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變壓器交接試驗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干式變壓器。2?編寫依據表2-1編寫?依?據序號引用資料名稱1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2DL?408—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3?作業流程圖3-1作業(工序)流程圖4?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4.1干式變壓器交接試驗前,施工項目部根據該項目作業任務、施工條件,參照《電網建設施工安全基準風險指南》(下簡稱《指南》)開展針對性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形成該任務的風險分析表。4.2按《指南》中與干式變壓器交接試驗相關聯的《電網建設安全施工作業票》(編碼:BDYCSY-ZW-14-01/01),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現場技術員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安全員審核,施工負責人簽發。4.3?施工負責人核對風險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會上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業人員負責將安全措施落實到各作業任務和步驟中。4.4?安全施工作業票由施工負責人現場持有,工作內容、地點不變時可連續使用10天,超過10天須重新辦理作業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項目部保存備查。表4-1作業任務安全基準風險指南序號危害名稱風險種類風險等級風險控制措施1試驗設備未接地或接地不良設備損壞低風險試驗前,應認真檢查接地線連接可靠,接地良好2試驗區域未設置安全圍欄人身傷殘中等風險試驗區域必須按規定設置安全圍欄和標示牌等安全措施,并安排專人進行監護3引接試驗電源時觸電人身傷亡高風險嚴格執行電氣工作票,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加強監護4試驗電源不穩定設備損壞中等風險試驗前應用儀器測量電源電壓,確保符合試驗要求5試驗設備吊裝時安全防護措施不完善設備損壞高風險吊裝時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專人指揮吊裝6高壓試驗過程中防范措施不到位人身傷殘高風險試驗開始時,應通知附近作業人員,并設置安全圍欄,派專人把守;操作人員應大聲告知各在場人員,得到回應“可以開始”后方可升壓,如有異常應立即斷電7登高作業安全防護措施不完善人身傷殘高風險使用高空平臺車、梯子登高接線,如必須作業人員登高作業時,需正確使用安全帶,穿膠鞋8高壓試驗過程中發生電壓反擊設備損壞中等風險嚴格按照規定流程操作9攀爬瓷件設備損壞中等風險作業人員攀爬瓷件時需佩戴安全帶,穿膠鞋。不得采用拋物形式傳遞工具,必須使用繩索正確傳遞工具10被試品殘余電荷人身傷殘低風險試驗后,應及時對被試品充分放電,放電用的接地線必須可靠接地5?作業準備5.1?人員配備表5-1作業人員配備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絕緣電阻測試211表5-1(續)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變比和聯接組別測試211直流電阻測試211交流耐壓試驗311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5.2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絕緣電阻測試儀臺12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臺13變壓器變比測試儀臺14試驗變壓器臺1注: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6?作業方法6.1?絕緣電阻測試6.1.1鐵芯絕緣測試。按表6-1處理方式接線,選用絕緣電阻表2500V擋位測量鐵芯對其緊固件及地的絕緣電阻1min;待絕緣電阻表顯示數據穩定,記錄試驗結果及試驗時環境的溫濕度;單次試驗結束,對被試品充分放電后拆換測試線或復線。表6-1鐵芯絕緣測試測?試?方?式接?線?狀?態接?線?處?理絕緣電阻表L端子絕緣電阻表E端子拆開鐵芯與地間連接片拆開穿心螺桿端頭接地片(連接片不能拆開者可不進行)拆開夾件與地間連接片將與鐵芯絕緣的各緊固件接地鐵芯—地鐵芯地夾件—地夾件地鐵芯—夾件鐵芯夾件6.1.2繞組絕緣測試。