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措施要求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編制《施工臨時用電方案》,施工必須按方案和規范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范》。凡直接從事帶電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2)施工現場的臨時變電所應為現場施工專用,不得與(低壓)外電線路聯絡。
(3)臨時變電所的進線側額定電壓不宜高于10kv變電所內應設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變電器室應有防水、排水措施。
(4)電纜配電路采用埋地和架空兩種方法。埋地電纜應敷設與專用電纜溝槽內并每隔30m設"下有電纜"的提醒標志。
(5)室內配電線路和由絕緣導線、瓷瓶(塑料)夾等組成。接戶線在檔柜內不得有接頭,進線外離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cm。
(6)現場電氣設備使用必須有合格證和經安全部門檢查認可,電氣設備必須按規定和要求接地。
(7)現場電氣設備必須在線路上設漏電保護器,逐級設置,逐級保護。
(8)施工中不得在高壓線下施工,搭設作業棚或堆放物件、材料及雜物等,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高壓架空線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塔吊的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架空線路的邊線的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4m。對達不到上述安全距離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措施包括:屏障、遮欄、圍欄、保護網以及標志牌等,護防設施的搭設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高壓線路額定電壓(KV)1-
線路邊至棚欄的安全距離屋內
屋外82.5
風格
線路邊至網狀遮欄的安全距離屋內
屋外17.5
(9)塔吊、外用電梯必須按要求設置避雷裝置,作業層腳手架上設避雷裝置與主體避雷裝置連通。
(10)觸電急救
1)人體觸電傷害事故發生時,應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有二種:一種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另一種方法是用干燥的絕緣木棒、布帶等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嚴禁救護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觸摸觸電者;嚴禁救護者使用金屬物品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的木棒、布帶等)接觸觸電者。觸電者脫離電源以后必須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覺,則應使傷員在空氣清新、流通的地方靜臥休息;如果是肺部暫停止呼吸,心臟暫停止跳動,或者肺部雖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較困難,這時必須毫不遲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進行搶救。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的方法
①人工呼吸法
將觸電傷員身體伸直并仰臥在空氣清新、流通的地方。觸開衣服、褲帶、使其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氣道,接著救護者用一只手捏緊傷員鼻孔,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瓣開傷員嘴巴,取出傷員嘴里的異物(脫落的假牙等)。然后救護者緊貼著傷員的口吹氣約2秒鐘。這樣吹氣和放松應連續不斷在進行下去,如果瓣不開嘴巴,可以捏緊傷員的下巴,緊貼著傷員的鼻孔吹氣和放松。在人工呼吸法進行中,若傷員表現出回轉象征(如眼皮閃動和嘴唇微動),應停止人工呼吸數秒鐘,讓其自然呼吸;若傷員還不能完全恢復自行呼吸,必須再進行人工呼吸,直至傷員能正常自行呼吸為止。人工呼吸應堅持長時間進行下去,在沒有呈現出明顯的死亡癥狀以前,切勿輕易放棄,死亡癥狀應由醫生來判斷。
②心臟按摩法
將觸電傷員身體伸直平放在木板上,頭部稍低。救護者應站在傷員一側,將一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下端,另一只手迭于其上,靠救護者上身的重量向胸骨下端適當用力加壓,使其陷下30mm左右,隨即放松,讓胸部自行彈起,這樣有節奏地壓和放松,每分鐘約60-80次。若傷員膚色恢復,瞳孔縮小,動脈博動可以摸到,自發性呼吸恢復,則說明急救奏效。
2)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法可以同時進行。
在無特殊醫療措施的情況下,搶救傷員嚴禁注射強心劑藥物。
篇2:建筑施工臨時用電計劃范本
建筑工程施工臨時用電計劃范本
一、工地總用電量
提升設備:3×7.5=22.5(KVA)
攪拌機:(7.5×2+4×5)=35(KVA)
電焊機:5×10=50(KVA)
其它機械:(2×3+2×3+2×1.5+3×2.2+3×2.2+
8×1.1+9×1.5+5.5+32+4×1.5+10×2.2)=110(KVA)
施工照明:(130+45+110)×10%=29(KVA)
總用電量P=1.08×(K1∑p1/cosΦ+k2∑P2+K3∑P3)×1.1
總用電量P=1.08×(0.6×167.5/0.75+0.6×50+
0.8×29)×1.1=222.4(KVA)
應選擇變電器為200(KVA)。
二、施工用電線路布置
