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下山電纜下井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一、概述
電纜從主斜井放下后,要立刻用電機車拖送到31甩道(31變電所口),并組織員工從31軌道下山運送到31-300,為了確保此項工程順利完成,在前下放措施基礎上,加編本安全技術措施。望認真執行上措施及本措施。
二、組織措施
1.組長:全面礦長劉清仕、書記周春山;全面負責所有工作的統一指揮工作。
2.副組長:礦總工馮友良、谷禮宜;負責技術措施的編制和貫徹。
3.副組長:機電副礦長楊豐;負責高壓電纜下井的具體工作。
4.副組長:掘進副礦長,采煤副礦長;負責搬運人員的組織。
5.副組長:安全副礦長鐘小利;負責工程實施的安全監管。
6.副組長:后勤副礦長龍正文;負責高壓電纜和其它材料及時到位。
7.副組長:安監站長李定元;負責整個工程實施的安全監督。
8.成員:全礦員工。負責高壓電纜的搬運。
三、實施時間:
1.電纜下放到31甩場后中班放680m電纜;
四、實施步驟
1.將高壓電纜用電纜盤盤好,然后,機電隊長李志忠帶領鉗工將高壓電纜起吊上移動旋轉盤,用焊接方法將電纜盤與移動旋轉盤固定。
2.將電纜盤道推至31甩車場后(就在31變電所口處),用φ18.5mm鋼絲繩制作的套繩將旋轉盤與軌道固定。
3.安排2個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剎旋轉盤,并在甩場到井口分別安排2組人(一組2人)用坑木剎車。
4.拖電纜的人員每人發一根2米長的麻繩,拖下井前,一個個先用繩子套好電纜往下走,人與人之間電纜的間隔長度為5m。
5.電纜盤還剩最后一層時,提前發出信號停止前進,將電纜從盤上取出,取出電纜尾部用8#鐵絲牢牢扎在31變電所的一個打好的老樁上,要留出接頭的電纜,多余的電纜全部下放到31-300水平。確定扎牢后,才能發出人員前進信號。如果是散電纜,先找出電纜尾端按上述方法扎好。
6.電纜到位后,發出停止信號,將電纜靠邊放好,在軌道下山的員工,要將電纜放到電纜鉤上掛好。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嚴禁個人主義,全體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
2.電纜嚴禁上肩,只能用麻繩帶著走。
3.人與人之間的電纜不能拉直,電纜必須著地。
4.巷道轉彎處,人員嚴禁站在彎道的內彎邊。
篇2:軌道上下山提升制度范本
第1條上下山掘進時,必須完善擋車設施和信號,加強對絞車、鋼絲繩和連接裝置檢查,堅持使用車尾,閃光紅尾燈及語言聲光信號,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制度。
第2條上山掘進禁止采用自拉自的方式上移絞車和扒裝機。
第3條禁止用空滑頭拖拉鋼軌或其它物。
第4條在提升過程中,提升區段內嚴禁行人或作業。
第5條斜巷提升時嚴禁爬、蹬、跳。
第6條斜巷運輸時礦車與鋼絲繩之間的連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并加裝保險繩。
第7條提升鋼絲繩實行“日檢制”并有檢查記錄。
第8條運送物料時開車前把鉤工必須檢查牽引車數,連接不良或裝載物超重、超高、超寬或偏載嚴重有翻車危險時,嚴禁發出開車信號。
第9條主要軌道上下山車場必須用甩車場。
第10條主要軌道質量必須達優良品,其它斜巷軌道質量達合格品,上下山變坡點起坡點處都要使用統一制作的拱彎道、底彎道。
第11條托繩輪(輥)按設計要求設置,并保持轉動靈活。
第12條擋車設施齊全完善、靈敏可靠。
篇3:上下山管理制度范本
1、絞車保持完好狀態,保險閘、常用閘齊全可靠。服務一年以上的絞車應打水泥基礎,絞車司機要經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鋼絲繩必須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符合絞車技術要求,設專人檢查,符合《規程》規定,插繩扣必須三個捻距以上,并加設雞心環。
3、絞車道變坡點上必須設阻車器,往下20米處設擋車閘,根據絞車道長短加設若干個擋車閘,軌道質量必須達到合格品,各擋車閘必須靈活、可靠。
4、各聲光信號齊全準確可靠,不準用喊話、礦燈、敲打等方式代替。
5、礦車連接件符合《規程》規定,必須用安全插銷,并有防脫裝置,不許超負荷運行,裝車要牢固,嚴禁超高、寬、長運行,堅決杜絕扒、蹬、跳違章現象,堅決執行行車不行人制度。
6、新送絞車道按規定要有躲避洞,否則絞車運行時,絞車道不許有人,擋車閘隨工作面推進相應移動。
7、鐵道質量、信號、絞車、鋼絲繩、礦車連接件、巷道行車安全距離,每天有專人檢查,并填寫運行、檢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