按表6-2處理方式接線,將被試繞組三相短接,非被試繞組三相短接接地,鐵芯和緊固件接地;將絕緣電阻表L端子接被試繞組,E端子接地;選用絕緣電阻表2500V測量被試繞組對非被試繞組和地的絕緣電阻;根據實測變壓器電壓和容量要求,記錄規定時間(15s、60s、10min)絕緣電阻值、吸收比、極化指數及試驗環境的溫濕度;單次試驗結束,對被試品充分放電后拆換測試線或復線。表6-2繞組絕緣測試測試方式接?線?狀?態試驗側繞組非試驗側繞組高—低+地高壓繞組短接,接L外殼接地,低壓繞組短接接地,接E低—高+地低壓繞組短接,接L外殼接地,高壓繞組短接接地,接E高+低—地高壓、低壓繞組短接,接L外殼接地,E接地6.2變比及聯結組別測試6.2.1把變比測試儀的6根測試線(高壓3根A、B、C,低壓3根a、b、c)接在高低壓繞組的三相出線端子上,高低壓不能接反,相序一一對應。所有分接都要測試。6.2.2根據銘牌參數計算每個分接的額定變壓比,打開儀器電源,輸入要測試分接的變比值和聯結組別,檢查測試接線和分接位置都準確無誤后,打開儀器測試開關,開始測試檢查;試驗結束,記錄測得的變比誤差和聯結組別檢查結果,高壓側各擋與低壓側的變壓比都要測試。6.3直流電阻測試6.3.1把直流電阻測試儀的四根測量線I+、U+、I、U接在變壓器繞組任意兩相出線端子或中心線和任意一相出線上(三相Y聯結無中性點引出測線電阻,有中性點引出測相電阻;三相D聯結,首末端均引出測相電阻,封閉三角形試品測線電阻),I+、U+一組,I、U一組,用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逐相測量高壓側繞組各擋或低壓側繞組的相電阻(即直流電阻),有分接的繞組所有分接位置都應測試。6.3.2接好測試線,打開儀器電源開關對被試繞組充電,讀取顯示的測量值,記錄試驗結果和繞組溫度。6.4交流耐壓試驗6.4.1采用交流調壓器(或調壓箱)和有測量繞組的試驗變壓器組合試驗系統;電源頻率50Hz,電壓波形應盡可能接近正弦波形。6.4.2將測溫元件接地,高壓繞組、低壓繞組引線短接。6.4.3高壓側繞組耐壓試驗。將試驗變壓器高壓試驗線接至高壓繞組,低壓側繞組及鐵芯和緊固件一并短接接地。6.4.4低壓側繞組耐壓試驗。將試驗變壓器高壓試驗線接至低壓繞組,高壓側繞組接地及鐵芯和緊固件一并短接接地。6.4.5將調壓器外殼和試驗變壓器高壓繞組尾端接地。6.4.6測量、記錄被試繞組的試前絕緣電阻,試完對被試品充分放電。6.4.7試驗時,按3kV/s的升壓速度平穩調壓,直至試驗電壓值(為出廠耐壓試驗值的80%)保持1min,降壓至0,斷開電源;加壓同時監視高壓回路有無異常情況,如電壓電流表異常指示,設備和接線冒火閃絡或異常聲響;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降壓斷電,接入地線保護后,查明異常原因。6.4.8測量、記錄被試繞組的試后絕緣電阻,試完對被試品充分放電。6.4.9斷電、拆線、復線,記錄環境溫濕度。7?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質量控制措施7.1.1絕緣電阻測試:將繞組連同套管絕緣實測值和出廠值分別校正到20℃,校正到此溫度下絕緣電阻實測值不低于產品出廠試驗值的70%。7.1.2變比測試。檢查所有分接頭的電壓比,與制造廠銘牌數據相比應無明顯差別[電壓等級在35kV以下,電壓比小于3?的變壓器電壓比允許偏差為±1%;其他所有變壓器額定分接下電壓比允許偏差為±0.5%;其他分接的電壓比應在變壓器阻抗電壓值(%)的1/10以內,但不得超過±1%],且應符合電壓比的規律。7.1.3直流電阻測試。1600kVA?及以下電壓等級三相變壓器,各相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4%,線間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三相變壓器,各相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2%;線間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1%;變壓器的直流電阻,將實測和出廠值折算到同一溫度下,與同溫下產品出廠實測數值比較,相應變化不應大于2%。7.1.4耐壓試驗。試驗過程中,如果電壓不突然下降、電流指示不擺動、沒有放電聲,則認為試驗合格;如果有輕微放電聲,在重復試驗中消失,也視為試驗合格;如果有較大的放電聲,在重復試驗中消失,需吊心檢查尋找放電部位,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據放電部位決定是否復試。7.2質量控制表表7-1質量控制表序號控?制?點控?制?方?式WHS1干式變壓器試驗●注:質量控制點中H:停工待檢點;W:見證點;S:旁站點。7.3檢驗標準質量檢驗按《10kV~500kV輸變電及配電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標準第4冊:變電電氣試驗工程》中的Q/CSG表4-2.1.1~4-2.1.3、Q/CSG表4-2.2.1~4-2.2.2要求執行。
篇2:新建物業移交接管作業指導書
