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的危害預防措施觸電急救知識

電的危害預防措施觸電急救知識

2024-07-12 閱讀 1134

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作用

觸電事故:是由電流及其轉換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觸電事故對人體的傷害分為電擊和電傷兩種。

(一)電擊(內傷,由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傷害)

所謂電擊就是指當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器官,使其受到傷害。如電流作用于人體中樞神經,使心腦和呼吸機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壞,人體發(fā)生抽搐和痙攣,失去知覺;電流也可能使人體呼吸功能紊亂,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活動大大減弱而造成假死。如救護不及時,則會造成死亡。電擊是人體觸電較危險的情況。

電擊分直接電擊(觸及正常狀態(tài)下帶電的帶電體時發(fā)生的電擊)與間接電擊(觸及正常狀態(tài)下不帶電的帶電體時發(fā)生的電擊,故障下的意外帶電)單線電擊、兩線電擊、跨步電壓電擊。

特點:傷害內部、致命電流小、無明顯痕跡、無預兆、迅速降低防衛(wèi)能力、急救困難選

(二)電傷(外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機械能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所謂電傷就是指人體外器官受到電流的傷害。如電弧造成的灼傷;電的烙印;由電流的化學效應而造成的皮膚金屬化:電磁場的輻射作用等;機械損傷、電光眼。電傷是人體觸電事故較為輕微的一種情況。

二、影響人體觸電傷害程度的因素

1、電流大小的影響電流的大小直接影響人體觸電的傷害程度。不同的電流會引起人體不同的反應。根據人體對電流的反應,習慣上將觸電電流分為感知電流、反應電流、擺脫電流和心室纖顫電流。

2、電流持續(xù)時間的影響人體觸電時間越長,電流對人體產生的熱傷害、化學傷害及生理傷害愈嚴重。一般情況下,工頻電流15~20mA以下及直流電流50mA以下,對人體是安全的。但如果觸電時間很長,即使工頻電流小到8~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

3、電流流經途徑的影響電流流過人體途徑,也是影響人體觸電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當電流通過人體心臟、脊椎或中樞神經系統(tǒng)時,危險性最大。電流通過人體心臟,引起心室顫動,甚至使心臟停止跳動。電流通過背脊椎或中樞神經,會引起生理機能失調,造成窒息致死。電流通過脊髓,可能導致截癱。電流通過人體頭部,會造成昏迷等。

4、人體電阻的影響?在一定電壓作用下,流過人體的電流與人體電阻成反比。因此,人體電阻是影響人體觸電后果的另一因素。人體電阻由表面電阻和體積電阻構成。表面電阻即人體皮膚電阻,對人體電阻起主要作用。有關研究結果表明,人體電阻一般在1000~3000Ω范圍。人體皮膚電阻與皮膚狀態(tài)有關,隨條件不同在很大范圍內變化。如皮膚在干燥、潔凈、無破損的情況下,可高達幾十千歐,而潮濕的皮膚,其電阻可能在1000Ω以下。同時,人體電阻還與皮膚的粗糙程度有關。

5、電流頻率的影響經研究表明,人體觸電的危害程度與觸電電流頻率有關。一般地來說,頻率在25-300Hz的電流對人體觸電的傷害程度最為嚴重。低于或高于此頻率段的電流對人體觸電的傷害程度明顯減輕。如在高頻情況下,人體能夠承受更大的電流作用。目前,醫(yī)療上采用20KHz以上的高頻電流對人體進行治療。

6、人體狀況的影響?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作用與性別、年齡、身體及精神狀態(tài)有很大的關系。一般地說,女性比男性對電流敏感;小孩比大人敏感。?

三、觸電的方式

人體觸電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單線觸電、兩線觸電、跨步觸電、接觸電壓觸電、人體接近高壓觸電、人體在停電設備上工作時突然來電的觸電等。

(一)單相觸電

當人體接觸到一根帶電導線時,電流通過人體經大地而構成回路,這種觸電方式通常被稱為單線觸電,也稱為單相觸電。這種觸電的危害程度取決于三相電網中的中性點是否接地。

?1、中性點接地?在電網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中,當人接觸任一相導線時,一相電流通過人體、大地、系統(tǒng)中性點接電裝置形成回路。因為中性點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比人體電阻小得多,所以相電壓幾乎全部加在人體上,使人體觸電。但是如果人體站在絕緣材料上,流經人體的電流會很小,人體不會觸電。

