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安全供電措施要求

礦井安全供電措施要求

2024-07-12 閱讀 5641

我公司現有供電線路定量負荷及用電負荷概況:

一、定量負荷供電線路:

(一)一礦

共有兩條定量負荷供電線路,分別是:

1?阜康市西溝35KV變電站10KV西煤二線,負荷定量1250KVA,為一礦生產負荷。

2?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線路,負荷定量1000KVA,為一礦熱備負荷電源。

(二)二礦

共有兩條定量負荷供電線路,分別是:

1、?阜康市西溝35KV變電站10KV西煤三線,負荷定量1250KVA,為二礦生產負荷電源。

2、?兵團大黃山煤礦10KV線路,負荷定量800KVA,為二礦熱備用負荷電源。

?綜上所述,我公司兩礦現有10KV電源定量供電容量:西溝一礦總容量為2250KVA,西溝二礦總容量為2050KVA,合計現階段可用總容量為4500KVA。

二、一礦、二礦現階段用電負荷:

1、一礦用電設備總臺數76臺,工作臺數61臺,工作容量為3493.3KW,計算后負荷容量為2969.1KVA,缺少容量719.1KVA。

2、二礦用電設備總臺數76臺,工作臺數61臺,工作容量3336KW,計算后負荷容量為2835.6KVA,缺少容量785.6KVA。

一、二礦合計工作總容量6829.3KW,計算后負荷總容量為5804.7KVA,合計缺少容量1504.7KVA。

顯然,現階段供電負荷容量不足,滿足不了礦井生產負荷需求。為滿足我公司現階段以及將來擴大生產增加用電設備的需要,公司已申請西溝35KV變電站內增設一臺5000KVA電力變壓器,專供我公司使用,預計2011年元月底完工。

為了確保在供電增容前,礦井供電負荷容量不足期間的礦井供電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成立安全供電領導小組

1、成立西溝煤焦公司安全供電領導小組

?組?長:蔣其峰

?副組長:劉仁江?王洪江

?成?員:王明程?劉?濤?楊彥鵬

?負責西溝煤焦一、二礦安全供電監督、指導工作,發生事故時應及時趕到現場。

2、成立一礦安全供電領導小組

?組?長:劉?濤

?副組長:趙?麒?包啟年

?成?員:曹文軍

?是一礦安全供電直接領導者,負責一礦的供電管理、各種規章、制度、措施的落實、實施,發生事故時,是現場直接指揮實施者。

3、成立二礦安全供電領導小組

?組?長:王明程

?副組長:李春華?丁乃山

?成?員:牛建軍

是二礦安全供電直接領導者,負責二礦的供電管理、各種規章、制度、措施的落實、實施,發生事故時,是現場直接指揮和實施者。

二、?礦井高壓供電發生某一回路停電事故時,礦井供電線路切換程序

?當礦井任一回路發生停電事故時,另一回路供電必須保證礦井通風、局部通風、排水、瓦斯抽放、安全監測系統、調度通訊系統和冬季取暖設備正常運行。如果正在使用的主扇是由停電線路供電,因停電而停機的,應首先立即啟動另一臺主扇,保證礦井通風。

(一)一礦:

當西煤二線10KV進線回路發生停電時,斷開西煤二線進線開關,斷開西煤二線所帶的變壓器的低壓側的空氣開關,合上主扇房配電點的全礦井低壓聯絡開關,斷開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斷開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當西煤二線恢復供電正常后,斷開主扇房配電點的全礦井低壓聯絡開關,合上西煤二線進線開關,合上西煤二線所帶變壓器低壓側空氣開關,然后依次合上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合上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恢復全礦井正常供電。

當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進線回路發生停電時,斷開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進線開關,斷開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進線所帶的變壓器的低壓側的空氣開關,合上主扇房配電點的全礦井低壓聯絡開關,斷開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斷開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當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進線恢復供電正常后,斷開主扇房配電點的全礦井低壓聯絡開關,合上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進線開關,合上中泰化學電石廠10KV進線所帶變壓器低壓側空氣開關,然后依次合上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合上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恢復全礦井正常供電。

(二)二礦:

當西煤三線10KV進線回路發生停電時,斷開10KV1#高壓進線柜開關,斷開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斷開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合上10KV8#高壓聯絡開關。當西三線恢復供電正常后,首先斷開10KV8#高壓聯絡開關,合上10KV1#高壓進線柜開關,然后依次合上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合上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恢復全礦井正常供電。

當大黃山10KV進線回路發生停電時,斷開10KV13#高壓進線柜開關,斷開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斷開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合上10KV8#高壓聯絡開關。當西三線恢復供電正常后,首先斷開10KV8#高壓聯絡開關,合上10KV13#高壓進線柜開關,然后依次合上井下生產動力電源開關,合上立井、斜井絞車電源開關,恢復全礦井正常供電。

