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車間制冷站安全操作規程
崗位風險分析
1.1氨泄露產生凍傷、中毒的風險;
1.2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超壓運行產生爆炸的風險;
1.3設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可能導致職業傷害的風險;
執行本標準有關規定
2.1制冷系統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并取得操作資格證書(制冷作業操作證、危化作業操作證、壓力容器作業操作證),熟悉操作工藝;
2.2定期檢查防毒面具濾罐、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化服、應急藥品(3%硼酸)齊全有效;
2.3認真學習和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勞動、操作、工藝、施工和工作紀律。
2.4檢查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應正確分析、判斷,及時處理各種異常狀態(事故苗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2.5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2.6設備異常或出現事故時,按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處理,并及時按程序上報。
3.?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制冷系統崗位的安全操作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制冷系統崗位的安全作業。
實施作業標準
項目
內容
安全技術要求
⊥65⊥、啟動前設備檢查
安全附件
氨報警器濃度設定值應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閥、壓力控制器、溫度控制器等安全裝置完好有效;
3、氨儲罐、蒸發器、冷凝器與安全閥相連截止閥在開啟位置,標簽鉛封完好;
4、電流表和溫度表、壓力表,完好有效;
5、液位聲光報警裝置設定值符合工藝要求;
6、氨濃度檢測報警系統完好有效。
壓縮機和油泵
冷凍機主機和油泵機械密封無滲漏現象;壓縮機的安全防護罩完好,底腳螺栓無松動與設備本體連接牢靠;吸氣、排氣和油壓調解閥和排空閥,開關靈活、無卡死和滲漏現象;壓縮機電氣控制裝置完好、主電機與壓縮機連軸器盤車靈活;冷凍機組油位在規定標準范圍內,油位視鏡1/3-2/3處;壓縮機出液閥門應置于開啟狀態。
氨儲罐
緊急泄氨器完好有效,與之相連水管水路暢通;液位、壓力、溫度遠程監控系統完好;視頻監控系統完好。?
蒸發器
冷凍機制冷劑進出口截止閥、節流閥和自動出液閥開關靈活、無卡死和滲漏現象;載冷劑進出口閥門無滲漏,制冷劑液位在30%-40%。
冷凝器
檢查冷凝器上制冷劑進出口閥門無泄露,冷卻水進、出口閥門應是關閉狀態;冷凝器放空閥門無滲漏。
作業環境
作業環境照明照度應達到150照度標準值(l*)的標準要求;工房內清掃工具和F板手等常用工器具定置擺放;主機工房和輔助工房不應存放潤滑油和制冷劑(NH3)及載冷劑冷媒;設備維護后對有油污地面應及時清理;梯臺防滑設施完好,防護欄高度達到規定要求,焊接處無嚴重腐蝕和開焊;在主機和輔助工房內從事金屬切割,焊接作業時應有安全作業預案;更換下冷凍機零部件及時轉移到合適的地點或庫房,主機工房和輔助機房內通道暢通和通風設施完好。主機和輔助機房每8小時通風換氣一次。
⊥6
啟動機組
選擇按扭手動位置;起動油泵,調整油壓調解閥,使油壓達到0.5-0.6N/kg滑閥指針在“0”位置時;打開壓縮機吸氣閥起動壓縮機并將能量調解閥置于“0”位置,冷凍機啟動蒸發式冷凝器循環水泵。
壓縮機和油泵
根據電動機運行電流增減壓縮機負荷大小,防止電動機由于運轉電流過大而燒毀;壓縮機在運行期間,嚴禁將手伸到旋轉對輪處對主機機械密封做試漏測試工作;壓縮機在運行期間,禁止將麻布、濕手套和個人用品放置在壓縮機排氣端;在對設備做衛生清潔工作時應停機進行,禁止用水沖刷制冷機組;用浸濕酚酞試紙對機組閥門、吸排氣管路連接處實施檢漏工作,若出現滲漏較大時應停機通知維修人員處理;
氨儲罐
高壓貯液桶的貯液量應不超過80%,不低于30%;低壓貯液桶液面一般不應保持液位,如超過30%,必須進行排液;循環貯液桶液面不應超過容量的70%。
蒸發器
壓縮機載荷達到一定值時,制冰水蒸發壓力控制在3.1bar內;制冷媒蒸發壓力控制在2.4bar內;發酵蒸發壓力控制在2.7bar內在對蒸發器進行維修工作時,應將蒸發器進出口閥門關閉,將蒸發器內氨倒入到冷凝器中,待蒸發器內壓力為負壓時再用氮氣置換后方可進行維修工作。
冷凝器
在對冷凝器冷卻水布水情況進行檢查時,不應仰臉將頭部伸入到冷卻器擋水板口。
空氣分離器
作業人員在對空氣分離器進行排放前必須用酚酞試紙做檢漏工作。
送回水罐
定期對儲罐液位檢測和報警系統校驗,保持完好有效;
冷量調節
