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砼錨桿護坡技術交底
一、錨桿護坡施工工藝:
定位→鉆孔→清孔→砂漿制備→壓漿→插入錨桿。
1、錨桿施工方法
(1)定位:孔位允許偏差為±15mm;錨桿孔距誤差不超過150mm。
(2)鉆孔:錨桿采用風槍打眼,錨桿軸線于巖體主體結構面或滑移面成大角度相交,鉆孔要符合以下要求:鉆孔圓而直,鉆孔方向盡量與巖層主要結構面垂直;錨桿孔徑要大于桿體直徑15mm。鉆孔深度要滿足下列要求:錨桿孔深允許偏差為±50mm;鉆孔質量和錨桿材料質量是錨桿施工質量的基礎,確保每一根錨桿都能發揮支護的作用。
(3)清孔:用高壓風管將孔內粉塵和雜物吹出。
(4)砂漿制備:采用不低于42.5級且具有抵抗水侵蝕的化學穩定性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按施工配合比在現場統一拌合錨桿用砂漿。
(5)錨桿準備:按設計要求截取桿體,并整直、除繡和除油。
(6)注漿:孔深、孔徑驗收合格后灌注水泥砂漿,普通水泥砂漿錨桿的施工要求如下:砂漿拌和均勻,隨拌隨用,一次拌和的砂漿要在初凝前用完。砂漿質量是確保粘結力和錨固力的核心,必須充分注意,嚴格控制在初凝前用完,并要遵守以下規定:
①注漿開始或中途暫停超過30分鐘時,要用水潤滑注漿罐及其管路。
②注漿孔口壓力控制在0.4~0.6Mpa之間;。
③注漿管要插至距離孔底5~10cm處,隨水泥砂漿的注入緩慢勻速拔出,直到注滿為止。
(7)插錨桿:注漿結束后隨即迅速將錨桿體插入,錨桿桿體插入孔內的長度不得短于設計長度的95%。若孔口無砂漿流出,必須將錨桿體拔出重新注漿。
2、鋼筋砼方格骨架施工方法
鋼筋砼方格骨架施工在錨桿施工完成后進行,鋼筋砼方格骨架施工方法如下:
①測量放樣:在錨桿施工完成后立即進行,根據路塹設計開挖坡面放出基坑開挖邊線和邊坡平臺位置。
②基坑開挖:因基坑斷面較小,只有采用人工開挖的方法進行,開挖時注意要使開挖斷面垂直于路塹邊坡坡面。
③模板加工和安裝:模板采用竹夾板和木模板相結合,在制作廠加工和拼裝好后運到現場安裝。
④鋼筋綁扎:鋼筋在制作場地制作好后運到現場綁扎。鋼筋綁扎前錨桿按要求進行拉拔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下步工序。
⑤基坑、鋼筋、模板檢查:檢查項目按照驗標規定執行。
⑥混凝土制備和澆筑: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輸送車運輸,使用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
⑦養護:砼的養護在砼澆筑12~24小時后進行,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二、三級邊坡錨桿具體分布如下:
第一級邊坡采用方格骨架錨桿護坡,錨桿長度12m,錨桿間距4.245m。
第二級和第三級邊坡采用拱形骨架內增設方格骨架錨桿,第二級錨桿長度12m,第三級錨桿長度9m。拱形骨架內錨桿具體尺寸如下圖
篇2:護坡樁及錨桿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般性內容:
1、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集中精力,堅守崗位,未經專業培訓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在高處向下投扔物料。
3、嚴禁酒后登高作業,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赤腳進入施工現場。
4、禁止隨意拆除、挪動各種防護裝置、防護設施、安全標志、消防器材及電器設備等。
針對性交底內容:
一、護坡樁施工
1、挖孔過程中,隨時觀察護壁有無裂縫、變形,及時上報,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塌方(嚴禁私自處理)。
2、井臺面上操作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尤其在孔內作業時絕不得擅自離開崗位,要認真觀察孔內一切動態,保持與孔內人員不斷聯系,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
3、空口護壁必須高于原地面20~30㎝,無人施工時井口必須加蓋板,以防雜物或人員掉入孔中。蓋板用竹片做成門板蓋在洞口上。
4、孔口周圍設欄桿,欄桿高度不低于1.1m,夜間施工應懸掛警燈。
5、任何情況下,提升設備不得超載運行,供人員上下用的吊籠,應專門制定實施措施,要標明額定人數并嚴格遵守,并經常檢查、維修和保養。
