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施工工藝技術措施
1、電纜溝施工
1)線路測量及放線
按施工圖及業主提供的基準點、基準線、基準標高,從開始端用標桿,向前方逐漸定位,移動標桿,使其與路基距離符合要求,用線固定于兩標尺之間,以放好的線為中心,按技術文件要求電纜溝寬度畫出施工線。
2)挖電纜溝
設計要求電纜埋地深度大于0.7m,開挖土量較少,采用人工開挖方法。開挖時,一般以1:0.2的坡度下挖。坑深檢查以直尺及拉線方式,應使電纜溝寬度及深度符合要求并平直。挖出的土應放于電纜溝旁邊,但不應使土掉入電纜溝中,挖出的土于敷設完電纜后回填。
2、電纜敷設
該路燈工程電纜敷設方式主要為在100mm厚的細砂墊層上敷設,敷設電纜后在電纜上面鋪設一層100mm厚的細砂墊層,然后覆蓋混凝土保護板。絕大部分電纜是沿新建道路邊挖溝埋地敷設,小量電纜沿建筑梁板明敷設。根據設計,路燈的間距一般為30多米(高桿燈和吸頂燈除外),故燈與燈之間的線管為直接連通,中間不設線盒,套管兩端在燈位處以90度向上彎出。此外,所有的路燈低壓電源線路,也是采用電纜直接敷設達至各路段負荷。
電纜埋地敷設工藝應注意如下幾點:
地暗敷設的電纜,其地溝的開挖的深度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管溝的底部要平整,要清除對電纜有損害的鋒尖形硬物,并在底部鋪設細砂層,使電纜放置受力均勻。電纜穿越涵洞時,用大一級的鋼套管進行保護(做法參照設計大樣圖)。
電纜松放和穿管要自然平直,不要扭曲。敷設前,要進行絕緣檢查和線路通斷檢查,敷設后再進行絕緣檢查。由于施工過程管道和電纜置于露天環境,故套管口和電纜端頭要做好防水包扎措施,穿保護套管完成后要及時做好管口的瀝青澆注封堵工作。
3、燈具安裝
該工程采用的燈具為防水放塵型高效光源的鈉燈燈具。設計的安裝高度大都為9.5m、12m、30m等。其特點是安裝高度高,安裝后不利于檢測和維修,因而燈具的安裝質量甚為重要。為確保質量,安裝燈具必須注意下面幾點:
燈具到貨后要認真做好驗收檢查工作,檢查其產品的合格證明書和檢測報告,產品運輸過程是否完好無損,零配件是否齊全。
燈具從工地存放到運至現場安裝均須小心放置和搬運,防止碰撞、振動和擠壓令燈具變形受損。
燈具的裝配和安裝要正確,如說明書有要求的,要按說明書要求的方法進行裝配安裝。燈具構件連接要緊固,防水膠圈要安裝嚴密。電氣連接觸點(觸片)必須緊密可靠。燈具與電線連接,其L、N、E線要按燈具標志連接,不要錯反。各燈具與燈桿的安裝高度和方向要一致。為提高施工效率,本工程擬采取燈具與燈桿組合裝配后一齊起吊安裝,故起吊前務必對裝配好的燈具和燈桿部分的線路進行絕緣檢查和臨時通電試驗,符合要求才進行起吊安裝。
4、拼裝及吊裝
基礎檢驗:
路燈桿安裝之前應對燈桿基礎進行檢驗。檢驗可用直尺及水準儀進行,主要檢驗基礎水平度及地腳螺栓位置,如不符合要求應采取一定措施進行整改,直到符合有關技術文件要求才可進行燈桿安裝。
路燈桿拼裝及吊裝:
路燈桿安裝位置有安裝于立交橋上及平地上,燈桿的安裝分普通桿與高燈桿。
1)燈桿的安裝
燈桿到貨后,先檢驗燈桿的直線度、長度、直徑等尺寸,運輸到安裝現場旁邊。
把燈具按要求安裝到路燈桿上,通電檢驗安裝質量如符合要求就可準備吊裝。
吊裝采用8t汽車吊,吊裝的方法:
從底端處計起,全桿1/2~2/3左右之處,扎一吊點于末端分別引出三條白麻繩,用8t吊車吊起中間吊點處,移運至燈桿基礎上,另12人分成三組分別拉緊白麻繩一端形成一個三角形,控制路燈桿的擺動,讓路燈桿底部對著基礎上的地腳螺栓孔,拉動中間的白麻繩,調節路燈桿的垂直度,讓路燈桿四個螺絲孔完全套入地腳螺栓,檢驗垂直度,直至符合要求,上緊螺母,拆除鋼絲繩及麻繩(見下圖)。
2)高桿燈的安裝:
高桿燈是分段運輸到現場的,應先按插入并用限位螺絲固定,于燈桿未端安裝自動升降系統及燈具后才開始吊裝。用50t或30t吊車進行吊裝,吊裝方式基本同其它燈桿類似。吊裝時應注意由于燈桿未端已安裝自動升降系統及燈具,其重量加大,故吊車吊點應加以考慮,可選擇于大約2/3位置。燈柱安裝后,應使其垂直度?5mm,燈柱基礎以上高度的垂直充許偏差?40mm。
5、配電系統線路連接和檢測
該路燈電氣工程的配電方式為分段進行高低壓配電,每段的高壓電源取自附近的1萬伏高壓輸電線路。變電站設箱式變壓器和低壓配電裝置。低壓線路的配置和敷設主要是通過埋地管線和接線井實現。低壓線路的連通和接線工作量較大,且為地面隱蔽施工,故整個地下線路網絡連接的正確性和接線的可靠性極為重要,其關系到整個照明系統能否長期安全運行。故要求施工中注意:
線路敷設過程要嚴格按設計的回路配置進行施工,其電纜規格的選用核對、線路的走向布置、三相電力負荷分配和連接均應正確。
電纜電線的連接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許多線路運行隱患和故障多出自線纜的接頭上。線纜的連接要保證其有足夠的接觸面,接觸面的接合必須緊密牢固。接頭連接的電線根數和連接方式要符合規范要求,每完成一接頭連接,均要認真檢查和確認其連接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才進行絕緣包扎,以確保連接質量。
線路檢測工作要貫穿在線纜的施工過程,其包括電線電纜敷設前的絕緣檢測,敷設后連接前的檢測,以及通電前的檢測。要注意的是連接前的檢測,這可避免連接后才發現問題所帶來的返工。線路檢測數值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否則要進一步檢查處理以至更換線纜。所有完成安裝接線的線路,經全面檢測符合要求才可通電試驗和投入運行,以確保線路運行的安全性。
篇2:車間工藝技術人員安全職責
1、負責安全生產中的工藝技術工作,確保各項技術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2、負責編輯車間安全技術規程及管理制度,對本車間職工進行安全操作技術知識培訓,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練兵和考核工作。
3、每天深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情況,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制止違章作業,在緊急情況下對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作業,并立即報請領導處理。
4、參加車間新建、改建、擴建工程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參加工藝改造,工藝條件變動方案的審查,使之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5、發生與生產相關的傷害事故,及時向安全部門報告,并參加事故調查與分析。
6、負責裝置檢修、停開工安全技術方案的制定,對方案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篇3:儲運車間工藝技術員兼統計員崗位職責
(一)工藝技術員崗位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各項生產、技術規程,檢查班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負責編制崗位操作法、工藝技術規定;
3、認真研究操作人員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學習先進技術經驗,組織有關人員討論并提出技改方案;
4、檢查和了解各崗位設備的水、汽、電源等原材料的消耗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實現節能降耗目標;
5、統一思想,發揚民主,交流技術經驗,統一操作方法,提高技術素質;
6、參加事故分析會,詳細調查事故經過,準確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
7、在公司的統一安排下,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并負責技術考核;
9、負責作業區的職工教育工作,抓好崗位練兵;
10、經常深入現場,發現技術問題,并組織有關人員攻關解決。
(二)統計員崗位職責
1、各項報表的領取,發放及保存;
2、維修材料的領取,維修費、原材料消耗等統計;
3、各材料的整理和保存;
4、各項費用及補助的領取及發放;
5、負責工具的檢查;
6、配合相關部門,月底對各種油品的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