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配網核相工作安全措施

配網核相工作安全措施

2024-07-12 閱讀 7266

一、核相工作流程

1、核相前的停電工作應辦理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若在變電站內工作應使用電力電纜第一種工作票。

2、在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終結后,進行核相工作應辦理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若在變電站內工作應使用電力電纜第二種工作票。

3、核相完畢后,應終結第二種工作票,需進行換相、做電纜頭等停電工作,應再辦理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若在變電站內工作應使用電力電纜第一種工作票。

二、配網核相工作的安全措施

(一)架空線路之間、架空線路與電纜線路之間的核相工作,應填用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具體安全措施如下:

1.核相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核相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正確接線,熟悉核相工作的安全措施,核相前應認真檢查核相器是否合格。

2.核相工作至少應有三人進行,兩人核相,一人監護,監護人不得直接進行核相工作;夜間進行核相工作,應有足夠的照明。

3.核相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棉制工作服、絕緣鞋、使用安全帶和戴安全帽、絕緣手套,在工作現場應設置安全圍欄。

4.核相人員與帶電線路及設備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0.7米,在柱上斷路器等設備兩側核相時,監護人員隨時提醒登桿人員注意與帶電部位的安全距離,切不可盲目登高。

5.核相人員應選好核相位置,動作緩慢,逐漸進行,不得使導線劇烈抖動和刀閘片擺動,應盡量在線路和設備的固定部位核相,防止相間短路。

6.戶外核相工作應在良好天氣情況下進行,如遇雷、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核相工作。

(二)開閉所、配電房內、環網柜、分接箱、電纜中間頭核相工作,應填用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具體安全措施如下:

1.核相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核相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正確接線,熟悉核相工作的安全措施,核相前應認真檢查核相器是否合格。

2.核相工作至少應有三人進行,兩人核相,一人監護,監護人不得直接進行核相工作;夜間進行核相工作,應有足夠的照明。

3.核相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棉制工作服、絕緣鞋、使用安全帶和戴安全帽、絕緣手套,在工作現場應設置安全圍欄。

4.核相前,應認真核對設備、間隔編號是否與工作票要求相符。

5.核相前,應對尚未安裝好的電纜頭進行固定,電纜頭相間、與設備之間必須有0.3米的安全距離,如果安全距離不夠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核相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設置臨時圍欄,并懸掛“止步,高壓危險”警示牌,其安全距離不得小于0.7米。

7.核相時,應注意防止誤碰其他設備,造成其他帶電設備開關誤動作。

8.在該項工作安全措施交底票中,繪制與現場實際相符合的布置示意圖。

(三)在變電站10KV高壓室內核相工作,若在高壓柜出線刀閘與出線電纜之間核相,應填用電力電纜第二種工作票;若涉及變電站高壓柜轉冷備,在開關柜的母線側與線路側之間核相的,填用變電第一種工作票。具體安全措施如下:

1.核相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核相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正確接線,熟悉核相工作的安全措施,核相前應認真檢查核相器是否合格。

2.核相工作至少應有三人進行,兩人核相,一人監護,監護人不得直接進行核相工作;夜間進行核相工作,應有足夠的照明。

3.核相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棉制工作服、絕緣鞋、使用安全帶和戴安全帽、絕緣手套,在工作現場應設置安全圍欄。

4.核相前,應認真核對設備、間隔編號是否與工作票要求相符。

5.核相前,應對尚未安裝好的電纜頭進行固定,電纜頭相間、與設備之間必須有0.3米的安全距離,如果安全距離不夠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核相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設置臨時圍欄,并懸掛“止步,高壓危險”警示牌,其安全距離不得小于0.7米。

7.核相時,應注意防止誤碰其他設備,造成其他帶電設備開關誤動作

篇2:配網狀態檢修安全管理考核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各級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制,加強配網設備狀態檢修管理,在《湖北省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的基礎上,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規定了湖北省電力公司配網設備開展狀態檢修的安全管理考核內容與要求。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湖北省電力公司10千伏及以下配網設備的狀態檢修工作。

第二章考核范圍

第四條因下列原因造成電網或設備事故、障礙的,納入本辦法考核范圍:

1、基礎資料和信息收集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等原因導致設備狀態評價結果出現重大偏差;

2、執行《配網設備狀態檢修試驗規程》不到位;

