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壓電纜中間頭制作措施
1作業任務
華電六安電廠135MW發電機組主廠房至化水、循環水等外圍輔助廠房的電纜溝內高壓電纜故障,需重新敷設電纜及做頭接線,主要工作有:主廠房分別至1A/1B,2A/2B循環水泵、化水水工變、廠前區、市電保安電源10KV高壓電纜7根;需要制作10KV熱縮電纜中間接頭14只。
2編寫依據
2.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92)
2.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1-20**)
2.3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SDJ279-90
2.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規程(DL/T5161.1~5161.1720**版)
3作業準備和條件
3.1作業準備
3.1.1電纜敷設做頭之前,應檢查使用材料和工器具是否齊全,作業環境是否符合要求。
3.1.2電纜型號、電壓、規格符合設計。電纜外觀應無損傷、絕緣良好。
3.2作業條件
3.2.1根據電纜構造、規格、確定合適熱縮材料。
3.2.2施工現場應保持清潔、干燥;戶外施工應搭設防護棚。
3.2.3施工現場光線充足,裝置照明燈具必須符合安全規程。
3.2.4當附近有帶電設備時,應做好安全隔離措施。
4作業方法及工藝質量控制措施
為減少資源浪費,考慮現場實際情況及業主意見,在現場電纜故障點處切除故障點并做電纜跨接。
4.1電纜安裝方法及步驟
4.1.1電纜敷設
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的防水層。做頭使用的電力電纜其長度、型號、規格宜相同。電纜各支點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
4.1.2高壓電力電纜中間頭制作:
性能完好的電纜,當它在電壓的作用下時,其本身的導體、絕緣層和金屬護套或外屏蔽層之間具有一定的電容,這個電容在整個電纜長度和介質中都是均勻分布的,因此電場也是均勻分布的,而且只是電場徑向分量,沒有軸向分量,而在電纜頭部位的電場分布情況卻完全改變了。由于在電纜頭制作中,需要將金屬護套(屏蔽)和絕緣層割斷、導體接續處的幾何結構與截面的改變,以及增補絕緣、附加絕緣的介電系數和厚度與電纜本體絕緣材料的不同,都將導致電纜頭處的電場分布較之電纜本體發生較大的變化。電纜終端處的電場不再是均勻的徑向電場,該處的電場具有軸向分量,而且軸向電場分量沿電纜長度的分布并不均勻,在金屬護套或屏蔽斷開處及線芯接續處,軸向電場分量最大,或者說軸向應力最集中。另外由于絕緣帶或絕緣薄膜的沿面擊穿強度比垂直擊穿強度低的多(一般為垂直擊穿強度的5%~10%),所以軸向電場分量的出現,會大大降低電纜頭的電氣強度。因此在制作電纜頭時,要特別注意上述部位的處理。
電纜終端處的電場分布如圖所示:
熱收縮電纜附件中的附加絕緣、屏蔽、護層、雨罩及分支套等均稱為熱收縮部件。采用的附加絕緣材料除電氣性能應滿足要求外,尚應與電纜本體絕緣具有相容性。兩種材料的硬度、膨脹系數、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等物理性能指標應接近。電纜終端的電場控制均采用應力控制管或應力控制帶來實現。加熱工具可用丙烷氣體噴燈或大功率工業用電吹風機,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也允許采用丁烷氣體、液化氣或汽油噴燈。本工程采用的高壓電力電纜均為交聯聚乙烯電纜。以下為10kV交聯聚乙烯電纜熱收縮式中間接頭的制作工藝:
