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線改造安全措施要求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為確保**線改造工程的順利進行,現制定安全措施:
1、坑洞開挖工作
⑴施工前,應與地下管線、電纜等地下設施主管單位溝通,根據作業區域地下設施埋設走向圖,掌握其分布情況,確定開挖位置。特別是涉及到天然氣(煤氣、自來水、地埋電線電纜)管道等地下設施時,應請其主管單位現場指揮、協調。
⑵要及時清理坑口土石塊,土質松軟處,應加設檔板、撐木等,防止塌方。圩區、水田等地段應采取相應防塌措施。
⑶已開挖的溝(坑)應設蓋板或可靠遮攔,掛警告標牌,夜間設置警示照明燈,并設專人看守。
⑷在下水道、煤氣(天然氣)管線、潮濕地、垃圾堆或腐質物等附近從事挖溝(坑)時,應在地面上設監護人。挖深超過2米時,應采取戴防毒面具、帶救生繩、向坑中送風等安全措施。監護人應密切注意溝(坑)內的工作人員狀況,防止人員氣體中毒。
2、起重與運輸工作
⑴起吊物品不得超過起重機械額定載荷。吊件重量達到額定載荷的95%時,要由起重專業技術人員在現場指揮。
⑵起吊前,工作負責人應全面檢查吊繩、吊鉤、支腿等,確認起重機械支平停穩。起吊時,應設專人指揮,明確分工,統一信號,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查明原因處理后方可繼續起吊。
⑶吊件全部離地后應暫停起吊,同時檢查吊車自身穩定、重物捆綁、鋼絲繩受力等情況。上述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繼續起吊。
⑷起吊物應綁牢,吊鉤懸掛點應與吊物重心在同一垂線上,吊鉤鋼絲繩應垂直,嚴禁偏拉斜吊。落鉤時應防止吊物局部著地引起吊繩偏斜。吊物未固定好嚴禁松鉤。
⑸在起吊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吊運重物不得跨越人員頭頂,吊臂旋轉半徑以內嚴禁站人。
⑹起吊成堆物件時,應采取防止滾動或翻倒的措施。鋼筋混凝土電桿應分層起吊,每次吊起前,剩余電桿應用木楔掩牢,防止散堆傷人。
⑺吊件不得長時間懸空停留;短時間停留時,操作人員、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⑻吊車在帶電設備下方或附近吊裝時,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有專業技術人員在場指導。吊車操作人員應與起吊指揮人員保持持續通訊。吊車應接地,嚴禁起重臂跨越帶電線路進行作業,起重臂及吊件的任何部位(在最大偏斜時)與帶電體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最小安全距離。拉繩應使用絕緣繩。
⑼人力搬運時,道路應平坦暢通。山區機械牽引作業,牽引線路兩側5米以內不得有人。
3、立桿、撤桿工作
⑴分工明確,信號統一、動作協調。要劃定作業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⑵控制好電桿重心和電桿起立角度。控制、牽引等拉繩的控制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操作、指揮,必要時可采取增加臨時拉繩等措施。
⑶起吊作業的施工機械自身安全措施必須到位,防止因重心偏移、支撐不牢靠、操作不規范等原因而發生傾翻。起重吊鉤必須有防脫扣閉鎖。
⑷鄰近帶電的高壓設備立(撤)桿作業時,生產技術人員應在現場指導,必要時制定“三措”一案,并采用有效措施,確保作業過程中人體、施工機具、牽引繩、拉繩等無觸及帶電設備可能。導線、拉線、施工機具應可靠接地。
4、桿塔上施工工作
