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帶電作業三大措施規定

帶電作業三大措施規定

2024-07-12 閱讀 1456

電是國民經濟中的一項重要能源。電網內不管是計劃停電還是臨時停電,都對國民經濟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能夠進行停電工作的機會也就不斷減少,因此為了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需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推動帶電作業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特制訂以下帶電作業“三大措施”。

一、安全措施

1.嚴格執行《帶電作業操作規程》。

2.辦理帶電作業第二種工作票。

3.等電位工作必須穿屏蔽服(手套、鞋襪)等,保證其連接部分接觸良好,當工作人員頭部距離接地體較近時,應帶均壓帽與屏蔽服可靠連接。

4.帶電作業現場嚴禁外人接近或逗留。

5.進行帶電作業,現場周圍地面人員應帶安全帽,市區內應注意來往行人、車輛,桿下無關人員不得停留。

6.桿上工作人員,安全帶應系在電桿或牢固的架構上,不許攏在桿尖上和要拆卸的橫擔及物體上,安全帶扣環必須扣牢。

6.1弓子線如妨礙工作時,可臨時用引流弓子線改好。

6.2桿上桿下工作人員要協調一致,做好配合。

6.3桿上人員操作時要注意安全距離。

7.繁華街道和人口集中地作業時,必須設安全圍攔。

二、組織措施

帶電作業除緊急搶修或確切掌握現場設備狀況外,所有計劃內帶電作業,均應現場檢查,查明線路運行方式,桿塔線路狀況,交叉跨越、臨近線路、周圍環境等情況。

2.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填寫帶電作業工作票,提出安全措施,向全體工作人員交底,方可開始工作。

3.工作票由生產單位工程領導或技術負責人簽發,有權簽發工作票人員,應經上一級領導批準。

4.工作票簽發人應對系統熟悉,并對下列事項負責;

4.1所進行的工作是否符合安全規程;

4.2工作票上所填寫的安全技術措施是否正確完善;

4.3所派工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是否合適;

5.帶電工作負責人的職責。

5.1制定帶電作業安全措施;

5.2正確地組織全班人員進行工作;

5.3指導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規程;

5.4監督帶電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6.帶電作業監護人應由具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并熟悉現場情況的技術工人擔任,監護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以保證對帶電工作人員進行不間斷的監護,監護人員因故必須離開現場時,應指定具有監護能力的人員代替監護。

7.監護人應嚴格監護工作人員遵守規程,對危機人身安全的動作,有權發布停止工作的命令。一個監護人,只能監護一個工作點。同一天當中,既作帶電斷、接火,又作停電作業時,可不填寫帶電工作票,但應在第一種工作票內單獨擬定帶電作業的安全措施。

除帶電斷接火工作外,同一天內,在停電工作后,須對危急缺陷進行處理時,只允許間接帶電作業。

工作間斷應做好安全措施,工作終結后,全體工作人員要認真總結經驗。

三、技術措施

1.絕緣工具應有專人保管,存放在清潔、干燥、通風的地方,在運輸過程中,應以特制防水帆布工具套將工具裝好,并注意防潮或機械損傷。

2.絕緣工具在工作現場應放在帆布上,使用前仔細檢查,并用清潔、干燥、柔軟的專用抹布擦凈。使用完畢,再擦凈然后放入工具套內。

3.絕緣工具的有效長度不得小于400毫米。

4.絕緣工具電氣、機械實驗規定:

4.1電氣實驗:預防性實驗每年一次,檢查性實驗每

年一次、兩次實驗間隔半年。

預防性實驗,實驗長度0.4米,實驗電壓45千伏,時間1分鐘。

4.2機械實驗每年一次,靜荷重實驗為2.5倍允許工作荷重持續時間5分鐘無永久變形,動荷重實驗為1.5倍允許工作負荷下實際操作3次,無異常現象者合格。

5.帶電作業的屏蔽服、手套、鞋襪等,按國際每季應檢查一次。

6.所有帶電作業工具均應編號,并應將實驗結果及日期用標簽貼于工具上。

7.遇有大風(五級以上)有雪、雨、霧天氣、氣溫底于零下16℃或高于37℃的非正常天氣,應停止帶電作業工作。

8.人體與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0.4米,必要時還應采取檔板等隔離措施。

9.導線升降或水平移動時,再最大擺動的情況下,對其它的最小距離應保持:對接地體為0.5米、對通訊線、電力線為1米,對臨相距離為0.5米。

10.缺陷絕緣子未經測試檢查,嚴禁用手觸摸金屬連接部分。

11.帶電斷、接工作時,對于空載線路,不得超過5公里,對于帶負荷線路則應使用有相應切負荷能力的消弧棒。

12.搭接工作前,必須核對相位,檢查無誤后方可工作,所使用的臨時引流線徑,應能滿足相應線路的最大負荷能力。

篇2:帶電作業一般安全規定

1.下述規定適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500kV的高壓架空電力線路、變電所(發電廠)電氣設備上采用等電位、中間電位和地電位方式進行的帶電作業,以及低壓帶電作業。

