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維護保養檢查制度

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維護保養檢查制度

2024-07-09 閱讀 7992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慈溪海川天然氣管網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藝場站、閥室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維護保養。

二、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國務院第549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修正)》

CJJ51-20**《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

三、名詞解釋

3.1安全附件

是為了使壓力容器安全運行而安裝在設備上的一種安全裝置。包括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

3.2安全保護裝置

是在設備運行中出現異常、發生故障甚至危險的情況下,能及時發出警報和指示信號,使其得到迅速處理和切斷的裝置。包括自動切斷系統、自動放散系統等。

3.3維護

又稱預防性維護,為保障燃氣設施的正常運行,預防事故發生所進行的檢查、保養及維修作業

3.3巡查

即巡回檢查,是指在燃氣設備設施運行過程中,對其技術狀況進行的定期或隨即流動性檢查。一般是利用人的“五感”(視、聽、嗅、味、觸)和簡單的工具儀器,定點、定周期、對制定部位進行檢查。目的是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和潛在的缺陷,提前采取預防措施。

3.4保養

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防腐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

3.5強制性檢驗

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的特種設備如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等,在其使用過程中,根據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按一定周期進行的檢驗;也稱定期檢驗。強制性檢驗通常委托有資質(包括國家或地方質檢局核準的)的第三方進行。

四、維護目標

通過對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的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設備運行中出現異常、發生故障甚至危險的情況下,能迅速處理和切斷,確保燃氣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五、設備安全附件、安全裝置維護保養規程

5.1電動、氣動閥和安全閥

5.1.1日常檢查

每周檢查閥門外漏情況;

每周檢查電動閥、緊急切斷閥現場啟閉狀態是否于監控系統顯示一致;

每周檢查安全閥根部閥處于常開狀態,檢查安全閥鉛封保護、校驗牌是否完好;

每月檢查電磁閥、驅氣系統等工作狀況是否正常。

5.1.2季度/半年維護

每季度檢查切斷閥啟閉靈活性,手動開啟關閉切斷閥數次,以避免燃氣中的雜志黏住閥門中運動件;

每半年應對遠程操控的閥門進行遠程開關操作功能的測試,并復核驅動設定值;

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更換電動閥減速箱中的潤滑油。

5.1.3定期檢驗

安全閥每半年委托定期校驗。

5.2壓力表/差壓表

5.2.1月度檢查

表玻璃應保持無色透明壓力表的表盤分度應清晰完整,各部件完整無銹蝕、無松動、無指針過幅擺動和無滲漏;

檢查檢驗標簽是否在有效期內;

在測量范圍內,指針偏移應平穩,無跳動和卡住現象;

檢查壓力表能否回零;

檢查壓力表引到管、儀表閥門和連接部位不滲漏、不堵塞;

檢查壓力表儀表閥是否處于開啟狀態,差壓表平衡閥是否處于關閉狀態;

5.2.2定期檢驗

用于安全防護的壓力表需送當地技術監督局或授權檢定機構檢定,鑒定周期一般為半年。

5.3變送器及電接點開關

5.3.1每周檢查

進行衛生清掃,保持變送器及其附件的清潔;

檢查取源管路及閥門接頭處有無泄漏現象。

5.3.2月度檢查

檢查變送器零部件完整無缺、無銹蝕、損壞;

外殼及外露部件表面覆蓋層、面板及銘牌、標識清洗無誤;

緊固件不得松動,接插件接觸良好,端子接線牢固;

檢查儀表零點和顯示值應清晰和準確。

5.3.3年度維護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

對變送器接地電阻進行測試,連接后應用萬用表檢測正負接線端;

在冬季前檢查壓力取源管路保溫伴熱良好。

5.3.4定期檢驗

附屬于貿易計量和安全防護累的變送器,根據《壓力變送器檢定規程》JJG882,壓力變送器和壓力開關檢定周期一般為1年。

5.4溫度變送器維護

5.4.1每周檢查

進行衛生清掃,保持變送器及其附件的清潔;

檢查取源部件接頭是否泄漏。

5.4.2月度檢查

檢查變送器零部件完整無缺,無嚴重銹蝕、損壞;

外殼及外露部件表面覆蓋層、面板及銘牌、標識清晰無誤;

緊固件不得松動,接插件接觸良好,端子接線牢固;

檢查儀表零點和顯示值的準確性,變送器零點和顯示值準確、真實。

5.4.3年度維護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

對溫度變送器的計量準確性進行檢查;

對變送器接地電阻進行測試,連接后應用萬用表檢測正負接線端。

5.4.4定期檢驗

附屬于貿易流量計的溫度變送器,應與流量計同時檢定,具體根據當地部門要求執行;

用于安全防護累的溫度變送器,檢定周期一般為1年。

5.5可燃氣體報警控制系統

適用于場站內固定設置的可燃氣體報警探測器。

5.5.1月度檢查

外殼及外露部件表面覆蓋層、面板及銘牌、檢驗牌均應光潔完好,無銹蝕;

