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停爐保護措施要求
1?概述熱力設備十八胺停運保護近年來已在國內迅速推廣,該方法是在機組停運時,將十八胺加入熱力系統,它進入鍋爐后在高溫下揮發進入蒸汽,從而布滿整個鍋爐、汽輪機及熱力系統,在熱力系統所有部位的金屬表面(包括極難保護的過熱器和再熱器)上形成一層憎水性十八胺保護膜,把金屬與空氣隔絕,從而防止設備停運期間水及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對金屬的腐蝕,保護了設備。該方法操作簡便,保護范圍廣,保護效果好,適用于各種備用機組的停運保護,更適用于檢修機組的停運保護。本次決定在NO.2機組C檢前進行十八胺停爐保護。2?風險分析2.1低負荷操作,給運行操作帶來不便,應嚴格按照運行規程執行2.2加藥時主汽溫度若高于450℃,易造成十八胺分解,影響鍍膜效果,起不到保護作用2.3加藥期間,各抽汽門(對外)應關閉,以免造成藥品流失,影響保護效果3?組織措施3.1組織分工總指揮:總協調:技術負責:停爐保護工作小組成員:3.2分工3.2.1##有限公司負責加藥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及加藥結束后系統的恢復工作;進行停爐保護工作技術交底;提供工程所需加藥設備、材料、藥品的運輸;加藥全過程的技術監督;所用藥品的檢驗和加藥過程中的化驗監督工作;檢查保護前設備的運行狀態、測試工作;負責項目實施全過程的設備和人身安全;提供相關的檢測方法,效果鑒定方案;參加停爐保護后的檢查驗收工作;編寫停爐保護后的技術總結報告;3.2.2發電部負責機組運行操作。3.2.3電氣分公司負責提供380V?6KW的電源點1個。3.2.4化學分場負責現場施工過程的配合;做好給水、加藥等相關事項的準備工作;根據需要提供相關的儀器;對停爐保護全過程進行監督。4停爐保護技術措施4.1保護范圍保護范圍為NO.2機組的整個熱力系統。包括:給水管道—高壓加熱器—省煤器—鍋爐本體(包括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再熱器)—汽機本體(高、中、低壓缸)—凝汽器—低壓加熱器—除氧器,以及所有汽水管道。4.2停運保護前的準備工作4.2.1加藥設備和加藥系統加藥設備采用上海電力學院聯申電力設備廠生產的DWG—I型十八胺乳濁液快速加藥裝置二臺加藥系統如下圖。現場需備有水源(凝結水或除鹽水)、電源(380V)。4.2.2藥品及用量十八胺乳濁液500kg。4.2.3配藥設備調試加藥之前先用水對加藥裝置進行試運行,調節出口壓力在3.5Mpa左右(若泵的壓力打不上去可用力將放氣閥壓下)。箱內放水至三分之一左右加入十八胺乳濁液,藥箱內放水至滿,攪勻備用。(每次每箱配藥最多30桶,以免太稠影響泵的運行)配藥結束后自循環試泵。4.2.4化學分析檢測取樣點四個(凝水、給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備好取樣瓶,加藥時氫柱前PH表、電導率表投運(氫柱后PH表、電導率、鈉表、硅表、聯胺表、溶氧表停運并隔離)。備好實驗室PH表、電導率、分析凝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PH、電導率、十八胺;給水中PH、電導率、堿度、Fe+3、十八胺濃度。4.2.5機組參數下滑之前,確認給水PH值在9.0-9.5之間,若達不到要求,則向給水加氨調節,至滿足要求。