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渣車對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渣車對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4785

1勞保用品:上班前勞保用品必須穿戴規范齊全。

2互保對子:明確互保對子職責,相互提醒、相互協助、相互監督。

3安全確認:安全指示或指令明確,安全信息清楚、準確,溝通協調到位,確認到位。

4安全操作要點:

4.1按天車安全使用規程,指揮天車吊鐵水罐,使用對講機時不得遙控指揮并且講明所用行車號及動作。

4.2用龍門鉤掛鐵水罐時,必須全部掛住耳軸后方可指揮天車起吊。

4.3所使用取樣工具和扒渣板等必須保證干燥。

4.4操作地面、操作平臺應保持干燥。

4.5壓縮空氣壓力不能過大,控制在能看見鐵水翻動即可。

4.6鐵水預處罐兌裝鐵水時,液面距罐上沿距離不得小于300mm。

4.7鐵水跟蹤人員在監磅時,必須隨時注意火車的位置,不得站在軌道上,防止被撞傷。

4.8鐵水到后,在天車起吊前必須確認龍門鉤均掛入鐵水罐耳軸內,否則不得起吊。

4.9使用氧氣吹鐵包透氣磚及鐵罐結蓋時,必須確認耐壓膠管無漏氣,嚴禁手握鋼管與膠管接頭處,避免回火傷人,且手套不得有油污。

44.10往脫硫車架及傾翻架上座包時,指揮天車手勢、哨聲要明確,指揮人員一定要站在天車工視線范圍內。嚴禁座包過猛,以防鐵水濺出傷人。

4.11扒渣前必須確認脫硫車及渣車軌道內無嚴禁積水,如遇有積水必須處理后,方可進行扒渣操作。

4.12扒渣前確認渣盆干燥且積渣不得過高。

4.13鐵包準備到位進行扒渣時,應嚴格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防止發生擠壓事故:先將吹氬管接好(接吹氬管時,操作人員要遠離渣盆,防止被渣盆擠傷),待人員離開后再起動鐵水罐車進行對位,最后進行扒渣操作。

44.14扒渣過程中非操作人員遠離現場,禁止進入操作室,禁止人員站在扒渣機前、后臂旋轉范圍內。

4.15如遇吊運鐵水及其它物品經過時,地面人員必須主動避讓。

4.16扒渣機平臺前鐵包兌鐵時必須喊開周圍人員,嚴禁平臺上站人。

5天車安全使用

5.1指揮天車時,必須站在天車操作室前下方左右兩側較明顯位置,指揮手勢必須清楚,需要手扶吊物、鉤繩時,起落應堅持確認、點動。不需手扶鉤繩,安全距離應在1.5米以外,天車實際觀察不到用車人員所站位置或手勢不清,不準動天車。

5.2不得指揮違規及相互爭車。

5.3吊掛不牢固,地面有危險,必須待問題解決后方能指揮天車開車。

5.4指揮人員在無法用手勢表達意圖,或司機不能辨認手勢時,可用哨聲或對講機指揮。

5.5非天車司機一律不準上車操作。

5.6指揮天車時,要仔細觀察周圍環境,欲進先思退,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待險情排除后,方可指揮動車。

5.7用車人員必須熟悉吊具、工具、鋼絲繩最大允許負荷及報廢標準,對所有吊具全面檢查,確認負荷;鋼絲繩、起重鏈條、龍門鉤、夾鉗等有缺陷或磨損超標,要及時更換修理,不準湊合使用。

5.8指揮人員發車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準確,執行廠部統一指揮信號,同一時間內,一臺天車只允許一人指揮。

5.9天車吊重,需要手扶鏈條、鋼絲繩或吊環時,應用手掌推,不許用手抓,防止擠傷。

5.10二人以上掛鉤(繩)時應由一人指揮,并問清他人是否掛好,待所有人回答掛好后,并站在安全距離1.5米以外,才能指揮起吊。

5.11天車吊運時用車人員要在前方領航,提醒地面人員主動避讓,嚴禁吊物從人頭或重要設備上越過;嚴禁用吊物推轉地面設施;嚴禁在吊物上站人或操作。

5.12吊運高溫液體或大型物件,確認掛好后,所有人員撤離3米以外方可指揮起吊,經檢查確認穩妥后,方可吊運。

5.13指揮信號

a)手勢信號:

要主鉤:右手單臂平伸與肩平,握拳大拇指伸出,表示要主鉤。

要副鉤:右手單臂平伸與肩平,握拳小拇指伸出,表示要副鉤。

吊鉤上升:手臂伸向側前上方,高于肩部,掌心向上擺動。

吊鉤下降:手臂伸向側前下方,與身體夾角約為300,掌心向下擺動。

吊鉤水平移動:手臂向上伸直與肩平,五指并攏手心朝外,指向運動方向。

吊鉤微微上升:手臂伸出與肩平,手心朝上,以手腕為軸,重復向上擺動。

吊鉤微微下降:手臂向前下方,與身體夾角約為300,手心朝下,以手腕為軸,重復向下擺動。

指示降落地點:五指伸直,指出應降落的位置。

b)哨聲信號:

“上升”:二短聲。

“下降”:三短聲。

“微動”:斷續短聲。

“緊急停止”:急促長聲。

篇2:渣車對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勞保用品:上班前勞保用品必須穿戴規范齊全。

2互保對子:明確互保對子職責,相互提醒、相互協助、相互監督。

3安全確認:安全指示或指令明確,安全信息清楚、準確,溝通協調到位,確認到位。

4安全操作要點:

4.1按天車安全使用規程,指揮天車吊鐵水罐,使用對講機時不得遙控指揮并且講明所用行車號及動作。

4.2用龍門鉤掛鐵水罐時,必須全部掛住耳軸后方可指揮天車起吊。

4.3所使用取樣工具和扒渣板等必須保證干燥。

4.4操作地面、操作平臺應保持干燥。

4.5壓縮空氣壓力不能過大,控制在能看見鐵水翻動即可。

4.6鐵水預處罐兌裝鐵水時,液面距罐上沿距離不得小于300mm。

4.7鐵水跟蹤人員在監磅時,必須隨時注意火車的位置,不得站在軌道上,防止被撞傷。

4.8鐵水到后,在天車起吊前必須確認龍門鉤均掛入鐵水罐耳軸內,否則不得起吊。

4.9使用氧氣吹鐵包透氣磚及鐵罐結蓋時,必須確認耐壓膠管無漏氣,嚴禁手握鋼管與膠管接頭處,避免回火傷人,且手套不得有油污。

44.10往脫硫車架及傾翻架上座包時,指揮天車手勢、哨聲要明確,指揮人員一定要站在天車工視線范圍內。嚴禁座包過猛,以防鐵水濺出傷人。

4.11扒渣前必須確認脫硫車及渣車軌道內無嚴禁積水,如遇有積水必須處理后,方可進行扒渣操作。

4.12扒渣前確認渣盆干燥且積渣不得過高。

4.13鐵包準備到位進行扒渣時,應嚴格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防止發生擠壓事故:先將吹氬管接好(接吹氬管時,操作人員要遠離渣盆,防止被渣盆擠傷),待人員離開后再起動鐵水罐車進行對位,最后進行扒渣操作。

44.14扒渣過程中非操作人員遠離現場,禁止進入操作室,禁止人員站在扒渣機前、后臂旋轉范圍內。

4.15如遇吊運鐵水及其它物品經過時,地面人員必須主動避讓。

4.16扒渣機平臺前鐵包兌鐵時必須喊開周圍人員,嚴禁平臺上站人。

5天車安全使用

5.1指揮天車時,必須站在天車操作室前下方左右兩側較明顯位置,指揮手勢必須清楚,需要手扶吊物、鉤繩時,起落應堅持確認、點動。不需手扶鉤繩,安全距離應在1.5米以外,天車實際觀察不到用車人員所站位置或手勢不清,不準動天車。

5.2不得指揮違規及相互爭車。

5.3吊掛不牢固,地面有危險,必須待問題解決后方能指揮天車開車。

5.4指揮人員在無法用手勢表達意圖,或司機不能辨認手勢時,可用哨聲或對講機指揮。

5.5非天車司機一律不準上車操作。

5.6指揮天車時,要仔細觀察周圍環境,欲進先思退,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待險情排除后,方可指揮動車。

5.7用車人員必須熟悉吊具、工具、鋼絲繩最大允許負荷及報廢標準,對所有吊具全面檢查,確認負荷;鋼絲繩、起重鏈條、龍門鉤、夾鉗等有缺陷或磨損超標,要及時更換修理,不準湊合使用。

5.8指揮人員發車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準確,執行廠部統一指揮信號,同一時間內,一臺天車只允許一人指揮。