2、中性點不接地?在電網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當人體接觸任一相導線時,接觸相經人體流入地中的電流只能經另兩相對地的電容阻抗構成閉合回路。在低壓系統(tǒng)中,由于各相對地電容較小,相對地的絕緣電阻較大,故通過人體的電流會很小,對人體不致于造成觸電傷害;若各相對地的絕緣不良,則人體觸電的危險性會很大。在高壓系統(tǒng)中,各相對地均有較大的電容。這樣一來,流經人體的電容電流較大,造成對人體的危害也較大。

(二)兩相觸電

如果人體的不同部位同時分別接觸一個電源的兩根不同電位的裸露導線,電線上的電流就會通過人體從一根電流導線到另一根電線形成回路,使人觸電,這種觸電方式通常稱被為兩線觸電,也稱為兩相觸電。此時,人體處于線電壓的作用下,所以,兩相觸電比單線觸電危險性更大。?

(三)跨步電壓

當人體在具有電位分布的區(qū)域內行走時,人的兩腳(一般相距以0.8m計算)分別處于不同電位點,使兩腳間承受電位差的作用,這一電壓稱為跨步電壓。跨步電壓的大小與電位分布區(qū)域內的位置有關,在越靠近接地體處,跨步電壓越大,觸電危險性也越大。

四、觸電事故的一般規(guī)律答

人體觸電總是發(fā)生在突然的一瞬間,而且往往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掌握人體觸電的規(guī)律,對防止或減少觸電事故的發(fā)生是有好處的。根據對己發(fā)生觸電事故的分析,觸電事故主要有以下規(guī)律:

1、季節(jié)性?一般來說,每年的6月至9月為事故的多發(fā)季節(jié)。就全國范圍內,該季節(jié)是炎熱季節(jié),人體多汗、皮膚濕潤,使人體電阻大大降低,因此觸電危險性及可能性較大。

2、低壓電氣設備觸電事故多

在工農業(yè)生產及家用電器中,低壓設備占絕大多數,而且低壓設備使用者廣泛,其中不少人缺乏電氣安全知識,因此發(fā)生觸電的幾率較大。

3、移動式電氣設備觸電事故多

由于移動式設備經常移動,工作環(huán)境參差不齊,電源線磨損的可能性較大,同時,移動式設備一般體積較小,絕緣程度相對較弱,容易發(fā)生漏電故障。再者,移動式設備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觸電的可能性。判斷

4、電氣觸頭及連接部位觸電事故多

電氣觸頭及連接部位由于機械強度、電氣強度及絕緣強度均較差,較容易出現故障,容易發(fā)生直接或間接觸電。

?五、觸電急救與預防

(一)觸電急救?

發(fā)現了人身觸電事故,發(fā)現者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要動作迅速,救護得當。首先要迅速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其次,立即就地進行現場救護,同時找醫(yī)生救護。

1、脫離電源電流對人體的作用時間愈長,對生命的威脅愈大。所以,觸電急救是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以下幾種方法。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

脫離低壓電源的常用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和“墊”五個字來概括:

“拉”是指就近拉開電源開關,拔出插銷或瓷插熔斷器。

“切”是指用帶有絕緣柄或干燥木柄切斷電源。切斷時應注意防止帶電導線斷落碰觸周圍人體。對多芯絞合導線也應分相切斷,以防短路傷害人。

“挑”是指如果導線搭落在觸電人身上或壓在身下,這時可用干燥木棍或竹竿等挑開導線,使之脫離開電源。

“拽”是救護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拖拽觸電人,使他脫離開電源導線。

“墊”是指如果觸電人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繞在身上,這時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膠絕緣墊塞進觸電人身下使其與大地絕緣,隔斷電源的通路,然后再采取其他辦法把電源線路切斷。

在使觸電人脫離開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1)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和其他潮濕的物品作為救護工具。

(2)在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接觸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及鞋。

(3)在拉拽觸電人脫離開電源線路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做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當觸電人在高處時,應采取預防措施預防觸電人在解脫電源時從高處墜落摔傷或摔死。

(5)夜間發(fā)生觸電事故時,在切斷電源時會同時使照明失電,應考慮切斷后的臨時照明,如應急燈等,以利于救護。

高壓觸電時脫離電源的方法:

v?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v?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v?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拋擲金屬線前,應注意先將金屬線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被拋擲的一端切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

