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及設備保溫技術交底
1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室內外管道、設備和容器的防腐工程。2施工準備2.1材料要求:2.1.1防銹漆、面漆、瀝青等應有出廠合格證。2.1.2稀釋劑: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2.1.3其它材料:高嶺土、七級石棉、石灰石粉或滑石粉、玻璃絲布、礦棉紙、油氈、牛皮紙、塑料布等。2.2主要機具:2.2.1機具:噴槍:空壓機、金鋼砂輪、除銹機等。2.2.2工具:刮刀、銼刀、鋼絲刷、砂布、砂紙、刷子、棉絲、瀝青鍋等。2.3作業條件:2.3.1有碼放管材、設備、容器及進行腐操作的場地。2.3.2施工環境溫度在5℃以上,且通風良好,無煤煙、灰塵及水汽等。氣溫在5℃以下施工要采取冬施措施。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管道、設備及容器清理、除銹→管道、設備及容器防腐刷油3.2管道、設備及容器清理、除銹:3.2.1人工除銹:用刮刀、銼刀將管道、設備及容器表面的氧化皮、鑄砂除掉,再用鋼絲刷將管道、設備及容器表面的浮銹除去,然后用砂紙磨光,最后用棉絲將其擦凈。3.2.2機械除銹:先用刮刀、銼刀將管道表面的氧化皮、鑄砂去掉。然后一人在除銹機前,一人在除銹機后,將管道放在除銹機內反復除銹,直至露出金屬本色為止。在刷油前,用棉絲再擦一遍,將其表面的浮灰等去掉。3.3管道、設備及容器防腐刷油:3.3.1管道、設備及容器閥門,一般按設計要求進行防腐刷油,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3.3.1.1明裝管道、設備及容器必須先刷一道防銹漆,待交工前再刷兩道面漆。如有保溫和防結露要求應刷兩道防銹漆。3.3.1.2暗裝管道、設備及容器刷兩道防銹漆,第二道防銹漆必須待第一道漆干透后再刷。且防銹漆稠度要適宜。3.3.1.3埋地管道做防腐層時,其外壁防腐層的做法可按表1-39的規定進行。當冬季施工時,宜用橡膠溶劑油或航空汽油溶化30甲或30乙石油瀝青。其重量比:瀝青∶汽油=1∶2。3.3.2防腐涂漆的方法有兩種:3.3.2.1手工涂刷:手工涂刷應分層涂刷,每層應往復進行,縱橫交錯,并保持涂層均勻,不得漏涂或流墜。3.3.2.2機械噴涂:噴涂時噴射的漆流應和噴漆面垂直,噴漆面為平面時,噴嘴與噴漆面應相距250~350mm,噴漆面如為圓弧面,噴嘴與噴漆面的距離應為400mm左右。噴涂時,噴嘴的移動應均勻,速度宜保持在10~18m/min,噴漆使用的壓縮空氣壓力為0.2~0.4MPa。3.3.3埋地管道的防腐:埋地管道的防腐層主要由冷底子油、石油瀝青瑪帝脂、防水卷材及牛皮紙等組成。3.3.3.1冷底子油的成分見表1-40。管道防腐層種類表1-39防腐層層次(從金屬表面起)正常防腐層加強防腐層特加強防腐層1234567防腐層厚度不小于(mm)厚度允許偏差(mm)冷底子油瀝青涂層外包保護層3-0.3冷底子油瀝青涂層加強包扎層(封閉層)瀝青涂層外包保護層6-0.5冷底子油瀝青涂層加強保護層(封閉層)瀝青涂層加強包扎層(封閉層)瀝青涂層外包保護層9-0.5注:1.2.3.4.5.用玻璃絲布做加強包扎層,須涂一道冷底子油封閉層;做防腐內包扎層,接頭搭接長度為30~50mm,外包保護層,搭接長度為10~20mm;未連接的接口或施工中斷處,應作成每層收縮為80~100mm的階梯式接茬;涂刷防腐冷底子油應均勻一致,厚度一般為0.1~0.15mm;冷底子油的重量配合比:瀝青∶汽油=1∶2.25。冷底子油的成分表1-40使用條件瀝青∶汽油(重量比)瀝青∶汽油(體積比)氣溫在+5℃以上氣溫在+5℃以下1∶2.25~2.51∶21∶31∶2.5調制冷底子油的瀝青,是牌號為30號甲建筑石油瀝青。熬制前,將瀝青打成1.5kg以下的小塊,放入干凈的瀝青鍋中,逐步升溫和攪拌,并使溫度保持在180~200℃范圍內(最高不超過220℃),一般應在這種溫度下熬制1.5~2.5小時,直到不產生汽泡,即表示脫水完畢。按配合比將冷卻至100~120℃的脫水瀝青緩緩倒入計量好的無鉛汽油中,并不斷攪拌至完全均勻混合為止。在清理管道表面后24小時內刷冷底子油,涂層應均勻,厚度為0.1~0.15mm。