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安全方案范本
為了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避免發生傷害事故,保障學生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責任單位:教務科責任人:任課教師
二、工作要求
(一)體育課、課外活動
1、責任人:體育教師、課外活動組織者。
2、學生必須遵守體育課課堂常規,按時上課,聽從指揮、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3、上體育課任課教師、學生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
4、上體育課前體育教師或器材保管員,要對所使用的體育器材進行安全檢查,無問題的才可使用。
5、體育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運動注意事項,帶領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6、學生要聽從教師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和自我保護意識。
7、體育課或課外鍛煉中,凡出現受傷情況,應及時送往醫務室或醫院,并及時向學校匯報。
8、老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老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不要強行讓學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運動。
(二)文化課、自習課
1、責任人:任課教師
2、負責本節課的學生考勤,對于遲到、曠課的學生及時告訴班主任。
3、不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不允許校外人員找學生,也不允許校內學生上課找學生;上課期間陌生人找學生時更不要放學生出去,不要把學生趕出教室,更不允許把學生趕出學校;
5、遇到陌生人問學生住址、電話、聯系方式時不要告訴;遇到有人強行闖入教室時,由當時的任課教師來制止、制服,并報警和通知校園管理組、保衛科。
6、自習課不允許學生隨便出入教室。
篇2:教學活動安全管理規定
為建立“安全、文明、衛生、優質”的和諧校園,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生活秩序,促進學校穩步發展,就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圍繞“安全、文明、衛生、和諧”這一主題,牢固樹立“安全教育警鐘長鳴,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結合學校學生多,場地、通道狹小等實際,特制定該責任規定,明確責任,落實管理。若因失職造成損失,由責任人承擔賠償、紀律及相關法律責任。
一、關于課堂安全管理(含實驗課及班會、班級活動和早晚自習課,重點在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課堂安全責任人是該課任課教師,班、團、隊課及班集體活動責任人是班主任。
1.教師在上課鈴響之前3分鐘到教室門外候課。
2.上課鈴響完教師精神飽滿、從容不迫地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用精神、自然的眼神注視全班,起立還禮,同時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如果上課5分鐘后遲到學生還未到教室,任課教師要立即告訴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時告訴家長,并迅速在同學中了解情況,班主任和年級主管、分管迅速展開調查、分析匯總情況報告德育分管領導和校長。上課教師對所上班級學生人數應清楚把握;班主任更是每節課應知道學生到堂情況;年級主管、分管知道每天學生到堂情況。
3.除班主任和年級主管、分管因特殊情況要了解學生情況外,任何教師不得要求學生離開課堂。特殊情況要求學生離開課堂的班主任老師,必須先告知該上課教師,并征得該上課教師的同意,方可叫出課堂。
4.學生早晚自習生病需進醫院,班主任護送學生,檢查老師負責課堂自習紀律,待家長到達后班主任才能離開生病學生,返校上自習。
5.課堂上發現學生生病,該上課教師要立即組織護送到醫務室或醫院,并立即通知班主任聯系家長。
6.不能因學生要上廁所而三五成群地把學生放出去,除因拉肚子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外不應放學生出教室。
7.應在課前全面檢查教學實驗物品設施及相關場地器材,教學過程中應教育學生正確使用,嚴禁學生違規操作,體育老師還應加強器械練習的保護。
二、關于課間休息安全管理(含早、午間及晚自習前休息)
1.教師要做到準時下課、延遲3分鐘離開教室,觀察教室內及走廊上學生的活動情況,保護學生安全。
2.課間10分鐘,相應區域學生安全的責任人是前后兩節課的老師。每堂課課間、集合*和解散各樓梯口由前節課教師組織疏散,維持秩序。午間、晚自習前和自習課間,學生安全的負責人是值班教師、行政值周以及值周老師,應加強校園各片巡查,禁止學生追逐、瘋打、攀爬高物等及其它危險活動,及時發現并制止學生間沖突。
3.午間、晚自習前和自習課間,進行巡查,保證安全。
三、關于課間操安全管理(含集合、*)
下課時,當堂任課教師要在學生全部離開教室后再離去,到指定地點集合;在課間操中,學生的安全責任由年級主管、班主任、活動輔導老師負責;相應年級、班級,若是其它*或組織活動,就由召集機構及活動組織機構牽頭協調以上相關人員分工負責學生安全。主要控制往返途中秩序及活動中的紀律,嚴禁擁擠、瘋打、嬉戲等危險行為發生。
四、關于教職工開會期間安全管理
政教處和教務處干事在樓道和校園內加強巡視,防止學生翻爬圍墻出校和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五、關于校外集體教育活動的安全管理
到校外活動的往返及整個活動過程學生安全負責人主要是相關年級主管及班主任,活動的組織機構或相關人員應牽頭統一協調上述人員,安全問題也應由活動的組織機構或相關人員。應著重教育并加強管理,增強學生交通安全和公民道德意識,注意活動中的紀律及秩序,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結束時及時安排歸校或回家。禁止玩笑、瘋打等危險行動。
六、關于周末及節假日安全管理
培優輔差過程中,學生安全由年級主管、班主任負責(參照一、二條)。周六除高三學生培優補差留校外,其余各年級學生均應在周五(夏季下午6∶00前,冬季下午:5:30前)放假離校,離家遠的可第二天上午10∶00前離校,周日全校學生均應放假離校。個別確因特殊困難的住校生需留校的應先經家長同意后,再經班主任同意簽字后方可留校住宿。其它節假日特別是寒暑假中,禁止學生留校(高三暑假期間按規定輔差除外)。
七、其他安全管理
學校所有的考試、所有的活動一定要計劃安排到放學的時間結束,任何年級、班級不得提前,特別是上午第四節體育課、下午第四節自習要加強教育和管理,不得提前下課。
篇3:體育教學活動管理制度范本
1、體育活動,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組織學生體育活動前教師要認真檢查體育設備,對已損壞,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嚴禁學生使用,并及時報修并出示警示標志。
2、開展活動前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明活動要領,做好示范、指導以及防護工作,運動前做好各項準備活動。
3、教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教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學生要聽從教師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和自我保護技能。
4、學生必須遵守課堂常規,按時上課,聽從指揮、不遲到早退。
5、上體育課,任課教師必須穿運動服、球鞋。
6、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有組織、指導的責任,因組織指導失誤造成學生身體傷害事故的,教師要負責任。
7、體育課或課外鍛煉中,凡出現受傷情況,任課教師要及時送往校醫務室或醫院,并及時向校長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