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監督工作制度
技術監督工作管理制度
技術監督是保證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電網生產技術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為適應電網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技術監督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技術監督工作應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超前防范的方針,以專業技術監督為基礎,以開展設備技術監督為手段,在電網生產的全過程、全方位開展。技術監督工作在全局內部實施歸口管理,堅持統一制度、統一標準、分級管理的原則。
一、技術監督范圍、方式、主要內容
1、技術監督的范圍
電力系統技術監督工作是指在設計審查、設備選型、監造、驗收、安裝、調試和試生產的電網建設全過程中以及在運行、檢修、技術改造等電網生產全過程中,依據國家和行業有關法規、規程、標準及反措等文件要求,通過對電網及所含設備在電能質量、電氣設備性能、保護與控制以及自動化、信息與電力通信、節能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有關參數和指標進行監督、檢查、調整及評價,指導、監督或組織相關專業活動的開展,確保電網和設備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2、開展技術監督工作的主要方式
開展技術監督工作應當以專業技術監督工作為基礎,以單一設備技術監督工作為主要工作手段。通過加強技術監督專業建設,把握專業發展方向,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完善測試技術、方法、手段,提高設備診斷能力和水平。通過開展單一設備技術監督工作,將專業技術監督的手段、方法應用到具體設備監督工作上,對具體設備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和全面覆蓋各環節的技術監督。
3、技術監督內容
(1)單一設備技術監督內容
單一設備技術監督是開展技術監督工作的主要方式,其內容應包含電網送、變、配電主要一、二次設備、電測、自動化、信息、電力通信系統和設備等各方面。
(2)專業技術監督內容
技術監督工作從專業上劃分為電能質量、電氣設備性能、節能與環保、保護與控制以及自動化、信息與電力通信等專業。
①電能質量監督
電網頻率和電壓質量。電網頻率質量包括頻率允許偏差,頻率合格率;電壓質量包括電壓允許偏差、允許波動和閃變、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和正弦波形畸變率。電能質量監督包括電網無功補償設備的運行、管理、非線性負荷的入網管理等。
②電氣設備性能監督
電氣設備的絕緣強度(包括外絕緣防污閃)、通流能力、過電壓保護及接地系統,包括對變壓器、電抗器、組合電器、斷路器、互感器、避雷器、電容器、送電線路、電力電纜、接地裝置、等電氣設備的技術監督。
③電測監督
電壓、電流、功率、電量、頻率、相位及其測量裝置的檢驗率、調前合格率;計量標準裝置的準確率;互感器、變送器、廠、站端測量設備及二次回路、傳遞系統。
④節能與環境保護監督
送、配電線路與變電設備損耗;系統電磁輻射與變電站環境噪聲污染。
⑤保護及控制系統監督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及其投入率、動作正確率。
⑥自動化和信息與電力通信技術監督
自動化、信息與電力通信系統的性能、運行指標等,包括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電能量計費系統、電力市場營銷系統、配電管理系統、信息系統、網絡等。
二、技術監督管理
技術監督工作實行全過程、閉環的監督管理方式,即在電網設備的設計審查、招標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檢修、技術改造等所有環節都應開展技術監督工作。同時,在設備調試、檢修、技術改造等重點階段以及在高峰負荷、故障后等對輸電線路、變壓器等重點設備,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技術監督工作,以便及時發現重點階段、重點設備存在的問題。
1、在全過程、全方位開展技術監督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對設備的運行指標分析、評估、評價,針對專業監督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具有趨勢性、苗頭性、突發性的問題及時發布技術監督預警報告。
2、技術監督執行部門在技術監督過程中發現設備存在的嚴重缺陷、隱患,應立即向設備運行維護單位發布設備告警報告,使運行維護單位及時了解設備健康狀況和存在的缺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預防設備事故的發生。告警報告發布后,技術監督執行部門應全程跟蹤設備消缺、檢修、改造等整改過程,對整改全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保證設備缺陷的及時消除和設備健康水平的恢復。
3、分階段、分專業、分設備有重點地對技術監督工作的內容、標準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分析、評估,及時發現技術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采取修改、完善、補充的提高措施。
4、每一項具體技術監督工作都應形成由工作負責人和執行單位簽字、蓋章的技術監督報告。技術監督報告應包括技術監督項目、工作時間、地點、應用指標標準、實際檢測結果、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措施與建議、監督結論等內容,并由工作負責人和執行單位簽字、蓋章,按規定格式和時間如實上報。對嚴重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問題,應發布告警報告。