3.3.3.2瀝青瑪帝脂的配合比:瀝青∶高嶺土=3∶1。瀝青應采用30號甲建筑石油瀝青或30甲與10號建筑石油瀝青的混合物。將溫度在180~200℃的脫水瀝青逐漸加入干燥并預熱到120~140℃的高嶺土中,不斷攪拌,使其混合均勻。然后測定瀝青瑪帝脂的軟化點、延伸度、針入度等三項技術指標,達到表1-41中的規定時為合格。涂沫瀝青瑪帝脂時,其溫度應保持在160~180℃,施工氣溫高于30℃時,溫度可降低到150℃。熱瀝青瑪帝脂應涂在干燥清潔的冷底子油層上,涂層要均勻。最內層瀝青瑪帝脂如用人工或半機械化涂沫時,應分成二層,每層各厚1.5~2mm。3.3.3.3防水卷材一般采用礦棉紙油氈或浸有冷底子油的玻璃網布,呈螺旋形纏包在熱瀝青瑪帝脂層上,每圈之間允許有不大于5mm的縫隙或搭邊,前后兩卷材的搭接長度為80~100mm,并用熱瀝青瑪帝脂將接頭粘合。瀝青瑪帝脂技術指標表1-41施工氣溫(℃)輸送介質溫度(℃)軟化點(環球法)(℃)延伸度(+25℃)(cm)針入度(0.1mm)-25~+5-25~+25+25~+56+56~+70+56~+75+80~+90+85~+903~42~32~3—25~3520~25+5~+30-25~+25+25~+56+56~+70+70~+80+80~+90+90~+952.5~3.52~31.5~2.515~2510~2010~20+30以上-25~+25+25~+56+56~+70+80~+90+90~+95+90~+952~31.5~2.51.5~2.5—10~2010~203.3.3.4纏包牛皮紙時,每圈之間應有15~20mm搭邊,前后兩卷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接頭用熱瀝青瑪帝脂或冷底子油粘合。牛皮紙也可用聚氯乙烯塑料布或沒有冷底子油的玻璃網布帶代替。3.3.3.5制作特強防腐層時,兩道防水卷材的纏繞方向宜相反。3.3.3.6已做了防腐層的管子在吊運時,應采用軟吊帶或不損壞防腐層的繩索,以免損壞防腐層。管子下溝前,要清理管溝,使溝底平整,無石塊、磚瓦或其它雜物。上層如很硬時,應先在溝底鋪墊100mm松軟細土,管子下溝后,不許用撬杠移管,更不得直接推管下溝。3.3.3.7防腐層上的一切缺陷,不合格處以及檢查和下溝時弄壞的部位,都應在管溝回填前修補好,回填時,宜先用人工回填一層細土,埋過管頂,然后再用人工或機械回填。4質量標準4.1保證項目:4.1.1埋地管道的防腐層應符合以下規定:材質和結構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卷材與管道以及各層卷材間粘貼牢固,表面平整,無皺折、空鼓、滑移和封口不嚴等缺陷。檢驗方法:觀察或切開防腐層檢查。4.1.2管道、箱類和金屬支架涂漆應符合以下規定:油漆種類和涂刷遍數符合設計要求,附著良好,無脫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勻,色澤一致,無流墜及污染現象。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成品保護5.1已做好防腐層的管道及設備之間要隔開,不得粘連,以免破壞防腐層。5.2刷油前先清理好周圍環境,防止塵土飛揚,保持清潔,如遇大風、雨、霧、雪不得露天作業。5.3涂漆的管道、設備及容器,漆層在干燥過程中應防止凍結、撞擊、震動和溫度劇烈變化。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管材表面脫皮、返銹。主要原因是管材除銹不凈。6.2管材、設備及容器表面油漆不均勻,有流墜或有漏涂現象,主要是刷子沾油漆太多和刷油不認真。7應具備的質量記錄7.1防銹漆、面漆、瀝青豚稀釋劑等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7.2應有進場的驗收記錄。7.3管道及設備防腐前的預檢記錄。7.4完工后的驗收記錄。
篇2:外墻保溫施工技術交底書
外墻保溫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
工程名稱:**縣zz鎮
建設單位:**縣zz鎮人民政府
監理單位:安徽省科信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安徽宏瑞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交底內容:
一、采用標準:
1、施工圖紙及設計變更;2、《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2004;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J158-2004;4、《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皖2004J113;5、《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
二、施工條件:
1、基層墻體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BG50203-20**)的要求。
2、施工環境溫度不低于5℃,風力不應大于5級,風速不應大于5m/s。嚴禁雨天施工,雨期施工應做好防雨措施。
三、施工機具:
1、強制式砂漿攪拌機、手提攪拌器、垂直運輸機械、手推車、電鉆等。
2、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的專用檢查工具、經緯儀、放線工具、水桶、剪子、滾刷、鐵锨、手錘、鏨子、壁紙刀、托線板、靠尺、鋼尺等。
四、材料配制:
1、界面砂漿的配制:
粉料:水=1:0.2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
2、膠粉聚苯顆粒的配制:
粉料:水:顆粒=1kg:1kg:1L
先將35kg水倒入砂漿攪拌機內(加入的水量以滿足施工和易性為準),倒入一袋(35kg)膠粉料,攪拌5min后加入聚苯顆粒210L,直至攪拌均勻。該膠粉劇本顆粒應隨攪隨用,且在3h內用完。
3、抗裂砂漿的配制:
粉料:水=1:0.2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攪拌成熟后需靜置10分鐘后方可使用,且在3h內用完。
五、施工程序:
膠粉劇本顆粒外保溫系統→基層處理→配制界面砂漿→涂刷界面砂漿→配膠粉聚苯顆粒→用膠粉聚苯顆粒抹灰餅、沖筋→抹膠粉聚苯顆粒、沒遍小于20厚→涂料飾面或面磚飾面→配抗裂砂漿→裁剪耐堿網布→配抗裂砂漿→抹抗裂砂漿壓入耐堿網布→抹首遍抗裂砂漿→
刷彈性底涂--固定熱鍍鋅鋼絲網→配柔性膩子→抹第三遍抗裂砂漿→刮柔性膩子--配面磚粘結砂漿--外墻涂料施工--粘貼面磚
面磚勾縫
六、施工操作要點:
1、基層處理
1)徹底清除基層墻體表面浮灰、油垢、脫模劑、空鼓及風化物等影響墻面施工的物質。墻體表面凸起物大于或等于10mm時應剔出。
2)各種材料基層墻體均應滿涂混凝土界面砂漿。
2、保溫層施工
1)膠粉聚苯顆粒保溫層施工至少應分兩遍,每遍所抹膠粉聚苯顆粒厚度不宜超過20mm,間隔24h。施工溫度偏低時,間隔時間可延長。
2)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施工應自上而下。
3)最后一邊膠粉聚苯顆粒施工時應達到貼餅、沖筋的厚度,并用大杠搓平,使墻面平整度達到要求。
4)保溫層固化干燥(一般5天)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抗裂保護層施工
1)涂料飾面(3層以上)
1.1抹抗裂砂漿壓入耐堿網布;
1.1.1將3-4厚抗裂砂漿均勻的抹在保溫層上,立即將裁好的耐堿網布用鐵沫子壓入抗裂砂漿內,耐堿網布之間的搭接不應小于50mm,并不得使用耐堿網布皺褶、空鼓、翹邊。
1.1.2門窗洞口四角應預先沿45°方向增貼300*400的附加耐堿網布。
2)面磚飾面(1-2層):
2.1抹抗裂砂漿并固定鍍鋅鋼絲網;
2.1.1保溫層固化達到一定強度后,抹第一遍抗裂砂漿2min-4min厚。
2.1.2待抗裂砂漿干燥后達到一定強度后固定熱鍍鋅鋼絲網,固定件間距為雙向@500,每平方米不得少于4個,鋼絲網的搭接寬度應大于40mm,搭接處每隔500mm用塑料膨脹錨栓固好,局部不平部位可用U型卡子壓平。
2.1.3鋼絲網鋪貼完畢經檢查合格后抹第二遍抗裂砂漿,厚度控制在3mm-4mm,以鋼絲網剛好埋入抗裂砂漿中為宜。抗裂砂漿面層必須平整。
2.1.4抗裂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應適當噴水養護。