⑴登桿前應仔細檢查桿根、基礎、拉線等,工作前應再次確認作業范圍無觸電危險,如不能確定,則需重新驗電。
⑵登桿前應認真核對、確認桿塔雙重稱號。應正確使用安全帶(帶后備保護繩),禁止桿上移位或上桿過程中不使用安全帶。嚴禁安全帶低掛高用。
⑶攀登老舊電桿前,應重點檢查桿身是否牢固、埋深是否滿足要求、電桿拉線是否牢靠。桿上作業前還應檢查橫擔、金具等是否嚴重銹蝕。
⑷新立桿塔在桿根基礎未完全牢固前禁止攀登。
⑸在經泥石流沖刷、內澇洪水浸泡、大風吹刮、強降雨沖刷后的線路上作業時,工作前應對線路、配電設施進行仔細檢查,必要時在采取增加臨時拉繩(或支好架桿)、培土加固等措施后,在專人監護下登桿作業,嚴禁不采取可靠措施盲目作業。
⑹登桿前須認真檢查登高器具(登高板、腳扣)是否牢固、可靠。嚴禁借助繩索、拉線上下桿塔。冰凍天氣作業應增加相應防滑、防凍、保暖等措施。高溫天氣作業應增加相應防暑降溫等措施。
⑺在可能有感應電的桿塔上作業時,在人體接觸導線前應掛接保安線,作業結束人體脫離導線后方可拆除。
⑻桿上有人時禁止調整或拆除拉線。
⑼禁止用突然剪斷導地線的方式松線。不得隨意拆除受力構件。桿上作業、移位時必須手扶牢固構件,禁止失去保護繩進行作業或換位。
5、搭、拆頭工作
⑴防觸電、防高處墜落、防倒斷桿、防誤登電桿、防高處墜物等安全措施同前相應條款。
⑵首先必須驗電確認無電。為防止突然來電,在工作地點可能來電各側均應裝設工作地線。
⑶禁止作業人員擅自擴大工作范圍、增加工作內容或變更安全措施。
6、調整弧垂工作
⑴防觸電、防高處墜落、防倒斷桿、防誤登電桿、防高處墜物等措施同前相應條款。
⑵應做好防止導線抽跑、掉落的措施,涉及跨越河流、公路、鐵路、人口密集區的線路時,要做好對應安全措施,必要時專人看守。應提前聯系主管部門,協調做好相應安全措施。
⑶調整弧垂工作應綜合考慮風偏、強對流天氣、季節(高溫、嚴寒)、公路、鐵路路(軌)面高度、房屋高度等因素。
7、裝、拆拉線工作
⑴防觸電、防高處墜落、防倒斷桿、防誤登電桿、防高空墜物等安全措施同前相應條款。
⑵桿上有人時,禁止裝拆拉線。
⑶老舊線路拆除拉線時,必要時增加臨時拉線等安全措施,防止倒斷桿。
⑷轉角桿、耐張桿、終端桿及跨越高速公路、鐵路、河流等線路電桿的拉線裝拆工作,應增設臨時拉繩,防止倒斷桿。
⑸對于水田、圩區、山區(大檔距)電桿拉線裝拆工作必須綜合考慮地形地貌、受力平衡、設施狀況等因素,必要時進行補強,防止倒斷桿。
8、放(緊、撤)線工作
⑴防觸電、防高處墜落、防倒斷桿、防誤登桿塔、防高空墜物等安全措施同前相應條款。
⑵放(緊、撤)線應專人指揮、統一信號、暢通信息、步調協調,并加強監護。
⑶交叉跨越、鄰近電力線路時,要提前勘察現場,做好相應安全措施。
⑷跨越河流、高速公路、鐵路時,應提前聯系相關主管部門,協調做好相應安全措施,必要時可采取封航、封路、搭設跨越架、專人在交通道口看守、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等安全措施。
⑸遇有障礙物掛住時,應先松動導線,沿線巡查,待查明原因并處理后方可重新開工,不能生拉硬拽。
⑹人員應站在牽引繩、導線外側,不能站在導地線線圈內或牽引繩、架空線等下方,防止跑線傷人。
⑺放(緊、撤)線前應檢查桿根、樁錨、拉線、基礎。必要時應增加臨時拉繩、樁錨,防止倒斷桿。
⑻禁止采用突然剪斷導線的方法松線。
⑼放(緊、撤)線作業,在關鍵地點、部位應增設專責監護人,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不得擅自離開現場。
篇2:電力線路改造施工安全管理規定
1、對運用中電力線路進行調整、改造,必須有完整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施工前,項目管理部門要召集有關部門和單位對項目內容、技術方案、施工組織、安全管理等進行論證,并安排施工計劃和安全措施。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計劃須經項目管理部門、運行管理單位、施工單位簽字認可,電力調度負責安排停電計劃及送電方案。