三、?用電高峰期壓減負荷程序

?當礦井發生用電負荷超過供電核定容量、電壓下降過大、設備啟動困難等問題后,要及時采取措施壓減負荷,必須保證礦井通風、局部通風、排水、瓦斯抽放、安全監測系統、調度通訊系統和冬季取暖設備正常運行,原則上副斜井不停電。

壓減負荷順序表附后。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當發生10KV高壓任一回路停電或礦井超負荷情況時,礦調度室必須立即通知礦供電安全領導小組所有成員,由礦供電安全領導小組負責人負責現場指揮,組織實施處理,并及時通知西焦公司供電安全領導小組成員。

2、必須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停送電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三違”現象發生。

3、所有停送電操作人員、各個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4、操作開關柜停電時,必須先斷開油開關或真空開關,再斷開隔離開關。送電時,必須先合上隔離開關,再合上油開關或真空開關。嚴禁帶負荷停送隔離開關。

5、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供電系統和設備布置以及設備所在位置情況,能夠按照指令和程序做到準確及時正確操作,杜絕誤操作的發生。

6、必須保證各個變電所、配電點、各個主要機房、主要用電地點的通訊聯絡暢通,對在停送電時可能對人員、設備造成危害的用電地點,要事先通知后,方可進行停送電操作。

7、如果停電期間要對供電設備進行檢修工作的,必須制定檢修安全技術措施,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停送電手續,嚴禁趁停電期間無措施進行檢修或其他工作。

8、送電時,要按照有關規定逐級送電。每個送電線路、送電點在送電前都必須詳細認真的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后方可送電。

9、當停電回路來電后,要等待一段時間,在確認來電回路供電穩定、無問題后,方可投入運行。

10、壓負荷結束后,在確認供電容量能夠滿足礦井生產需要后,按照壓減負荷供電順序依次分階段供電,每次只能給一個用電地點供電。每個供電地點送電后,必須等待一段時間,并檢查供電負荷情況,在確認供電容量能夠滿足下一個用電地點的用電容量后,方可給下一個用電地點送電。如果某一個地點送電后,出現負荷電流增加過大、電壓下降過大、設備啟動困難等異常情況,必須終止送電工作。

11、加強設備檢修工作,確保設備完好。各用電設備及供電線路保護整定必須按規定整定正確,靈敏可靠。

12、加強主扇、主排水、局扇、供暖等主要設備的檢查檢修和管理工作,確保在單回路和壓減負荷時礦井通風、局部通風、排水、瓦斯抽放、安全監測系統、調度通訊系統和冬季取暖設備正常運行。

13、各個重要崗位(變電所、主副井絞車房、主扇房、主排水泵房、瓦斯抽放站、鍋爐房、局扇司機等)必須堅持現場交接班制度。

14、一、二礦要結合本礦實際,分別組織一次礦井單回路供電和壓減負荷情況下的模擬演練。

15、所有與停送電、壓減負荷及可能受影響地點的有關人員(包括公司、礦領導小組所有成員、調度員、配電工、絞車司機、主扇司機、各個生產單位主管機電人員等)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

篇2:供電專業人員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供電專業人員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電工必須經過按國家現行標準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工作;其他用電人員必須通過相關安全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2)安裝、巡檢、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必須由電工完成,并應有人監護。電工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

3)各類用電人員應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使用電氣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嚴禁設備帶“缺陷”運轉;

②保管和維護所用設備,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③暫時停用設備的開關箱必須分斷電源隔離開關,并應關門上鎖;

④移動電氣設備時,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做妥善處理后進行。

篇3:供電電桿選擇埋設安全技術措施

供電電桿選擇及埋設安全技術措施

1)電桿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桿。鋼筋混凝土電桿不得露筋,并不得有環向裂紋和扭曲等缺陷占若采用木桿和木橫擔,其材質必須堅實,不得有腐朽、劈裂及其他損傷。木桿總長度不宜小于8m,梢徑不宜小于140m。

2)電桿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不得有傾斜、下沉及桿基積水等現象,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加底盤或卡盤。

②回填土時應將土塊打碎,每回填O.5m夯實一次。桿坑應設防沉土臺,其高度應超出地面O.3m。

③電桿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宜符合表15―1的規定。

表15―1電桿埋設深度(單位:m)

桿高89lO111213

埋深1.51.61.71.81.92.O

④嚴寒地區應埋在凍土層以下。

3)拉線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拉線坑的深度宜為1.2~1.5m。

②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不宜小于45。,當受到地形限制時不得小于3000

③終端桿的拉線及耐張桿承力拉線與線路方向應對正;分角拉線與線路分角方向應對正;防風拉線與線路方向應垂直。

④拉線從導線之間穿過時,應裝設拉線絕緣子。拉線絕緣子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