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專項治理措施要求
觸電事故是建筑施工企業(yè)的五大傷害事故之一,在應用電處理不當,在其傳輸、控制、使用等過程中都可能發(fā)生觸電事故。
一、觸電事故原因分析
1、在建工程外側邊緣與外電高壓線路的距離小于最小安全距離,沒有增設屏障、遮欄、圍欄或保護網(wǎng),施工中機械設備或鋼管腳架碰觸高壓電線發(fā)生觸電事故,占本類事故總數(shù)的32%。
2、水泵、混凝土攪拌機、振動棒、打夯機等電機施工機械漏電的占事故總數(shù)的18%。
3、手持電動工具沒有按照施工用電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有效接地或接零,造成設備漏電的占事故總數(shù)的19%。
4、電線電纜的絕緣皮老化、破損漏的占事故總數(shù)的16%。
5、亂接線或移動照明電線時,由于電極接錯或電線破損破而發(fā)生觸電事故占15%。
二、掌握觸電事故的規(guī)律
1、按時間段分析:一年中春、冬兩季觸電事故較少,夏秋兩季,特別是六、七、八、九四個月中,觸電事故特別多。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氣候炎熱,多雷雨,空氣中濕度大,這些因素降低了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人體也因炎熱多汗,皮膚接觸電阻變小,衣著單薄,身體暴露部分較多,大大增加了觸電的可能性,一旦發(fā)生觸電時,便有較大強度的電源通過人體,產(chǎn)生嚴重后果。
2、按事故地點分析:觸電事故主要發(fā)生在抽水、高壓、外電防護、澆注混凝土潮濕作業(yè)環(huán)境及照明用電。
3、按觸電傷亡的人員分析:觸電傷害的一般是工人、臨時工和農民工。
4、按用電電氣設備分析:手持電動工具、臨時性設施觸電事故多,偽劣電氣產(chǎn)品通過不同渠道進入市場直到施工現(xiàn)場使用。
5、低壓工頻電源的觸電事故較多。據(jù)統(tǒng)計,此類電源所引起的事故占總數(shù)90%以上。低壓設備較高壓設備應用廣泛,人們接觸的機會較多,加上220-380伏的交流電源習慣稱其為“低壓”,好多人不夠重視,喪失警惕,因此容易引起觸電事故。
6、觸電的類型:一般按接觸電源時情況不同,常分為兩相觸電,單相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
觸電事故規(guī)律是:安全管理差和安全技術水平低的項目往往觸電事故多;濕熱季度觸電事故多,各連接部位觸電事故多,錯誤操作和違章作業(yè)觸電事故多,高濕潮濕;有導電粉塵或腐蝕性介質、現(xiàn)場混亂、現(xiàn)場金屬設備多的作業(yè)環(huán)境中的觸電事故多等等。
三、電流對人體的影響
電流通過人體后,能使肌肉收縮產(chǎn)生運動,造成機械性損傷,電流產(chǎn)生的熱效應和化學效應可引起一系列急驟的病理變化,使肌體遭受嚴重的損害,特別是電流流經(jīng)心臟,對心臟損害極為嚴重。極小的電流可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導致死亡。電擊傷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電流的種類、大小、途徑、接觸部位、持續(xù)時間、人體健康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等都有關系。
1、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對人體的影響也越大,因此,接觸的電壓越高,對人體的損傷也就越大。一般將36伏以下的電壓作為安全電壓。但在特別潮濕的環(huán)境中即便接觸36伏的電源也有生命危險,所以在這種場所,要用12伏安全電壓。
交流電對人體的損害作用比直流電大,不同頻率的交流電對人體影響也不同。人體對工頻交流電要比直流電敏感得多,接觸直流電時,其強度達250毫安有時也不引起特殊的損傷,而接觸50赫交流電時只要有50毫安的電流通過人體,如持續(xù)數(shù)十秒,便可引起心臟心室纖維性顫動,擊導致死亡。交流電中28-300赫的電流對人體損害最大,極易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20000赫以上的交流電對人體影響較小,故可用來作為理療之用。我們平時采用的工頻交流電源為50赫,從設計電氣設備角度考慮是比較合理的,然而50赫的電流對人體損害是較嚴重的,故一定要提高警惕,搞好安全用電工作。