剝切電纜:按圖所示尺寸剝去電纜外護層、鋼帶(若有鋼帶)、內護層、銅帶、外半導電層和線芯末端絕緣。需要說明:①由于各電纜附件制造廠家提供的熱收縮式電纜接頭結構和尺寸不完全相同,熱收縮管材長度也有區別,所以,圖中的電纜剝切長度上和屏蔽銅帶剝切長度L1尺寸應按實際安裝的產品生產廠家提供的材料和安裝工藝說明書來確定。②由于需要將絕緣管、半導電管和屏蔽銅絲網等預先套在各相線芯上以后才能壓接導體連接管,所以接頭兩端L不相等,但是Ll是相等的。j為電纜末端絕緣剝切長度,通常為導體連接管一半長度加上10mm。
安裝應力管:將六根應力管分別套在兩端電纜六根線芯上,覆蓋屏蔽銅帶20mm,加熱收縮固定(如果應力管為貫穿接頭的一根管子,則應在導體連接后再固定)。
套各種管材和屏蔽銅網:將接頭熱縮外護套管、金屬護套管(若有金屬護套管)套在電纜一端上,再將屏蔽銅網和三組管材(包括絕緣管和半導電管)分別套在剝切長端的三根線芯上。
壓接導體連接管:導體連接管壓接后除去飛邊和毛刺,清除金屬屑末,再用半導電橡膠自粘帶包繞填平壓抗,然后用填充膠帶包繞連接管及兩端凹陷處。使之光滑圓整。
安裝絕緣管:用填充膠帶或絕緣橡膠自粘帶包繞填充應力管端頭與線芯絕緣之間的臺階,操作時應認真仔細,使之成為均勻過渡的錐面。接著抽出內絕緣管,在置于接頭中間位置后加熱收縮,最后抽出外絕緣管置于接頭中問裝置,加熱收縮。加熱應從中間開始沿圓周方向向兩端緩慢推進,防止內部留有氣泡。
安裝半導電管:在絕緣管兩端用填充膠帶或絕緣橡膠自粘帶包繞填充,以形成均勻過渡的錐面,再將半導電管移到接頭中間位置,并從中間向兩端均勻加熱收縮,兩端與電纜半導電層搭接處用半導電帶包繞填充,形成均勻過渡錐面。如果用兩根半導電管相互搭接,則搭接處應避免有氣隙。
安裝屏蔽銅絲網:將屏蔽銅絲網移至接頭中間位置,向兩邊均勻拉伸,使之緊密覆蓋在半導電管上,兩端用裸銅絲綁扎在電纜屏蔽銅帶上,并焊牢。也可采用纏繞方式將屏蔽銅絲網包覆在接頭半導電層外面。
焊接過橋線:將規定截面的鍍錫銅編織線兩端用裸銅絲分別綁扎并焊接在三根線芯的屏蔽銅上,然后將三相線芯靠攏,在線芯之間施加填充物,用白紗帶或PVC帶扎緊。
安裝內護套管:在接頭兩端電纜內護套處包繞密封膠帶,將內護套管移至接頭處,兩端搭接在電纜內護套上后加熱收縮。
焊接跨接線:用10mm2鍍錫銅編織線或多股銅絞線,兩端分別綁扎并焊接在兩側電纜的鋼帶上。
安裝外護套管:將金屬護套管移至接頭位置,兩端用銅絲扎緊在電纜外護層上,再將熱縮護套管移到金屬護套管上,加熱收縮,兩端應覆蓋在電纜外護層上。當不用金屬護套管時,則應將熱縮外護套管移到接頭位置,覆蓋在內護套管上加熱收縮。
熱縮中間連接頭在沒有完全冷卻時,不準移動電纜。因為熱收縮材料只是在收縮溫度以上具有彈性,在常溫下是沒有彈性和壓緊力的,所以安裝以后的熱縮終端頭不應再彎曲和扳動,否則將會造成層間脫開,形成氣隙,在施加電壓時引起內部放電。如果將終端頭安裝固定到設備上時必須扳動或彎曲,則應在定位以后再加熱收縮一次,以消除因扳動或彎曲而形成的層間間隙。
需要說明:①如果不要求將電纜屏蔽銅帶與鋼帶分開接地,則不需用內護套管和鋼帶跨接線,過橋線應綁扎焊接在電纜屏蔽銅帶和鋼帶上,然后安裝熱縮外護套管或金屬護套管。②35kv擠包絕緣電纜用多層熱縮絕緣管組合成增強絕緣不太合適,因為層間氣隙難以避免,為此,有用外半導電層(熱縮管)與絕緣層(彈性材料)復合為一體的復合管結構來解決。
4.2臨時工作設施
4.2.1如確因生產需要在惡劣條件下制作高壓電纜頭時,要認真做好必要措施,如搭建防雨棚,增設隔離設施并做好防濕、防塵工作。