4.2.6加藥系統檢修人員、加藥操作人員和水質分析人員在現場待命。4.3、十八胺停運保護操作4.3.1停運保護加藥前要做好下列工作:凝結水處理裝置旁路:停止精處理設備運行,并關閉其出、入口閥門;加藥裝置及藥液處于完好備用狀態;運行一臺給水泵,并打開其給水加藥門,停運的給水泵進口閥關閉,關閉停運的給水泵入口加藥門;除氧器排汽閥關小;運行的給水泵再循環回水量盡量控制為零;給水流量盡量小,控制在220-350T/h左右;加藥開始后氨泵、聯氨泵停運并隔離。在線鈉表、硅表、溶氧表停運并關閉隔離門。4.3.2加藥操作4.3.2.1加藥前機組參數調整要求:a.過熱蒸汽溫度在350-450℃之間;b.給水流量控制在220-350T/h左右;維持以上參數1.5-2小時,機組參數調整盡量不燒油;值長通知化學開始加藥。4.3.2.2加藥控制:a.化學加藥共100桶,在60分鐘左右加完b.藥液加完后用水沖洗藥箱、藥泵及加藥管道10分鐘,加藥完畢后通知值長。c.機組應在加藥完畢后0.5小時左右停機(不超過1小時),關閉汽機主蒸汽門d.若化學加藥尚未結束,汽輪機跳閘停機,鍋爐不必馬上停爐,可通過汽輪機旁路維持蒸汽循環,直致加藥結束并循環15分鐘后再停爐。4.3.3加藥完畢后,各取樣管道及PH表、電導率表管道不要關閉,沖洗至熱爐放水后關閉。4.3.4設備停運后,發電部按規程規定操作,機爐側盡快放水。4.3.5水質檢測a.自加藥開始對凝結水、給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的PH、電導率表進行記錄,5分鐘記錄一次(一般電導率略有上升,PH不變化),如發現電導率、PH顯著異常,立即取樣人工復測。b.對凝結水、給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自加藥開始每15分鐘取一次樣,測十八胺濃度。4.3.6記錄a.記錄保護期間鍋爐運行參數(負荷、給水流量、主蒸汽溫度),5分鐘記錄一次。DCS系統記錄(熱工分公司)b.記錄各設備(鍋爐、除氧器、加熱器、凝汽器)放水時間及放水時溫度、壓力。發電部人工記錄。4.4、保護效果檢查4.4.1對除氧器、凝汽器、加熱器、汽包內表面(汽水側)進行憎水性檢查,對汽輪機葉片表面進行憎水性檢查。
?4.4.2對下列部位進行割管,對管樣進行憎水性和硫酸銅法10s—30s檢查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割管長度約為1m,割下來的管子不得再進行任何高溫切割。水冷壁管的鰭片不得用火焊切割。4.4.3對割管管樣在實驗室內進行掛片試驗,檢查耐蝕時間。方法:將割管管樣人工鋸下15mm×15mm試片,四周用環氧樹脂封口,并在背面粘上電線(以方便拿取)。放入給水(PH8~9)中,于室溫下開口存放。另取空白試樣做對比,記錄耐蝕時間,割管管樣在空氣中室溫下存放,檢查在空氣中耐蝕時間。說明:掛片耐蝕試驗最能反映十八胺保護膜的防腐蝕效果,因此應以掛片試驗作為效果評定的最基本項目。金屬表面憎水性由于除與十八胺有關外,還受金屬表面垢層所影響,所以憎水性檢查只作參考。4.4.4機組啟動機組啟動及啟動過程中沖洗等各項操作與控制按原有規程進行;在機組啟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包括水沖洗(冷態、熱態)及點火啟動各階段,都要對凝結水和過熱蒸汽取樣測十八胺濃度,每0.5-1小時取樣一次,當水中十八胺含量>0.5mg/L時凝結水處理混床旁路:當凝結水中十八胺含量<0.5mg/L時,可以投運凝結水處理混床。