3、配網設備狀態評價流程執行不完整;

4、未考慮成本、環境、安全等要素導致狀態檢修策略出現重大偏差;

5、未按確定的狀態檢修策略實施檢修;

6、未按確定的檢修計劃實施檢修導致檢修超期;

7、未執行標準化作業,出現檢修質量問題。

第三章考核內容

第五條實施配網狀態檢修的單位凡出現考核范圍內的障礙、事故,按《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組織事故調查,認定其性質并根據相關單位或人員的責任實施考核。

第六條實施配網狀態檢修中因工作不當引發考核范圍內的事故、障礙,對有關責任人員按照《湖北省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的相關條款進行處罰。

第七條實施配網狀態檢修的單位發生非人員責任事故,并且未違反國家電網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配網狀態檢修有關規定的,免予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考核。

第八條由于單位或人員責任原因,雖未構成事故或一類障礙,但造成配網主設備重大異常和緊急缺陷的,按照《配網狀態檢修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試行)的通知》內容實施考核。

第四章附則

第九條本辦法由湖北省電力公司生產技術部制定并負責解釋。

第十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3: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分析施工安全措施

[摘要]電力系統由發電、輸電和配電三部分組成。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三大構成之一,關系著電能分配的質量與應用成效。配電環節的保護集中在饋線保護上,配電網不存在穩定問題,一般認為饋線故障的切除并不嚴格要求是快速的。文章首先介紹配電網工程,分析配網工程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各環節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及配網工程項目建設的綜合策略,希望對后續研究有所啟發。

[關鍵詞]配網電力工程;技術;施工安全;措施

原始電能產出后需經過電力系統的綜合調配,把電壓值控制在適宜范圍內才可供應給用戶,以保證用電人員及電器設備的安全性。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三大構成之一,關系著電能分配的質量與應用成效。針對配電網建設期間存在的問題,施工單位需制定安全可靠的作業方案,引入先進的施工技術解決工程潛在的風險。

一、配網工程存在的技術問題與解決方法

配電網工程建設質量決定著電力系統配電操控的效率,影響企業或個人用戶正常的用電水平。若電纜運載的高壓電力直接投入用電設備,短時間內易造成配電系統性能受損,無力承擔強大的電能荷載而出現損壞。隨著社會用電需求量的持續增多,配電網在電力系統中的調配作用更加顯著。就現有的技術條件來說,配電網工程亟須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

(一)電源布置

傳統電源點的分布結構不合理,既阻礙了配電網建設施工的便捷性,也降低了電網分配電源的效率。解決電源分布是提升配電網作業效率的首要問題,電力部門需嚴格按照圖紙設計的要求選擇變電站的地址。如:變電站的位置需接近電源中心,方便配電網規劃建設的要求;電源分布點繞開管線集中的區域,以免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另一方面,供電系統常用的電源設施需加強綜合改造,確保電源設備能夠持續供應足夠的電能,使配電設備穩定地運轉。

(二)無功補償

配網工程的無功補償面臨的技術問題:無功補償裝置應用不科學,導致供電系統遭受諧波干擾,變壓器無法正常發揮出變換電能的作用。此外,變電站引入配電網的發電機,其額定功率系數設置不準確,限制了供電傳輸的有序性。添加無功補償裝置是為了提高配電網的功率因素,進一步減小變壓器與輸電線路的能量耗損,創造更加優越的供電環境。處理無功補償裝置的缺陷,關鍵在于按照供電系統的需求選用補償裝置,必要時安裝綜合性的監測元件。

(三)系統運行

我國城鄉的綜合水平差異較大,農村地區推廣配電網自動化的技術條件有限,在饋線自動化、配電管理系統等方面施工缺乏技術支撐。基于配網自動化的通信傳輸模式相對落后,應用光纖通信技術也受到了硬件設備的限制。配電網自動化是電力工程改造的必然趨勢,自動化技術運用于配網建設能夠轉變“高損耗”的供電局面。為了適應配電網自動化改造的標準規范,需重點解決系統的接線方案,如:環網電纜、架空電網等,都要設計優越的接線模式。

二、防范雷擊事故的安全作業措施

配電網輸電線路常會受到自然雷電現象的襲擊,導致線路傳輸電力的性能減弱,降低了配網的運行效率。施工期間,為了保證配電網工程的安全作業,應注重雷擊事故的安全防范。一般情況,防范雷擊的措施是設置避雷線以增強電網的抗雷擊能力。另外,其他一些常見的安全施工措施也要多方注意。

