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用電安全技術管理措施要求
1.保證正確可靠的接地與接零。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接地與接零,杜絕疏漏。所有接地、接零處必須保證可靠的電氣連接。保護線PE必須采用綠/黃雙色線,嚴格與相線、工作零線相區別,杜絕混用。
2.TN-S系統中的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保護零線每一處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工作接地電阻值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等效電阻不應大于10Ω,配電箱、防護欄與重復接地線用不小于16m2的綠黃雙色軟銅絕緣線與其連接。(配電箱的重復接地圖附后第九)。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的設置、安裝、防護、使用、操作、維修及維修人員都必須符合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4.本現場的所有供電線路均按TN-S接零保護系統敷設,保護零線的設置應符合JGJ46-2005的要求。
5.電氣設備的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框架、部件、管道、軌道、金屬操作臺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金屬門等均應作保護接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
6.總配電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大于0.1S,但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與額定漏電動作時間的乘積不應大于30mA.S。開關箱漏電開關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秒。
7.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接線應與基本保護系統相適應、相配合,在任何情況下,漏電保護器(其剩余電流互感器)只能通過工作零線,而不能通過保護零線。
8.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不允許一個開關帶兩臺及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
9.施工現場的在建工程應按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與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或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0.開關電器及電氣裝置必須完好無損,裝設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帶電導線與導線之間的接頭必須絕緣包扎,嚴禁搭、掛、壓其它物體。電氣裝置的電源進線端必須作固定連接。
11.配電箱、開關箱應作名稱、用途、分路標記,箱門必須加鎖。
12.配電箱及其周圍不得堆放雜物及施工材料。電氣裝置內部及其周圍鄰近區域不得有雜物、灌木和雜草等。
13.電氣裝置應定期檢修,檢修時應停電,懸掛停電標志牌,掛接必要的接地線;檢修時應有統一組織和指揮,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由相應級別的專業電工檢修,檢修時應穿戴絕緣鞋和手套,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14.電纜線路穿越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及引出地面從2米至地下0.2米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
15.停送電的操作順序為:
(1)送電操作順序: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
(2)停電操作順序:開關箱→分配電箱→總配電箱(出現電氣故障的緊急情況除外。)
16.對各類用電人員進行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培訓。
電氣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開工前編制施工用電方案,并向電工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
2、項目經理部應有專人管理暫設電氣工程、線路、設備安裝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送電。
3、安裝、維護暫設電氣設備,必須嚴格執行《建筑市政施工暫設電氣用電管理規定》
4、對施工用電設備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各種檢查應記錄健全。
5、施工現場電閘必須有箱、有門、有鎖,一閘一機,通過道路的電源線,必須穿管敷設,埋入土內。
6、任何人不得強行指令電工違章作業。
7、分包使用電氣設施必須編寫用電計劃和用電管理責任,同時簽定總分包責任合同,劃分用電責任遵守總包用電規定。
預防電氣火災措施
1、施工組織設計時,根據設備用電量正確選擇導線截面積
2、配電線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熔體額定電流一定小于電纜允許載流量的2.5倍,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
3、配電室的耐火等級大于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嚴格執行變壓器的運行檢修制度,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的火災.
4、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使用碘鎢燈與易燃物間距大于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泡.
5、使用電焊機時要嚴格用火制度,并有人監護.周圍不能存在易燃物體,并備齊防火設備,電焊機要存放在通風更好的地方.
6、存放易燃物體.易燃物的倉庫的照明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設備導線敷設,燈具、導線與設備連線應滿足有關規定.
7、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負責定期清掃.
8、施工現場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強化電氣防火領導制度,建立電氣防火隊伍.
9、撲滅電氣火災時,要切斷電源.人體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必須穿戴絕緣用品,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
急救措施
觸電者擺脫電流后,應就地立即對其進行急救,只有在觸電后的危險性繼續威脅著觸電者或救護人員時,或該處不便于救護的情況下,才可將觸電者轉移到其他地方.
為了確定觸電者的情況.必須使觸電者仰面躺下,檢查有沒有呼吸和心跳是否跳動,診斷觸電者的身體狀況時,應當檢查大拇指附近的動脈的脈搏或頸部甲狀軟骨的凸出部---喉結,左右兩側頸動脈的脈搏,若頸動脈沒有脈搏,通常認為體內血液循環運動終止,心臟停止工作,體內有無血液循環也可由瞳孔狀況判斷.檢查包括使他保持適當的姿勢、檢查呼吸、脈搏、瞳孔狀況,應在15~20分鐘內完成.
若觸電者有知覺,但以前曾處于昏迷狀態或長時間處于電源作用下時,須將他放在干墊子上,蓋一件衣服,立即請醫生.只有醫生才能診斷其健康狀況,如請不到醫生,便迅速用擔架等工具將其送往醫院.
若觸電者失去知覺,但呼吸平穩,脈搏正常,應將其平放在墊子上,解開衣服和腰帶,直到呼吸.同時應保證新鮮空氣流動,采用誘發知覺措施---用涼水噴臉等,并不斷觀察他的身體狀況直到醫生來.
如果觸電者呼吸不正常,次數少而急促或呼吸狀況惡化但還能摸到脈搏,此時必須做人工呼吸,當沒有呼吸及脈搏時,疼痛性刺激也不會引起任何反應,眼睛瞳孔放大,對光無調節能力,此時必須設法使其復蘇.進行人工呼吸于心臟按摩.