2、對癥搶救的原則?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后,立即移到通風處,并將其仰臥,迅速鑒定觸電者是否有心跳、呼吸。

(1)若觸電者神志清醒,但感到全身無力、四肢發(fā)麻、心悸、出冷汗、惡心,或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應將觸電者抬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舒適地躺下休息,讓其慢慢地恢復正常。要時刻注意保溫和觀察。若發(fā)現呼吸與心跳不規(guī)則,應立刻設法搶救。

(2)觸電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應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

(3)若觸電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應用胸外心臟擠壓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

(4)若觸電者呼吸、心臟均己停止跳動,需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

(5)千萬不要給觸電者打強心針或拼命搖動觸電者,也不要用木板石來壓,?以及強行挾觸電者,以使觸電者的情況更加惡化。

搶救過程要不停地進行。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搶救。當搶救者出現面色好轉、嘴唇逐漸紅潤、瞳孔縮小、心跳和呼吸迅速恢復正常,即為搶救有效的特征。

3、人工呼吸法與胸外心臟擠壓術

在做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檢查觸電者口腔內有無異物,呼吸道是否堵塞,特別要注意清理喉頭部分有無痰堵塞。其次,要解開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褲,且維持好現場秩序。主要方法:

(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答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不僅方法簡單易學且效果最好,較為容易掌握。

1)將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一般應用一手托在其頸后,使其鼻孔朝上,以利于呼吸道暢通,但頭下不得墊枕頭,同時將其衣扣解開。

2)救護人在觸電者頭部的側面,用一只手捏緊其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開其嘴巴:準備向鼻孔吸氣,即口對鼻。

3)救護人深吸一口氣,緊貼掰開的嘴巴向內吹氣,也可擱一層紗布。吹氣時要用力并使其胸部膨脹,一般應每5秒鐘吹一次,吹2秒鐘,放松3秒鐘。對兒童可小口吹氣。向鼻吹氣與向口吹氣相同。

4)吹氣后應立即離開其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巴,讓其自動呼氣,約3分鐘。

5)在實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時,當發(fā)現觸電者胃部充氣膨脹,應用手按住其腹部,并同時進行吹氣和換氣。

(2)胸外心臟擠壓術

胸外心臟擠壓術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使心臟恢復跳動的急救方法,是每一個電氣工作人員應該掌握的。

1)首先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解開領扣衣扣,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使其鼻孔或由另外一人用手托在觸電者的頸后,或將其頭部放在木板端部,在其胸后墊以軟物。

2)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的兩側,兩手相疊,下面手掌的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

3)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對位要適中不得太猛,對成人應壓陷3~4cm,頻率每分鐘60次;對16歲以下兒童,一般應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比成人稍輕一點,壓陷1-2cm,頻率每分鐘100次為宜。這樣可使壓處促到心臟里面的血液。

4)擠壓后掌根應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又回到心臟,放松時掌根不要離開壓迫點,只是不向下用力而已。判斷

5)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進行胸外心臟擠壓術的同時,必須進行口對口(鼻)的人工呼吸。因為正常的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相互聯系且同時進行的,沒有心跳,呼吸也要停止,而呼吸停止,心臟也不會跳動判斷。

注意:實施胸外心臟擠壓術時,切不可草率行事,必須認真堅持,直到觸電者蘇醒或其他救護人員、醫(yī)生趕到。?

4、要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操作規(guī)程是

(二)觸電預防

1、不要帶電操作?電工應盡量不進行帶電操作。特別是在危險的場所應禁止帶電作業(yè)。若必須帶電操作,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有專人監(jiān)護及采取相應的絕緣措施等。

2、對電氣設備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可采用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等安全措施(什么是保護接零),但絕不允許在同一電力系統(tǒng)中一部分設備采取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采取保護接地。

3、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是發(fā)現設備缺陷,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的重要措施。安全檢查一般應每季度進行一次。特別要加強雨季前和雨季中的安全檢查。各種電器,尤其是移動式電器應建立經常的與定期的檢查制度,若發(fā)現不安全隱患,應及時加以處理。為了保證安全操作而制定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不同工種、不同操作項目,制訂的各項不同安全操作規(guī)程。如《變電所值班安全規(guī)程》、《電氣設備維修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等。另外,在停電檢修電氣設備是必須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安全警示牌。電工操作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制度。

5、建立電氣安全資料?電氣安全資料是做好電氣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應注意收集和保存。為了工作和檢查的方便,應建立高壓系統(tǒng)圖、低壓布線圖、架空線路及電纜布置和建立電氣設備安全檔案(包括生產廠家、設備規(guī)格、型號、容量、安裝試驗記錄等),以便于查對。?