新建物業移交和接管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本作業不表示物業產權性質發生變化,僅體現管理和服務職能的移交和接管。在移交和接管的過程中既要保持管理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又要做到雙方界面清晰、職責分明。
2.主管崗位項目經理:督促檢查主辦崗位的作業,簽署移交接管協議。
主辦崗位土建和設備工程師:具體經辦本項作業。
3.緊前工作條件
大型住宅區或公共建筑的物業移交和接管應提前介入,這有利于從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立場上,從完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發,幫助開發單位發現設計和施工中的缺陷,提醒開發單位在正式交付使用之前妥善處理解決,防止發生返工和重復投入。如設備管理可從開始安裝設備時甚至管線埋設時介入,環境管理可從開始室外總體施工時介入。對于精裝修的建筑,在竣工之前,項目經理如發現施工單位的安保措施相對薄弱的,應強制施工單位與首屆物業管理公司簽訂安保提前介入的委托協議。
4.作業描述:
4.1物業管理的前期配合:首屆物業管理公司在取得物業的管理權后,應立即安排技術力量熟悉圖紙和圖紙與現場實物的對照。本主辦崗位應主動提供方便。
4.1.1對于針對物業管理服務和客戶使用需要而提出的合理建議,本主辦崗位應認真對待,磋商解決方案并協助項目經理落實。
4.1.2當工程進行分部分項驗收、結構驗收、設備調試、竣工驗收時,應通知物業公司參加。物業公司提出的施工質量整改意見應視作開發單位的意見,監理應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但對于純粹為了管理方便或物業公司利益而增加工程量或項目的建議則不予采納。
4.2正式的物業移交和接管應在公司內部驗收之后,當交付使用的日期逼近,并且估計整改項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和公司內部驗收同時進行。
4.3本主辦崗位應提前一星期通知物業管理公司到現場進行移交和接管,隨通知附送以下移交資料,由物業管理公司簽收:
4.3.1房地產權證;
4.3.2竣工驗收證明(包括各配套單位或部門的驗收合格鑒定書,整改意見和復驗合格證明);
4.3.3質監站的竣工驗收備案證明;
4.3.4交付使用許可證(針對住宅建筑);
4.3.5完整的全套竣工圖;
4.3.6建設用地范圍內地下綜合管網圖(含管線接口位置);
4.3.7沉降觀察記錄;
4.3.8重大工程質量事故記錄;
4.3.9供應商提供的水、電、采暖、衛生器具、電梯等設備的出廠產品檢驗合格證書,保修單和使用說明書;
4.3.10保修清單(包括所有保修項目,主要保修內容,保修起止日期,保修責任單位,聯系方式,聯系人,未付保修金數額等);
4.3.11除竣工圖和建筑說明已有記載以外的設備,用器具,家具,裝飾,擺飾等清單;
4.3.12開發單位對外簽署的尚未履行完畢,要求轉移給物業管理公司繼續履行的合同,協議及附件;
4.3.13出租和出售的范圍清單。
4.4物業管理公司應配齊各工種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接管驗收組按時到現場進行接管驗收:
4.4.1實物驗收內容和程序與竣工驗收基本一致,區別僅在于將抽查改為全項目全部位的檢查驗收,并側重于使用功能的檢驗。
4.4.2項目經理召集物業管理公司、總包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召開移交接管會議,并負責編制會議紀要。主要議題為:
4.4.2.1物業管理公司報告驗收情況,將已分工種整理匯總的整改項目記錄提交總包單位,協商整改期限及監理復驗和物業復驗的時間。
4.4.2.2物業管理公司報告接收文件資料的完整情況,如提出補充要求,開發單位應于滿足。
4.4.2.3如有零星工程還未完工,部分工料尚未退場,臨時建筑尚未拆除,應協商清場時限。
4.4.2.4協商當天是否具備移交接管條件。如物業管理公司同意當天接管的話,則清點移交鑰匙,簽署交接書(附會議紀要)。如物業管理公司認為當天不具備接管條件,應商定時間重新召開移交接管會議。
4.4.2.5協商保修辦法,簽署保修協議。對于物業管理公司而言,保修責任在開發單位一方,但為了能使保修業務及時處理解決,開發單位通常建議物業管理公司直接聯絡總包單位或專業分包單位,并贊成以下兩種辦法之一:
開發單位從總包單位的保修金中一次性地部分劃轉保修費用給物業管理公司,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保修包干。多不退,少不補;
總包單位承擔保修責任,開發單位從總包單位的保修金中劃轉部分作為保修保證金給物業管理公司,當總包單位不能及時履行保修責任時,由物業管理公司代為保修,并按實開支費用,保修期滿時按實結算。
4.5自物業管理公司簽署交接書當天起,物業管理公司全面承擔起物業管理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