(一)絕緣裝置

改善輸電線路的絕緣性能,是增強配電網抗雷擊事故的最佳方法。配網施工階段需合理地選擇絕緣方法,對一些特殊的工程區域增多絕緣子的片數。如:根據環境勘測結果,對雷電現象頻繁的區域,以及大跨度高桿、交叉進線等,可通過增多絕緣子片數的方式優化線路的抗雷擊能力,降低意外事故的發生率。

?(二)接地裝置

選用接地裝置的目的是將雷擊引入地下,防止其對配網所連接的電力設備造成損壞。不同配網線路的接地施工方法不一樣,以高壓輸電線路為例,線路抗雷擊性能會因桿塔的接地電阻變大而減弱。鑒于此特點,埋設接地裝置應控制其深入,通常要超過0.7m以上,擴大地引線的截面面積,且保證各線路準確地連接。

(三)避雷裝置

避雷器是常用的避雷裝置,配網工程中應靈活地運用避雷器,將其安裝在適當的位置發揮出防雷效果。盡管目前輸電線路安裝了避雷線,對控制過電壓發揮了顯著的效果。但試驗顯示,依舊存在部分過電壓流通于線路中,安裝避雷器可徹底避免過電壓引起的毀壞事故,為輸電線路、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創造了條件。

三、各環節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安全施工是配電網工程的難點之一,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阻礙了電力工程建設的有序性,給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未來配電網施工需重點解決安全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安全作業措施。根據配電網的基本結構組成,施工期間的安全管理需圍繞著架空線路、電纜、桿塔、變壓器等元器件。

(一)線路

配網工程采用的線路連接方式多為架空,架空線路是指導線架設于桿塔上的線路,長時間暴露在野外作業。施工單位制定架空線路方案需考慮其傳輸電能的環境,避免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而影響系統性能。此環節施工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是檢查線路連接是否存在交叉問題,避免通電運行后發生短路現象;二是根據圖紙組裝線路,尤其是絕緣子安裝需符合外界防雷的要求。

(二)桿塔

桿塔是支撐線路的基礎設施,利用絕緣子把導線架設于空中,是維持供電系統正常運轉的主要結構。從目前施工情況看,桿塔面臨的主要安全風險是架設不穩定,特別是桿塔底部埋設深度不足,線路在系統運轉期間易受外界強風的干擾。桿塔施工階段應進行必要的加固處理,根據配網工程的性能指標合理選用木桿、水泥桿、金屬桿等設施,桿塔施工現場管理體系如圖1。

(三)變壓器

變電站是供電系統的中轉站,負責把高壓或低壓電能進行變換,使電壓處于某一特定值域再供應給設備使用。由于施工人員操作不當,變壓器的線圈易燒壞,使變電站的變電操作發生故障。從安全角度考慮,變壓器安裝前需經過模擬調試,確定供電系統構件所能承擔的荷載大小,再接通電壓裝置完成有關的變電操作。技術人員可添加在線監測儀器,檢測變壓器的安全狀態。

四、配電網自動化施工技術的運用

自動化改造是配網工程建設的必然趨勢,其要求配電網內的多個結構實現自動化改進,發揮出更加穩定可靠的功能。開關是配電網操控的主要裝置,其在自動化施工技術運用中的重點:(1)電纜線路的開關和環網開關,在電纜線路設置分支開關,根據開關配置一遙或者兩遙的功能;對于環網線路應當配置三遙功能,使環網線路的某一段發生故障時,能夠自動進行定位并且自動對故障區域進行隔離。(2)對于架空線路設置自動開關功能,應添加有就地分合閘操作功能的自動化設置,使主站系統對各個網點進行綜合監控。(3)發揮架空分支線路的開關功能,對自動開關配備優越的保護模塊及遙控模塊,當某個分支出現故障可迅速切斷線路。

五、結論

總之,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關鍵組成,對原始電能起到了調度分配的作用。新時期國家投資電網工程建設,施工單位需加強配網施工技術問題的處理。根據安全作業的規范要求完善現場管理,確保配網工程在安全、穩定、可靠的環境下順利實施。此外,配網建設潛在的故障問題也是安全管理的重點,設計自動化監測系統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