3、電流持續(xù)時間與損傷程度有密切關系,通電時間短,對肌體的影響小;通電時間長,對肌體損傷就大,危險性也增大,特別是電流持續(xù)流過人體的時間超過人的心臟博動周期時對心臟的威脅很大,極易產(chǎn)生心室纖維性顫動。
4、通過人體的電流途徑不同時,對人體的傷害情況也不同。通過心臟、肺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電流強度越大,其后果也就越嚴重。由于身體的不同部位觸及帶電體,所以通過人體的電流途徑均不相同,因此流經(jīng)身體各部位的電流強度也不同,對人體的損害程序也就不一樣。所以通過人體的總電流,強度雖然相等,但電流途徑不同,其后果也不相同。
5、電流越大對心臟影響越大。
四、觸電事故應急救援
1、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王暉
副組長:付家樂、董濤、任持輝
?組?員:王曉明、羅一陳、徐昕岳、呂國賓、包金紅、張小波、王禹、于乃權、肖漢民
2、具體分工如下:
具體分工如下:
1)王暉:負責現(xiàn)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組織現(xiàn)場搶救。
2)張小波:負責聯(lián)絡,任務是根據(jù)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xiàn)場搶救,保持與當?shù)仉娏Α⒔ㄔO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
3)董濤、任持輝:負責維持現(xiàn)場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
4)付家樂:負責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負責保持與當?shù)叵嚓P部門的溝通聯(lián)系。
5)王曉明、羅一陳、徐昕岳、呂國賓、包金紅、王禹、于乃權、肖漢民:負責立即組織現(xiàn)場搶救,及時與當?shù)仉娏Σ块T取得聯(lián)系,對事故進行妥善處理。
3、通訊聯(lián)系方式
醫(y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
調度值班電話:?
有關負責人電話:
經(jīng)?理:?王?暉手機:
總?工:?付家樂手機:
副經(jīng)理:董?濤手機:
安全總監(jiān):任持輝手機:
辦公室主任:張小波手機:
物機部長:羅一陳手機:
五、發(fā)生觸電時,現(xiàn)場急救具體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脫電源:發(fā)生觸電事故時,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首先要馬上切斷電源,使病人脫離電流損害的狀態(tài)。這是能否搶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為當觸電事故發(fā)生時,電流會持續(xù)不斷地通過觸電者,從影響電流對人體刺激的因素中。我們知道,觸電時間越長,對人體損害越嚴重。為了保護病人只有馬上切斷電源。其次,當病人觸電時,身上有電流通過,已成為一帶電體,對救護者是一個嚴重威脅,如不注意安全,同樣會使搶救者觸電。所以,必須先使病人脫離電源后,方可搶救。使病人脫離電源的方法有很多:
A、出事附近有電源開關和電源插頭時,可立即將閘刀打開,將插頭撥掉,以切斷電源。但普通的電燈開關(如拉線開關)只能關斷一根線,有時不一定關斷的是相線,所以不能認為是關斷了電源。
B、當有電的電線觸及人體引起觸時,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脫離電源時,可用絕緣的物體(如木棒、竹桿、手套等)將電線移掉,使病人脫離電源。
C、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等)切斷電源。
總之,在現(xiàn)場可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快速切斷電源,解脫電源時,有兩個問題需注意:?
