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廠電氣運行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電廠電氣運行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2024-07-12 閱讀 2879

一、電氣防誤操作事故技術措施

1、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崗位練兵,做好事故預想,按照計劃組織反事故演練,通過演練提高事故的處理能力,防止誤操作事故發生。

2、為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所有帶有閉鎖和聯鎖裝置的設備應運行正常,運行中的防誤閉鎖裝置不得隨意退出,須停用時必須經總工、當值值長批準,方可使用解鎖鑰匙或破壞閉鎖操作。

3、電氣操作前應按《電氣倒閘前標準檢查項目表》的要求,做好相應的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操作時不允許改變操作順序,當操作發生疑問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報告調度部門,不允許隨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許解除防誤閉鎖裝置。操作后應由操作人按照《電氣倒閘操作后應完成的工作項目表》,完成操作后的相關工作。

4、建立完善的萬能鑰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誤閉鎖裝置不能隨意退出運行,停用防誤閉鎖裝置時,要經甲方項目部負責生產領導批準;使用解鎖鑰匙時,同樣應經甲方項目部負責生產批準,并做好記錄;使用后,重新貼上封條,并在封條上注明年、月、日;嚴禁非當值值班人員和檢修人員使用解鎖鑰匙。

5、操作時不允許改變操作順序,當操作發生疑問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報告6、運行負責人,不允許隨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許解除防誤閉鎖裝置,操作時嚴禁跳項、漏項。

7、加強各種保護的投入率,未經總工批準不得擅自解除各種保護。嚴格執行保護管理規定。

二、防止全廠停電事故技術措施

1、培訓運行人員熟悉期柴油發電機負荷的分配及盤車電機的操作程序及油泵的操作。

2、非正常的廠用電運行方式要事先寫好安全措施,做好事故預想。

3、加強定期切換制度的執行,加強對廠用電系統的檢查,維護和試驗及時發現缺陷并輸入微機。

4.6kV工作分支過流時,備用電源自投不成功,應對6kV母線進行檢查,并測母線絕緣合格,在確無問題情況下,方可向空母線試送,否則不得試送電。

5.加強對運行人員的技術培訓,特別是廠用電的事故處理。

8.機組發生直流接地時,嚴禁擅自拉試,必須通知電氣繼電保護班,控儀人員到現場后共同拉試查找。

9、廠用電在倒換時特別是事故處理防止非同期。

10、加強對直流保險定值管理,防止越級熔斷,越級跳或拒動。

11、柴油機應處于備用狀態,認真執行定期啟動試驗制度。

12、嚴格執行微機防誤閉鎖使用規定。

三、防止發電機損壞事故技術措施

1、發電機在同一工況下溫度明顯上升,應停機檢查或低負荷反沖洗處理,轉子電流突然增大應停機處理,要求在規程中規定具體數據。

2、發電機發現同一種水支路出水測溫元件溫差達8K或層間測溫元件達10K時,溫度巡測儀發出報警,運行人員應加強監視,必要時申請解列停機檢查,如果溫度繼續上升,同一種水支路出水測溫元件達12K或層間測溫元件溫差達14K,應當確認后立即停機檢修。

3、上層或下層線棒出水溫度超過90℃,并聯引線、主引線、主出線等獨立串聯水支路出水溫度超過90℃,應當立即快速減負荷降溫,若溫度仍不下降,在確認后測溫元件正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4、對發電機漏汽、漏水、進油問題,加強監測,防止發電機絕緣破壞,組織運行人員學習發電機非全相運行的處理規定。

5、發電機定子線圈、定子鐵芯和進出風溫度的控制值、報警值、停機值應在規程中明確規定,對于異常變化要及時匯報并采取措施。

6、發電機解、并列時公司有專人在現場,出現非全相時應按運行規程處理,并熟悉手動打閘功能。

7、嚴格執行發電機并列條件,防止非同期并列損壞發電機。

8、發電機局絕緣過熱裝置報警值低于75%,應立即匯報。

9、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編制《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措施》并組織學習執行。