探測器的防塵、防雨罩進行清潔;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對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靈敏度測試。

5.5.2年度維護

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

對探測器接地電阻進行測試;

對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功能性檢查,包括探測器的報警動作值、聯動功能、聲光報警功能及標準氣標定;

5.5.3定期檢驗

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定期檢驗周期,一般為1年,更換感應元件后應及時送檢。

5.6SCADA站控系統

5.6.1每日檢查

5.6.1.1控制中心和有人值守站

通過人機界面檢查全線各站或本站管道工藝運行和設備狀態;

操作員工作站運行狀態;

人機界面上重要參數與現場儀表指示的差異;

人機界面上閥門與現場閥門狀態的差異;

PLC/RTU/安全儀表系統運行狀態;

通訊和網絡設備運行狀態;

站控室監控儀表裝置運行狀態;

UPS電源運行狀態;

機柜內接線狀態;

機房溫度、濕度范圍及空調運行狀態;

機房的防塵、防水、防動物設施狀態;

儀表設備動力源、管路和管線技術狀態;

儀表控制設備的清潔;

檢查常用維護工具儀表是否完備、齊全。

5.6.1.2無人值守站

在遠程終端上對無人值守站的儀表自動化設備運行進行檢查。

5.6.2月度檢查

每月至少檢查1次無人值守站現場;

5.6.2.1檢測內容

測量儀表檢定和校準;

執行器和常用設備控制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罐區消防系統除外);

上位機重要參數與現場儀表指示的差異檢查;

上位機閥門與現場閥門狀態的差異檢查;

PLC/RTC/安全儀表系統檢查;

儀表接線箱進行嚴密性和防爆性檢查;

通訊和網絡蛇裝置檢查;

機房內環境溫度、濕度、防動物設施和接地電阻的阻值檢查;

對空調機進行維護保養;

UPS斷電后持續供電時間檢查;

儀表設備動力源、管路和管線技術狀態;

緊固機柜內所有非彈簧接線端子螺絲,搞好設備的清潔;

5.6.3年度檢查

每年至少檢查1次場站現場儀表和SCADA系統;

除月度檢查的內容外,每年安排一次如下工作內容;

對操作員工作站進行一次磁盤清理;

進行熱備冗余計算機設備和通信信道的切換試驗,記錄切換時間,檢查系統運行狀態;

對各站調節回路的手動-自動切換、手動輸出和PID參數設置等進行檢查;

對計算機和受控設備進行聯動試驗,不具備聯動條件時可通過臨時的調整確定設定值;

5.6.4軟件維護

每季度進行計算機病毒檢查和防護軟件更新;

每半年對報警及聯鎖設定值、歷史記錄等數據人工備份一次;

每年對系統軟件、用戶軟件備份進行更新;

5.6.7緊急切斷閥

每日檢查是否泄漏;

每月對緊接切斷閥進行一次切斷試驗;

每月測試啟動調節閥能否自動逐步開關,于設置情況是否一致。

篇2: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檢查書面報告制度

一、目的

為加強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和監督。

二、范圍

檢查內容包括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各個方面。

三、職責

安全主任負責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檢查和安全承包,總經理監督。

四、檢查內容及形成

1.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檢查至少每個星期進行一次,并做成記錄或報告形式,交安全部存檔,檢查內容包括:

(1)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

(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

(4)滅火器材配置有效情況。

(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6)重點崗位人員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

(7)重點部位的消防管理情況。

(8)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地方的防火安全情況。

(9)安全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

(10)安全巡查情況。

(11)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和完好、有效情況。

2.有關檢查應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確認。

3.承包人每星期應到關鍵裝置、重點部位進行一次檢查。監督安全生產的情況,平常應不定期地對該部位巡檢,并作好記錄。

4.在檢查或巡檢中發現的隱患,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馬上落實措施,排除隱患。

五、附件

《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檢查表》AQ-AB-B50

篇3:煉油化工裝置巡回檢查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落實科學巡檢,明確細化分部各項巡檢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巡檢工作質量,對裝置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2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各車間值班及崗位生產的巡回檢查管理。

3引用文件

《巡回檢查管理制度》

4術語和定義

4.1科學巡檢:以提高人的素質和強化“三基”建設為基礎,提高巡檢質量為核心。采用創新管理理念和科學管理方法,借助高科技巡檢監控工具,及時發現和消除生產安全隱患,確保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4.2常規巡檢點:影響裝置正常生產運行的設備或部位。

4.3關鍵巡檢點:影響裝置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或部位。

4.4特護巡檢點:隨時會出現非正常工況,對安全生產產生重大影響的重要設備或部位。

5職責和權限

5.1生產管理處是分部巡回檢查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車間的巡回檢查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負責審定各生產車間《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機動、安全、技術、辦公室、車間等單位召開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會議,審定關鍵巡檢點和特護巡檢點,并負責關鍵巡檢點和特護巡檢點臺帳管理和上報。