4.3.2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拆除并清理臨時工作設施。
4.3工藝質量控制措施
4.3.1熱縮電纜附件,由于其制作工藝簡單、安裝方便、穩定性和可靠性良好。所以得到了迅速推廣和廣泛應用。熱縮電纜頭制作質量尤為重要。然而,由于電纜頭制作者對熱縮材料的技術、工藝認識不足,制作工藝不規范,對一些重要環節掌握不當,最關鍵的工序容易在制作過程中產生錯誤。從而使熱縮材料的正常使用受到影響,甚至導致電氣故障的發生。電纜頭制作質量的好壞歸根結底取決于操作者是否嚴格按照制作工藝進行操作。只要能按其工藝要求,認真操作,熱縮電纜附件的制作質量是能夠得以確保的。電纜終端及接頭制作時,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
4.3.2電纜頭制作時清潔工作
交聯聚乙烯電纜頭制作對清潔工作有嚴格要求。電纜頭制作過程中往往是露天作業,空氣中的有害塵埃,極易沾染到熱縮附件及電纜的半導體及絕緣層上。在焊接地線、剝切半導體層或使用噴燈時留下的積炭等,如果制作過程中不注意清潔工作,會造成塵埃和積炭與熱縮件結合在一起,從而造成電纜附件界面爬行放電,導致縱向擊穿電纜絕緣。因此制作時要有環境較好的場地,同時在制作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用無水酒精清潔,尤其是在焊接地線后的三叉口處,更應認真地清潔余留的焊渣及使用噴燈后留下的積炭,另外也要注意操作,不要戴有雜質的不干凈手套,如天熱流汗更要注意,以免手及臉上的汗水沾染到電纜附件上,確保制作過程的每道工序都保持清潔。
4.3.3相對濕度對制作電纜頭的影響
交聯聚乙烯電纜制作對環境氣候條件要求很高,空氣必須干燥,安裝應在環境溫度0℃以上,相對濕度70%以下,更不能在雨中進行。因為如果在空氣相對濕度大于70%的環境制作電纜附件,在熱收縮過程中,其熱縮管內與電纜絕緣表面極易凝結水汽,在電場作用下就會產生水樹枝劣化,在高溫和交流電場作用下逐步向電樹枝轉移,這勢必降低管內界面絕緣強度形成內閃,直到絕緣擊穿造成故障。因此在制作電纜附件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天氣的變化。盡可能避免在雨天、風雪天及濕度較大的天氣中制作電纜附件。如確因生產需要,要認真做好必要措施,保證在熱縮管內與電纜絕緣層表面不會形成凝結水汽,杜絕受潮和水樹枝的形成,以確保電纜在投人運行后,管內界面軸向絕緣強度,防止內閃現象的發生。
4.3.4嚴格控制熱縮溫度
噴燈是制作交聯聚乙烯電纜頭的重要工具,熟練掌握好其使用技巧尤為重要。所有熱縮材料均系高分子材料經特殊工藝制作,溫度達到110℃—130℃時材料開始收縮,收縮率大于50%。材料在140℃短時間將不受影響,但局部長時間高溫過熱將損傷甚至燒毀材料,影響材料性能。熱縮件一般收縮溫度在120℃左右,操作者使用噴燈進行加熱時,加熱溫度控制不當溫度低影響施工進度,且熱縮管達不到緊縮的效果,使熱縮管內產生氣隙;而溫度過高則會破壞材料的性能,乃至會使材料破裂直接影響工藝質量,操作者完全憑經驗控制火焰溫度,很難控制在120℃左右。在收縮熱縮管時,掌握噴燈的火焰溫度是極為重要的,首先要使噴燈充分預熱,霧化良好,火焰噴射時為藍色且帶有輕微的嗡嗡的響聲為宜,噴燈火焰移動速度要相對均勻,噴燈火焰距離熱縮件60~80mm最佳,一般要求從中間開始向兩端或從一端向另一端沿圓周方向均勻加熱,確保徑向收縮均勻,再緩慢延伸,火焰朝收縮方向,以預熱管材,有利于收縮均勻。遵循安裝程序中推薦的起始收縮部位和方向,由下往上收縮有利于,這樣才能做到既保證收縮均勻又使套管內空氣充分排出,達到排除氣體和增強密封的目的。