四、防止大型變壓器損壞和互感爆炸事故技術措施

1、嚴格巡回檢查,對變壓器的溫度、油位、油質認真記錄及分析。

2、主變器投入或解除前應投入接地刀閘,防止操作過電壓。

3、檢查主變壓器放電間隙及避雷器完好,防止雷電過電壓。

4、嚴格監視風冷器運行情況及潛油泵運行情況,防止變壓器油質劣化。

5、嚴格執無功負荷管理規定及電壓監視控制點,目標值、電壓曲線在合格范圍內。

6、在互感器冒煙著火時,應執行規程有關規定。

7、加強對電壓、電流互感器檢查,外殼應接地良好、清潔、無裂紋、滲油現象、無放電現象,一、二次接線良好保險及輔助接點接觸良好,引線無過熱現象。

8、各班嚴格檢查變壓器的消防設施。

9.、變壓器本體、有載開關重瓦斯保護投跳閘,若退出瓦斯保護,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五、防止電氣設備停送電誤操作技術措施

1、電氣設備停送電時,必須有設備停送電聯系單,不能口頭或電話聯系,設備停送電聯系中要有值長批示簽名。

3、填寫操作票要按照操作票編號順序填寫,設備名稱必須雙重編號,票面應清楚、整潔,不得任意涂改,不得隨意將一張操作票"作廢"。

4、操作人填寫完操作票檢查正確無誤后簽名,交監護人審理并簽名,然后交單元長審批簽名,姓名不得代簽。

5、只有單元長下達操作命令方可操作,監護人、操作人不得無故拖延寫操作票及操作時間。

6、開始操作前,應先在模擬圖板上進行核對性模擬無誤后,再進行設備操作,操作前核對設備名稱、編號和位置,發布操作命令和復誦操作命令應嚴肅認真,聲音宏亮清晰。

7、全部操作完畢后進行復查,操作起始、終止時間要寫清楚,不得涂改,然后將操作票"回單"送交設備停送電聯系人。

8、單元長在日志中按操作票終止時間記錄操作任務。?

9、操作票要保存好,不得丟失,不亂寫、亂畫、亂撕。

10.堅決杜絕無票操作和有票不依或操作完后補票的現象發生。

六、防止大型電動機燒壞技術措施

1、6kV高壓電動機檢修后或停用7天以上,送電前應用2500V搖表測絕緣,絕緣電阻不低于6MΩ,吸收比大于1.3。

2、電動機允許在冷態下啟動二次,每次間隔不小于5分鐘,熱態下允許啟動一次。

3、運行中電動機應保持額定電壓95%--110%范圍內,電動機額定出力,相間電壓差不能超5%,靜子二相不平衡不應超過額定值10%,且最大一相不能超過額定值。

4、電動機運行中滑動軸承不能超過3mm,滾動軸承不能超過0.05mm。

5、電動機進行動平衡試驗時,啟動時間間隔為:200kW以下的電動機兩次啟動時間不應小于0.5小時;200-500kW的電動機,兩次啟動時間不應小于1小時;500kW以上的電動機兩次啟動時間不應小于2小時。

七、防止高壓開關損壞事故技術措施

1、加強對SF6開關維護工作,檢查開關室等是否正常,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加強對高壓開關巡回檢查,發現油位過低及滲或漏油及時處理,嚴禁在缺油情況下開關運行,在開關切斷故障電流時,檢查噴油及油位變化情況,發現噴油嚴重應及時處理。

3、運行中SF6開關按規程規定進行SF6氣體含水量分析,超過標準及時處理。

4、對高壓開關檢查時,應用紅外線測溫儀對開關載流部分進行檢測并加強對高壓開關溫升的監視。

5.小車開關推入柜內,必須檢查開關在分閘位置,杜絕小車開關合閘推入倉內。

八、防止6kV母線損壞事故技術措施

1、在6kV母線分支過流保護動作,閉鎖備用電源合閘回路,嚴禁強送各電源,應檢查6kV母線故障情況并按有關電氣補充措施執行。

2、在6kV母線送電時,必須測絕緣合格方可送電。

3、在允許6kV母線單相接地系統時,查找時間不能超過2個小時。

九、防止開關設備事故的技術措施

1、有防誤閉鎖功能的開關,嚴禁將防誤閉鎖退出運行。

2、對開關液壓機構加強檢查,有無滲漏油現象。

3、6kV小車開關在停、送電前應檢查開關在分閘位置,杜絕合閘位置將小車開關推入倉內工作位置。

4、開關送電后檢查開關觸頭接觸是否良好,防止觸頭接觸不良。

5、對于少油開關應經常檢查開關油位是否正常,若開關大量漏油看不到油位,應采取措施,防止開關缺油切斷負荷電流。

十、防止電機絕緣不合格技術措施

1、新安裝或檢修后的電動機第一次送電前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合格

2、6.3KV高壓電機應用1000-2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其數值不得小于6MΩ。