4.4.5說明:4.4.5.1在加藥開始后,注意各取樣點水樣,當水樣發生白色渾濁時,說明加藥正常;如未發生渾濁,說明藥液沒有完全進入系統,應及時檢查加藥系統(包括給水系統)。4.4.5.2加藥時藥液內不得有異物,塊狀十八胺應攪散,以防泵堵塞。5、安全措施5.1參加停爐保護操作的人員必須學習安全措施和操作規程,熟悉所用藥的性能和灼燒傷急救方法。5.2操作現場須有消防水,且管路暢通,現場須掛安全標語牌,并做好安全宣傳工作。5.3停爐保護前對加藥系統進行安全檢查,不留隱患,對影響安全的一切因素進行妥善處理。5.4加藥過程中,禁止在現場進行其他操作。5.5加藥過程中,應有檢修人員值班,隨時檢修設備的缺陷,處理應急的問題。5.6備有一定的勞動保護用品,如防護工作服、膠皮手套、口罩、防護眼鏡等,以防意外灼燒傷。5.7嚴格執行電業系統各項有關安全規定。
篇2:發電部停爐不停機安全技術措施
鍋爐發生滅火時,相當一部分事故是由于保護誤動、參數波動等偶然因素引起的,這種異常一般都能夠迅速恢復,如果每次都聯跳汽機,最終導致機組停運,這就會延長機組重新并網的時間,進而嚴重影響機組的可靠性,這對電廠的經濟效益和電網的穩定運行都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在電力緊缺的情況下,這種影響就更大。為避免鍋爐滅火造成機組停運,解除了鍋爐聯跳汽輪機的保護,利用鍋爐的蓄熱能力,使汽輪機在極低負荷下堅持運行,盡快恢復鍋爐點火,為保證機組安全,制定以下技術措施:
一、鍋爐MFT觸發條件及MFT后需立即停機的保護條件
1、原機組鍋爐MFT觸發條件保持不變,一旦觸發MFT條件,鍋爐設備正常動作。取消鍋爐MFT后聯跳汽輪機邏輯,保留手動MFT聯跳汽輪機條件。
2、鍋爐MFT觸發后,如果出現下列任一條件,汽輪機立即跳閘:
(1)、鍋爐汽包水位高高值動作;
(2)、主蒸汽溫度小于460℃;
(3)、過熱蒸汽過熱度低于110℃。
二、鍋爐觸發MFT后汽輪機邏輯控制:
通過DEH系統(汽輪機電液調節系統)完成自動快速降負荷,維持汽輪機在較低負荷運行,具體技術措施如下:
1、DEH系統通過RB(快速減負荷)功能實現自動快速降負荷,當機組負荷大于60MW時,以150MW/min的速率降負荷至60MW,再以30MW/min的速率降負荷至10MW。當機前壓力超過16MPa時閉鎖減負荷,低于15.8MPa時,則繼續以設定的速率降負荷至目標值;
2、負荷目標值自動設為10MW;
3、切CCS為DEH操作員自動;
4、自動投入功率反饋回路;
5、DEH系統應自動退遙控、切單閥運行;
除以上條件外,其它操作運行根據機組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備的啟停操作。
三、停爐不停機MFT后各專業的處理:
1、鍋爐:
1.1?MFT后立即檢查鍋爐各聯鎖動作正常,聯系除灰退出電除塵;
1.2?調整鍋爐送風量在30-40%之間,調整汽包水位正常,做好吹掃準備,吹掃條件具備后立即開始吹掃,必要時聯系熱工強制吹掃條件,保證盡快復位MFT;鍋爐吹掃至4分鐘后必須調整鍋爐總風量在45%~50%,以防止吹掃結束,二次風門開度調整至50%后造成鍋爐總風量小于30%再次觸發鍋爐MFT。
1.3?MFT復位,檢查調整燃油壓力正常后,鍋爐點火,恢復啟動,恢復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投退油槍、火嘴要緩慢進行,以防OFT、超溫;②盡快將溫度、負荷調整到與缸溫匹配。
