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大工職責任職資格
各大小型的汽修廠在招聘汽修大工時,一般對于大工崗位都有哪些具體的要求呢以下制度職責大全區某汽修廠招聘的幾點汽修大工任職資格,僅供參考。
1、品行端正,能吃苦耐勞、服從分配。
2、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制度職責大全機修工招聘)
3、五年以上汽車維修工作經驗,有4S店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篇2: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制度
1、作業隊總工是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制定的責任人。
2、作業隊按工程項目的規模,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其內容應包括:防止人身傷亡、行車、設備、交通以及觸電事故;防止職業中毒、降溫等技術措施;作業場所設備的安全措施以及勞動保護措施等。
3、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重大工程項目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以及從事深基坑、吊裝、水中、有毒有害、高空、交叉多層、高溫、冬季、防洪等作業時,均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經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4、特殊作業場所的安全措施制定,應考慮員工的職業安全健康和對女職工的保護。要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5、安全施工技術要求和措施應向所有的施工參與者進行層層交底,并由雙方簽字確認。
篇3:危險性較大工程監理制度
一、目的
?1、為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預防能力,實現監理部轄監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從被動防范向源頭管理轉變,特制定本規定。
2、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3、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責任制度,明確各監理工程師和有關監理人員對重大危險源日常安全管理與監控職責,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4、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分項分部工程,實施工序專項監理控制專項過程旁站管理。
二重大危險源監控評估
1、對項目部進場重要的設備、設施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定期檢測,督促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評估監控的日常管理體系。
2、督促標段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重大危險源檔案應包括:
(一)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
(二)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四)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查表;
(五)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
3、督促標段每年至少對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
4、各項目的安全評估工作應依據交通部公路橋隧工程《安全評價管理辦法及指南》由公司、項目技術總工及安全工程師主持進行,或者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格的評價機構進行。
?5、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
(一)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二)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
(三)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四)可能發生的事故種類及嚴重程度;
(五)重大危險源等級;
(六)防范事故的對策措施;
(七)應急救援預案的評價;
(八)評估結論與建議等。
6、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以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將有關情況報監理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備案。
7、對新產生的重大危險源,應當及時報送業主和監理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備案;對已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應當及時報告業主和監理部安全管理部門核銷。
8、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和能量在意外狀態下可能發生事故的最嚴重后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
(一)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
(二)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
1、督促各項目主要負責人應當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資金的投入。
2、項目部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3、項目部應將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書面告知相關部門和人員。
4、項目部安全管理部在重大危險源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四、重大危險源缺陷和隱患治理整頓及應急處置措施
1、項目部應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缺陷和隱患的立項、監控、整改、審核、工作制度。
2、對構成重大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限期整改,經評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督促項目部應當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并報業主及監理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備案。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應急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二)危險識別與評價;
(三)應急設備與設施;
(四)應急能力評價與資源;
(五)應急響應、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六)培訓與演練。
4、項目部應當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和演練計劃,每年進行至少二次模擬演練。
重大危險源是重大事故發生的前提。即:由于重大危險源所涉及的危險物質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的本質特性,如果控制不當,就會發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所以重大危險源的控制不僅是預防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而且要做到一旦發生事故,能將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險源同重大事故隱患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前者強調設備、設施、場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險物質(能量)的多少,后者可以認為是出現明顯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險源。從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到重大危險源普查(申報)、監控是重大事故預防思想的進步,是從源頭上抓預防,是落實預防為主、本質安全的具體體現,也是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強制要求。
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一、重大危險源識別
危險源識別,是指發現、識別系統中危險源的工作。對危險源的識別、確認是實行監控、管理的基礎。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確認或識別重大危險源。對危險源的識別基本原則是:
?(一)本質屬性有潛在危險性:
1.有發生爆炸、火災危險;
2.有中毒窒息危險;
3.有高空墜落危險;
4.有燒傷、燙傷、腐蝕危險;
5.有飛濺物打擊危險;
6.有被物體絞、輾、擠壓、撞擊、切割、掛帶危險;
7.有被車輛提升系統傷害危險;
8.有坍塌、傾覆、滑坡、壓埋危險;
9.有觸電傷害危險;
10.其他容易導致人員傷害、建筑物破壞、設備損壞危險。
(二)隱患容易產生又不易被發覺、且難于控制。
隱患泛指潛在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的物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從理論上而言,凡存在隱患的設備、崗位都可視為危險源;但是不能一概而論認為凡是有本質屬性危險性的設備、崗位、場所都視為存在隱患,都一概作為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根本依據,以造成危險源過多過濫,失去重點監控意義。
二、重大危險源評價
重大危險源評價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技術性工作,需要系統地收集設計、運行及其他與重大危險源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對重大危險源的關鍵部分,尤其應進行分析和評價,找出潛在的工藝缺陷、失誤因素和預防重點。評估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重大危險源的評價等級一般分為四級:
一級重大危險源:R≥200m
二級重大危險源:100m≤R<200m
三級重大危險源:50m≤R<100m
?四級重大危險源:R<50m(其中:R為死亡半徑)
要做好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工作,一級重大危險源最嚴重,要重點加強監控,四級重大危險源比較輕,也要做好監控工作。
項目部制定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通過對重大危險源的危險性進行評價,可以掌握重大危險源的危險性及其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事件,了解重大事故發生后的潛在后果,并提出事故預防措施和減輕事故后果的措施。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
在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項目部應通過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其中,技術措施包括設施、設備、工藝的選用,設施的設計、建造、運行、維修以及有計劃的檢查;組織措施包括對人員的培訓與指導,提供保證其安全的設備,對工作人員、外部合同工和現場臨時工的管理。
項目部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已辨識和評價的重大危險源向業主和監理部安全管理部門提交安全評價報告。如屬新建的重大危險設施,則應在其投入運轉之前提交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評價報告應詳細說明重大危險源的狀況,其內容應包括危險設備、設施的情況,工藝過程,使用的危害物質的性質、數量,有關安全系統的情況,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及前提條件,安全操作和預防失誤的控制措施,可能發生的事故的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等。
安全評價報告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變化,以及新知識和新技術進展情況進行修改和增補,并由行業和綜合安全生產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和評審。
四、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救援預案是重大事故預防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項目部應負責制定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并且定期檢驗和評估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時進行修訂。
五、重大危險源監控
強有力的管理及監控對有效控制重大危險源頭至關重要的。它是使控制重大危險源的措施得以落實的保證。必須派出經過培訓的、考核合格的技術人員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監察、調查和評估,提出明確要求,以便于執行時有章可循。
項目部職責:重大危險源識別、風險分析評價、安全管理制度、應急計劃、及時發布重大危險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