3、380V交流電機定、轉子,直流電機應用500V搖表測絕緣電阻,其值不得低于0.5MΩ。

4、裝有加熱器的電動機,連續停轉一個月或受潮后重新啟動前應測量絕緣電阻合格。

5、未裝加熱器或雖裝有加熱器卻因故未投用的電動機,在連續停轉15天以后,在投入運行前應測量絕緣電阻合格。

6、在連續陰雨天或大霧天氣,備用電機應每7天測量絕緣一次,在投入運行前應測量絕緣電阻合格。

7、電機周圍應干燥清潔,防止水、汽、油、粉、灰等有害物質浸入,電機的轉動部分應有遮欄及防護罩。

8、備用電機應做好定期輪換工作以備隨時投運,電動機應按規定定期測量絕緣。

9、有加熱器的備用電動機,加熱器應長期投入以防受潮,電機投運后立即退出。加熱器投入時,巡操應嚴密監視電動機溫度,不使電動機線圈燒焦。

10、由外部引入空氣冷卻的電動機,應保持風道清潔暢通,風扇運轉正常,連接處嚴密。對大型密閉式冷卻電動機應檢查其冷卻水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冷卻水管不應漏水、滲水現象。

11、運行中應監視電機電流是否正常。若超出正常值,但低于額定值時,應檢查廠用電壓及機械是否正常;若電流超過額定值時,應減出力,采取措施無效后應停運檢查。

12、監視電動機各部溫度,發現溫度異常應采取降溫措施,若無效應減出力或停運檢查。檢查電動機的振動與串軸不超過允許值。檢查電動機各部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常氣味,如發現異常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篇2:電氣母線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母線安裝的安全技術措施

1)一般要求

①安裝工作宜從上至下進行,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防止傷人和損壞設備。

②凡兩人以上安裝或操作同一設備時,應建立呼喚應答制。

③放置或就位設備時,不應將腳放在設備的下方,防止壓傷。

④使用扳手時,不準套上管子。

2)母線安裝

①母線安裝前,應檢查絕緣子、支架、構架等是否安裝牢固,否則不得進行安裝母線工作。

②安裝母線支持絕緣子時,應先安裝上部的,防止落下物件打壞下部設備或人員。

③母線和支持絕緣子,不得承受自重以外的其他外力。作業人員不得騎跨在母線上或木板搭在母線上滑動作業。

④架設軟母線時,導線下方不得有人。

篇3:電氣電纜敷設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電纜敷設的安全技術措施

1)一般要求

①安裝工作宜從上至下進行,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防止傷人和損壞設備。

②凡兩人以上安裝或操作同一設備時,應建立呼喚應答制。

③設置或就位設備時,不應將腳放在設備的下方,防止壓傷。

④使用扳手時,不準套上管子。

2)電纜施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①挖掘電纜溝前應了解地下設施埋設情況,并應采取措施防止損壞地下設施或發生觸電事故。

②敷設電纜前,應將電纜盤架設穩固,并將電纜盤上凸出的釘子等拔掉,以防轉動時損傷人員。

③人力施放電纜時,每人所承擔的重量不得超過35kg。所有人員均應站在電纜的同一側,在拐彎處應站在其外側。往地下放電纜時,應按先后順序輕輕放下,不得亂放。

④施放電纜時,不得在易坍塌的溝邊O.5m以內行走。在墻洞、溝口、管口及隔層等處施放電纜時,人員應距洞口處1m以上。

⑤剝除電纜麻皮。鎧裝時應帶手套、口罩,防止瀝青中毒o

⑥在腐蝕環境中敷設電纜時,電纜不宜做中間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