2、汽機:
2.1?MFT后,機組不能自動減負荷時,立即解除汽機自動,根據鍋爐壓力,手動快速減負荷至10MW左右;
2.2?倒換軸封汽源至輔汽供汽;
2.3?加強缸溫、差脹、振動的監視,檢查汽輪機本體各氣動疏水門開啟,開啟各疏水手動門,防止汽機進水;
2.4?注意調整除氧器、凝汽器、加熱器水位;
2.5?各加熱器盡量保持投入運行。
2.6?鍋爐滅火后,在汽輪機切缸以前,禁止投入高低壓旁路。
3、電氣:
3.1?MFT后,電氣立即將廠用電切換至啟備變帶;
3.2?配合機爐完成其它相關操作。
四、滅火后停爐不停機運行操作分工:
1、值長及機組長:
1.1迅速查明原因匯報中調,降負荷運行;
1.2迅速匯報發電部、設備部及生產領導,各專業負責人趕到現場協助機組恢復運行;
1.3聯系電除塵停運,準備鍋爐吹掃;
1.4通知燃油泵房,監視油泵運行情況;
1.5全面協調,具備點火條件,迅速恢復鍋爐運行。
2、主值:
2.1檢查協調畫面的DEH自動減負荷動作情況,必要時解除汽機自動,手動減負荷。
2.2確認MFT動作,所有磨停運,爐膛無火焰。
2.3迅速找出MFT動作原因。全面協調恢復機組運行。
2.4調整汽包水位,必要時解除自動,手動調節水位。
2.5密切監視汽包壓力,防止安全門動作,防止汽包水位高汽機跳閘。
3、副值1:
3.1確認磨煤機全部停運,爐膛無火焰,確認一次風機、密封風機全停。如鍋爐吹灰則立刻停止吹灰系統運行;
3.2關閉鍋爐連排電動門;確認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門關閉嚴密,否則就地手搖關嚴。
3.3檢查吹掃條件滿足后立刻進行鍋爐吹掃,必要時在允許的條件下聯系熱工人員強制條件,進行吹掃;
3.4密切監視爐膛壓力,燃油壓力,投入油槍運行;
3.5啟動密封風機,一次風機運行;
3.6投入磨煤機運行;
3.7根據負荷、壓力、溫度情況啟動其它磨運行;
3.8負荷恢復后,逐漸停止油槍運行。
4、副值2:
4.1立即檢查廠用電畫面,將廠用電切換至啟備變接帶。
4.2必要時迅速解除汽機自動,投入功率回路,手動設定目標負荷,和降負荷率(建議10MW;150MW/Min);
4.3加強監視機組負荷下降情況,根據鍋爐壓力及時進行負荷“保持”(防止汽包安全門動作);
4.4密切監視主汽壓力,溫度,汽機振動,脹差,軸向位移等重要參數,達到緊急停機條件,立即停機;
4.5監視輔汽壓力,保證主機軸封壓力;
4.6鍋爐恢復燃燒后配合鍋爐增加負荷,恢復正常運行。
5、巡檢:
5.1就地檢查磨,一次風機全部停運,出口擋板關閉,必要時手動關閉;
5.2投入油槍時,就地檢查油槍燃燒情況;
5.3啟動磨煤機前檢查磨油站運行情況;
5.4檢查一次風機,密封風機,磨運行情況,及時匯報。
五、滅火后停爐不停機運行方式的操作注意事項:
1、應自動或手動降負荷至低限負荷(10MW左右),減負荷時防止鍋爐安全門動作和發電機逆功率保護動作。
2、鍋爐滅火保護MFT動作后,在降負荷過程中應及時檢查下列項目:鍋爐全部燃料已切除、燃油速斷閥關閉、一次風機全部跳閘、密封風機全部跳閘、所有火檢信號消失,防止爐膛滅火放炮事故發生。
3、迅速將廠用電倒至啟備變接帶,保證廠用電不失電。
4、立即解除給水自動,控制汽包水位正常,保證不因汽包水位高三值聯跳汽輪機,或保護拒動蒸汽帶水造成汽機損壞事故;也要防止汽包水位低,大量補水引起汽包上下壁溫差過大。停止一臺給水泵運行,水位穩定后,將給水由主路切至旁路運行。
