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電桿施工單回路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中央變電所35502隔離開關北側進線桿使用時間較長,桿身損壞嚴重,現準備對其更換,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施工方案:
本次共更換一根進線桿,首先取下與進線桿橫梁相連接的瓷瓶(拆除順序為先拆除瓷瓶東側與鋼絞線的連接,再拆除瓷瓶與橫梁的連接),接著拆除橫梁,拆除進線桿,最后安裝新電桿,安裝橫梁,連接瓷瓶。
二、主要施工環節:
材料準備,取瓷瓶,拆橫梁及舊電桿,安裝新電桿,安裝橫梁,連接瓷瓶。
三、施工措施:
1、施工前認真校對設備尺寸,保證加工件尺寸準確連接無誤。
2、施工前準備好各種所需材料配件,勞動保護用品。
3、施工前將新電桿用吊車吊入變電所距離施工地點較近的空地上,并在鋼圈上焊接兩個起吊鼻子,充分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4、停電并確認后,按順序拆除3個瓷瓶兩側的連接,并將瓷瓶緩慢放在合適的位置。
5、在橫梁上選擇合適的起吊點掛在吊車上并帶上力,拆除橫梁與電桿的連接座螺絲,并放在合適的位置。
6、用兩根12#鋼絲繩纏在電線桿的桿身上,對稱打結掛在吊車的勾頭上帶緊,用風鎬拆除電桿的水泥根基,再拆除基礎與桿的筋連接,盡量保證垂直起吊,將電桿移動到空地上。
7、在新電桿的起吊鼻子上穿兩根12#鋼絲繩并掛在吊車的勾頭上,用吊車垂直起吊并就位,焊接根基并找正。
8、用吊車將橫梁就位,與電桿連接好,再次找正后焊接牢固。
9、先將瓷瓶與橫梁連接好,再與東側鋼絞線連接。
10、確認無誤后,恢復供電。
11、清理現場雜物。
四、技術安全措施:
1、施工時必須設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施工前要由施工負責人向所有參加施工人員講清當班工作內容、程序、步驟、安全注意事項。
2、所有參加施工人員要明確當班工作任務及責任、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安裝質量標準,對不能勝任當班工作的人員,不得安排參加施工。
3、開工前,認真清理現場雜物,由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對施工現場做好隱患排查和安全確認工作,確保施工現場無安全隱患。
4、施工前各種所需材料配件工具準備準備齊全,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
5、連接螺栓、鋼絲繩及起吊鼻子等起吊設備必須符合要求,必須經施工、安全負責人事先檢查,確認完好無損后方可使用,起吊設備時應慢起慢落,以防損壞設備。
6、起吊前要先試吊,確認無誤后再正式起吊;起吊時可用幾根棕繩拴在桿身上以控制桿身的偏移方向。
7、起吊設備時人員嚴禁站在起吊臂下方,起吊時要有專人負責指揮,并時刻注意起吊情況,發現問題立即發出停車信號。
8、吊運電桿時,可根據現場需要拆除部分停電線路,保證施工安全。
9、登高作業時登高人員必須佩戴合格保險帶,并掛在合適位置。使用梯子時梯子必須有專人扶持,如用電動升降梯,注意不能過載使用,且基礎要放平。
10、焊接連接時要保證焊接牢固可靠,連接螺絲要緊固牢靠。
11、停送電時,嚴格執行兩票制度和復誦制,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12、停送電時,必須嚴格按照先停斷路器,后拉隔離開關,先送隔離開關,后送斷路器的順序操作。
13、停電后,必須驗電,放電,封線、掛牌,無誤后再施工。
14、驗電筆使用前要進行完好確認。
15、所有有返電可能的線路必須有明顯的斷開點。
16、施工時要保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并拉警戒線,設專人監護。
17、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勞保用品,戴電工帽并做好聯保互保和自主保安工作。
18、停電燒焊報告另行審批。
19、施工前,組織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學習貫徹本措施,并留字簽名。
20、施工現場要有科、隊管技人員跟班。
五、35KV線路安全運行措施
1、在施工前對運行線路進行一次全面的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運行線路在施工期間的可靠運行。
2、施工期間機電科派專人對運行線路按照規定的巡視內容不間斷巡視,將巡視情況及時向變電所當班人員匯報,并做好巡視記錄。如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向科值班人員匯報,對威脅線路安全運行的外單位施工,現場及時制止并匯報科值班。
3、與淮北供電調度聯系,施工時間段應選在晴好無風天氣進行,避免不可抗力導致供電中斷。
4、施工期間派專職電工在變電所監視運行,科值班人員堅守崗位,隨時接聽值班電話。
5、機電科組織搶險隊伍隨時待命,并備齊各種材料、器具。隨時做好線路應急搶修的準備。
6、施工前組織有關人員對掉電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演練,提高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減小突發事故對我礦造成的損失。
六、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一)成立應急小組
礦應急小組:
組?長:劉?峰(總工程師)?
