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力線路管理制度

電力線路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983

為了保證礦基本建設正常進行和供電、輸電線路有較高的可靠性和不間斷性,特制訂本規定。

1.未經線路運行單位同意嚴禁在線路上私自接火用電。

2.在高壓電力線路防護區內不準種植高種樹木,凡屬危及供電安全的樹木必須移除,一般樹木與線路邊線距離應持5米以外,如樹木的自然生長高度不超過2米時除外。

3.嚴禁各種車輛碰撞桿塔、拉線、導線和其它供電設備。

4.禁止利用高壓線路桿塔、拉線栓牲畜及綁掛各種物件(如起重吊鏈等)。

5.吊車一類機械在架空線路下方圍作業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抬桿、轉車時必須有人監護。

6.不準攀登桿塔,不準在高壓電力線路附近放風箏,不準往高壓電力線路上投任何物品。

7.嚴禁在高壓電力線路防護區內修建房屋和堆積柴草及易燃、易爆物品。

8.嚴禁在高壓電力線路附近放炮、挖溝和取土等作業,如確實需要在高壓線附近進行以上作業,必須事先取得供電部門同意,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后方可進行。

9.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準以任何借口拆卸、動用高壓電力線路的螺絲、塔材和拉線等器材。

10.未經線路運行單位允許,禁止在桿塔上架各種線路,否則運行單位檢查發現時,可以隨時斷線拆除,并追查責任。

11.電纜上禁止堆放各種笨重物件。

12.禁止電纜溝當排水溝使用,特別是工業廢水帶有酸性液體嚴禁排入,電纜溝最低處應設有泄水井。

13.嚴禁笨重機械如載重車、推土機、大吊車、電鏟等從電纜溝或電纜上通過,如確需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事先通知供電運行單位,如壓壞溝蓋、溝幫、電纜,應立即負責修理和賠償。

14.新敷設電纜若需利用現電纜溝時,必須經電纜溝運行單位同意后方準敷設。施工完畢后,施工單位負責清理溝內雜物,蓋好溝蓋,抹好溝縫。

15.施工單位遇有線路及電纜溝影響施工時,應與線路運行單位聯系協商解決,如發生主要線路、電纜拆遷,應將方案報機電辦審批后執行。

16.新架線路時,高一級電壓不允許走低一級電壓的電桿,必要時應提出方案報機電辦審批。

17.以上規定礦屬各單位應嚴格執行,如有違反者,將根據情節輕重及造成損失的大小,按章賠償全部修理費用及罰款,罰款由線路運行單位開出清單向違章單位轉帳或現金支付,不準拒付。

18.外單位在本礦作業時,發生損壞情況,線路運行單位向委托作業單位轉帳或現金索賠或罰款,并由委托單位負責結算。

備注:

1.適用范圍:本規定對高壓電力線路和高壓電纜的安全防護措施進行了明確規定。本規定適用于全礦及礦屬施工單位。

2.管轄范圍:所有來自供電局變電所的35KV和10kV高壓線路及電纜由機電設備辦負責管理與維護,并負責礦與電業局的電費結算工作。其他電力線路由各所屬單位負責管理與維護。

篇2:軌道線路檢查維修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煤礦軌道線路檢查、維修管理工作,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運輸專業“制度保障”中對運輸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永久性軌道由運輸隊安排專職人員負責經常性檢查維護,必須嚴格執行分段包片制度,責任明確到人。輔助運輸線路每周進行一次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匯報當班調度。所有檢查項目必須有記錄。

(三)電機車司機、釘道工等要認真觀察軌道狀況,發現隱患及時匯報處理。

(四)煤礦每周組織不少于1次對各條軌道線路的抽查,發現隱患要提交隱患通知單。(五)各級管理人員在檢查工作時要認真檢查工作區域內的軌道線路,發現問題及

時通知處理,未處理合格前嚴禁車輛運行。

(六)軌道線路檢查項目包括軌枕搗固、鋼軌接頭、道釘、接頭扣件、道岔分合情況、曲線段軌距拉桿以及接頭平整度、軌距、水平、軌道中心線、方向、高低等。

(七)對軌道線路進行維修作業,必須執行本工種《操作規程》。

(八)軌道進行維修時,必須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九)因修復軌道而停止運輸時間4小時以上時,應報煤礦主管領導批準。

篇3:尾礦庫電力線路照明管理制度

一、電力線路

1、庫區內的電力線路,按安全規程要求敷設整齊,無亂搭亂接現象。

2、位置固定的動力與照明線路,應采用絕緣良好的導線固定在磁瓶上,嚴禁使用裸導線。

3、臨時動力與照明線,應使用防水與絕緣性能良好的膠質電纜。

4、電力線路架設高度不得低于2.2m。

二、照明

1、庫區壩體應設照明,照明應滿足夜班巡查需要。

2、汛期應設強光照明(探照燈等),照明區應覆蓋壩體、道路、排洪設施、集水區及排洪設施泄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