?專業檢查周期分為半年、一年或規定檢查期,由各專業歸口部門決定。

5.2.2.5?專業檢查可按安全檢查表進行,也可按臨時制定的檢查計劃進行。

5.2.3?安全大檢查

5.2.3.1?安全大檢查分春季安全大檢查、秋季安全大檢查、“五一”、“十一”節假日檢查、新年及春節前安全大檢查等。

5.2.3.2?安全大檢查在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下進行,要指定專門機構制定檢查計劃,檢查依計劃執行,保證按期完成。

5.2.4?各部門安全檢查

5.2.4.1?各部門應按公司的安全檢查計劃制定本部門的安全檢查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安全檢查。

5.2.4.2?各部門應根據本部門具體情況,可單獨制定檢查計劃進行專業性檢查或安全大檢查。

5.2.4.3?各部門在進行各類安全檢查過程中要充分發動群眾,貫徹領導與群眾相結合、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

5.3?整改

5.3.1?各類安全檢查應實施必要的記錄。專業檢查、安全大檢查后,安全檢查主管部門及專業檢查組應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列表匯總。

5.3.2?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提交相關的責任部門,各主管部門可用整改通知單等形式下達整改要求。

5.3.3?責任部門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計劃,解決問題要做到“三定四不推”(定措施方案、定負責人、定進度;班組能解決的不推到工段(部),工段(部)能解決的不推到部門,部門能解決的不推到公司,公司能解決的不推到上級)。

5.3.4?安全檢查部門應對責任部門制定、實施整改措施計劃的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對整改效果進行驗證。

5.3.5?對通過整改一時不能解決的重大安全隱患,應按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的原則,分層次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由安全環境管理主管部門統一立項、協調解決。

5.4?存在問題的處理

5.4.1?安全檢查發現不符合項時,安全檢查主管部門應按Q/SZG59.06標準規定對責任部門、人員進行處罰。

5.4.2?發生安全事故、事件時,安全檢查主管部門應按Q/SZG59.34標準規定調查處理、逐級上報,并按Q/SZG59.06標準規定對責任部門、人員進行處罰。

6?形成文件和記錄

安全檢查記錄

篇2:石油公司職業病健康檢查與診療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健康檢查與診療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相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二章管理

第三條公司要制定職工的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療管理制度,根據這一制度制定每年健康監護工作計劃的責任及程序。

第四條公司依法組織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按照公司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建立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

第五條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時職業健康檢查。

(一)職工上崗前健康檢查

為了掌握勞動者的健康狀況、發現職業禁忌、分清責任,防止勞動者帶病進入公司,在招工前對應招者進行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不招用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二)職工在崗期間健康檢查

為了及時發現健康損害和健康影響,對勞動者進行動態健康觀察,按《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規定的體檢周期及項目組織勞動者進行定期崗間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關的疾病或職業禁忌癥,要填寫"關于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的報告",不得安排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該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安排治療。

(三)職工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為了了解勞動者離崗時的健康狀況,分清健康損害責任,在勞動者離崗時組織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于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四)應急時職業健康檢查

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公司應當即使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第六條職業健康檢查由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承擔。

第七條員工在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或者復查或者醫學觀察期間視同正常出勤。

第八條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治

(一)發現疑似職業病例,要做進一步檢查,由職業病診斷機構確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二)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群體反應,可能與接觸有害因素有關,要配合有關部門對作業環境進行衛生學調查和評價。

(三)對患有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的勞動者,應當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意見安排治療或療養,并定期組織復查,所需費用由公司承擔。

(四)對不宜從事原有害作業的,應當在確診之日起

日內調離原有害作業工作崗位,并填寫"關于職業病與疑似職業病病人的報告",交公司綜合辦公室。

(五)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其工傷保險待遇由造成該職業病的公司按照國家工傷保險管理規定處理。

第三章附則

第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企業職業衛生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制度(2)

企業職業衛生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制度(二)