5、農電局每年組織一次技術監督管理工作檢查。并定期對技術監督工作開展情況、執行情況、主要技術監督指標、問題整改情況、檔案資料等方面進行考核。
三、技術監督組織機構及職責
1、農電局生產副局長負責全局技術監督工作的領導。
2、生產技術科具體管理全局電網的技術監督工作,在生產副局長領導下履行以下職責:
①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技術監督的法規、標準、規程等,根據敖漢電網的實際情況,組織修訂技術監督工作的有關規定。
②負責制定全局技術監督工作規劃與年度計劃。組織、監督專業技術監督工作的開展。
③組織各部門技術監督工作的交流活動。
④參加相關專業重大事故的調查,對有關技術問題提出反事故措施。
3、市場營銷科負責電測監督和對重要用戶進行監督。
4、調度所負責保護與控制以及自動化監督,電能質量監督。
5、各基層所、站負責所管理重要用戶技術監督工作的組織和協調聯系。
篇2:中醫院醫療技術監督評價制度
中醫院的醫療技術監督評價制度
1.醫院提供的醫療技術服務應與其功能、任務和業務能力相適應,應當是核準的執業診療科目內的成熟醫療技術,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并且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支持系統,能確保技術應用的安全、有效。
2.建立健全并認真貫徹落實醫療技術準入、應用、監督、評價工作制度,并建立完善醫療技術風險預警機制與醫療技術損害處置預案,并組織實施。
3.開展新技術、新業務要與醫院的等級、功能任務、核準的診療科目相適應,有嚴格審批程序,有相適應的專業技術能力、設備與設施,和確保病人安全的方案;當技術力量、設備和設施發生改變,可能會影響到醫療技術的安全和質量時,應當中止此項技術,按規定進行評估后,符合規定的,方可重新開展。
4.對新開展的醫療技術的安全、質量、療效、費用等情況進行全程追蹤管理和評價,及時發現醫療技術風險,并采取應對措施,以避免醫療技術風險或將其降到最低限度,建立新開展的醫療技術檔案,以備查。
5.進行的醫療技術科學研究項目,必需符合倫理道德規范,按規定批準。在科研過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并注意保護患者安全,不得向患者收取相關費用。
6.醫院不得使用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經臨床證明的技術,對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特許批準范圍的特殊醫療技術項目,必須遵循醫學倫理與職業道德,嚴格遵守相關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診療規范和常規,醫院與醫師應按照法規要求報批,未經批準的醫院與醫師嚴禁開展此類技術服務。
7.新技術、新業務在臨床正式應用后,醫院應及時制定發布臨床診療規范、操作常規及質量考評標準,并列入質量考核范圍內。
篇3:汽輪機技術監督考核獎懲制度
1總則
1.1為加強我廠汽輪機技術監督管理水平,規范相關崗位人員行為,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汽輪機設備安全經濟運行,
1.2檢查部門與考核方法:
1.2.1汽輪機技術監督應每年按照上級主管部門和技術監督部門的考評辦法,對汽輪機技術監督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自查,并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和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各項技術監督評比活動,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整改,提高電廠技術監督工作水平。
1.2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每年對汽輪機技術監督管理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項目包括:
1.2.1汽輪機技術監督網絡活動情況。
1.2.2汽輪機技術監督檔案、資料的規范管理。
1.2.3汽輪機各項技術監督計劃(包括大、小修技術監督計劃,設備檢修等輔助計劃)的完成情況。
1.2.4汽輪機技術監督管理定期工作的完成情況。
1.2.5基建施工階段汽輪機技術監督工作。
1.2.6汽輪機異常技術監督指標處理。
1.2.7試驗室及試驗監測設備的標準化管理。
1.2.8反事故技術措施執行情況。
1.3生產技術管理部門作為電廠汽輪機技術監督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在設備設備消缺、檢修、改造過程中監督檢查各部門的技術監督工作執行情況。
1.4對參與汽輪機技術監督有關的部門和人員,每月隨生產計劃完成情況一起考核,每年進行總的檢查與考核。
2檢查與考核內容
2.1按本標準考核汽輪機技術監督工作完成情況和有關規程、制度執行情況。
2.1.1對汽輪機設備的安全問題沒有進行定期分析和研究,對安全的薄弱環節,沒有提出改進措施或提出改進措施而具備條件未進行整改的考核100元-200元;
2.2.2對監督基建投產或大修后汽輪機設備的交接驗收試驗(外因條件限制的除外,但應積極創造條件執行),以及運行中汽輪機的預防性試驗,沒有嚴格把關或把關不嚴的考核200元;
2.2.3沒有認真作好汽輪機的大、小修計劃、設備定期試驗計劃,以及大小修的技術監督總結和事故分析報告的考核100元;
2.2.4未按規定格式或規定時間上報各項報表、計劃及總結,考核50元/次;
2.2.5報表不準確,存在弄虛作假現象的,考核50元/次;
2.2.6應對獲得年度“技術監督先進部門”和“技術監督先進個人”稱號的汽輪機技術監督網絡成員實行表彰和物資獎勵。
2.2.7對在技術監督工作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并采取措施及時消除的責任部門和個人,應給予獎勵。對因技術監督失職或自行減少監督項目、降低監督指標造成事故的,應視具體情況給予責任部門和個人相應的經濟處罰,必要時給予行政處分。
2.2.8對年度技術監督工作完成較差的責任部門應予以經濟考核,生產技術管理部門技術監督專責工程師應連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