6、使用臺架、把桿時,圈養滾筒上不得扭結有斷絲現象,滾筒上的繩全部放出后剩余不得少于4圈。
7、從井口到井底設置一條直徑25㎜的軟棕繩,隨深度加大,供孔內作業人員應急出孔使用。
8、孔口應設置半圓形鋼板護蓋,應取木吊桶上下運行時,孔內工作人員在護蓋下面作業。
9、孔口四周不準堆土渣,砼護圈頂上不許放置操作工具,嚴防墜落傷人。
10、供井內作業用的風鎬管、通風管、抽水管、電源線等必須妥加整理臨時固定,并應沿井壁邊敷設,防止脫落防人。
11、裝渣桶上下時,必須對準孔中心,掛鉤牢固,筒的插銷要到位。筒與掛鉤處要加鐵絲綁扎牢固,以免2碰撞時脫鉤。
12、井較大時提升架應安裝在寬>30㎝,厚>8㎝的優質模板上,木板平急,兩端用鋼筋砼錨入地下。提升架與木反間用鈀釘、精鐵絲固定牢固。
13、下孔人員從軟梯上爬下去且必須系好安全帶。
二、錨桿施工
1、錨桿機安放必須平穩,施工前認真清除坡面上的活石,防止其施工過程中因鉆具振動而落下傷人、砸壞設備。
2、地盤下部陡坡深度超過兩米時,沿坡側要設防護欄,護欄高度1.2米以上,并要牢固可靠。
3、隨時注意連梁上防護墻穩定性,發現異常及時撤離人員、設備,并把情況迅速告知項目部。
4、在支護墻下部施工的鉆機,除上下鉆桿時間外,其他人要遠離基坑壁,盡可能躲避危險范圍,防止墻倒塌。
5、基坑上部有人作業時,要事先和上部施工人員打好招呼,上部施工,下部要先讓開,不準上下同時作業。
6、不準從基坑上部往下扔東西(工具、材料、錨桿等),不準在基坑底下休息,睡覺。
7、施工用水不準在基坑上部漏水、滲水,防止造成基坑壁失穩;施工循環廢水坑不可離坑邊太近,應大于5米,防止造成塌方。
8、設備安裝符合要求,鉆機操作者應面向孔位,嚴禁反向安裝。
9、支架將鉆機與鉆孔一側的地錨或固定物連接并拉緊,防止鉆機沖擊時發生鉆機反向傾倒事故。
10、提升鉆具的機架焊接要牢固,防止支架斷裂造成事故。
11、鉆機操作處要設置操作臺,操作臺高度要適中,便于操作者觀察孔口和機前情況。
12、每班要檢查水龍頭,防止墜落,處理送水膠管纏繞時,嚴禁用手拉扯,且必須停泵。
13、升降鉆具及扭卸鉆桿、鉆具時,鉆機前操作人員要密切配合,要特別注意避開
墊叉、扭叉、管鉗、自由鉗等扭卸工具的旋轉范圍,嚴禁人與機械同時扭卸。
14、鉆進時,嚴禁靠近回轉的鉆具,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跨越立軸與鉆孔間的鉆桿、鉆具。
15、攪拌水泥漿時,發現攪拌機中有雜物時,必須停機處理,嚴禁攪拌機運轉中用手或其他物件撈取。
16、往孔內投放鋼索時,要躲開起落范圍,支架必須牢固。
17、灌注水泥漿時,要注意泵的壓力,防止因管道堵塞,壓力增高造成事故。
18、使用切割機切割預應力鋼筋時,操作人員要躲開鋸片回轉的延伸方向。
19、施工過程中,出現斷鉆事故,不準用掏洞方法取鉆具,防止基坑坍塌,造成人員傷亡;
三、需搭架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腳手架底部基礎必須堅實、平整,且無砸爛物。
2、腳手架采用承載力較強的鋼制管件,安裝時要對稱,連接牢固,各面還要連接斜拉梁,以增強穩定性。
3、搭建腳手架時,要按規定間距與作業面連接,防止因作業受力,致使腳手架向外傾翻。
4、腳手架外側必須設1.2米高的防護欄和0.18米檔腳步板。
5、腳手架工作面必須鋪設標準的腳手板并固定牢固。
6、在超過規定的高度下,腳步手架下部設安全防護網,為防止上部物體墜落傷人,在作業區頂部必須設置安全防護網。
7、在高處進行錨桿成孔、灌注、張拉時,人員要系好安全帶。
8、禁在腳手架上、下同時作業。
9、拆卸腳手架時,要按順序拆卸,嚴格先拆底部再拆上部。
四、防止觸電
1、施工現場用電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二級保護。所有的設備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裝置進行安裝。
2、施工現場的電纜要架空,離地面不小于2米,嚴禁拖地和壓埋土中。
3、井下電器照明必須用12V低壓電源。進入井內的一切設備必須接零接地,并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4、潛水泵長期留在孔下使用,其絕緣性要經常查看,應用500V搖表檢查其絕緣電阻,其值不小于0.5,否則,應進行拆檢烘干。
5、潛水泵放置孔底時,絕不能使電纜受力,應放在吊桶內送到孔底,然后,將電纜分段附在排水軟管上,并將其吊放在孔口的橫木上,注意電纜線不得受摩受砸,防止破損漏電。
五、防止窒息
1、操作人員下孔作業前,應先用鼓風機將井內空氣測定予以更換。
2、施工中應不間斷向孔內送風,輸入量應大于25L/S,在風鎬作業時應加大供風量,以吹排鑿巖產生的石粉,孔底通風設置專用空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