A、脫離電源后,人體的肌肉不再受到電流的刺激,會立即放松,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傷(如顱底骨折),特別在高空時更是危險。所以脫離電源需有相應的措施配合,避免此類情況發(fā)生,加重病情。
B、解脫電源時要注意安全,決不可再誤傷他人,將事故擴大。
2、簡單診斷:解脫電源后,病人往往處于昏迷狀態(tài),情況不明,故應盡快對心跳和呼吸的情況作一判斷,看看是否處于“假死”狀態(tài),因為只有明確的診斷,才能及時正確地進行急救。處于“假死”狀態(tài)的病人,因全身各組織處于嚴重缺氧的狀態(tài),情況十分危險,故不能用一套完整的常規(guī)方法進行系統(tǒng)檢查。只能用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判斷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的類型,這就達到了簡單診斷的目的。其具體方法如下:將脫離電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較通風、干燥的地方,使其仰臥,將上衣與褲帶放松。
A、觀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當有呼吸時,我們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隨呼吸上下運動。用手放在鼻孔處,呼吸時可感到氣體的流動。相反,無上述現(xiàn)象,則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B、摸一摸頸部的動脈和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有沒有搏動,因為當有心跳時,一定有脈搏。頸動脈和股動脈都是大動脈,位置表淺,所以很容易感覺到它們的搏動,因此常常作為是否有心跳的依據(jù)。另外,在心前區(qū)也可聽一聽是否有心聲,有心聲則有心跳。
C、看一看瞳孔是否擴大。瞳孔的作用有點象照相機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一個由大腦控制自動調節(jié)的光圈,當大腦細胞正常時,瞳孔的大小會隨著外界光線的變化,自行調節(jié),使進入眼內的光線強度適中,便于觀看。當處于“假死”狀態(tài)時,大腦細胞嚴重缺氧,處于死亡的邊緣,所以整個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的中樞失去了作用,瞳孔也就自行擴大,對光線的強弱再也起不到調節(jié)作用,所以瞳孔擴大說明了大腦組織細胞嚴重缺氧,人體也就處于“假死”狀態(tài)。通過以上簡單的檢查,我們即可判斷病人是否處于“假死”狀態(tài)。并依據(jù)“假死”的分類標準,可知其屬于“假死”的類型。這樣,我們在搶救時便可有的放矢,對癥治療。
3、處理方法:
經(jīng)過簡單診斷后的病人,一般可按下述情況分別處理:
?A、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頭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惡心或嘔吐。此類病人應就地安靜休息,減輕心臟負擔,加快恢復;情況嚴重時,小心送往醫(yī)療部門,請醫(yī)護人員檢查治療。
B、病人呼吸、心跳尚在,但神志昏迷。此時應將病人仰臥,周圍的空氣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嚴密地觀察外,還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的準備工作,并立即通知醫(yī)療部門或用擔架將病人送往醫(yī)院。在去醫(yī)院的途中,要注意觀察病人是否突然出現(xiàn)“假死”現(xiàn)象,如有假死,應立即搶救。
C、如經(jīng)檢查后,病人處于假死狀態(tài),則應立即針對不同類型的“假死”進行對癥處理。心跳停止的,則用體外人工心臟擠壓法來維持血液循環(huán);如呼吸停止,則用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法來維持氣體交換。呼吸、心跳全部停止時,則需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擠壓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同時向醫(yī)院告急求救。在搶救過程中,任何時刻搶救工作不能中止,即便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也必須繼續(xù)進行搶救,一定要邊救邊送,直到心跳、呼吸恢復。
4、口對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工的方法來代替肺的呼吸活動,使氣體有節(jié)律地進入和排出肺部,供給體內足夠的氧氣,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正常的通氣功能。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目前認為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的操作方法如下:
A、將病人仰臥,解開衣領,松開緊身衣著,放松褲帶,以免影響呼吸時胸廓的自然擴張。然后將病人的頭偏向一邊,張開其嘴,用手指清除口內中的假牙、血塊和嘔吐物,使呼吸道暢通。