1、職業衛生安全檢查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危害識別,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糾正不安全行為的措施,增強職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等現象的發生,及時消除職業衛生事故隱患,確保員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職業衛生安全檢查的依據是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政府、上級部門和本單位有關職業衛生安全的各項規定、制度等。

3、職業衛生安全檢查主要包括管理檢查和現場檢查兩部分。

(1)管理檢查主要內容:

-1檢查各級領導對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的認識,各級領導班子研究職業衛生安全工作情況的記錄、會議記要等。

-2職業衛生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訂完善情況;各項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等。

-3檢查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法規教育是否達到要求;檢查員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知識教育,以及特殊作業的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是否達標。

(2)現場檢查主要內容:

-1檢查作業場所的工作條件是否符合職業衛生的相關標準、規范,是否存在職業衛生事故隱患。

-2檢查單位各級機構和個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落實,檢查員工是否認真執行各項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3檢查生產、檢修、施工等直接作業環節各項職業衛生安全保證措施是否落實。

4、職業衛生安全檢查分為外部檢查和內部檢查。外部檢查是指按照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法規要求進行的法定監督、檢測檢查和政府部門組織的安全督查,內部檢查是上級主管單位、本單位根據生產情況開展的計劃性和臨時性自查活動。

5、內部檢查主要有綜合性檢查、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等形式。

(1)綜合性檢查

綜合性安全檢查是以落實崗位安全責任制為重點,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面檢查,每月組織一次。

(2)日常檢查

日常檢查包括班組、崗位員工的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以及單位領導和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人員的經常性檢查。各崗位應嚴格履行日常檢查制度,特別應對關鍵裝置要害部位的危險源進行重點檢查和巡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報告有關部門解決,并做好記錄。

(3)專項檢查

專項安全檢查包括季節性檢查、節日前檢查和專業性安全檢查。

-1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各季節特點開展的專項檢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溫、冬季的防煤氣中毒、防凍等檢查。

-2節日(五一、十一、元旦、春節)前檢查主要是應對節日干部、檢維修隊伍值班安排和原輔料、備品備件、應急預案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

-3專業性檢查主要是對職業衛生安全裝備、監測儀器、危險物品等分別進行的專業檢查,及在裝置開、停工前、新裝置竣工及試運轉等時期進行的專項安全檢查。

-4新裝置試車前檢查。

6、檢查人員職責為:

(1)制止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者。

(2)檢查隱患及防范措施和治理情況。

(3)對施工、檢修情況進行檢查。

(4)監督、檢查管理制度貫徹落實情況。

(5)其它方面。

7、單位檢查人員權限:檢查人員對本單位各部門的職業衛生安全工作有權發出《隱患通知單》,并限期處理。各部門必須在通知單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并將通知單及處理結果情況反饋給職業衛生管理部門。

(1)對違章人員按《職業衛生獎懲管理規定》進行懲處,并將檢查情況報送職業衛生管理部門。

(2)對嚴重違章的個人可下令停止工作,交由所屬部門進行停工再教育。

(3)對違章的施工、檢修人員進行警告、教育,并按《職業衛生管理獎懲規定》懲處。

(4)對嚴重違章和違反職業衛生安全管理規定的,填發《停工整頓通知單》,責令其停工整頓,并可同時進行經濟處罰。

8、職業衛生安全檢查應依據充分、內容具體,必要時編制職業衛生安全檢查表,科學、規范地開展檢查活動。

9、檢查時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做好檢查總結,并按要求報主管部門。

10、被檢部門對查出的問題應立即落實整改,暫時不能整改的項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應納入計劃,落實整改。

11、對隱患和問題的整改情況,應進行復查,跟蹤督促落實,形成閉環管理。

12、對未按要求開展專業和專項檢查的各部門及車間,將予以通報曝光,并與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

13、對非本單位原因造成的職業衛生事故隱患,不能及時消除或者難以消除的,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單位應立即向有關部門書面報告,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