5、立即檢查各減溫水門是否關閉,否則立即關閉,必要時關閉手動門,以減緩主汽溫與再熱汽溫下降速度。
6、在降負荷過程中還要按照規程要求,及時檢查汽輪機各疏水門打開,檢查各排汽溫度在規程規定的范圍內。
7、汽機在高壓缸運行且DEH側計算高壓缸流量小于一定值時,DEH自動將高缸運行切換到中缸運行,開啟高旁來維持中壓缸的汽源,反切缸之后運行人員應根據機組工況調整高旁壓力的給定值。手動切換時,逐慚開啟高、低旁維持再熱汽壓1MPa左右,手動進行中壓缸切換,若切換過程中出現異常應打閘停機。負荷減至10MW,維持主蒸汽壓力4.0MPa,再熱蒸汽壓力1.5MPa。
8、汽機高、低壓旁路閥打開后,注意低壓排汽缸溫度、凝汽器各疏水擴容器溫度變化,檢查各疏擴減溫水門自動開啟,否則手動打開,并適當調高凝結水壓力。
9、減負荷過程中,主汽溫降至490℃時,開啟主、再熱蒸汽管道疏水,主汽溫降至460℃時,應立即打閘停機。
10、密切監視汽機高、低壓缸排汽溫度,及時投入低壓缸噴水。如再熱汽溫下降較快,應注意檢查高旁后減溫水情況,必要時應手動干預,但應注意:高排溫度高于420℃跳機。
11、應將軸封供汽切換至備用汽源。
12、調整除氧器及凝汽器水位正常,檢查開啟給水泵再循環門,保證給水泵不汽化、不跳閘,確保汽包水位正常,嚴防水位事故。
13、保持發電機密封油壓及氫壓正常。
14、保持凝汽器真空正常。
15、鍋爐發生滅火后,運行人員應盡快查明滅火原因,并對鍋爐進行調整,消除鍋爐跳閘條件,調整爐膛壓力、汽包水位、爐前燃油參數在正常范圍內,調整鍋爐各檔板及通風量滿足吹掃條件,及時進行吹掃,點火;打開機側疏水,啟磨,盡快提高蒸汽參數,待主再熱汽溫回升后,盡快將機組負荷加至正常。如原因不明或故障不能消除,按機組正常停運處理。
16、鍋爐重新點火恢復時,最好采用連續投油槍的方法,至少投運CD層4根大油槍,但要注意速度不能太快,以防止汽包水位迅速增長至高三值引起汽機跳閘,或燃油壓力低鍋爐再次滅火。油槍投入后要及時調整相應輔助風,確保燃燒良好,并防止汽溫下降過快。
17、CD層油槍投入后,逐漸穩定機組運行參數,恢復啟動1臺密封風機、1臺一次風機,盡快啟動C磨煤機。鍋爐重新點火特別是在啟磨后應嚴格控制升溫升壓速度,防止由于燃燒過強造成各段受熱面管壁超溫。
18、在整個處理過程中要嚴密監視主、再熱蒸汽溫度、汽輪機脹差、軸向位移、上下缸溫差、各軸承振動及軸瓦溫度在規程規定的范圍內,當出現異常時,按汽輪機運行規程中的有關規定果斷處理。
19、事故處理完后在恢復過程中,按機組熱態啟動的規定加負荷,注意對高中壓導汽管連接法蘭、調門和主汽門加強檢查,發現有滴水、漏汽現象應停止加負荷進行暖機,并聯系檢修人員處理。
篇3:電廠停爐保護措施要求
1?概述熱力設備十八胺停運保護近年來已在國內迅速推廣,該方法是在機組停運時,將十八胺加入熱力系統,它進入鍋爐后在高溫下揮發進入蒸汽,從而布滿整個鍋爐、汽輪機及熱力系統,在熱力系統所有部位的金屬表面(包括極難保護的過熱器和再熱器)上形成一層憎水性十八胺保護膜,把金屬與空氣隔絕,從而防止設備停運期間水及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對金屬的腐蝕,保護了設備。該方法操作簡便,保護范圍廣,保護效果好,適用于各種備用機組的停運保護,更適用于檢修機組的停運保護。本次決定在NO.2機組C檢前進行十八胺停爐保護。2?風險分析2.1低負荷操作,給運行操作帶來不便,應嚴格按照運行規程執行2.2加藥時主汽溫度若高于450℃,易造成十八胺分解,影響鍍膜效果,起不到保護作用2.3加藥期間,各抽汽門(對外)應關閉,以免造成藥品流失,影響保護效果3?