根據冷負荷變化,合理調整機組吸氣量、節流閥開度、蒸發器進水量,防止回水量少時至使蒸發器凍結;根據供水壓力和載體水罐液位變化,合理調整送回水泵流量,控制送回水罐液位,防止載冷劑溢出。
加氨操作
在液氨添加前,將運氨的槽罐車進行靜電接地,連接好槽罐車和加氨口的管道;在液氨添加時,作業人員應先打開制冷機組進液閥后,再打開槽罐車閥門不可逆向進行;作業現場禁止有明火作業工作交叉進行。
⊥6
正常停機
將手動卸載裝置置于減載位置;關閉出液閥;停止壓縮機運轉,同時關閉吸氣閥;待能量減載至零后停止油泵工作將能量調節裝置置于停止位置;關閉油冷卻器的冷卻水進水閥關閉電源。
緊急停機
制冷設備在正常運轉過程中,如遇下述情況,應進行緊急停機處理:
突然停電時,立即關閉系統中的供液閥,防止“液擊”現象發生,然后再關閉吸氣、排氣閥門。水冷壓縮機組冷卻水中斷時,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停止壓縮機的運轉,以避免高溫高壓狀態的制冷劑得不到冷卻,造成系統中管道、閥門發生爆炸,之后關閉供液閥和壓縮機吸氣閥,但由于停水而使冷凝器上安全閥產生動作,就需對安全閥進行試壓一次。系統出現較大泄漏且濃度較高時,應立即關閉系統出液閥同時切斷運行設備電源,起動換氣風機進行換氣;按突然停電處理措施使系統停止運轉,立即向有關部門匯報。
日常保養
壓縮機及油泵或管線、閥門出現滲漏和漏油時,應停機切斷電源后進行維修;清洗壓縮機內部傳動部件和主機機械密封時應用酒精或洗油,刷子或無塵無棉的抹布;清洗蒸發試冷凝器水盤時應停止水泵和風機運轉;對于浮子式出液閥,進行清洗時,應確保裝置沒有壓力;對制冷系統進行維護保養時,禁止帶電作業。維護制冷機組時應在電氣起動裝置上設一標示牌,其上標明:“警告:正在檢修,嚴禁開車”
⊥6();?>5⊥、通用安全要求
行走、登高、勞防用品穿戴
作業過程中中在階梯、平臺、地面上行走時要注意積水、潤滑油類等物質,避免跌倒、受傷;和傳動裝置(鏈道、減速機等)保持安全距離,防止刮到衣服產生機械傷害事故。登梯、臺到高處進行檢查時,精力要集中,踩梯臺要穩固,慢上慢下,上下扶梯時必須面朝內。按照作業場所要求,佩戴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65⊥、應急處理
5.1皮膚接觸液氨時,用大量的自來水沖洗,被液氨凍傷時,適當解凍后脫下結冰的衣服,通知相關管理部門并及時送醫;
5.2發生中毒的傷害事故時,立即將受傷人員搬離現場到空氣新鮮處,維持呼吸功能,通知相關管理部門并及時送醫;
5.3若產生壓力容器或壓力管道爆炸導致人員受傷時,按外傷急救要求進行現場處理并及時上報相關管理部門。
6、附則
本安全作業操作規程由華潤雪花啤酒(上海)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起草。
篇2:制冷劑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1.0目的熟知制冷劑的特性、危害和措施,做到安全、科學和規范使用,最大程度的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2.0適用范圍適用于液氨制冷劑使用管理3.0內容3.1液氨(NH3)制冷劑3.1.1特性3.1.1.1物理特性①色、味、態:無色、刺激性氣味②密度:比空氣輕③溶解性:極易溶于水(1:700)④沸點:-33.5℃,易液化3.1.1.2熱力學特性①汽化潛熱較大因而單位質量工質的制冷量較大;②在制冷所需低溫及環境溫度范圍內,其飽和壓力適中,當冷卻水溫度低于40℃時,冷凝器中壓力不超過1.6MPa,而蒸發器內溫度不低于-33℃時不產生真空度;③對鋼鐵無腐蝕性;④其不溶于油故不影響潤滑,吸水性強不產生冰塞;3.1.2氨的毒性氨的毒性為Ⅱ級3.1.3氨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3.1.3.1對環境的影響氨極易溶于水,使水變成乳白色;使植物如樹木、花草等能引起燒傷,嚴重時會引起死亡;在常溫下雖不燃燒,但空氣中含有16.0%~25.0%的氨時會點燃而爆炸,最大爆炸壓力3.5MPa,達到最大壓力所需要的時間為0.175S。3.1.3.2對人體的影響序號空氣中含量(10﹣6)對人體的影響備注153可以感覺氨臭的最低濃度2100長期停留也無害的最大值3300~100短時間對人體無害4408強烈刺激鼻子和咽喉5698刺激人體眼睛61720引起強烈的咳嗽72500~500短時間(30min)也有危險85000~10000立即引起致死危險3.1.4氨的傷害程度氨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大致可分為三類:3.1.4.1氨液濺到皮膚上會引起冷灼傷(低溫氨液引起凍傷、高溫氨液引起燒傷);3.1.4.2氨液或氨氣對眼睛有刺激或灼傷性傷害;3.1.4.3氨氣被人體吸入輕則刺激呼吸器官,重則導致昏迷直至死亡;3.1.5發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根據氨對人體的傷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序號中毒程度急救措施備注1氨液濺到衣服和皮膚上①立即把氨液濺濕的衣服脫去;②用水或2%的硼酸水沖洗皮膚,注意水溫不得超過46℃,切忌加熱;③當解凍后,再涂上消毒后的凡士林、植物油或萬花油;2呼吸道受氨氣刺激引起嚴重咳嗽時①用濕毛巾或水濕衣服,捂住鼻子和口,顯著減輕氨的刺激作用;①?