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范本

職業健康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范本

2024-07-11 閱讀 7175

為了貫徹“職業健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開展職業健康安全檢查活動,消除危險源,根據建設部頒發的《建筑施工職業健康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及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制度。

項目部定期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制度

1.每月25日由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按照部頒標準及對照公司與各項目簽訂的項目年度職業健康安全生產責任狀和指標合同到各項目經理部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危險源簽發整改通知書,按“三定一落實”限期整改,消除不安全因素,對檢查發現的違章違紀者和違反《施工現場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獎罰暫行規定》的責任人。檢查人員可依《規定》當即開出罰款單。對檢查不予配合的項,檢查人員可依《項目的獎勵與處罰制度》的對責任人進行處罰。

2.每年元旦、春節、國慶節前,對工地的庫房、食堂及生活區進行一次

職業健康安全防火、衛生、防雨、防洪等為內容的職業健康安全檢查。消除和預防影響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的危險源,確保職工身體健康和職業健康安全。

3.每年底項目部對工地進行一次年終職業健康安全大檢查,同時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年度責任狀的考評。

篇2:職業健康監督檢查制度范本

1、職業衛生安全檢查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危害識別,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糾正不安全行為的措施,增強職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等現象的發生,及時消除職業衛生事故隱患,確保員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職業衛生安全檢查的依據是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政府、上級部門和本單位有關職業衛生安全的各項規定、制度等。

3、職業衛生安全檢查主要包括管理檢查和現場檢查兩部分。

(1)管理檢查主要內容:

①檢查各級領導對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的認識,各級領導班子研究職業衛生安全工作情況的記錄、會議記要等。

②職業衛生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訂完善情況;各項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等。

③檢查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法規教育是否達到要求;檢查員工的職業衛生安全意識、知識教育,以及特殊作業的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是否達標。

(2)現場檢查主要內容:

①檢查作業場所的工作條件是否符合職業衛生的相關標準、規范,是否存在職業衛生事故隱患。

②檢查單位各級機構和個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落實,檢查員工是否認真執行各項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③檢查生產、檢修、施工等直接作業環節各項職業衛生安全保證措施是否落實。

4、職業衛生安全檢查分為外部檢查和內部檢查。外部檢查是指按照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法規要求進行的法定監督、檢測檢查和政府部門組織的安全督查,內部檢查是上級主管單位、本單位根據生產情況開展的計劃性和臨時性自查活動。

5、內部檢查主要有綜合性檢查、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等形式。

(1)綜合性檢查

綜合性安全檢查是以落實崗位安全責任制為重點,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面檢查,每月組織一次。

(2)日常檢查

日常檢查包括班組、崗位員工的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以及單位領導和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人員的經常性檢查。各崗位應嚴格履行日常檢查制度,特別應對關鍵裝置要害部位的危險源進行重點檢查和巡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報告有關部門解決,并做好記錄。

(3)專項檢查

專項安全檢查包括季節性檢查、節日前檢查和專業性安全檢查。

①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各季節特點開展的專項檢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溫、冬季的防煤氣中毒、防凍等檢查。

②節日(五一、十一、元旦、春節)前檢查主要是應對節日干部、檢維修隊伍值班安排和原輔料、備品備件、應急預案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

③專業性檢查主要是對職業衛生安全裝備、監測儀器、危險物品等分別進行的專業檢查,及在裝置開、停工前、新裝置竣工及試運轉等時期進行的專項安全檢查。

④新裝置試車前檢查。

6、檢查人員職責為:

(1)制止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者。

(2)檢查隱患及防范措施和治理情況。

(3)對施工、檢修情況進行檢查。

(4)監督、檢查管理制度貫徹落實情況。

(5)其它方面。

7、單位檢查人員權限:檢查人員對本單位各部門的職業衛生安全工作有權發出《隱患通知單》,并限期處理。各部門必須在通知單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并將通知單及處理結果情況反饋給職業衛生管理部門。

(1)對違章人員按《職業衛生獎懲管理規定》進行懲處,并將檢查情況報送職業衛生管理部門。

(2)對嚴重違章的個人可下令停止工作,交由所屬部門進行停工再教育。

(3)對違章的施工、檢修人員進行警告、教育,并按《職業衛生管理獎懲規定》懲處。

(4)對嚴重違章和違反職業衛生安全管理規定的,填發《停工整頓通知單》,責令其停工整頓,并可同時進行經濟處罰。

8、職業衛生安全檢查應依據充分、內容具體,必要時編制職業衛生安全檢查表,科學、規范地開展檢查活動。

9、檢查時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做好檢查總結,并按要求報主管部門。

10、被檢部門對查出的問題應立即落實整改,暫時不能整改的項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應納入計劃,落實整改。

11、對隱患和問題的整改情況,應進行復查,跟蹤督促落實,形成閉環管理。

12、對未按要求開展專業和專項檢查的各部門及車間,將予以通報曝光,并與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

13、對非本單位原因造成的職業衛生事故隱患,不能及時消除或者難以消除的,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單位應立即向有關部門書面報告,予以解決。

篇3:職業健康檢查制度范本

1按規定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2職業健康檢查與評價應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衛生機構承擔,并對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承擔責任。

3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健康檢查,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按衛生部《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執行。

4職業健康檢查應根據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類別,由當地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按照衛生部《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確定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

5對將要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職工應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

6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應在取得結果后應及時通知員工個人,員工個人應簽字確認。

在通知檢查結果過程中應保護員工隱私。

7在職業檢查中如發現有職業禁忌或者有與其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職工,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職工,應根據體檢部門的建議,安排其復查和醫學觀察。

8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即將離崗的職工應進行離崗職業健康檢查。對未進行離崗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

9對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立即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對確診為職業病的患者或觀察對象,應根據職業病診斷部門的要求,進行定期復查。檢查確診為職業病的職工應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妥善安置。

10職業健康檢查技術服務機構應規范填寫《職業健康檢查表》,《職業健康檢查表》作為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資料由企業職業健康管理部門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