6、加強電氣安全教育?加強電氣安全教育和培訓是提高電氣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加強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對電氣設備的操作者還要加深用電安全規(guī)程的學習;對從事電工工作的人員除應熟悉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同時還應掌握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管理、維護及檢修工作的安全要求,電氣火災的滅火常識和觸電急救的基本操作技能。

7、電工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前必須做到: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安全標示牌和裝設遮欄,然后再進行工作。

篇2:電的危害預防措施觸電急救知識

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作用

觸電事故:是由電流及其轉換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觸電事故對人體的傷害分為電擊和電傷兩種。

(一)電擊(內傷,由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傷害)

所謂電擊就是指當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器官,使其受到傷害。如電流作用于人體中樞神經,使心腦和呼吸機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壞,人體發(fā)生抽搐和痙攣,失去知覺;電流也可能使人體呼吸功能紊亂,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活動大大減弱而造成假死。如救護不及時,則會造成死亡。電擊是人體觸電較危險的情況。

電擊分直接電擊(觸及正常狀態(tài)下帶電的帶電體時發(fā)生的電擊)與間接電擊(觸及正常狀態(tài)下不帶電的帶電體時發(fā)生的電擊,故障下的意外帶電)單線電擊、兩線電擊、跨步電壓電擊。

特點:傷害內部、致命電流小、無明顯痕跡、無預兆、迅速降低防衛(wèi)能力、急救困難選

(二)電傷(外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機械能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所謂電傷就是指人體外器官受到電流的傷害。如電弧造成的灼傷;電的烙印;由電流的化學效應而造成的皮膚金屬化:電磁場的輻射作用等;機械損傷、電光眼。電傷是人體觸電事故較為輕微的一種情況。

二、影響人體觸電傷害程度的因素

1、電流大小的影響電流的大小直接影響人體觸電的傷害程度。不同的電流會引起人體不同的反應。根據人體對電流的反應,習慣上將觸電電流分為感知電流、反應電流、擺脫電流和心室纖顫電流。

2、電流持續(xù)時間的影響人體觸電時間越長,電流對人體產生的熱傷害、化學傷害及生理傷害愈嚴重。一般情況下,工頻電流15~20mA以下及直流電流50mA以下,對人體是安全的。但如果觸電時間很長,即使工頻電流小到8~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

3、電流流經途徑的影響電流流過人體途徑,也是影響人體觸電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當電流通過人體心臟、脊椎或中樞神經系統(tǒng)時,危險性最大。電流通過人體心臟,引起心室顫動,甚至使心臟停止跳動。電流通過背脊椎或中樞神經,會引起生理機能失調,造成窒息致死。電流通過脊髓,可能導致截癱。電流通過人體頭部,會造成昏迷等。

4、人體電阻的影響?在一定電壓作用下,流過人體的電流與人體電阻成反比。因此,人體電阻是影響人體觸電后果的另一因素。人體電阻由表面電阻和體積電阻構成。表面電阻即人體皮膚電阻,對人體電阻起主要作用。有關研究結果表明,人體電阻一般在1000~3000Ω范圍。人體皮膚電阻與皮膚狀態(tài)有關,隨條件不同在很大范圍內變化。如皮膚在干燥、潔凈、無破損的情況下,可高達幾十千歐,而潮濕的皮膚,其電阻可能在1000Ω以下。同時,人體電阻還與皮膚的粗糙程度有關。

5、電流頻率的影響經研究表明,人體觸電的危害程度與觸電電流頻率有關。一般地來說,頻率在25-300Hz的電流對人體觸電的傷害程度最為嚴重。低于或高于此頻率段的電流對人體觸電的傷害程度明顯減輕。如在高頻情況下,人體能夠承受更大的電流作用。目前,醫(yī)療上采用20KHz以上的高頻電流對人體進行治療。

6、人體狀況的影響?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作用與性別、年齡、身體及精神狀態(tài)有很大的關系。一般地說,女性比男性對電流敏感;小孩比大人敏感。?

