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鎮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望直港鎮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為了做到資源共享,集思廣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集體備課提出如下要求:
一、組織形式:
1、以年級學科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雙周一下午放學后開始活動(集體研究課時間由本備課組商議臨時決定,不要利用周一下午的集體備課時間,一個月備課組至少開展一次研究課活動)。內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識點的確定及學法指導。
2、全校以學科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學中成功的教學經驗。
3、全校語文6個備課組,數學分一二年級、三年級、四五年級、六年級4個備課組,英語為1個大備課組,體育1個備課組,藝術1個備課組。
二、要求:
1、集體備課要做到時間、地點、內容及主備人四落實。
2、由備課組長組織本組教師對所備單元進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師能準確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難點及教育價值,提高教師個體靈活駕馭教材的能力,并確定由主備人對本單元(或章節)進行初備。
3、以備課組為單位對主備人的備課初稿進行討論、修訂。(主備人應在一周前把所備初稿交到任課教師手中。)這一過程應該真正成為師師互動的課程,主備人介紹了設計思路以后,其他教師可以暢所欲言,肯定設計的精彩之處,同時,對有待完善之處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也可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讓大家共同品評。最后形成的教案要達到: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本學期每個學科要建立單元評估制度。
4、在集體備課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各任課教師結合各班學生和教師個人的實際情況,在備課紙旁注部分,對教案進行個性化的修改。
5、在課程教學完成后,教師要針對教學實踐寫出教后感(或教學反思)。教后感要有針對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觀、實際地總結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的成功經驗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對今后的教學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各備課組每月要組織一次任課教師教學反思錄交流,,從而真正做到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學校每學期在備課組推薦的基礎上,組織一次教學反思錄交流與展評。
6、教師要把集體備課中研究出的結果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注意事項:
1、領導參與并檢查集體備課情況,及時督促各年級各學科認真開展好集體備課工作。
2、備課組長要作好記錄,期末結束時交教導處存檔。
3、集體備課時間不得做任何與集體備課無關的事,不得遲到、早退或無故缺席。
望直港鎮中心小學集體一年級語文學科集體備課安排
篇2:某學校集體備課制度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
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集體備課制度(試行)。
1、要求各年級各學科均實行集體備課,特別是六年級的復習課更應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
2、各年級段均設一名備課組長,備課組長對各備課組集體備課負主要責任,起組織、指導、督促檢查、記錄情況作用。
3、堅持每兩周一次集體備課時間,做到計劃落實、課題落實、人員落實,任何人不得遲到、缺席,有特殊情況須向備課組長請假。每期的集體備課時間、地點見附表的具體安排。
4、集體備課時間須討論兩周內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各教師在備課本上作好討論情況記錄。
5、備課組長要認真做好每次集體備課情況記錄,包括備課時間、參加人員、備課內容、活動討論意見等,單周五前上交教導處檢查。
6、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
“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人;“五備”:備大綱(課程標準)、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訓練,重點研究本學科教與學的改革與創新。
7、集體備課的實施程序:
集體備課首先由主講人進行說課,并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供大家討論。然后由參加備課的成員進行集體討論研究,提出改進意見。最后由備課組成員對討論的意見進行整理,根據自己的教學形式和特色,在備課本上形成整合性的集體備課教案。
篇3:小學集體備課工作制度
臨湖第二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小學各年段的教學要求,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認真分析教材編寫意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年級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研專題,報教研組并組織實施。
3、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備課組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集體備課時,教師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研討,研討過后再進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學預案。每兩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另外可以不限時間地利用同年級同學科同辦公室的有利條件,開展一些同專題或是共性問題等的研討。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教學內容;定主講人員,定專題。
共同研究:
(1)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制定;
(2)每一單元及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每一篇課文或每一課時的作業或練習;
(4)每一課時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同年級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積極參與同年級同學科的磨課活動(同一課題多人上)。
5、制定好學科的復習計劃,做好命題、測試、閱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6、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要求每學期上交一篇專題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