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桁架安裝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鋼桁架安裝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3215

2.4鋼梁安裝:

2.4.1吊點必須設在鋼梁三匯交節點上。鋼梁起吊時離地50cm時暫停,檢查無誤后再繼續起吊。

2.4.2安裝第一榀鋼梁時,在松開吊鉤前初步校正;對準鋼梁支座中心線或定位軸線就位,調整鋼梁垂直度,并檢查鋼梁測向彎曲,將鋼梁臨時固定。

2.4.3第二榀鋼梁同樣方法吊裝就位好后,不要松鉤,用系桿或檁條臨時與第一榀鋼梁固定,跟著安裝支撐系統及部分檁條,最后校正固定,務使第一榀鋼梁與第二榀鋼梁形成一個具有空間剛度和穩定的整體。

2.4.4從第三榀鋼梁開始,在屋脊點及上弦中點裝上檁條即可將鋼梁固定,同時將鋼梁校正好。

2.5構件連接與固定:

2.5.1構件安裝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節點,需檢查連接節點,合格后方能進行焊接或緊固。

2.5.2安裝螺栓孔不允許用氣割擴孔,永久性螺栓不得墊兩個以上墊圈,螺栓外露絲扣長度不少于2~3扣。

2.5.3安裝定位焊縫不需承受荷載時,焊縫厚度不少于設計焊縫厚度的2/3,且不大于8mm,焊縫長度不宜小于25mm,位置應在焊道內。安裝焊縫全數外觀檢查,主要的焊縫應按設計要求用超聲波探傷檢查內在質量。上述檢查均需做出記錄。

2.5.4焊接及高強螺栓連接操作工藝詳見該項工藝標準。

2.5.5鋼梁支座、支撐系統的構造做法需認真檢查,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零配件不得遺漏。

2.6檢查驗收:

2.6.1鋼梁安裝后首先檢查現場連接部位的質量。

2.6.2鋼梁安裝質量主要檢查鋼梁跨中對兩支座中心豎向面的不垂直度;鋼梁受壓弦桿對鋼梁豎向面的側面彎曲,必須保證上述偏差不超過允許偏差,以保證鋼梁符合設計受力狀態及整體穩定要求。

2.6.3鋼梁支座的標高、軸線位移、跨中撓度,經測量做出記錄。

2.7除銹、涂料:

2.7.1連接處焊縫無焊渣、油污,除銹合格后方可涂刷涂料。

2.7.2涂層干漆膜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

三、質量標準:

3.1保證項目:

3.1.1鋼結構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評定,應在該工程焊接或螺栓連接經質量檢驗評定符合標準后進行。

3.1.2構件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檢查構件出廠合格證及附件。由于運輸、堆放和吊裝造成的構件變形必須矯正。

3.1.3支座位置、做法正確,接觸面平穩牢固。

3.2基本項目:

3.2.1構件有標記;中心線和標高基準點完備清楚。

3.2.2結構表面干凈,無焊疤、油污和泥砂。

3.3允許偏差項目;

篇2:某商業城鋼桁架涂裝工藝

商業城鋼桁架涂裝工藝

涂裝的要求及執行規范標準

涂裝的要求:構件均采用拋丸除銹。拋丸除銹的等級為Sa2.5級。防銹底漆兩道,涂層干漆膜的總厚度不小于70um。

執行規范標準

《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8923-1988)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12-20**)

《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20**)

《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條件》(CECS24)

涂裝材料要求

底漆采用二遍紅丹防銹漆;網架采用防火涂料。且耐火極限不小于0.5小時。

涂裝的操作工藝

材料必須有產品化驗單,產品說明書及合格證。

材料必須注明出廠日期和儲存期,禁用過期產品。

施工機具:拋丸機、回收裝置、噴漆槍、噴漆氣泵、鏟刀、手砂輪、砂布、鋼絲刷、壓縮機、油漆小桶、刷子。

工藝流程:

涂裝前鋼材表面進行拋丸除銹處理,應將粉狀浮銹、可剝落的片狀氧化皮、油污、飛濺物、灰塵等徹底清除干凈直至鋼材表面呈鋼灰色,表面質量達到Sa2.5級質量標準。然后用干刷、干凈的抹布或通過壓縮空氣的辦法將鋼材表面的灰塵清除干凈。

拋丸除銹完成后,在不超過4-6小時內清理除塵,噴涂底漆二度。

涂料的調制

配料員必須熟悉材料的性能,配方及注意事項。

將涂料攪拌均勻,若發現漆皮、雜質顆粒或粗大顆粒,必須用80目以上鋼絲網過濾后,方可使用。

嚴格控制配料后熟化時間。

每次配料必須在4-6小時內用完,超過時間禁止使用。

嚴格控制各種固化劑、稀料的加入量,待涂層固化12小時后,檢查合格即可交付使用。

底漆涂裝

將油漆充分攪拌均勻,使其色澤、粘度均勻一致。

噴涂第一道底漆,注意噴涂方向應一致,均勻整齊。

涂完第一道底漆,等其干透后,再噴涂第二道底漆,直至達到設計規定的漆膜厚度。

涂層質量檢查

除銹按《涂裝前的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8923-1988)中Sa2.5級等級彩照檢查,粗糙度在40-75um。

外觀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涂層平整均勻無氣泡、針孔、灰塵,用目視檢查。

厚度檢查,每層的厚度,整體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用測厚儀檢查。執行《漆膜厚度測定法》(GB1764-79)檢查。

附著力測定用膠帶貼在涂層上,壓緊膠帶,提起膠帶一端漆膜不脫落為合格,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

檢查數量:每類鋼結構抽查10%,且不少于3件,每件測五個點。

面漆涂裝:面漆的噴涂將在施工現場進行,在噴涂前,應先對碰損、剝落的構件進行除銹、補刷底漆。

噴涂時應注意:

調整好噴嘴口徑、噴涂壓力,使噴槍管能夠自由的拉伸到作業區域。

噴涂時應保持好噴嘴與涂層的距離,一般噴槍與作業面距離應在10mm左右。

噴槍與構件基面角度應保持垂直,或噴嘴略為上傾。

噴涂時噴嘴應平行移動,移動時應平衡,速度一致,才能保證涂層均勻。

防火涂裝工藝

防火漆的涂裝將在桿件安裝就位后,在施工現場進行噴涂/噴刷。

防火涂料選擇經當地消防部門批準的合格產品。

檢查涂料的批準文件及出廠合格證。

劃定施工現場范圍,提供良好的涂裝環境。

確保混合機、灰漿泵、鋼絲網剪刀、計量容器等機具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表面處理:徹底清除構件表面的灰塵、焊渣飛濺物、浮銹、油污,并補刷碰損或漏刷部位的底漆。

涂料配料、攪拌:涂料應隨用隨配。攪拌時先將涂料倒入混合機內加水拌合,再加高強膠粘劑及鋼防膠,使其濃度達到可噴程度。

涂料噴涂:

正式噴涂前,應先試噴,經消防部門、質檢站檢驗合格后,再大面積作業。

第一層噴涂完成后,晾干7-8成后,再噴第二層,直至涂料厚度達到所需要求為止。

噴涂時噴槍要垂直于構件,距離6-10cm為宜,噴涂氣壓應保持0.4-0.6Mpa.