三、觸電的方式

人體觸電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單線觸電、兩線觸電、跨步觸電、接觸電壓觸電、人體接近高壓觸電、人體在停電設備上工作時突然來電的觸電等。

(一)單相觸電

當人體接觸到一根帶電導線時,電流通過人體經大地而構成回路,這種觸電方式通常被稱為單線觸電,也稱為單相觸電。這種觸電的危害程度取決于三相電網中的中性點是否接地。

?1、中性點接地?在電網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中,當人接觸任一相導線時,一相電流通過人體、大地、系統(tǒng)中性點接電裝置形成回路。因為中性點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比人體電阻小得多,所以相電壓幾乎全部加在人體上,使人體觸電。但是如果人體站在絕緣材料上,流經人體的電流會很小,人體不會觸電。

2、中性點不接地?在電網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當人體接觸任一相導線時,接觸相經人體流入地中的電流只能經另兩相對地的電容阻抗構成閉合回路。在低壓系統(tǒng)中,由于各相對地電容較小,相對地的絕緣電阻較大,故通過人體的電流會很小,對人體不致于造成觸電傷害;若各相對地的絕緣不良,則人體觸電的危險性會很大。在高壓系統(tǒng)中,各相對地均有較大的電容。這樣一來,流經人體的電容電流較大,造成對人體的危害也較大。

(二)兩相觸電

如果人體的不同部位同時分別接觸一個電源的兩根不同電位的裸露導線,電線上的電流就會通過人體從一根電流導線到另一根電線形成回路,使人觸電,這種觸電方式通常稱被為兩線觸電,也稱為兩相觸電。此時,人體處于線電壓的作用下,所以,兩相觸電比單線觸電危險性更大。?

(三)跨步電壓

當人體在具有電位分布的區(qū)域內行走時,人的兩腳(一般相距以0.8m計算)分別處于不同電位點,使兩腳間承受電位差的作用,這一電壓稱為跨步電壓。跨步電壓的大小與電位分布區(qū)域內的位置有關,在越靠近接地體處,跨步電壓越大,觸電危險性也越大。

四、觸電事故的一般規(guī)律答

人體觸電總是發(fā)生在突然的一瞬間,而且往往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掌握人體觸電的規(guī)律,對防止或減少觸電事故的發(fā)生是有好處的。根據對己發(fā)生觸電事故的分析,觸電事故主要有以下規(guī)律:

1、季節(jié)性?一般來說,每年的6月至9月為事故的多發(fā)季節(jié)。就全國范圍內,該季節(jié)是炎熱季節(jié),人體多汗、皮膚濕潤,使人體電阻大大降低,因此觸電危險性及可能性較大。

2、低壓電氣設備觸電事故多

在工農業(yè)生產及家用電器中,低壓設備占絕大多數,而且低壓設備使用者廣泛,其中不少人缺乏電氣安全知識,因此發(fā)生觸電的幾率較大。

3、移動式電氣設備觸電事故多

由于移動式設備經常移動,工作環(huán)境參差不齊,電源線磨損的可能性較大,同時,移動式設備一般體積較小,絕緣程度相對較弱,容易發(fā)生漏電故障。再者,移動式設備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觸電的可能性。判斷

4、電氣觸頭及連接部位觸電事故多

電氣觸頭及連接部位由于機械強度、電氣強度及絕緣強度均較差,較容易出現故障,容易發(fā)生直接或間接觸電。

?五、觸電急救與預防

(一)觸電急救?

發(fā)現了人身觸電事故,發(fā)現者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要動作迅速,救護得當。首先要迅速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其次,立即就地進行現場救護,同時找醫(yī)生救護。

1、脫離電源電流對人體的作用時間愈長,對生命的威脅愈大。所以,觸電急救是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以下幾種方法。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

脫離低壓電源的常用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和“墊”五個字來概括:

“拉”是指就近拉開電源開關,拔出插銷或瓷插熔斷器。

“切”是指用帶有絕緣柄或干燥木柄切斷電源。切斷時應注意防止帶電導線斷落碰觸周圍人體。對多芯絞合導線也應分相切斷,以防短路傷害人。

“挑”是指如果導線搭落在觸電人身上或壓在身下,這時可用干燥木棍或竹竿等挑開導線,使之脫離開電源。

“拽”是救護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拖拽觸電人,使他脫離開電源導線。

“墊”是指如果觸電人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繞在身上,這時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膠絕緣墊塞進觸電人身下使其與大地絕緣,隔斷電源的通路,然后再采取其他辦法把電源線路切斷。