兩線一地的線路及其電氣設備上不宜進行帶電作業。

2.帶電作業應在良好天氣下進行。如遇雷、雨、雪、霧不得進行帶電作業,風力大于5級時,一般不宜進行帶電作業。

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在惡劣天氣進行帶電搶修時,應組織有關人員充分討論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經廠(局)主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

3.對于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帶電作業新項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必須進行科學試驗,確認安全可靠,編出操作工藝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經廠(局)主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和使用。

4.帶電作業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應具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工作票簽發人必須經廠(局)領導批準,工作負責人也可經工區領導批準。

5.帶電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由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人不得直接操作。監護的范圍不得超過一個作業點。復雜的或高桿塔上的作業應增設(塔上)監護人。

6.帶電作業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帶電作業現場情況不熟悉時,應組織有經驗的人員到現場查勘。根據查勘結果作出能否進行帶電作業的判斷,并確定作業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應采取的措施。

7.帶電作業工作負責人在帶電作業工作開始前應與調度聯系,工作結束后向調度匯報。

8.帶電作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停用重合閘,并不得強送電:

(1)中性點有效接地的系統中有可能引起單相接地的作業。

(2)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的系統中有可能引起相間短路的作業。

(3)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為需要停用重合閘的作業。

嚴禁約時停用或恢復重合閘。

9.在帶電作業過程中如設備突然停電,作業人員應視設備仍然帶電。工作負責人應盡快與調度聯系,調度未與工作負責人取得聯系前不得強送電。

篇3:帶電作業的安全規定范文

一、安全規定的基本要求

帶電作業安全技術基本規定所涉及的內容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9—91)、帶電作業

管理制度、帶電作業操作導則等標準規范中都有具體的條款,現就一些較為重要的條款和規定作一些說明。

1.作業人員與安全技術

(1)一般帶電作業人員

1)身體素質。經醫師檢查無防礙高空作業的病癥。

2)專業技術素質。專業知識包括與帶電作業有關的高壓基本理論,工器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基本要求,現場操作規程和導則,正確施行緊急救護工作的方法。專業技能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才能獲得,作業人員經考試合格才能進行帶電作業。

(2)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監護人

身體素質及專業技術素質除符合一般帶電作業人員的要求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指揮才能,有豐富的帶電作業實踐經驗,才有能力來組織和指揮整個作業。

監護人應對作業工具、作業方法、作業程序、安全要點均非常熟悉,具有一定的應變指揮能力。扎實的業務素質是保證作業順利而安全進行的前提,良好的事故應變處理能力及指揮能力則是合理處理事故,阻止事故進一步擴大的基本保障。

2.作業項目與安全技術

(1)一般作業項目(常規項目)。

一般作業項目確定需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

1)該項工作是否必要。在工作必須進行的情況下,應清楚地了解設備狀況(電壓等級、設備規范、故障狀態等)、工作環境、各種電氣間隙距離、作業荷載、所需的器材以及專用工具。

2)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和工作班組成員的合適數量以及其對應性。

3)根據操作時的人身和設備安全要求制定常規安全措施。

(2)復雜作業項目

在開展復雜作業項目以前,應考慮工作必要性、工作班組成員、人身設備安全要求及相應的安全措施,并組織有經驗的人員進行現場勘察,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補充措施,報領導批準后嚴格按方案計劃進行作業。

二、一般安全作業規定

1.對于海拔高度的安全規定

《安規》中規定帶電作業的海拔高度為1000m及以下。由于空氣間隙和絕緣工具耐壓水平與海拔高度有關,當需在超過海拔1000m的地區進行帶電作業時,必須對其最小安全距離和絕緣工具的有效絕緣長度再進行校驗計算。

2.對于氣候條件的安全規定

《安規》中規定帶電作業應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不宜在雨、雪、雷、風力超過5級(8m/s)、和空氣相對濕度超過70%的天氣情況下進行帶電作業。

高溫、嚴寒或風力超過5級的天氣,極易影響作業者的工作情緒,導致作業者疲勞;雨天、霧天、空氣濕度超過70%的天氣則會嚴重影響空氣間隙和絕緣工具的絕緣性能,特別是軟質絕緣工具的絕緣性能,嚴重時會導致電氣性能的破壞,同時會引起絕緣工具機械性能的下降,從而影響作業的安全。

