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大練兵工作獎懲規定
關于加強大練兵工作的獎懲規定
第一條:為全面強化大練兵工作,健全獎懲機制,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堅持“練為戰”的方針,以科、所、隊為基本單位,組織民警開展基本警務知識、警務技能、體能訓練,不斷增強民警的政治、業務、體能素質,提高執法、服務水平。
第三條:分局成立大練兵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政委任副組長、其他黨委委員為成員。下設練兵辦,依托分局政治處,負責全局練兵工作的組織、指導、檢查與考評工作。各單位相應成立大練兵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單位訓練工作的組織安排和具體實施。
第四條:大練兵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各單位主要領導為本單位大練兵工作第一負責人,要親自抓;政工領導為分管負責人,要具體抓;其他領導要按照分工,協同抓好工作落實。
第五條:分局對大練兵工作實行年度評比表彰,對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獎勵。
第六條:大練兵工作納入分局年度工作綜合考評,作為單位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大練兵工作不達標的單位,集體不能評先評優,單位主要領導、政工領導也不能評先評優。
第七條:單位練兵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方案;有組織實施;有訓練教案和記錄;有民警訓練檔案;有保障獎懲落實。
第八條:45周歲(含)以下民警每年必須參加不少于15天的實戰訓練。
第九條:實行實戰必訓分級考核達標制。考核成績均為優良以上的,評為A級,經市局練兵辦復核,年度可予免訓;考核成績均為及格以上的,評為B級,只針對沒有達到優良以上科目進行訓練;考核成績有一門以上不及格的,評為C級,必須進行強化訓練。
第十條:實行民警訓練不合格復訓制度。考核不合格的民警必須參加下一期同類培訓班復訓。
第十一條:因訓練不落實、處警不當發生民警無謂傷亡的,要及時報告情況,檢討原因,認真整改,屬于責任事故的要追究責任。
第十二條:加大教育訓練經費的投入,確保年度民警教育訓練專項經費按不低于年度公安業務經費5%的標準落實。
第十三條:健全專兼職教官制度,建立教官人才庫。分局教官由參加過市以上專門培訓的民警選任;所、隊小教官由參加過分局專門培訓的民警選任;分別負責在分局、所隊層次帶隊訓練。
第十四條:根據省廳、市局要求,改善教官的政治待遇。受聘的專兼職教官,聘任期滿考核優秀的,在人事調動、選拔后備干部、提拔使用、晉升職級和專業技術職稱時,作為優先考慮的依據之一。教官在教學訓練和相關研究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應予以記功、嘉獎。在聘任期內(每次聘任期滿為2年),教官(含專職或兼職)按干部任免有關規定選拔聘任相應的非領導職務,即初級教官聘任副股級警長至副主任科員,中級教官對應聘任副主任或主任科員,聘任期滿,經考試合格的,給予延聘,任期滿2個聘任期的,按干部任免有關規定和程序改任領導或非領導職務。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恢復原職務、職級。
第十五條:本規定由分局練兵辦負責解釋。
篇2:CNG加氣站崗位練兵制度
1、在班長的組織和帶領下,圍繞本崗位的實際情況,開展學技術,練技能,比貢獻活動。
2、定期開展崗位技術練兵競賽活動,按崗位練兵要求,以熟練本崗位工作范圍。正確判斷處理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為內容,開展知識和技術競賽。
3、熟練掌握本崗位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設備的性能構造和工作原理,實施正確操作和保養工作。
4、不斷更新知識,摸索、熟悉壓縮機、程控盤,售氣機等新設備的作用、原理、流程及特點,刻苦鉆研本崗位的新技術、新知識,推廣應用新工藝。
5、每月開展一次班組技術經驗交流會,進行技術、思想交流、推廣新經驗,每半年CNG站負責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召開一次班組長會議,進行評比、講評,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篇3:班組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制度
1、崗位練兵與技能競賽的目的:引導員工立足本職崗位學練技能,進一步提高員工素質,勇于創新、建功立業,成為扎煤公司技術尖兵,掀起比、學、趕、幫、超熱潮,培育一流人才,創出一流業績。
2、積極組織參加公司、礦、隊的崗位練兵與技能競賽活動。組織要制定詳細崗位練兵與職業技能競賽實施方案,細化崗位練兵與職業技能競賽的具體內容,明確要求,取得實效。
3、設置崗位練兵與職業技能競賽的科目,認真做好量化考核及評分標準,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力求達到練兵活動的目的。
4、開展各崗位業務及技能競賽,以理論考試和現場實際技能比賽相結合的方式,統一組織開展崗位練兵與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檢驗員工在各崗位學習業務和技能的成果。
5、各工種應熟練掌握本職工作業務和技術,切實增強參加崗位練兵和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的信心和責任感。
6、參賽選手要熟悉本崗位工作范圍內的相關業務知識及實際操作要領,成為本職工作當中的行家里手。
7、對崗位練兵活動要進行總結,在業務競賽的基礎上,評選先進業務能手,并進行表彰獎勵,并報名參加上級職業技能競賽,力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