2、所有電力線路作業和施工工作,工作單位必須提前向管轄電力調度提出申請并辦理工作票。工作票簽發人要認真填寫工作票,并負責辦理工作票審簽手續。電力調度當值正值調度員負責審簽工作票,并做好記錄。
3、在一條線路上工作,只設一名工作負責人。若一條線路上同時有幾項工作,可增設若干小組負責人。但僅共做人責任與電力調度發生聯系(接受調度命令、向調度匯報工作、提出申請等);小組工作負責人只與工作負責人聯系(接受命令、匯報工作等)。
4、在一條線路上工作,需要相鄰線路或其他線路(如同塔線路、交叉線路)采取停電措施的,可辦理一張工作票,但要在工作票所列的工作內容、安全措施中注明。
5、對兩條或兩條以上有電氣關聯的線路或有工作重疊的線路同時進行調整、改造工作,允許設一名工作負責人和若干小組負責人,辦理一張工作票。
6、在電力線路上作業和施工,工作單位必須提前制定HSE作業計劃書(或作業指導書),在危險部位、環節設專責安全監護人,并在工作票中注明。
7、需要變更電氣設備雙重名稱(名稱、編號,以下簡稱設備名稱)時,電力調度要提前下達書面通知,通知中除要注明設備原名稱、新名稱外,還要規定變更時間。
有關部門、單位在接到設備更名通知后,要按照“三同時”的要求,提前做好設備更名準備工作(包括變電設備名稱、電力線路桿號等)。在規定的變更時間到來時,應立即啟用新的設備名稱,并做好運行及交接班記錄。
8、因電力線路(包括架空和電纜線路)調整改造需要變更設備名稱的,設備更名應與施工改造工作同時進行。一般地,宜以設備第一次停電后、確認工作許可之時作為設備名稱變更時間。
在此情況下,電力調度員要向工作負責人、變電站值班員及相關調度下達設備更名命令,并做好調度記錄。工作負責人、變電站值班員在接到設備更名命令后,要在工作票、運行記錄中做好變更記錄,并通知有關人員執行變更后的設備名稱。
9、當線路工作不能在計劃時間內按期完成時,工作負責人應在規定結束時間之前一個小時向電力調度省情辦理工作延期手續。
當線路工作因故中斷時,工作負責人應向電力調度申請辦理工作中斷和轉移,并做好現場安全保護措施。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已全部或部分拆除、或不能滿足人身和設備安全時,在此工作之前必須重新辦理調度申請和工作票。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未發生變化,可繼續執行辦理延期手續后的工作票,但開始工作之前,工作負責人必須向電力調度申請辦理工作許可,并檢查現場安全措施與工作票所列內容相符。
10、需要線路帶電后才能進行的工作(如核對相序、帶負荷測試等)是電力線路施工改造的重要內容,必須在工作票中列明。
核對線路相序工作一般由工作(施工)單位負責。線路施工完成后,工作負責人在確保人員撤離、接地線拆除、無送電障礙后,可直接向電力調度申請線路送電,并通知工作班成員;在得到調度許可后方可進行核相。
需要調整相序時,工作負責人可直接向電力調度申請線路停電。在接到調度工作許可命令后,工作負責人必須按工作票所列內容重新設置安全保護措施,在檢查無誤后方可安排調相。
11、線路調整改造工作全部內容完成之后,工作負責人應及時向電力調度辦理工作終結手續;需在得到調度確認之后,工作人員方可撤離。
12、電力線路調整改造工作結束后,項目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設計、施工單位在三日內將竣工資料報送電力調度、運行管理單位和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