成?員:趙衛國(機電副總)?劉名李(通風副總)
閆守春(安全副總)?朱?昊(采煤副總)
劉?彤(掘進副總)?肖大勇(調度所長)?
蔣同清(機電科長)?孫遠超(保運區長)
徐光文(通風區長)
機電科內部應急小組:
組長:蔣同清、沈彬
副組長:趙祥順、曹安心、段宏德、陳培剛、周俊
成員:馮文東、陳輝、王連宗、李本剛、張明明、鄭如杰
值班電話:8030、4995161
(二)應急預案啟動程序
1、當班變電工在全礦掉電后,應立即向礦調度所、科隊值班匯報。一名變電工與供電調度取得聯系,詢問事故原因及事故性質,另一名變電工做好恢復供電前的準備工作。
2、隊值班立即會同值班電工一起趕赴地面變電所,判斷事故類型,并做好應急處理的準備工作。
3、科值班人員立即匯報礦調度所及其內部應急小組組長,礦調度所通知礦應急小組組長。
4、礦應急小組組長及成員接到通知后應迅速前往調度所指揮處理。
5、機電科內部應急小組成員組織搶險隊伍緊急集合待命,做好事故搶險的一切準備。
6、相關車間人員要在電話旁待命,隨時接受應急小組的指令,并按指令要求進行操作。
7、應急小組隨時接受上級的指令,并按指令指揮事故處理。
8、礦應急處理指揮部設在礦調度所,機電科內部應急處理指揮部在中央變電所及事故現場。
(三)應急預案實施程序
⑴馬莊區變上一級電源出現故障
1、一名變電工和供電調度取得聯系,確定事故類型,另一名變電工做好恢復供電前的操作準備。礦應急小組通知各風井司機、Ⅱ水平泵房司機及井下各采區變電所變電工原地待命,做好恢復送電的準備。
2、待35KV運行線路受電后,變電工按操作程序逐步恢復供電,整個操作過程要有電工現場監護。
各風井司機在6KV受電后,立即確認風機電源是否有電,并按操作規程啟動風機,向應急小組匯報風機運行狀況。
Ⅱ水平泵房司機在6KV受電后,按操作規程恢復供電。司機做好各開關柜運行監視。
各采區變電所變電工在總高防開關電源受電后,按照先總后分、先高壓后低壓、先局部通風用電后生產用電逐級恢復送電。
各車間恢復供電后要及時向礦應急小組匯報恢復情況及設備運行狀況。
⑵運行回路線路故障
1、一名變電工和供電調度取得聯系,確定事故類型,若運行線路可以繼續運行,另一名變電工做好恢復供電前的操作準備。礦應急小組通知各風井司機、Ⅱ水平泵房司機及井下各采區變電所變電工原地待命,做好恢復送電的準備。
2、若運行線路不能再繼續運行,施工人員立即停止施工,做好恢復供電的準備工作,變電工做好倒回路操作準備。施工線路具備運行條件后立即與供電調度聯系,對線路進行送電恢復供電。應急小組通知各風井司機、Ⅱ水平泵房司機及井下各采區變電所變電工原地待命,做好恢復送電的準備。
3、若兩回路均無法正常運行,應迅速啟動礦井停電應急預案。
4、變電工和供電調度取得聯系,做好對線路搶修的先期準備。變電工及風井司機在車間待命。
5、搶險隊伍帶齊必要的器材、工具迅速趕往事故地點進行應急搶修,搶修有專人指揮。
6、搶修結束線路具備運行條件后,迅速與淮北供電調度聯系,恢復線路的供電。
7、等35KV線路受電后,變電工按操作程序逐步恢復供電,整個操作過程要有電工現場監護。
8、各風井司機在6KV受電后,立即確認風機電源是否有電,并按操作規程啟動風機,向應急小組匯報風機運行狀況。
(四)事故響應程序
1、事故應急處理后,及時組織人員對施工線路進行檢修,確保線路能正常充電備用。
2、對事故的原因要認真分析總結,制定防范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確保供電的安全可靠。
3、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突發事件進行模擬演練,提高應急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礦井的抗災能力。?