以避免收縮后的管材沿圓周方向出現厚薄不均勻和層間夾有氣泡的現象。一定要控制好火焰,不致過大,操作時要不停地晃動火源,不可對準一個位置長時間加熱,以免燙傷熱收縮部件。噴出的火焰應該是充分燃燒的,不可帶有煙,以免炭粒子吸附在熱收縮部件表面,影響其性能。在焊接地線時,首先要做到焊接熟練才不至于焊接時間過長而使電纜內部的絕緣發熱受損,影響絕緣強度。為確保熱縮材料和包敷材料間的緊密結合和粘接強度,套入每層管件前,被包敷部位和粘接密封段應預熱,隨后用清洗紙清洗。去除火焰煙炭沉積物,使層間接觸良好。收縮完畢的管件應光滑無折皺,能清晰看出其原有的結構輪廓。密封部位有少量密封膠擠出表明密封完善。
4.3.5中間接頭連接管的接管工藝
交聯聚乙烯電纜中間接頭的芯線連接制作工藝的質量好壞是保證接頭質量的關鍵,如線芯連接不良將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使電纜發熱,會引起絕緣老化,形成裂紋,造成短路。在操作過程中對連接質量要求嚴格,如使用不合規格的連接管;壓接方法不妥;壓接后沒有認真清除壓接后留下的毛刺、雜物等;包繞絕緣帶時用力不均;沒有達到填充排斥空氣的作用。這幾點都將會導致中間頭質量下降、使用壽命縮短的后果。合理選擇連接管,它的選擇必須根據電纜線芯截面積確定。不同規格的電纜,要選用不同規格的連接管。電纜線芯連接金具,應采用標準的連接管,其內徑應與電纜線芯緊密配合,間隙不應過大;截面宜為線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壓鉗時,壓接鉗和模具應符合規格要求。在制作電纜頭過程中,首先要準確地剝切電纜的外護層,長度的一端為75mm,另一端為350mm,然后用鍍好錫的銅線,在距離剝外護層以上80mm處捆扎2~4圈,用鋼據以圓周形沿捆扎上端剝鎧裝鋼帶,然后再引上50mm剝切內護層和填充物。在包繞填充料時要注意,必須在三叉外50mm范圍內包繞,其厚度為15~25mm,填充三叉處要充實,盡可能排凈空氣且表面平滑。壓接連接管時要注意,首先要擺正相互聯接的兩條電纜,三相必須等長;當壓鉗達到規定的壓縮行程后,要保持0.5~1S的時間,以消除彈性應力,同時注意用力均勻,以免損傷三叉處的絕緣;還要注意要先壓接連接管的兩頭,然后再壓中間,以防線芯伸長導致三相長度不一。壓接好連接管后必須認真對壓接后形成的毛刺進行打磨,而后清除壓接時留下的灰塵、雜物。在包繞填充料及絕緣帶時,首先要用填充料完全填平所有空隙,排凈空氣,在包繞填充料及絕緣帶時要用力適度,包繞厚度要均勻,包繞填充料的厚度為10~15mm、包絕緣帶厚度為15~25mm,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證線芯連接處的可靠絕緣,而不致于由于長時間運行及電流增大造成連接管發熱造成絕緣擊穿而發生故障。
5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求
5.1作業質量標準
5.1.1搖測電纜絕緣:
10KV電力電纜選用2500V搖表,對電纜進行搖測,絕緣電阻不應低于200MΩ。
電纜搖測完畢后,應將芯線分別對地放電。
5.2檢驗要求
5.2.1按規范進行高壓電纜交流耐壓試驗;
5.2.2檢查電纜線路的相位;
6安全措施
6.1電纜做頭之前,首先確認要施工的電纜,然后根據施工安排進行開斷施工。其方法是在要施工電纜的任一相對地加入20A的交流電流,用嵌表測量其電流,不斷變化加入電流值,嵌表測量的電流隨之變化,此電纜即為要施工的電纜,然后用熱成像法進行復核確認無電,做好標記。
6.2開斷電纜要在就地打一根2.5米的接地樁,接地樁與開斷工具用不小于50平方的導線連接,防止電纜有電危及人身安全,開斷電纜施工人員一定要穿絕緣些戴絕緣手套。