涂裝要求

除銹合格的基層,必須在6小時內進行噴涂。

每道漆嚴格控制間隔時間。

涂層必須做到均勻,不漏涂,不流淌,不起皺。

涂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必須保證涂層的附著力。

表面要平整光潔,顏色一致。

施工環境控制(下列情況不準施工):

氣溫低于5°C。

氣溫高于40°C。

相對溫度大于85%。

大風、下雨、大霧、結露。

當氣溫高于30度時,應避免干噴現象。

質量檢查

拋丸除銹:清潔度應根據ISO8501-1:1988標準圖片進行對比檢查,粗糙度采用粗糙度測量儀測量,其范圍控制在40-75μm。

底漆涂裝檢查

外觀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涂層平整均勻無氣泡、針孔、灰塵,用目視檢查。

厚度檢查,每層的厚度,整體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用測厚儀檢查。執行《漆膜厚度測定法》(GB1764-79)檢查。

附著力測定用膠帶貼在涂層上,壓緊膠帶,提起膠帶一端漆膜不脫落為合格,按《漆膜附著力測定法》(GB1720-79)檢查。

防火涂裝

由專職質檢人員用帶刻度的鋼針抽查涂料厚度。

用小錘輕輕敲擊桿件,檢查是否有空鼓現象。

觀察涂料表面是否存在裂紋,檢查平整度。

涂料補涂:對厚度不夠、厚薄不勻、有空鼓的地方進行補噴或重噴。

檢查驗收:由監理工程師會同消防局、總包單位、分包施工單位等共同組織檢查、驗收。

涂裝的防污染措施

當鋼結構桿件安裝就位后,在工作平臺上鋪彩條布并依據風向設置彩條布護欄,方可進行噴涂。

在配制涂料時必須根

據每次噴涂工作量的大小,掌握好用量,用多少配多少,以防用不完影響環境。

根據風力的大小,相應控制噴涂量,以防噴涂量較大受風力作用而污染周圍環境。

根據當時施工條件及氣溫的高低,利用稀釋劑調整涂料的粘度,以防粘度過稠,不利于噴涂而造成污染。

在風力較大時及對于角落、眼孔等隱蔽區域,應采取刷涂或無氣霧化噴涂機進行施工,控制污染。

篇3:某商業城鋼桁架測量方案

商業城鋼桁架測量方案

本工程測量包括施工前的放線、復測,施工中的定位,吊裝時的控制及安裝完畢的檢驗。

編寫依據

業主提供的鋼桁架工程設計圖。

建筑施工及驗收技術相關的規范。

控制網的布置

控制網的布置原則

工程控制網根據業主提供的測量資料進行測量。

坐標控制鋼屋架測量精度達到一級導線測量的精度,高程控制網的測量精度達到二級水準測量的精度。在施工前,應完成坐標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的測設。

控制網應根據便于控制、便于保存、便于使用的原則來布置。一般布置在道路以外,不受或少受行駛車輛的影響,且保持良好的通視條件,以便復測及校核。

控制網應覆蓋整個重要施工區域范圍。

為保持測量控制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控制網應在完成布設后每月進行一次復測,直至竣工移交為止。

控制網的布設程序

控制網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來施測,并清晰、正確地做好原始記錄。在測量過程中,應加強自檢、互檢,以避免差錯。

所有的測量儀器在使用時必須是檢定合格的或在檢定有效期內的。

按規范要求,將業主提供的原始測量資料進行認真校對和現場復核。

在施工前,根據原始測量資料,使用電子全站儀,按極坐標法進行控制。

控制網的保護和管理

控制網的保護

控制網是整個施工區域鋼屋架軸線定位的依據,除了在樁位設計上采取了一定的穩定措施和保護設施外,還在控制樁的周圍用鋼管圍欄采取隔離保護措施,以避免以外的碰撞、碾壓和損壞,進行保護。

控制網的管理

測量員具體做好控制網的日常巡查工作,并做好管理記錄,每月統計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測量員做好控制網的日常維護,管理控制網樁四周防護隔離措施和警告標志。

控制網樁的四周嚴禁堆土、堆物,搭建和覆蓋,保持良好的通視條件。

控制網樁嚴禁施工機械碰撞和損壞,以及其他各種人為的損壞行為。

如控制網樁發生損壞,應及時采取補樁措施,補樁測量的結果須通過業主或監理驗收符合規范要求以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