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發電安全管理事項
一:目的
為了確保基站、服務廳發電時發電設備和人身的安全,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時保障網絡的暢通。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基站、服務廳的移動油機的應急發電操作。
三:移動油機發電管理事項
1:應急油機的日常維護要求
1)?發電機每運作50小時必須更換機油。
2)?每次更換機油時要清潔汽油濾清。
3)?每使用200小時必須更換機油濾清器;
4)?每次更換濾清器時要清潔空氣濾清器;
5)?每使用500小時以后要檢查碳刷;
6)?每使用1000小時以后要大修;
7)?發電機必須進行集中存放,發電剩余的汽油不能儲存在發電機內,存放的地方要求有明顯的“嚴禁煙火”標識;
8)?發電機必須統一編號,并按一定的格式做好發電機運行的記錄,每次發電后填寫《移動油機發電記錄表》;編號必須以統一的鋁牌標識
9)?油機出現故障后必須立即維修,一般故障在3天內完成,若屬于特大故障(如大修或需要外購零配件),必須報公司值班人員備案,并在一個月內完成;維修前應事前通知動力室,并記錄待維修油機編號
10)?以上的維護細則以雅馬哈發電機為列,其他品牌的或有一些變化;
2、油機出發前的檢查事項和運輸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油機出發前和使用油機時先要檢查燃油、機油是否足夠,并檢查機油標尺是否脫落。
2)?油機出發前要試機起動(最少一分鐘),確認正常后方可送往目的地發電。
3)?檢查機油時要使用按標尺,機油不能低于最低線,也不能超過最高線。
4)?使用油機時要帶好配套物品如工具、雨傘、電纜、發電警示牌。在雨天,運送過程中還要帶上三色紙,以防在運送過程中淋濕發電機,造成油機損壞。
5)?搬遷油機時要愛護設備,小心輕放,避免人員和設備的損傷。
3、油機發電的操作注意事項
1)?進入基站要與OMC聯系,告知在站發電。
2)?進入基站進行交直流配電操作前,一定要把消防開關置于手動狀態,離開基站時再把開關置于自動狀態。
3)?現場安全置放油機:油機必須置于行人較少涉足、避免日曬雨淋的地方(可以使用太陽傘)減少外界帶來的破壞,并懸掛警示牌,不可將油機放在室內、隧道、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離任何建筑物的距離起碼一米以上;
4)?發電的臨時電纜的布放必須盡量避免跨越路逕、樓道等地段,減少行人接觸電纜;必要時須懸掛警示牌,同時由于臨時電纜跨度較大,涉及范圍大、物品多,因此必須小心收放,嚴禁損壞當地物品、誤傷行人。
5)?接線時,必須同時有2位技術人員在場(其中一人必須有電工操作證)。在油機端,應按國際用電標準左零右相,接好零線和火線(或按照油機操作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接線),并接好地線。
6)?在機房端(配電房端),先把電源總開關打到OFF狀態,通過合適的工具按照電工操作規范接好零線和火線,不能裸露線纜和隨意并接;并檢查接線開關下端是否有其它外(單位)設備,包括空調等等,如有,應斷開其它設備方可供電。
7)?由于油機地線是起保護油機的作用(超負荷或漏電時油機自動跳閘),所以在發電時一定要按照油機使用說明書的方法接好地線(可接到基站主地線排或打地樁),不按規定接地線有可能會招致生命的危險;
8)?油機啟動時不要帶負載,待油機正常工作后開始供電,同時測量基站端電壓是否正常,電壓正常后續一合上整流模塊開關。送電前要用萬用表測量電壓是否正常,確認后再送電。
9)?一般油機發電的最大功率是8.5KW,但實際上油機長期正常運作是達不到此功率的(負載開關為30A),所以在發電時,測量相線的最大交流電流不能超過30A;基站設備的直流電流盡量控制在180A以下(通過整流器的開啟個數來限流),盡量減少基站的負載電流,保護好油機。
10)?其他的油機在輸出功率不夠大時,可降低直流系統的浮充電壓或少開啟整流模塊,使油機的最大輸出不超過額定功率的70%;
11)?發電期間的值守至少留有兩名技術人員值守,一人留守基站,負責定期檢查站內設備的運行狀態;另一人留守油機現場,負責保護油機和狀態檢查;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12)?發電過程中,如因放電時間較長,使電池放電電壓過低,可根據可閉載波表向動力室的值班人員申請閉載波,在得到允許的情況下方可進行閉載波下電操作。
13)?發電過程中,應時時檢查發電電纜是否發熱嚴重,如發熱嚴重(超過80度),應停機檢修。
14)?發電過程中,應時時檢查散熱風扇是否正常,防止報紙之類的垃圾堵塞,造成內部電路的發熱燒壞油機線路。
15)?發電機在站發電使用時間過長,為防止油機發熱嚴重。有條件時可停機半小時到一小時,待油機冷確后再啟動發電。
16)?發電機在運作中,不允許進行加燃油或加機油等操作,如要加燃油或加機油,必須停機后再操作。
17)?在發電過程中,如有收到當地住戶任何有理投訴,應根據現場的情況進行解析處理,如確實無法解決的要立即并上報動力室值班人員,并保障后基站傳輸的設備供電。
18)?遇有突然襲擊的雷暴雨時,應在確保基站關鍵設備安全供電的情況下停止發電,并立即向動力室值班人員說明情況,
19)?在運行中的發電機的5米內禁止吸煙,發電人員需要確保沒有旁人在附件吸煙。
20)?在服務廳發電時首先需要仔細檢查配電箱的接線方式,有發電開關的必須使用發電互鎖開關,沒有發電開關的需要打下服務廳的總開關,并按負載的重要性進行保障;
21)?在安裝有發電開關的基站,必須使用發電互鎖開關進行發電;盡可能的減少配電接線操作;
4.發完電離開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在停發電機的運行前必須確保停電割接時間內設備能正常使用電池電;