本工程供電方式采用TN-S系統(三相五線制)根據施工總平面圖布置,共須設置A、B二個總柜,供現場設備、照明使用,采用聚氯乙烯護套電纜直接埋地敷設從配電房引至各主柜,具體線路走向見臨時用電平面圖。
三、樓層用電
1.樓層用電從A主柜引出采用TN-S系統供電,樓內每層設1個分箱,每層設兩個末級標準電箱。
2.樓內用電設備均在末級電箱內接線,禁止在分箱直接使用。
3.樓層照明設置專用標準照明箱,每層照明引入各自照明箱,照明箱必須考慮動力三相負載平衡。
4.危險潮濕場所及手持照明燈應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電壓。
收銀制度
篇3: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5)
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五)
1、技術要求
(1)本工程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在施工現場選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的規定,采用了保護零線PE與工作零線N分開的系統(即三項五線制)。
(2)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柜)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3)在同一個供電系統中,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4)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做它用,保護零線嚴禁穿過漏電保護器及其它開關,工作零線必須穿過漏電保護器。
(5)相線的統一標準為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保護零線的統一標準為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黃、綠雙色線作負荷線。
2、配電設備
(1)本工程臨時用電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
①配電箱應分級設置,即在總配電箱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下接用電設備,形成三級配電。
②"兩級保護"是指在總配電柜處設漏電保護器控制,各分配電箱處在末級開關箱加上一級漏電保護器,總體形成兩級保護。
③開關箱內安裝的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動作時間應小于0.1s,潛水泵及地下室等潮濕場所所用的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2)隔離開關
分配電箱、開關箱應設置隔離開關,隔離開關在開關箱的接線順序為電流先進隔離開關,再進漏電保護器然后進用電設備。
(3)每臺用電設備均應做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
(4)配電箱、開關箱應裝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同時操作的空間和通道,不可放雜物,配電箱、開關箱安裝應牢固、端正、有防雨措施、有鎖、開關箱距地面1.3-1.5m。移動箱距地0.6-1.5m。
(5)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出口應設在箱體下面,嚴禁在側面、上面、后面和箱口處,進出線應加套管分路成束,并做好上下防水彎。
(6)金屬箱體及電氣開關的金屬外殼應做接零保護,保護零線、工作零線應通過端子板連接,嚴禁采用"雞爪式"接線。
(7)分配電箱體的顏色噴成黃色,開關箱體的顏色噴成橘黃色,便于電工日常維修。
3、現場照明
(1)照明開關箱內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2)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應做保護接零。
(3)室外燈具距地面低于3m,室內燈具低于2.4m,應采用36V安全電壓,燈頭距棚頂應大于20cm。
(4)使用36V安全電壓時,線路接頭應用絕緣膠布包扎,并應敷設整齊。
4、配電線路
(1)電纜線應采用地埋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敷,并應避免機械傷害和介質腐蝕。穿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及電纜引出地面從2m高反至地下0.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橡膠電纜架空時應采用鋼索配線。電纜埋設深度應不小于0.6m,并應在電纜上下鋪設不小于50cm厚的細紗,然后覆蓋磚等硬只質保護層。
(2)自總配電柜至分配電箱到開關箱應采用五芯電纜,由室外引至樓內各層配電箱的電纜不可直接從地面引入應利用建筑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敷設固定點每層不少于一處,每層或隔層可設分箱,固定設備可設開關箱,手持電動工具可設移動電箱。
(3)總配電箱應設置在電源近的地方,分配電箱應設置在負荷集中的地方,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應不大于30m,開關箱與電氣設備的距離應不大于3m。
5、電器裝置
(1)開關箱內安裝的電器開關應與電器設備的額定容量相匹配,嚴禁使用不合格及受到損傷的開關。
(2)電器開關安裝應牢固端正,熔絲應該與開關額定容量匹配,嚴禁使用銅絲、鋁絲等其他金屬材料代替熔絲。
(3)開關電器應按規定固定在安裝板上,嚴禁帶電體外露。
6、變配電裝置
(1)總配電柜中應安裝電流表、電壓表、電度表、總隔離開關,分路熔斷器(或總自動開關和分路自動開關)以及漏電保護器。
(2)配電室中配電柜后維護通道不小于0.8m,配電柜側面維護通道不小于1m,配電室天棚距離地面應不低于3m。
(3)配電室門應向外開,并配鎖,配電室內應設絕緣滅火器,并配置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