B、搶救者在病人的一邊,以近其頭部的一手緊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氣),并將手掌外緣壓住其額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頸后,將頸部上抬,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墜所至的呼吸道梗阻。
C、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嘴緊貼病人的嘴或鼻孔大口吹氣,同時觀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適度。
D、吹氣停止后,急救者頭稍側轉,并立即放松捏緊鼻孔的手,讓氣體從病人的肺部排出,此時應注意胸部復原的情況,傾聽呼氣聲,觀察有無呼吸道梗阻。
E、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2次,即每5秒吹一次。
5、注意事項:
A、口對口吹氣的壓力需掌握好,剛開始時可略大一點,頻率稍快一些,經(jīng)10-20次后可逐步減小壓力,維持胸部輕度升起即可。對幼兒吹氣時,不能捏緊鼻孔,應讓其自然漏氣,為了防止壓力過高,急救者僅用頰部力量即可。
B、吹氣時間宜短,約占一次呼吸周期的三分之一,但也不能過短,否則影響通氣效果。
C、如遇到牙關緊閉者,可采用口對鼻吹氣,方法與口對口基本相同。此時可將病人嘴唇緊閉,急救者對準鼻孔吹氣,吹氣時壓力應稍大,時間也應稍長,以利氣體進入肺內。
5、體外心臟擠壓法:體外心臟擠壓是指有節(jié)律地以手對心臟擠壓,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從而達到維持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此法簡單易學,效果好,不需設備,易于普及推廣。
操作方法:
A、使病人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
B、搶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C、搶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處,即中指指尖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一手掌,另一手壓在該手的手背上,肘關節(jié)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壓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4公分,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
D、擠壓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離開胸壁),依靠胸廓的彈性使胸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回流到心臟。
E、按照上述步驟,連續(xù)操作每分鐘需進行60次,即每秒一次。
7、注意點:
A、擠壓時位置要正確,一定要在胸骨下二分之一處的壓區(qū)內,接觸胸骨應只限于手掌根部,幫手掌不能平放,手指向上與肋保持一定的距離。
B、用力一定要垂直,并要有節(jié)奏,有沖擊性。
C、對小兒只能用一個手掌根部即可。
E、擠壓的時間與放松的時間應大致相同。
F、為提高效果,應增加擠壓頻率,最好能達每分鐘100次。
G、有時病人心跳、呼吸全停止,而急救者只有一人時,也必須同時進行心臟擠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此時可先吹兩次氣,立即進行擠壓五次,然后再吹兩口氣,再擠壓,反復交替進行,不能停止。
8、電灼傷與其他傷的處理:
高壓觸電時(1000伏以上),兩電極間電的溫度可高達1000-4000攝氏度,接觸處可造成十分廣泛嚴重的燒傷,往往深達骨骼,處理較復雜,現(xiàn)場搶救時,要用干凈的布或紙類進行包扎,減少污染,有利于今后的治療。其他的傷如腦震蕩、骨折等,應參照外傷急救的情況,作相應處理。現(xiàn)場搶救往往時間很長,且不能中斷,所以我們一定要發(fā)揚勇敢戰(zhàn)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堅持下去,往往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搶救后,觸電病人面色好轉,口唇潮紅,瞳孔縮小,四肢出現(xiàn)活動,心跳和呼吸恢復正常。這時可暫停數(shù)秒鐘進行觀察,有時觸電病人就此復活,如果正常心跳和呼吸仍不能維持,必須繼續(xù)搶救,決不能貿然放棄,一直堅持到醫(yī)務人員到現(xiàn)場接替搶救。總之,觸電事故的發(fā)生總是不好的,要預防為主地著手消除發(fā)生事故的原因,預防事故的發(fā)生,充分發(fā)動群眾,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宣傳觸電現(xiàn)場急救的知識,那么,非但能防患于未然,萬一發(fā)生了觸電事故,也能進行正確及時的搶救,這樣一定能夠挽救許多人的生命。
哈爾濱地鐵項目部
2015年4月15
篇2:防火防觸電防凍防煤氣中毒安全規(guī)定
1、嚴禁在油庫、停機(車)場、修理工間使用火源、吸煙、用明火取暖、加熱、烘烤配件等,防止造成火災。
2、禁止將汽油帶入室內存放、洗衣物或油污物,嚴禁用燃油做燃料生火起爐子,防止爆炸或火災事故。