任何時候都不應放棄救護,不能因無呼吸脈搏而認為觸電者死亡,只有當觸電者致命損傷,如顱骨碎裂等才能認為死亡,在其他情況只有醫生才有權驗證死亡.
經驗表明,當人處與診斷死亡狀態時,若施行及時正確的急救,一般都能使假死者復蘇;心臟停跳不超過4~5min情況下,實行復蘇急救才能奏效,在醫生為到來之前,急救工作不能間斷,有時堅持數小時對觸電者施行人工呼吸與心臟按摩.只有醫生才有權診斷觸電者是否死亡.
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現場用電人員應加強防護意識,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電氣操作人員嚴格執行電工安全操作規程,對電氣設備工具要進行定期檢查和試驗.故障用電設備、工具,要停止使用。電工須持證上崗,操作時須穿戴上各種絕緣、防電用品,不得違章作業.電氣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干砂滅火或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滅火.各種機械設備額定漏電動作電源不大于15mA、時間小于0.1s,手持電動工具依照安全防護的要求分為Ⅰ、Ⅱ、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要做荷載檢查,做好接零、接地、漏電保護.
值班電工崗位職責
1.施工現場電氣值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低壓電工不得從事高壓作業,實習電工不得獨立進行操作。
2.值班電工必須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現場各種電氣設備的性能,嚴禁違反操作規程冒險蠻干。
3.電工操作前應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電氣設備停止工作時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配電箱。
4.值班電工必須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遵守國家頒布的用電法規和規程,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和防止觸電事故的能力。
5.值班電工對現場的配電箱和線路應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和維護并做好記錄,嚴禁設備帶“病”工作。
篇2:車輛技術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營運車輛技術質量,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特制定此制度:
一、車輛檔案管理
1、新車行駛證、營運證、附加費證、購車發票、附加費收據復印件及車輛照片等有關行車資料交給公司,建立車輛基本情況檔案;
2、車輛駕駛員要在每月25日前將車輛的月行程里程、保養維修、肇事情況上報公司安技部登記,由安技部負責人核實后填寫車輛技術登記;
3、車輛重要部件或證件如有改動,應將改動情況報公司登記備案;
二、車輛檢查
1、司機平時出車前后要做好檢查,嚴禁帶病營運,一經發現,視情況輕重罰100至500元;
2、公司每季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車輛進行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車輛號牌齊全、清晰,安裝位置正確,無遮擋物;
(2)燈光、喇叭、雨刮器、觀后鏡等裝置齊全有效;
(3)發動機汽缸工作正常,無異響、漏油、漏水等現象;
(4)轉向裝置操作靈活,無過緊或過松現象,高速行駛時車輛不會出現跑偏或擺頭現象;
(5)制動系統良好,符合國家制動規范要求,前后四輪的定位準確;
(6)車輛各種線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
(7)輪胎保持良好,輪胎胎冠上的花紋深度不得少于3.2mm;
(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車標準。
3、公司營運部管理人員上路檢查車輛行駛情況時,在出示檢查證后,司機必須停車配合,如發現車輛狀況不佳的或違反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的,管理人員有對車輛進行停駛、回場檢查的權力。
三、車輛保養和審驗
1、關于車輛二級維護、季檢、年審。
(1)車輛每季進行一次二級維護,維修廠必須具有深圳市交通局核準的修配廠;
(2)車輛進行二級維護后,司機要將二級維護單交到公司備案,再到市交通局客運管理分局簽章;
(3)嚴禁車輛不進廠檢測而取得二級維護單等弄虛作假現象,一經發現查實,除了重新進行二級維護外,公司將對司機進行500元至1000元的罰款;
(4)車輛每年進行綜合檢測年審一次。
2、按規定參加交警、運管部門組織的檢測、年檢、年審。
3、車輛每行駛5萬公里必須進行中修;
4、車輛每行駛10萬公里必須進行大修;
四、車輛報廢規定
1、報廢條件:
凡車輛技術經濟情況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應予以報廢。
(1)車輛超期使用,主要總成部件磨損腐蝕或嚴重損壞,性能工況嚴重下降,無修復價值;
(2)因交通事故造成主要總成或大部分零件嚴重損壞,已無修復價值;
(3)累計行駛里程達到50萬公里以上或經過三次大修以上,且零部件損壞嚴重的老舊車;
(4)車輛經過長期使用,耗油量超過國家定型車出廠標準規定值15%的。
(5)經修理和調整后仍達不到國家對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要求的;
(6)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排放污染物仍超過國家規定的汽車排放標準的。
2、報廢程序
(1)司機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報市車管所批準,從批準之日起列入報廢車,停止營運。
(2)車輛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三個工作日內把報廢車輛的有關證件交還給公司。
(3)報廢車輛由公司辦公室備案。
篇3:技術管理部門工作職責
一、貫徹執行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和上級頒發的有關技術質量法規、標準、制度、和技術定額。
二、組織編制企業技術發展規劃、修舊挖潛、革新、改造的技術組織實施。
三、制定與貫徹企業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技術、管理的考核指標。
四、建立健全技術管理的各級崗位責任制,明確技術管理人員的職權,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五、正確使用更新改造資金和大修基金。
六、推廣現代化管理方法,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七、組織職工安全、法制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八、開展崗位增長率練兵等專業技術競賽活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