雷雨天氣作業時,電氣設備上因感應雷或直擊雷將產生嚴重的雷電過電壓(也稱大氣過電壓或外過電壓),會直接威脅工具和人身安全。

如遇事故搶修,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在考慮常規安全措施基礎上,應針對天氣狀態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經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

如果作業中途遇到以上天氣,工作負責人可根據現場情況中斷作業,以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3.對于現場監護的安全規定

帶電作業監護人應由具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對于復雜或高塔上的作業還應增設監護人。因為帶電作業是一種操作工藝要求嚴格,安全技術程度很高的工作,工作負責,人和監護人對帶電作業的指揮、監督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作業的安全;監護人沒有指揮權,但在安全監督上與工作負責人具有同等的權力。

4.對于停用重合閘和強送電的安全

(1)停用重合閘的條件:

1)可能引起單相接地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

2)可能引起相間短路的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

3)工作負責人認為有停用重合閘的需要時。

(2)系統跳閘后不得強送電。

(3)非停用重合閘的作業,系統重合不成功不得強送電。由于大部分的帶電作業要么是部分降低絕緣,要么是要變動設備結構,短時間影響系統的絕緣水平和機械強度是完全可能的。規定停用重合問、不得強送電是為了保證作業的人身安全。

三、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1.帶電作業的安全距離

帶電作業的安全距離與空氣間隙放電性質有關,引起氣體間隙擊穿放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電氣設備上存在過電壓幅值

電氣設備上出現的過電壓主要有工頻過電壓、操作過電壓和大氣過電壓。過電壓幅值超高,氣體放電越容易,需要的空氣間隙也就越大。引起500kV帶電作業空氣間隙放電的過電壓以操作過電壓最為嚴重。

(2)電氣設備上存在的過電壓波形過電壓波形對放電電壓的影響取決于波頭時間的長短,即空氣間隙的放電與放電的伏秒特性有關。

(3)電氣設備上存在的過電壓極性

過電壓在正極性時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較低,而在負極性時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比正極性時要高。

(4)間隙電極的形狀

間隙電極的形狀會影響空間電場的分布,若空間電場分布均勻,則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較高,反之則放電電壓較低。因此提高空氣間隙擊穿放電電壓的措施之一是改進電極的形狀,使電場分布均勻。

(5)間隙氣體壓力與溫度

由氣體放電理論可知,氣體壓力由常壓適當增加,氣體分子密度增加,運動時被碰撞協機會增加,因而有效碰撞游離產生帶電粒子的機會增加,氣體間隙容易發生放電;若氣體壓力由常壓適當減小,電子運動的自由行程增大,獲得的碰撞能量增加,同樣有效碰撞游離產生新的帶電粒子的機會增加而易使氣體間隙發生放電。

氣體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由碰撞產生帶電粒子的機會越多,氣體放電電壓就越低。

(6)空氣間隙的大小

空氣間隙越大,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越大。在帶電作業中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氣間隙的大小,以此確定帶電作業最小安全距離,因此保證帶電作業安全距離是帶電作業安全的關鍵項目之一。

2.帶電作業工具的有效絕緣長度

影響絕緣工具絕緣強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絕緣電阻。工具的絕緣電阻是絕緣材料的體電阻和表電阻的并聯。絕緣材料的體申阻和表電阻的大小取決于絕緣材料的長度以及材料的體電阻系數和表電阻系數的大小,體電阻系數和表電阻系數是反應材質絕緣性能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體電阻和表電阻系數越大,絕緣性能越好,在耐受電壓狀態下的泄漏電流越小。

(2)介質損耗。介質損耗是指單位時間內絕緣材料所消耗的電能(泄漏電流通過電阻轉化成的熱能)。絕緣材料的介質損砂越小,工具絕緣能性能越穩定。

(3)擊穿強度。擊穿強度表示絕緣材料單位長度上的擊穿電壓值。絕緣材料的擊穿強度越大,耐受電壓越高,材料的絕級性能越好。擊穿電壓隨材料縱向長度增加有所增加,但不是線性增加,各種不同材料擊穿電壓也不一樣。

(4)工具的絕緣長度。在絕緣材料選定絕緣工具的絕緣電陰、介質損耗以及周穿強度就相對選定了,要保證絕緣工具的絕緣水平則由工具的有效長度來決定。保證帶電作業工具的有效絕緣長度同樣也是保證帶電作業安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