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學備課管理制度
廣營路小學備課管理制度
一、原則要求
(一)教師個人備課要求
1.教師上課必須要先備課,不得無備課上課。
2.教師個人備課呈現方式分為詳案和簡案兩種。
具體劃分辦法是:按教齡分為a、b類
a類:不足十年教齡或需要評職稱的教師必須要有完整、規范的教學設計詳案,原則上均為手寫。不得簡單照抄別人的教案,不得用集體備課教案來代替自己的教學設計,否則視為無效備課。
b類:教齡超過十年,并已熟悉備課規范、能夠自主、熟練地進行教學且教學質量較高(成績超過區平均)的教師,可不再完整、規范地手寫祥細的教案,在擬出(自我化的單列材料)清晰的學期教學總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時目標及基本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可以用多種方式呈現教學設計。主要是:表格式教學設計,框圖式教學計,電子課件式教學設計,集體備課教案加旁批、旁注和課后反思的教學設計,粘貼單葉紙質材料的教學設計,教學基本環節加教材中旁批、旁注的教學設計等。
凡是教學從未上過的教材(含新教材),備課必須要有課時教學目標要點和較詳細的教學流程設計。
3.復習、試卷評講、作業評講等類型的備課統一按b類執行。
4.教師個人教案中要有教學反思,分為三類:一定數量的課時反思,每個單元反思,期中、期末反思,一學期合計不少于20次。
5.每節課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完成。
(二)集體備課要求
1.在能夠實行集體備課的學科和年級采取設置備課組,具體設置:
(1.)各年級分別設置語文、數學學科備課組,另設英語、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及其他備課組。
(2.)各備課組一學期要有不少于10次集體備課,允許呈現不同形式的備課,但其中有不少于5次完整、規范的教學設計詳案。
(3.)備課要以教師個人備課為主。集體備課主要內容:統一備課章節或單元的教學目標要求,包括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材目標的設置、教材重難點的處理、教法選擇、師生雙邊活動、媒體選用、練習設計等。
二、檢查辦法
1.備課檢查采取不定期檢查、定期統一檢查和交流展示的辦法進行。重點是不定期檢查。
2.不定期檢查由隨堂聽課檢查與抽查相結合、行政值周檢查。為體現公平性和隨機性,不定期抽查采取抓鬮的形式進行。
隨堂聽課檢查與抽查辦法:校領導與教科處人員以年級或學科為單位一學期不少于5次抽查。聽后檢查備課。主要查備課與上課的內容是否相符合,以及課堂教學的效率、備課質量。
行政值周檢查辦法:行政值周不少于兩人,每周以班為單位至少跑面查一次,主要查教師上課有無備課。
3.由教科處統一組織檢查一學期不少于3次。期初主要查假期備課情況,期中檢查反思等情況,期末檢查教師一學期的備課情況并進行匯總登記。
4.教師個人備課分類別交流展示一學期不少于一次。
5.備課檢查都要求作好記錄,并由被檢查人簽名后保存,作為年度考核依據。
6.校長一學期對備課管理的督查與核實不少于2次。
篇2:醫院業務科室備課制度
醫院業務科室備課制度
一、科室接到教學任務后,由醫務科根據要求,安排任課教師,并將任務下達給任課教師,督促其認真備課。
二、任課教師接到教學任務后,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和有關資料,根據學生情況,擬好教案。
三、教案內容授課題目、講授內容提要(講稿)及時間、教學方法、參考資料所需教具(掛圖)、用以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方法和提問的問題、布置課下作業等。
四、個人備課結束后,應將教案提交醫務科,由醫務科組織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研究討論教學方法,解決疑難問題,交流教學經驗。
五、新任課教師,由醫務科指定有經驗的教師幫助指導其備課,備課結束后,在科室內部進行試講,安排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指導。
檔案管理制度
篇3:某中學多媒體備課室管理制度
中學多媒體備課室管理制度4
一、多媒體備課室是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是為教師開展教育和教學活動、進行多媒體備課的活動場所,一切行動都不能違背這個宗旨。
二、機房設備使用者要愛護所有設備,不得惡意損壞或拿取機房內的東西,不得在微機桌或微機上亂涂畫。
三、在機房內使用不得在硬盤中保存任何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
四、不得在硬盤中刪除其他教師所保存的資料。
五、不準登陸到不健康的網站,不得在網上發布不健康的言論。
六、不得隨意在網上下載軟件,絕對禁止在機房內使用黑客軟件或類黑客軟件,絕對禁止對任何服務器進行非法訪問,不得隨意更改微機的軟件設置。
七、愛護機房衛生,不準帶入任何食品及飲料進入機房;不得在機房內亂扔東西。離開機房時,要自己的帶來的東西帶走。
八、每個教師有使用權,請自覺登記自己的上機時間和事由。上機時要保持室內安靜。
九、離開機房時,要按正確的程序關閉主機及顯示器的電源,同時將凳子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