3、禁止臥床吸煙,使用蠟燭照明,要做到人走火滅,睡覺前必須及時熄滅。
4、冬季室內取暖設施必須暢通不漏煙,要預留通風窗口,發(fā)現(xiàn)有漏氣現(xiàn)象要及時堵漏,防止煤氣中毒。
5、嚴禁私拉電線,私接電源、開關、插座、燈頭等電器設施,營區(qū)的電源線路有專職電工統(tǒng)一管理,正負極分開安裝,達到平直有條不紊,與金屬物交叉時要做到絕對絕緣,接頭無裸露現(xiàn)象,防止觸電傷人。
6、雷雨天氣,禁止在變壓器、電桿下、電器、電源三米內和大樹下躲雨,打雷時嚴禁接任何電器設施、接電話等,防止雷擊傷人、雨天潮濕時,電工接電器必須按規(guī)定穿帶絕緣鞋和絕緣手套。
7、嚴禁私藏雷管炸藥、用雷管炸藥炸魚、炸野生動物,禁止攜帶乘坐車船,或將雷管炸藥送人,防止誤傷人員或給不法分子提供破壞條件。
篇3:電焊作業(yè)觸電事故預防措施
電焊作業(yè)觸電事故的預防措施
電焊作業(yè)屬于特種作業(yè),對作業(yè)人員的作業(yè)資格有嚴格的培訓及考核取證制度。雖然在取證換證時經(jīng)培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仍有不少焊工在電焊作業(yè)中安全意識淡薄,常有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不安全行為。由于多數(shù)焊工電氣專業(yè)技術知識及安全用電常識有限,造成電焊作業(yè)現(xiàn)場事故隱患較多,如電焊機外殼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接線柱裸露不按規(guī)定做絕緣處理、焊把引線接頭導體裸露不按規(guī)定做絕緣處理、焊把引線浸泡在水里等。
由此可見,消除電焊作業(yè)現(xiàn)場的事故隱患是每個焊工應掌握的工作技能。作業(yè)期間不僅要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還要保證他人的人身安全,焊工在電焊作業(yè)時必須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使用合格的電焊工具
作業(yè)前應對電焊工具進行認真檢查,檢查項目如下:
1.電焊機絕緣性能是否良好;
2.電源線及電焊機引出線絕緣層有無破損老化、導線裸露的情況;
3.電焊機一、二次側接線柱有無松動、嚴重燒傷的情況;
4.電焊鉗及電焊專用手套有無破損漏電的可能,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二、接線的程序
1.選一根絕緣良好的引出線與焊把線(電焊鉗引線)可靠連接,接頭要擰緊,使其接觸良好,防止過熱,并用絕緣膠布將接頭裸露導體包扎數(shù)層使其絕緣良好。
2.將引出線敷設至電焊機處并接于焊機二次側接線柱上,應壓緊螺絲使其牢固接觸良好,禁止使用纏繞法連接。敷設引出線時避免焊把特別是接頭從有水的地方經(jīng)過,必要時應架空。焊把線經(jīng)過金屬欄桿或扶梯時,應用絕緣性能良好的細繩將其懸掛。
3.將電焊機金屬外殼可靠接地。即:用一根導線一端接至接地網(wǎng),另一端連接在焊機外殼標有接地標記的螺絲上并擰緊,使其可靠接地,防止外殼帶電造成觸電事故,如下圖所示:
防觸電原理分析如下:
外殼不接地的情況:在電焊機絕緣損壞時焊機外殼將帶有電壓,如果這時有人觸及焊機外殼,人體與大地及電源中性點工作接地線(三相四線制系統(tǒng)中性點一般都接地)構成回路,如上圖中帶箭頭虛線所示,電流將通過人體造成觸電事故。
外殼接地的情況:電焊機絕緣損壞焊機外殼帶電時,焊機外殼經(jīng)外殼接地線直接與大地接通構成短路回路(如上圖中不帶箭頭的虛線),這個短路電流將使電源的保護裝置(自動開關、熔斷器或熔絲)動作,使電焊機的電源斷開。電源未切斷之前,即使有人接觸焊機外殼,由于外殼接地線的電阻幾乎為零,幾乎沒有電流通過人體,也可起到保護人身安全的作用。
4.將電源線接至電焊機一次側接線柱,壓緊螺絲使其牢固接觸良好,禁止使用纏繞法連接。
5.將電源線、焊把線的接頭及絕緣老化破損處用絕緣膠布包扎,導線絕緣嚴重老化者禁止使用,裸露的接線柱應加護罩,防止誤碰發(fā)生觸電事故。
6.檢查帶熔絲的電源閘刀或帶熔斷器的斷路器是否在斷開位置,將電源線接至電源開關熔絲或熔斷器下側,嚴禁帶電接線。
7.再次對所接電源線、引出線、外殼接地線進行仔細檢查,確認無誤后合上電源開關,合開關時應戴絕緣手套且另一只手不得觸摸焊機。
三、進入金屬容器、井下、地溝等處作業(yè)時,嚴禁將電焊機和照明用的行燈變壓器帶入,防止一次電壓引發(fā)觸電事故。
四、作業(yè)期間特別是更換焊條時必須按規(guī)定戴好電焊絕緣手套。
五、在潮濕環(huán)境作業(yè)應穿絕緣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工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證絕緣性能不會降低。
六、拆除電源線、消除電焊機故障、移動電焊機及焊工離開現(xiàn)場時切記將電源開關斷開。
七、焊接作業(yè)現(xiàn)場照明不足時應使用行燈,禁止使用220V照明燈,在潮濕環(huán)境或金屬容器內使用的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V。
八、雨雪天必須在室外露天進行電焊作業(yè)時,一定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如防雨棚等),防止雨水淋濕焊機、導線及焊把,造成漏電傷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