組織措施3.1組織分工總指揮:總協調:技術負責:停爐保護工作小組成員:3.2分工3.2.1##有限公司負責加藥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及加藥結束后系統的恢復工作;進行停爐保護工作技術交底;提供工程所需加藥設備、材料、藥品的運輸;加藥全過程的技術監督;所用藥品的檢驗和加藥過程中的化驗監督工作;檢查保護前設備的運行狀態、測試工作;負責項目實施全過程的設備和人身安全;提供相關的檢測方法,效果鑒定方案;參加停爐保護后的檢查驗收工作;編寫停爐保護后的技術總結報告;3.2.2發電部負責機組運行操作。3.2.3電氣分公司負責提供380V?6KW的電源點1個。3.2.4化學分場負責現場施工過程的配合;做好給水、加藥等相關事項的準備工作;根據需要提供相關的儀器;對停爐保護全過程進行監督。4停爐保護技術措施4.1保護范圍保護范圍為NO.2機組的整個熱力系統。包括:給水管道—高壓加熱器—省煤器—鍋爐本體(包括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再熱器)—汽機本體(高、中、低壓缸)—凝汽器—低壓加熱器—除氧器,以及所有汽水管道。4.2停運保護前的準備工作4.2.1加藥設備和加藥系統加藥設備采用上海電力學院聯申電力設備廠生產的DWG—I型十八胺乳濁液快速加藥裝置二臺加藥系統如下圖。現場需備有水源(凝結水或除鹽水)、電源(380V)。4.2.2藥品及用量十八胺乳濁液500kg。4.2.3配藥設備調試加藥之前先用水對加藥裝置進行試運行,調節出口壓力在3.5Mpa左右(若泵的壓力打不上去可用力將放氣閥壓下)。箱內放水至三分之一左右加入十八胺乳濁液,藥箱內放水至滿,攪勻備用。(每次每箱配藥最多30桶,以免太稠影響泵的運行)配藥結束后自循環試泵。4.2.4化學分析檢測取樣點四個(凝水、給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備好取樣瓶,加藥時氫柱前PH表、電導率表投運(氫柱后PH表、電導率、鈉表、硅表、聯胺表、溶氧表停運并隔離)。備好實驗室PH表、電導率、分析凝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PH、電導率、十八胺;給水中PH、電導率、堿度、Fe+3、十八胺濃度。4.2.5機組參數下滑之前,確認給水PH值在9.0-9.5之間,若達不到要求,則向給水加氨調節,至滿足要求。4.2.6加藥系統檢修人員、加藥操作人員和水質分析人員在現場待命。4.3、十八胺停運保護操作4.3.1停運保護加藥前要做好下列工作:凝結水處理裝置旁路:停止精處理設備運行,并關閉其出、入口閥門;加藥裝置及藥液處于完好備用狀態;運行一臺給水泵,并打開其給水加藥門,停運的給水泵進口閥關閉,關閉停運的給水泵入口加藥門;除氧器排汽閥關小;運行的給水泵再循環回水量盡量控制為零;給水流量盡量小,控制在220-350T/h左右;加藥開始后氨泵、聯氨泵停運并隔離。在線鈉表、硅表、溶氧表停運并關閉隔離門。4.3.2加藥操作4.3.2.1加藥前機組參數調整要求:a.過熱蒸汽溫度在350-450℃之間;b.給水流量控制在220-350T/h左右;維持以上參數1.5-2小時,機組參數調整盡量不燒油;值長通知化學開始加藥。4.3.2.2加藥控制:a.化學加藥共100桶,在60分鐘左右加完b.藥液加完后用水沖洗藥箱、藥泵及加藥管道10分鐘,加藥完畢后通知值長。c.機組應在加藥完畢后0.5小時左右停機(不超過1小時),關閉汽機主蒸汽門d.