用食醋把毛巾弄濕,捂住口、鼻子,使醋蒸汽和氨發生中和作用,減輕氨對呼吸道的刺激和中毒程度;3呼吸受氨刺激較大和中毒比較嚴重時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讓中毒者飲入0.5%的檸檬水或檸檬汁,切勿引用白開水,以助長氨的擴散;4氨中毒十分嚴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的人員②?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給中毒者飲用較濃的食醋;②施以純氧呼吸,并立即送往醫院搶救;5不論中毒或窒息程度輕重與否,均應將患者轉移到新鮮空氣處進行救護,使其不再繼續吸入含氨的空氣。4.0液氨制冷劑的日常管理4.1防泄漏損失4.1.1閥門閥桿滲漏: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常開常關的閥門如制冷壓縮機的吸入閥、立式低壓循環貯液桶的供液閥等容易發生滲漏,日常操作中,一旦發生由運行人員立即進行鎖緊處理,維修人員每周對常開常關的閥門的閥桿和盤根進行上油保養一次;對其他不常開常關的閥門閥桿和盤根每月進行上油保養一次;在維修人員的日常巡檢中,一旦發現泄漏部位,當場立即處置。4.1.2高壓系統放空氣:在高壓系統放空氣中,嚴格按照放空氣器操作規程去操作,使混合氣體中的氨氣最大程度的回到系統中去,減少氨的損失。4.1.3設備放油:設備放油絕對禁止從設備放油管直接對外進行放油,必須通過集油器進行放油,嚴格按照設備放油操作規程去操作,使油中混合的液氨最大程度的得到蒸發后回到系統中去,減少氨的損失。4.1.4機器、設備和系統局部維修或施工:在機器、設備和系統局部維修或施工時,嚴格按照抽氨、排空程序,盡最大程度的將氨抽回,一方面減少氨的損失,另一方面保證維修或施工的安全。4.2液氨的排放4.2.1在放空氣過程中,放空氣管插入水桶的水面以下,由于氨易溶于水,在放空氣結束時,會有少許的氨氣放出來,立即被水稀釋,馬上關閉放空氣閥,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4.2.2在設備放油過程中,放入集油器氨油混合物中的氨完全蒸發后才能進行放油,放油時一旦發現有氨味,立即關閉閥門再進行蒸發,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4.2.3在機器、設備和系統局部維修或施工時,無法收回的死氨由專業人員負責排入循環水池或水桶中,全部稀釋達到要求,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4.2.4在系統添加液氨結束時,加氨管中剩余的液氨先是通過加氨站降壓管充分被系統抽回,然后剩余的通過加氨站排污閥排到循環水池中稀釋,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4.3液氨的添加?在制冷系統運行中,由于系統放空氣、設備放油、設施維修、閥桿滲漏及系統死氨的存在等原因,根據系統液氨循環量和冷間降溫情況,對系統液氨進行添加,一是必須使用具備運輸和儲存危險品資質的專業公司來承擔,二是使用系統專用加氨站來進行添加,并嚴格按照加氨站操作規程來操作;在加氨過程中,雙方都有專人現場監管。5.0考核對技術規范內容不能牢記的,每發現一次扣1---3分;對不能正確使用的,每發現一次扣2---5分。6.0責任部門:本規范由冷藏制冷部制定,由冷藏處聯合監督執行。7.0本制度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制冷安全操作規程
1、制冷人員必須取得制冷工操作證方可上崗。
2、操作人員進入工作現場必須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3、操作室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化學危險品,并嚴禁煙火。
4、設備啟停時,嚴格按《乙二醇制冷機組操作規程》、《氨制冷機組操作規程》、《速冷機操作規程》操作。
5、冷凍系統所用閥門、儀表、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并定期校正,保證經常處于靈敏準確狀態,水、油、氨、氟管道必須暢通,不得有漏氨、漏氟、漏水、漏油現象。
6、工作時,操作人員不準擅自離崗。
7、機器在運轉中,不準擦拭,撫摸運轉部位和調整緊固承受壓力的另件。不要用手觸摸壓縮機和制冷劑管路的高溫部分,以免燙傷。
8、機器運行中,操作者應經常觀察各壓力表、溫度表、氨液面、冷卻水情況,并聽機器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9、上平臺檢查時,需有人監護。
10、設備上的閥門,嚴禁調節。
11、設備自動啟動無法開啟時,嚴禁強行手動開機。
12、清理現場時,不得用水沖洗設備電氣部分及配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