6.3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修復工作開始前必須辦理工作票;
6.4參加施工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業務知識和能力,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
6.5參加施工的各級人員要認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職責,確保工作票上所填的安全措施正確完備,安全措施的實施無遺漏且符合現場的實際條件;
6.6電纜頭施工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和監護人,要向參加修復的所有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代工作內容、帶電部位、現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6.7施工工作開始前,在工作區域內搭設防雨防塵棚,安裝臨時照明,對電纜溝內帶電部分側電纜用環氧板進行隔離,在對每根電纜修復前,首先要進行驗電,核對無電后方能開展修復工作;
6.8施工人員在檢修過程中嚴禁踩踏、移動和損傷運行的電纜,并注意防止外力作用損傷其它電纜;
6.9電纜修復完成后,對每根電纜應測試絕緣、做耐壓試驗,絕緣試驗合格后方能投用,確保修復質量;
6.10電纜做頭過程中,對產生電纜皮廢料隨時進行清理,保證作業場所的清潔;
6.11參加修復人員應正確佩帶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進入電纜溝前穿戴工作服、絕緣防滑鞋。
6.12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要試驗合格且在有效期內,使用者正確佩帶和使用;
6.13制作電纜頭時要使用明火加熱終端材料,會有有害氣體產生,所以一定要做好施工環境的通風及防火工作,工作場所放置足夠的消防器材。
篇2:10kV電纜熱縮終端頭制作安裝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10kV電纜熱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需做的準備工作、安全卡控點、作業流程及質量標準。
一、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朔黃鐵路肅寧分公司10kV電纜熱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
二、編制依據:鐵運(1999)103號文件、北京鐵路局企業標準Q/BT143—96、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準。
三、準備工作:
1、安全防護: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對運行的電纜更換制作熱縮終端頭作業時,涉及計劃申報、工作票簽發與審核、預想會、停電作業、作業結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按《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準》Q/SHTL015.09-2010《電力設備停電作業標準》中有關要求及程序進行辦理;新建線路作業時注意與相鄰帶電線路距離,并做好現場防護。