若化學加藥尚未結束,汽輪機跳閘停機,鍋爐不必馬上停爐,可通過汽輪機旁路維持蒸汽循環,直致加藥結束并循環15分鐘后再停爐。4.3.3加藥完畢后,各取樣管道及PH表、電導率表管道不要關閉,沖洗至熱爐放水后關閉。4.3.4設備停運后,發電部按規程規定操作,機爐側盡快放水。4.3.5水質檢測a.自加藥開始對凝結水、給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的PH、電導率表進行記錄,5分鐘記錄一次(一般電導率略有上升,PH不變化),如發現電導率、PH顯著異常,立即取樣人工復測。b.對凝結水、給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自加藥開始每15分鐘取一次樣,測十八胺濃度。4.3.6記錄a.記錄保護期間鍋爐運行參數(負荷、給水流量、主蒸汽溫度),5分鐘記錄一次。DCS系統記錄(熱工分公司)b.記錄各設備(鍋爐、除氧器、加熱器、凝汽器)放水時間及放水時溫度、壓力。發電部人工記錄。4.4、保護效果檢查4.4.1對除氧器、凝汽器、加熱器、汽包內表面(汽水側)進行憎水性檢查,對汽輪機葉片表面進行憎水性檢查。
?4.4.2對下列部位進行割管,對管樣進行憎水性和硫酸銅法10s—30s檢查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割管長度約為1m,割下來的管子不得再進行任何高溫切割。水冷壁管的鰭片不得用火焊切割。4.4.3對割管管樣在實驗室內進行掛片試驗,檢查耐蝕時間。方法:將割管管樣人工鋸下15mm×15mm試片,四周用環氧樹脂封口,并在背面粘上電線(以方便拿取)。放入給水(PH8~9)中,于室溫下開口存放。另取空白試樣做對比,記錄耐蝕時間,割管管樣在空氣中室溫下存放,檢查在空氣中耐蝕時間。說明:掛片耐蝕試驗最能反映十八胺保護膜的防腐蝕效果,因此應以掛片試驗作為效果評定的最基本項目。金屬表面憎水性由于除與十八胺有關外,還受金屬表面垢層所影響,所以憎水性檢查只作參考。4.4.4機組啟動機組啟動及啟動過程中沖洗等各項操作與控制按原有規程進行;在機組啟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包括水沖洗(冷態、熱態)及點火啟動各階段,都要對凝結水和過熱蒸汽取樣測十八胺濃度,每0.5-1小時取樣一次,當水中十八胺含量>0.5mg/L時凝結水處理混床旁路:當凝結水中十八胺含量<0.5mg/L時,可以投運凝結水處理混床。4.4.5說明:4.4.5.1在加藥開始后,注意各取樣點水樣,當水樣發生白色渾濁時,說明加藥正常;如未發生渾濁,說明藥液沒有完全進入系統,應及時檢查加藥系統(包括給水系統)。4.4.5.2加藥時藥液內不得有異物,塊狀十八胺應攪散,以防泵堵塞。5、安全措施5.1參加停爐保護操作的人員必須學習安全措施和操作規程,熟悉所用藥的性能和灼燒傷急救方法。5.2操作現場須有消防水,且管路暢通,現場須掛安全標語牌,并做好安全宣傳工作。5.3停爐保護前對加藥系統進行安全檢查,不留隱患,對影響安全的一切因素進行妥善處理。5.4加藥過程中,禁止在現場進行其他操作。5.5加藥過程中,應有檢修人員值班,隨時檢修設備的缺陷,處理應急的問題。5.6備有一定的勞動保護用品,如防護工作服、膠皮手套、口罩、防護眼鏡等,以防意外灼燒傷。5.7嚴格執行電業系統各項有關安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