5.2機動處負責審定電氣、儀表車間的《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并報生產管理處備案;負責對電氣、儀表車間的巡回檢查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負責巡檢儀、視頻監控等巡檢設備的維修管理;參加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對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提出專業管理措施和建議。

5.3安全環保處負責指導完善員工巡檢作業的個人防護用具配備;參加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對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提出專業管理措施和建

議;協助做好巡檢管理有關工作。

5.4技術質量處負責完善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工藝監控指標,參加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危害辨識及安全風險評估,對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提出專業管理措施和建議;協助做好巡檢管理有關工作。

5.5辦公室負責提出裝置區域治安巡邏管理措施和建議;負責對車間治安巡邏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

5.6車間負責編制本單位各崗位的巡檢線路、巡檢內容、巡檢時間、站名、站號,制定本車間《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并組織落實;負責巡檢儀、視頻監控等巡檢設備的使用管理,對本單位各崗位巡檢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危害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提出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上報生產管理處。

6工作程序

6.1各生產車間要通過優化人員、優化巡檢線路,提高巡檢科學性,并可采用視頻監控、離線狀態監測、電子智能巡檢及多崗位交叉巡檢等方式,開展巡檢工作。

6.2各車間根據崗位實際情況,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具、巡檢工具和設備監測器具,巡檢人員佩戴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具、巡檢工具和設備監測器具進行巡檢。

6.3當班操作人員按照規定的路線、內容,定時、定點進行高標準高質量巡回檢查,檢查各設備運行狀況、現場儀表參數、現場跑、冒、滴、漏等情況,并做好巡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單獨處理的及時按程序匯報。

6.4巡回檢查要做到“看、聽、摸、查、比”,機、電、儀專業和裝置巡檢人員在巡檢中發現問題時,必須及時互相通報和聯系處理。當出現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在確保巡檢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巡檢工作。

6.5機、電、儀專業巡檢人員必須確保每天不少于2次的深度常規巡檢,對關鍵巡檢點不少于4次、特護巡檢點不少于8次。其它特護機組的巡檢和考核,按機動處有關管理規定執行。

6.6巡檢過程中發生事件、事故,依據事件、事故匯報程序進行匯報或按事故應急預案

進行處理。

6.7巡檢人員若遇生產操作或需處理問題而無法例行巡檢時,要把情況寫入交班日志;

巡檢人員已按要求巡檢,但因巡檢設備故障出現的漏檢、缺檢項,當班巡檢人員也應把情況寫入交班日志。

6.8巡檢人員在巡檢過程中,要履行轄區內的治安巡邏職責,查陌生人,查可疑跡象,禁止無關人員和物品進入裝置區域,發現案情及時報告經警中隊接警值班室。

7巡檢管理及要求

7.1對常規巡檢點,各生產車間要落實科學巡檢,按每小時巡檢一次的要求制定本車間《巡回檢查管理實施細則》。因臨時停產停運不需要每小時巡檢的設備和裝置,巡檢時間

由車間視情況而定,設備和裝置恢復正常生產后,再恢復每小時巡檢。其他特殊崗位的常規巡檢由車間提出實施細則,生產管理處審定后執行。

7.2經評估審定的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各生產車間要按關鍵巡檢點半小時巡檢一次、特護巡檢點15分鐘巡檢一次的要求,制定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巡檢實施細則,嚴格執行。

7.3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的確定和變更,先由車間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危害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提出評估意見上報生產管理處,生產管理處組織有關部門評估審定。專業處室可依據安全生產實際變化,及時提出關鍵巡檢點和特護巡檢點的變更要求,經生產管理處審定,相關車間、部門嚴格執行。

7.4各車間根據崗位生產要求如需修訂巡檢路線、巡檢時間、巡檢站點及巡檢實施細則等內容,需報生產管理處審定、備案。電氣、儀表車間則報機動處審定并報生產管理處備案。

7.5各裝置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應依據安全生產實際實行動態管理,以使出現問題的設備或部位得到及時有效監控;對已處理好的設備或部位做好變更,報生產管理處,納入正常管理。

7.6各車間管理人員每日要對本單位各崗位巡回檢查進行檢查,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和兩次“模擬問題”抽查。采用智能巡檢系統的車間每周至少要下載一次巡檢記錄,對漏檢缺檢行為要進行考核,并保存相關記錄,實行可追溯管理。

8檢查與考核

相關考核按《×××××》執行。

9支持性文件

?××××考核辦法》

10相關記錄

10.1××××各崗位巡檢記錄

10.2××××車間值班巡檢記錄

10.3××××分部總值班巡檢記錄

10.4××××關鍵巡檢點、特護巡檢點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