2、人員組織:工作領導人1人、操作2人、輔助人1人、座臺要令1人、驗電接地4人。
3、工器具材料:
材料要求:規格型號正確、質量合格、數量滿足需要,工器具要求:質量合格、安全可靠、數量及型號滿足需要。
材料:熱縮終端頭及附件、接線端子、焊錫、焊膏、破布、汽油、鍍鋅鋼管、固定電纜抱箍、電工膠帶(黃、綠、紅、黑四色)等。
登高工具:腳扣、安全帽、安全帶等。
通訊防護用具:對講機、標示牌(禁止類、允許類和警告類)、個人保安線、防護服、絕緣鞋、手套等。
絕緣工具:驗電器、絕緣操作桿、絕緣拉桿、絕緣手套、三合一地線(含接地針)、絕緣靴。
個人工具:電工鉗、扳手、螺絲刀、手錘、小繩及工具包等。
起重牽引工具:開口滑輪、繩索等。
其他工具:絕緣電阻表、鋼鋸弓、扁銼、汽油噴燈、電工刀、電纜剪、電纜剝削器、鐵鍬、鐵鎬、壓接工具等。
四、安全卡控點:
1、確認線路名稱、地點、電桿編號、是否已停電并做好安全措施,確認無誤后,在監護人的監護下方可登桿,以防誤登、誤操作;六級以上大風或雷雨時,禁止登桿。
2、登桿前檢查基礎是否牢固、電桿是否有裂紋;在新立電桿上作業前,應將回填土夯實;登沖刷、起土、上拔和導線、拉線松弛的電桿應采取安全措施。
3、登桿作業所用工具及零星材料應裝入工具包內,上下傳遞材料工具應用吊繩,不得拋接,防止高空掉物,現場人員應戴安全帽,桿下嚴禁行車和無關人員逗留。
4、作業人員登桿前,檢查腳扣各部位有無斷裂、銹蝕現象,并對安全帶、登桿工具作沖擊試驗,確認良好后方可登桿;登桿時做到“腳踩穩、手扒牢、一步一步慢登高,到達位置第一要,安全帶系牢靠”。
5、安全帶系上后,必須檢查扣環是否扣牢。桿上作業轉位時,不得失去安全帶保護,安全帶必須系在牢固的構件或電桿上,不得系在絕緣子、避雷器、導線等不牢固的物件上;在新立電桿作業時,應防止安全帶從桿頂脫出或被鋒利物割傷;嚴禁不系安全帶進行高空作業。
6、應在工作地點將電纜金屬導體充分放電。
7、加工電纜各層時戴手套。工作時刀口不要向著別人,并提醒旁人注意。
8、終端頭做好后要進行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試驗合格后的終端頭與線路連接時,應注意相序正確,并在在送電后進行高低壓核相,確認相位正確后方可通知用戶使用。
五、作業流程及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
作業流程
質量標準
10kV電纜熱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
10kV電纜熱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
1、搖測電纜絕緣及放電。
2、剝去護套及鋼鎧。
3、剝內護層、分芯線。
4、焊接地線。
5、包繞填充膠和密封膠。
6、固定三芯分支套。
7、剝銅屏蔽層、半導體層、纏繞應力疏散膠。
8、固定應力管、壓接端子。
9、包絕緣密封膠。
10、固定絕緣管。
11、固定密封管和相色管。
12、(戶外頭)固定傘裙。
13、試驗。
14、安裝電纜終端、恢復現場。
1、電纜絕緣電阻測試合格后,對搖測的電纜充分放電;穿入鍍鋅鋼管。
2、電纜校直鋸齊,用支架或人工將電纜垂直固定,剝除800mm電纜外護套。由外護層斷口向上留30mm鋼鎧,纏繞綁線固定后,剝除其余鋼鎧。
3、由鋼鎧斷口向上留30mm內護層,其余剝除。分開三相芯線切掉填充物。
4、焊接地線時用砂紙或鋼銼將鋼鎧焊地線區打光,將地線分別焊在銅屏蔽帶和鋼鎧上(鋼鎧接地與銅屏蔽層接地應絕緣)。
5、包繞填充膠和密封膠時在三叉根部包繞填充膠,形似撖欖狀,最大直徑大于電纜外徑約15mm鋼鎧焊地線區應包在填充膠內。清潔外護套切口處后纏繞密封膠。