篇2:供電電桿選擇埋設安全技術措施
供電電桿選擇及埋設安全技術措施
1)電桿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桿。鋼筋混凝土電桿不得露筋,并不得有環向裂紋和扭曲等缺陷占若采用木桿和木橫擔,其材質必須堅實,不得有腐朽、劈裂及其他損傷。木桿總長度不宜小于8m,梢徑不宜小于140m。
2)電桿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不得有傾斜、下沉及桿基積水等現象,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加底盤或卡盤。
②回填土時應將土塊打碎,每回填O.5m夯實一次。桿坑應設防沉土臺,其高度應超出地面O.3m。
③電桿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宜符合表15―1的規定。
表15―1電桿埋設深度(單位:m)
桿高89lO111213
埋深1.51.61.71.81.92.O
④嚴寒地區應埋在凍土層以下。
3)拉線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拉線坑的深度宜為1.2~1.5m。
②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不宜小于45。,當受到地形限制時不得小于3000
③終端桿的拉線及耐張桿承力拉線與線路方向應對正;分角拉線與線路分角方向應對正;防風拉線與線路方向應垂直。
④拉線從導線之間穿過時,應裝設拉線絕緣子。拉線絕緣子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2.5m。
篇3:立拆換電桿作業規程辦法
立、拆、換電桿作業規程
第一條人工、機械立桿、換電桿,都應了解周圍環境;不準非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在鐵路、道路、廠礦、學校附近及繁華地區,必須設專人維持秩序,保障安全。
第二條人工立、換電桿:
1.必須專人負責組織,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各負其責,齊心合力;
2.先檢查桿坑是否夠深,坡道(碼道)挖的是否合適,同時檢查工具、機具是否齊全、牢固;
3.作業人員應事先明確電桿的起立方向,防止觸碰房檐或其它設施和用戶燈線、電力線。
4.在山坡上或地勢不平地區立桿或立較長電桿,必須使用夾扛和栓幌繩。
第三條拆電桿:
1.拆除電桿,必須先拆移桿上的線條和桿上設備及拉線,然后方可拆除電桿;
2.上電桿前,應先檢查電桿根部是否牢固,若有傾倒可能,必須在拆除線條前打臨時拉線或用桿叉支穩妥。
3.拆電桿前,應有措施和方案,防止觸碰附近電力線和其它設施。
4.人工拆電桿必須用繩索拉住,防止自由傾倒。使用吊車拔電桿應先試拔,若不動,可能是桿根設有橫木或卡盤,此時,不準再用吊車拔電桿。
第四條更換電桿:
1.更換電桿時,如果在舊電桿上掛滑輪來吊立新桿,應先檢查舊桿桿根是否牢固,若已腐朽,應設置臨時拉線。
2.新桿立起后與舊桿捆扎在一起,再上桿拆、移線條和附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