七、質量檢查標準
1、主控項目
1.1本系統使用的所有材料質量和技術性能均應滿足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應檢查出廠合格證或進行復查。
1.2保溫層的厚度及構造做法應符合建筑節能設計要求,保溫層厚度應均勻,不允許有負偏差。
1.3保溫層與基層墻體以及各構造層之間必須粘接牢固,無脫層、空鼓、裂縫。
2、一般項目:
2.1表面平整、潔凈、接茬平整,無明顯抹紋,線角應順直、清晰,面層無粉化、起皮、爆灰現象。
2.2首層外墻陽角需安裝專用金屬網護角,其余各層陰角、陽角以及門窗洞口四角等部位均需用網格布加強。
2.3分隔縫寬度和深度均勻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齊、順直。
2.4滴水線(槽)流水坡向正確、且順直。
3、允許偏差項目:
膠粉聚苯顆粒外墻保溫系統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立面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
表面平整3用2M靠尺及塞尺檢查
陰陽角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
陰陽角方正3用直角檢測尺及塞尺檢查
分隔條(縫)平直2拉5M小線和尺量檢查
立面總高度直度H/1000且≯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上下窗口左右偏移≯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同層窗口上、下≯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保溫層平整度1.5用2M靠尺檢查
保溫層厚度主題不為平均厚度不允許有負偏差用探針、鋼尺檢查
篇3: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措施技術交底
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及措施技術交底
本技術交底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狀保溫材料和現澆整體保溫的屋面保溫層工程施工。
1.材料要求
所用材料的表觀密度、含水率、導熱系數等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應有質量證明文件。松散的保溫材料應使用無機材料,如選用有機材料時,要先做好材料的防腐處理。
(1)松散材料:爐渣或水渣粒徑一般為5~40mm,不得含有石塊、土塊、重礦渣和未燃盡的煤塊,表觀密度為500~800kg/m3,導熱系數為0.16~0.25W/m.k。
(2)板狀保溫材料:外觀整齊,厚度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使用前應按設計要求檢查其表觀密度導熱系數,含水率及強度。
A.泡沫混凝土板:表觀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壓強度應不低于0.4Mpa。
B.加氣混凝土板:表觀密度為500~600kg/m3,抗壓強度應不低于0.2Mpa。
C.聚苯板塊:表觀密度為≤45kg/m3,抗壓強度應不低于0.18Mpa,導熱系數為0.043W/m.k。
2.主要機具
一般應備有鐵鍬(平鍬)、木刮杠、水平(準)尺,手推車、木拍子等。
3.作業條件
(1)鋪設保溫材料的基層施工完,將預制構件的吊鉤、拖拉繩等清除干凈,殘留在構件外表的痕跡
應磨平,抹入砂漿層內,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2)有隔氣層要求的屋面,應先將基層清掃干凈,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鋪設隔氣層。
(3)鋪設隔氣層的基層表面,應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開裂、起鼓等缺陷。