6、將三芯分支套套入三叉根部,往下壓緊,由分支套根部向兩端加熱固定。
7、從分支套指端向上留取30mm銅屏蔽層,其余剝除;再向上留取30mm半導體層,其余剝除;清理絕緣表面殘留的半導體碎顆粒。將應力疏散膠拉薄,纏繞在半導體層和絕緣層交接處,把余斜坡填平,各搭接5-10mm。
8、將應力控制管套入各相,搭接20mm銅屏蔽,加熱固定;在芯線端部剝去絕緣層,長度為端子孔深加5mm,端部削成“鉛筆頭”狀接端子。
9、在三芯支套指端包密膠,用密封膠填平金屬端子壓接處和線芯絕緣連處,密封膠應搭接端子和線芯絕緣各10mm。
10、在絕緣層表面涂硅脂膏,將絕緣管套至三叉根部,從下往上加熱固定。
11、將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加熱固定。將相色管分別套在相應芯線上,加熱固定。
12、將三孔傘裙套入,在距三叉口100mm處加熱固定;再依次套入單孔傘裙,每相兩個,間距約為150mm,加熱固定。
13、進行主絕緣的絕緣電阻和交流耐壓試驗,采用5000V兆歐表進行主絕緣的絕緣電阻試驗。
14、安裝固定電纜抱箍;將試驗合格的電纜固定在桿上,多余量電纜在桿下盤圈埋設,埋深不低于0.8M,固定鍍鋅鋼管,鋼管埋入地下不低于0.2M;將終端頭與架空線路相相連,兩接線端子接觸面應打磨并涂電力復合脂,連接螺栓上涂凡士林;安裝埋設各類標識;清理現場,保證現場無遺留物。達到工完、場清、料凈;拆除安全措施。
篇3:10kV電纜冷縮終端頭制作安裝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10kV電纜冷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需做的準備工作、安全卡控點、作業流程及質量標準。
一、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朔黃鐵路肅寧分公司10kV電纜冷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
二、編制依據:鐵運(1999)103號文件、北京鐵路局企業標準Q/BT143—96、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準。
三、準備工作:
1、安全防護: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對運行電纜制作更換冷縮終端頭作業時,涉及計劃申報、工作票簽發與審核、預想會、停電作業、作業結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按《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準》Q/SHTL015.09-2010《電力設備停電作業標準》中有關要求及程序進行辦理;新建線路作業時注意與相鄰帶電線路距離,并做好現場防護。
2、人員組織:工作領導人1人、操作2人、輔助人1人、座臺要令1人、驗電接地4人。
3、工器具材料:
材料要求:規格型號正確、質量合格、數量滿足需要,工器具要求:質量合格、安全可靠、數量及型號滿足需要。
材料:冷縮終端頭及附件、銅線耳、接線端子、焊錫、焊膏、破布、鍍鋅鋼管、固定電纜抱箍、電工膠帶(黃、綠、紅、黑四色)等。
登高工具:腳扣、安全帽、安全帶等。
通訊防護用具:對講機、標示牌(禁止類、允許類和警告類)、個人保安線、防護服、絕緣鞋、手套等。
絕緣工具:驗電器、絕緣操作桿、絕緣拉桿、絕緣手套、三合一地線(含接地針)、絕緣靴。
個人工具:電工鉗、扳手、螺絲刀、手錘、小繩及工具包等。