在使觸電人脫離開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1)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和其他潮濕的物品作為救護工具。

(2)在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接觸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及鞋。

(3)在拉拽觸電人脫離開電源線路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做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當觸電人在高處時,應采取預防措施預防觸電人在解脫電源時從高處墜落摔傷或摔死。

(5)夜間發(fā)生觸電事故時,在切斷電源時會同時使照明失電,應考慮切斷后的臨時照明,如應急燈等,以利于救護。

高壓觸電時脫離電源的方法:

v?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v?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v?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拋擲金屬線前,應注意先將金屬線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被拋擲的一端切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

2、對癥搶救的原則?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后,立即移到通風處,并將其仰臥,迅速鑒定觸電者是否有心跳、呼吸。

(1)若觸電者神志清醒,但感到全身無力、四肢發(fā)麻、心悸、出冷汗、惡心,或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應將觸電者抬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舒適地躺下休息,讓其慢慢地恢復正常。要時刻注意保溫和觀察。若發(fā)現呼吸與心跳不規(guī)則,應立刻設法搶救。

(2)觸電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應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

(3)若觸電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應用胸外心臟擠壓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

(4)若觸電者呼吸、心臟均己停止跳動,需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

(5)千萬不要給觸電者打強心針或拼命搖動觸電者,也不要用木板石來壓,?以及強行挾觸電者,以使觸電者的情況更加惡化。

搶救過程要不停地進行。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搶救。當搶救者出現面色好轉、嘴唇逐漸紅潤、瞳孔縮小、心跳和呼吸迅速恢復正常,即為搶救有效的特征。

3、人工呼吸法與胸外心臟擠壓術

在做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檢查觸電者口腔內有無異物,呼吸道是否堵塞,特別要注意清理喉頭部分有無痰堵塞。其次,要解開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褲,且維持好現場秩序。主要方法:

(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答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不僅方法簡單易學且效果最好,較為容易掌握。

1)將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一般應用一手托在其頸后,使其鼻孔朝上,以利于呼吸道暢通,但頭下不得墊枕頭,同時將其衣扣解開。

2)救護人在觸電者頭部的側面,用一只手捏緊其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開其嘴巴:準備向鼻孔吸氣,即口對鼻。

3)救護人深吸一口氣,緊貼掰開的嘴巴向內吹氣,也可擱一層紗布。吹氣時要用力并使其胸部膨脹,一般應每5秒鐘吹一次,吹2秒鐘,放松3秒鐘。對兒童可小口吹氣。向鼻吹氣與向口吹氣相同。

4)吹氣后應立即離開其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巴,讓其自動呼氣,約3分鐘。

5)在實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時,當發(fā)現觸電者胃部充氣膨脹,應用手按住其腹部,并同時進行吹氣和換氣。

(2)胸外心臟擠壓術

胸外心臟擠壓術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使心臟恢復跳動的急救方法,是每一個電氣工作人員應該掌握的。

1)首先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解開領扣衣扣,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使其鼻孔或由另外一人用手托在觸電者的頸后,或將其頭部放在木板端部,在其胸后墊以軟物。

2)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的兩側,兩手相疊,下面手掌的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

3)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對位要適中不得太猛,對成人應壓陷3~4cm,頻率每分鐘60次;對16歲以下兒童,一般應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比成人稍輕一點,壓陷1-2cm,頻率每分鐘100次為宜。這樣可使壓處促到心臟里面的血液。

4)擠壓后掌根應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又回到心臟,放松時掌根不要離開壓迫點,只是不向下用力而已。判斷

5)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進行胸外心臟擠壓術的同時,必須進行口對口(鼻)的人工呼吸。因為正常的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相互聯系且同時進行的,沒有心跳,呼吸也要停止,而呼吸停止,心臟也不會跳動判斷。

注意:實施胸外心臟擠壓術時,切不可草率行事,必須認真堅持,直到觸電者蘇醒或其他救護人員、醫(yī)生趕到。?