2)?在配電箱上打下發電負載的開關,確保油機不帶載;
3)?確保發電機沒有輸出電壓的情況下,使用合適的專用工具拆除發電電纜,恢復配電箱的接線;
4)?在檢查完市電輸入正常后,合上市電開關;
5)?在檢查完各路負載沒有短路的情況下,續一送每一路的負載開關;
6)?和OMC確認是否還有主電告警;在沒有異常告警的情況下方可離開現場,若有限流告警,必須跟蹤告警的變化情況,確保整流器的安全運行。
7)?有條件的基站在深度放電后,必須人工均充(珠江、愛默生電源具有自動均充功能),確保電池能及時的充電。
8)?拆線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接線的安全操作流程一樣;
篇2:擴建發電廠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為切實保證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國家建筑安裝安全法規,結合本工程的特點,編制如下安全管理制度:
(1教育制度
環境健康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安全素質,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全面的安全知識、熟練的安全操作技能、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1新進企業工人必須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工人變換工種,須進行新工種的環境健康安全教育。
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操作證必須按期復審,不得超期使用。
3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使工人熟練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和環境保護操作規程。
4開展班組"三上崗、一講評"活動。班組在班前須進行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記錄的"三上崗"和每月一次的"一講評"安全活動。對班組的安全和環境保護活動有考核措施。
5經常性的開展廠紀、廠規、勞動紀律和法制教育,使全體職工自覺遵紀、守法、愛廠、愛家。
(2技術管理制度
安全技術包括限控技術、防護技術、保險技術、排險救助技術(應急措施)。
1工程技術部門、安環部門應根據有關規定,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本工程的《環境健康安全計劃》,按規定程序審批,并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2項目經理部各部門根據環境健康安全管理的職能分配,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危險源、環境因素進行調查、識別和登記,由安全環保部進行匯總,并按照規定程序上報。
3根據確定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制定相關的控制措施和應急預防措施,明確對應的責任人員。
4編制各種施工技術措施時,必須有環境健康安全的控制措施。重點和危險的施工部位、工序應編制專門的安全技術方案,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
(3檢查制度
制定內容與適用范圍:規定公司、項目經理部、班組三級安全施工和環境保護檢查時間、檢查內容和對發現問題的處理要求。
安全檢查臺帳:現場各級領導和安全員建立施工現場領導值班記錄、安全會議記錄、安全檢查記錄;做好安全日記、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安全隱患整改復查單等。
(4獎懲制度
各項經濟承包有明確的安全施工和環境保護指標和包括獎懲辦法在內的保證措施,并層層簽訂責任狀,做到嚴肅紀律,獎懲分明,確保生產安全。
篇3:柴油發電機房組安全管理制度
柴油發電機房嚴格實行崗位責任制,非本工程部工作人員外,其它外來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本機房,如有特殊情況,需經工程部主管同意后、由本部門人員陪同方可入內;發電機房設備設施符合國家相關的標準及要求,內裝有防火巖棉消聲設施,防止噪音污染,對產生熱源的位置采取隔熱措施,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風;機房內須保持整齊、清潔,與發電機組無關的物品不得堆放在機房內,各種可燃物品如油類應貯藏在規定地點;發電房設置有足夠、有效的消防滅火器材,值班人員應熟悉和掌握消防滅火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保證柴發機房內的主要通道足夠的照明,工作地點的局部照明良好;操作人員需經培訓后方可上崗,嚴禁無證操作;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做到勤聽、勤看、勤檢查,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機房內禁止吸煙;值班人員必須仔細定時填寫發電機的各項有關數據,對機組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要盡量在當班解決,并詳細作好書面記錄,對于關鍵問題要及時向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