(4)穿過屋面和墻面等結構層的管根部位,應用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實,將管根固定。
(5)松散、板狀保溫材料的運輸、存放應注意防潮,防止損傷和污染,雨天作業要防止水浸或雨淋。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管根堵孔、固定→彈線找坡度→鋪設隔氣層→保溫層鋪撒(設)→拍(刮)平→填補板縫→檢查驗收→抹找平層
(1)基層清理:預制或現澆混凝土的基層表面,應將塵土、雜物等清理干凈。
(2)鋪設隔氣層,應按設計要求或規范規定鋪好油氈隔氣層。
(3)鋪設松散保溫層:
1)松散保溫層如采用爐渣或水渣,應經篩選,嚴格控制粒徑,鋪水泥焦渣要加水預悶。
2)松散保溫材料應分層鋪設,并進行適當壓實,每層鋪設的厚度,應不大于150mm,其壓實的程度及厚度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完工后保溫層的允許偏差為+10%或-5%。
3)鋪設水泥焦渣層前,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厚度拉線找出2%的泛水坡;鋪設1:6水泥焦渣,最薄處為30mm;鋪設順序應從一端開始退著向另一端進行,要振搗密實,表面用木杠刮平,用木抹子粗抹一遍。
4)干鋪加氣混凝土板或聚苯板塊等保溫材料,應先將接觸面清掃干凈,板塊應鋪平墊穩,分層鋪設的板塊,其上下兩層的接縫應錯開,各層板間的縫隙,應用同類材料的碎屑嵌填密實,表面應與相鄰兩板的高度一致。
5)已鋪完的松散、板狀保溫層要平整,不得在其上面行走運輸小車和堆放重物。
如設計要求采用倒置式屋面,其防水層要平整,不得有積水現象,保溫層使用憎水性膠結材料,要用機械攪拌均勻;對于檐口抹灰、薄鋼板檐口安裝等項,應嚴格按照施工順序,在找平層前完成。
5.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保溫材料的強度、表觀密度、導熱系數和含水率以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2)基本項目:
1)松散的保溫材料: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2)板狀保溫材料應緊貼基層,鋪平墊穩,找坡正確,上下層錯縫碰嵌填密實。
3)整體保溫層應拌合均勻,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3/1。
6.成品保護
(1)油氈隔氣層鋪設前,應將基層表面的砂粒、硬塊等雜物清掃干凈,防止鋪貼時損傷油氈。保溫(隔熱)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
項目允許偏差1
整體保溫層
表面平整度
無找平層5mm
有找平層7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保溫層厚度
松散材料整體+10δ/100-5/100
板狀材料±5δ/100且不大于4mm
用鋼針插入和尺量檢查
3隔熱板相鄰高低差3mm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注:指保溫層厚度。
(2)在已鋪好的松散、板狀或整體保溫層上不得直接行走運渣(塊)小車,行走線路應鋪熱墊腳手板。
(3)保溫層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鋪抹水泥砂漿找平層,以減少受潮和進水,尤其在雨季施工,更要及時采取措施。
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保溫隔熱層功能不良:保溫材料表觀密度過大,顆粒和粉末含量不均勻,鋪設前含水量大,未充分涼干。使用前的材料應嚴格按照有關標準選擇,加強保管和處理,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2)鋪設厚度不均勻:松散材料鋪設時移動堆積,找坡不勻;抹砂漿找平層的方法不當,壓實過程中擠壓了保溫層,分層鋪設時,應掌握好各層的厚度,認真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