4、要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操作規(guī)程是

(二)觸電預防

1、不要帶電操作?電工應盡量不進行帶電操作。特別是在危險的場所應禁止帶電作業(yè)。若必須帶電操作,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有專人監(jiān)護及采取相應的絕緣措施等。

2、對電氣設備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可采用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等安全措施(什么是保護接零),但絕不允許在同一電力系統(tǒng)中一部分設備采取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采取保護接地。

3、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是發(fā)現設備缺陷,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的重要措施。安全檢查一般應每季度進行一次。特別要加強雨季前和雨季中的安全檢查。各種電器,尤其是移動式電器應建立經常的與定期的檢查制度,若發(fā)現不安全隱患,應及時加以處理。為了保證安全操作而制定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不同工種、不同操作項目,制訂的各項不同安全操作規(guī)程。如《變電所值班安全規(guī)程》、《電氣設備維修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等。另外,在停電檢修電氣設備是必須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安全警示牌。電工操作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制度。

5、建立電氣安全資料?電氣安全資料是做好電氣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應注意收集和保存。為了工作和檢查的方便,應建立高壓系統(tǒng)圖、低壓布線圖、架空線路及電纜布置和建立電氣設備安全檔案(包括生產廠家、設備規(guī)格、型號、容量、安裝試驗記錄等),以便于查對。?

6、加強電氣安全教育?加強電氣安全教育和培訓是提高電氣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加強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對電氣設備的操作者還要加深用電安全規(guī)程的學習;對從事電工工作的人員除應熟悉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同時還應掌握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管理、維護及檢修工作的安全要求,電氣火災的滅火常識和觸電急救的基本操作技能。

7、電工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前必須做到: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安全標示牌和裝設遮欄,然后再進行工作。

篇3:項目部觸電急救應急預案

項目部觸電急救應急預案

1.目的

本程序規(guī)定了公司觸電事件發(fā)生時應急響應的途徑,以保證當觸電事件發(fā)生,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所帶來的傷害。

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急救,并不斷地堅持進行,同時及早地與當地醫(yī)療部門聯系,爭取醫(yī)務人員迅速急時趕往發(fā)生地,接替救治工作,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救治人員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擅自判斷傷員死亡,放棄搶救。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項目部對觸電發(fā)生時采取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控制措施。

3.職責

3.1工地安全管理組負責

3.1.1工地的應急和響應的管理,組織編制觸電等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的應急和響應方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3.1.2負責應急措施預案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修改工作)與發(fā)放。

3.1.3緊急情況發(fā)生時,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與調度,落實后勤工作,協(xié)助事故處理與調查。

3.2項目部按照安全管理組的安排,制定培訓計劃,使相關人員清楚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3.3實施部門

3.3.1按照安全管理組室制定的演練計劃,進行應急演練,并在演練之后,評價演練的效果,提出改進的意見;

3.3.2按照安全管理組的培訓計劃,進行應急預的培訓,確保相關人員清楚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3.3.3在緊急情況發(fā)生時,按照預案規(guī)定的程序及時地作出響應,并在響應后組織評價響應的效果,提出修改意見。

4.工作程序

4.1急救中心的聯絡方式

電話聯絡號碼:(手機拔打:所在地的區(qū)號+)120

聯絡原則:選擇離事故發(fā)生地距離最近、醫(yī)療條件最好的醫(yī)院救助。

4.2急救指揮管理部門――安全管理組

負責人: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

注:各部門人員的手機號碼印制通訊號碼發(fā)放。

4.3現場急救、聯絡急救中心與報告的工作程序

4.3.1步驟

立即停止工作,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救護員實施現場急救――現場負責人聯系救護中心――向公司報告――保護事故現場――公司指揮部門安排后勤保障――開展事故調查與處理工作。

4.3.2急救方案

①觸電事故發(fā)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yè)活動,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現場有救護經驗的人員立即對傷員按照《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DL-408-91附錄八或DL-409-91附錄六)中“緊急救護法――觸電急救”實施緊急救護;

②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它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聯系,要求緊急救護,之后應打電話向項目部、經理及其它負責人報告,保護事故現場。

③項目部接到報告后,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落實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因后勤不到位而影響急救;并向公司的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4.3.3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

4.3.3.1在事故發(fā)生后,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最高指揮人員,統(tǒng)一指揮與調度,最高指揮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救護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在事故后報告事故經過。

4.3.3.2現場參與救護工作的人員,應積極參與緊急救護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度,有救護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對傷員的救護,其它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護人員工作,并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后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5.2《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DL-408-91和DL-4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