起重牽引工具:開口滑輪、繩索等。
其他工具:絕緣電阻表、鋼鋸弓、扁銼、電工刀、電纜剪、電纜剝削器、鐵鍬、鐵鎬、壓接工具等。
四、安全卡控點:
1、確認桿號及相關線路已停電,并且已做好接地等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
2、作業需在現場防護人員的監護下進行。
3、登桿作業前確認所登桿狀態良好,檢修作業前先對所有的受力緊固件緊固一遍
4、應在工作地點將電纜金屬導體充分放電。
5、加工電纜各層時戴手套。工作時刀口不要向著別人,并提醒旁人注意。
6、終端頭做好后要進行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試驗合格后的終端頭與線路連接時,應注意相序正確,并在在送電后進行高低壓核相,確認相位正確后方可通知用戶使用。
五、作業流程及質量標準:
作業項目
作業流程
工藝及質量標準
10KV電纜冷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
10KV電纜冷縮終端頭制作安裝作業
1、搖測電纜絕緣及放電。
2、開剝電纜。
3、安裝接地線。
4、包繞PVC帶。
5、裝三叉手套。
6、套冷縮管。
7、作標識(相色帶)。
8、安裝接線端子。
9、試驗。
10、安裝電纜終端、恢復現場。
1、電纜絕緣電阻測試合格后,對搖測的電纜充分放電;穿入鍍鋅鋼管。
2、將電纜置于終端位置,終端1米范圍內電纜護套擦洗干凈;剝除電纜外護套,按照尺寸要求剝切電纜外套,鎧裝及襯墊層A+B(A為540-660mm,B為接線端子孔深+5mm),襯墊層留10mm;再往下剝切25mm的護套,露出鎧裝,并擦洗剝切區往下50mm長護套表面污垢。鋸痕深度為2/3鋼鎧厚度,用螺絲刀將缺口挑起,用鉗子鉗住缺口卷動撕開鋼帶。用鉗子打平鋼帶斷口;護套口往下25mm處包繞兩層絕緣自粘帶;在頂部包繞PVC帶,將銅屏蔽帶固定。
3、在護套口往上90mm的銅帶上,分別裝上接地銅環,將三條銅編織線一起搭在鋼鎧上;用恒力彈簧將接地線三條銅帶一起固定在鋼鎧上。
4、在三個接地銅環上包繞PVC帶;用PVC帶將鋼鎧,恒力彈簧及襯墊層全部包繞覆蓋;將接地線貼放在護口下方的絕緣帶上,然后包繞絕緣自粘帶,將接地線夾在中間,形成防水口。
5、將冷縮三叉手套放到電纜根部,逆時針抽掉芯繩,先收縮頸部,然后分別收縮三叉;用PVC帶將地線固定在電纜上。
6、套入冷縮直管,與三叉手指搭接15mm,逆時針抽掉芯繩,使其收縮。
7、冷縮式套管上往上留45mm的銅屏蔽帶,其余的切除;銅屏蔽帶往上留5mm的半導體層,其余的全部剝除;按接管的深度加上10mm切除頂部絕緣;套管往下40mm處,包繞PVC帶作標識。
8、壓接接線端子,銼平打光毛刺,并且清洗干凈;用清洗劑將主絕緣清洗干凈;在半導電體與主絕緣的搭接處涂上硅脂,將剩余硅脂涂在主絕緣表面;套入冷縮式終端,定位于PVC標識處。逆時針抽掉芯繩,使終端固定收縮;用絕緣帶填平接線端子與主絕緣之間的空隙。然后,從絕緣管開始,半疊式包繞硅橡膠帶一個來回至接線端子上。如果接線端子的寬度大于冷縮終端的直徑時,應先安裝終端,最后壓接接線端子。
9、進行主絕緣的絕緣電阻和交流耐壓試驗,采用5000V兆歐表進行主絕緣的絕緣電阻試驗。
10、安裝固定電纜抱箍;將試驗合格的電纜固定在桿上,多余量電纜在桿下盤圈埋設,埋深不低于0.8M,固定鍍鋅鋼管,鋼管埋入地下不低于0.2M;將終端頭與架空線路相相連,兩接線端子接觸面應打磨并涂電力復合脂,連接螺栓上涂凡士林;安裝埋設各類標識;清理現場,保證現場無遺留物。達到工完、場清、料凈;拆除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