5.9天車吊重,需要手扶鏈條、鋼絲繩或吊環時,應用手掌推,不許用手抓,防止擠傷。

5.10二人以上掛鉤(繩)時應由一人指揮,并問清他人是否掛好,待所有人回答掛好后,并站在安全距離1.5米以外,才能指揮起吊。

5.11天車吊運時用車人員要在前方領航,提醒地面人員主動避讓,嚴禁吊物從人頭或重要設備上越過;嚴禁用吊物推轉地面設施;嚴禁在吊物上站人或操作。

5.12吊運高溫液體或大型物件,確認掛好后,所有人員撤離3米以外方可指揮起吊,經檢查確認穩妥后,方可吊運。

5.13指揮信號

a)手勢信號:

要主鉤:右手單臂平伸與肩平,握拳大拇指伸出,表示要主鉤。

要副鉤:右手單臂平伸與肩平,握拳小拇指伸出,表示要副鉤。

吊鉤上升:手臂伸向側前上方,高于肩部,掌心向上擺動。

吊鉤下降:手臂伸向側前下方,與身體夾角約為300,掌心向下擺動。

吊鉤水平移動:手臂向上伸直與肩平,五指并攏手心朝外,指向運動方向。

吊鉤微微上升:手臂伸出與肩平,手心朝上,以手腕為軸,重復向上擺動。

吊鉤微微下降:手臂向前下方,與身體夾角約為300,手心朝下,以手腕為軸,重復向下擺動。

指示降落地點:五指伸直,指出應降落的位置。

b)哨聲信號:

“上升”:二短聲。

“下降”:三短聲。

“微動”:斷續短聲。

“緊急停止”:急促長聲。

篇3:重要崗位干部輪崗制度的實施辦法

重要崗位干部輪崗制度的實施辦法

1.目的

  由于缺少經常性輪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院和科室的效率和干部隊伍的活力。為進一步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工作活力、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廉政建設,根據中共中央《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共西安市衛生局委員會關于單位實行重要崗位輪崗制度的意見》(市衛黨發【2004】6號)以及上級有關人事制度的文件精神,制定我院“重要崗位”干部輪崗制度實施辦法。

2.范圍

  適用于在醫院內從事“人、財、物”管理崗位科室的領導干部以及在財務、出納、藥劑、設備器械、采購、基建等崗位的主要工作人員。

3.內容

  實行干部輪崗制度,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要求,通過輪崗,既可以促進醫院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又能逐步改變干部隊伍結構,促進思想觀念、工作方法、工作經驗、工作作風的轉變好交流,對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輪崗范圍:

  我院實行“重要崗位”輪崗的范圍指:在醫院內從事“人、財、物”管理的崗位。主要對象是人事、財務、組織、藥劑、器械、總務、基建等科室的領導干部以及在財務、出納、藥劑、設備器械、采購、基建等崗位的主要工作人員。

二.輪崗原則:

  在上述同一崗位上工作滿4年的中層干部,原則上必須進行輪崗;副職主持工作4年的應進行輪崗;各類采購、出納、設備、財務、基建等崗位工作人員滿2年應進行輪崗。

  輪崗工作根據科室及醫院工作需要,并結合本人工作實際,在院內或科室內部進行工作崗位調整。輪崗年限可根據工作需要適當調整。

三.輪崗步驟:

  1.人事、政工部門對全院“重要崗位”進行調查摸底。

  2.各科室將規定輪崗范圍內人員基本情況以書面形勢報人事科、政工科,由人事、政工部門做好輪崗對象思想工作。

  3.人事、政工部門將摸底情況報院長辦公室及院黨委會,審定院內輪崗方案,由人事科辦理有關輪崗手續。

四.有關要求:

  1.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注意掌握輪崗人員的思想動態,加強協調工作,積極穩妥地做好輪崗人員的善后工作。嚴肅輪崗紀律,是我院“重要崗位”輪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2.各崗位輪崗原則上應按規定時間進行,對確需延長、縮短等不難是進行輪崗的,由主管科室出具書面報告,說明理由并明確下一步輪崗時間,報人事、政工科,經院長辦公會和黨委會批準。

  3.輪崗干部離職前,應認真辦理工作交接手續,如有特殊問題,在必要情況下由醫院經管科對其進行離崗審計。

  4.輪崗人員需自覺服從組織安排,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輪崗安排,對于拒不服從者進行強制輪崗。

  5.各科室應盡快進行“重要崗位”主要工作人員摸底工作,凡符合輪崗規定而未進行輪崗安排的需及時確定輪崗時限,報院人事科和政工科。

  “重要崗位”輪崗工作是轉變干部作風、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醫院各級管理人員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我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舉措,希各科室、各部門認真組織學習,做好思想工作,并積極推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