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冷風機抽熱風機二級排煙風機燒壞停機事故操作規程
1、班長或爐工將傳動先打“往返”,窯爐適當降溫并通知煤氣站。
2、爐工切換備用風機后升溫(注意風閘開度,檢查有無冷卻水)。
3、班長或爐工停止傳動“往返”,恢復正常運行。
4、班長通知機電主管及時搶修事故風機。(維修一定要掛警示牌)
5、爐工檢查窯爐內壓力是否變化太大,跟蹤產品質量。
篇2:酒店防排煙工程基礎知識
酒店防排煙工程的基礎知識
煙氣的基礎知識
煙氣是物質燃燒和熱解的產物。火災過程所產生的氣體,剩余空氣和懸浮在氣體中的微粒的總和稱為煙氣。
影響煙氣的成分和性質的因素。
煙氣的成分和性質首先取決于發生熱解和燃燒的物質本身的化學組成,其次還與燃燒條件有關。
對于正常的燃燒工況,燃燒條件得到良好的保證,燃燒進行得比較完全,所生成的氣體都不能再燃燒,這種燃燒稱為完全燃燒,其燃燒產物稱為完全燃燒產物。
對于非正常的燃燒工況,沒有良好的燃燒條件,燃燒進行的很不完全,稱為不完全燃燒,相應的燃燒產物稱為不完全燃燒產物。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就屬于這種情況。由于火災時參與燃燒的物質比較復雜,尤其是發生火災的環境千差萬別,所以火災煙氣的組成相當復雜。
火災煙氣的危害性
火災煙氣會造成嚴重危害,其危害性主要有毒害性,減光性和恐怖性。火災煙氣的危害性可概括為對人們生理上的危害和心理上的危害兩方面,煙氣的毒害性和減光性是生理上的危害,而恐怖性則是心理上的危害。
(一)火災煙氣的毒害性
首先,煙氣中含氧量往往底于人們生理正常所需要的數值,當空氣中含氧量降低到15%時,人的肌肉活動能力下降;降到10-14%時,人就四肢無力,智力混亂,辨不清方向;降到6-10%時,人就會暈倒。所以對處在著火房間內的人們來說,氧的短時致死濃度為6%。而實際的著火房間中氧的最低濃度可達到3%左右,可見在發生火災時人們要是不及時逃離火場是很危險的。
其次,煙氣中含有各種有毒氣體,而且這些氣體的含量已超過人們生理正常所允許的最高濃度,造成人們中毒死亡。
第三,煙氣中懸浮微粒也是有害的。危害最大的顆粒直徑小于10微米的飄塵,它們肉眼看不見,能長期漂浮在大氣中,少則數小時,長則數年微粒小于5微米的瓢塵,由于氣體擴散作用,能進入人體肺部粘附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引起呼吸道病和增大心臟病死亡率,對人造成直接危害。
第四,火災煙氣具有較高的溫度,這對人們也是一個很大的危害,在著火房間內,煙氣溫度可高達數百度,在地下建筑中,火災煙氣溫度可高達一千度以上。人們對高度煙氣的忍耐性是有限的。在65攝氏度時,可短時忍受;在120攝氏度時15分鐘內將產生不可恢復的損傷。
總之,火災生成煙氣的毒害性可歸納為八個字,即缺氧、毒害、塵害、高溫。
(二)火災的減光性
可見光波的波長為0.4-0.7微米,一般火災煙氣中煙粒子粒徑為幾微米到幾十微米,即煙粒子的粒徑大于可見光的波長,這些煙粒子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即對可見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當彌蔓時,可見光因受到煙粒子的遮蔽而大大減弱,能見度大大降低,這就是煙氣的減光性。
(三)火災煙氣的恐怖性
發生火災時,特別是發生爆燃時,火焰和煙氣沖出門窗空洞,濃煙滾滾,烈火熊熊,使人產生了恐怖感,常常給疏散造成混亂局面,使有的人失去活動能力,有的甚至失去理智,驚慌失措。所以,恐怖性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防排煙的方式
一、防煙方式
防煙方式歸納起來有非燃化防煙、密閉防煙、阻礙防煙和加壓送風防煙幾種方式。
(一)非燃化防煙
防煙的基本作法首先是非燃化。非燃化防煙是從根本上杜絕煙源的一種防煙方式。關于非燃化的問題,各國都制定了專門的法規或規范,對包括建筑材料,室內家具材料以及各種管道及其保溫絕熱材料在內的各種材料的燃化都作了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對那些特殊建筑、大型建筑、地下建筑等許多場所,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非燃燒材料的特點是不容易發煙,即不燃燒且發煙量很少,所以非燃材料可使火災時產生的煙氣量化大大減少,煙氣光學濃度大大降低。
(二)密閉防煙方式
對發生火災的房間實行密閉防煙也是防煙的一種基本方式,其原理是采用密封性能很好的墻壁等將房間封閉起來,并對進出房間的氣流加以控制。當房間一旦起火時,一般可杜絕新鮮的空氣流入,使著火房間內的燃燒因缺氧而自行熄滅,從而達到防煙滅火的目的。
這種方式一般適用于防火分區容易分得很細的住宅、公寓、旅館等,并優先采用容易發生火災的房間,如灶房等。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不需要動力,而且效果很好。缺點是門窗等經常處于關閉狀態使用不方便,而且發生火災時,如果房間內友人需要疏散,仍將引起漏煙。
(三)阻礙防煙方式
在煙氣擴散流動的路線上設置各種阻礙以防止煙氣繼續擴散的方式稱為阻礙防煙方式。這種方式常常用在煙氣控制區域的交界處,有時在同一區域內也采用。防煙卷簾、防火門、防火閥、防煙垂壁等都是這種阻礙結構。
(四)加壓防煙方式
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對著火區以外的區域進行加壓送風,使其保持一定的正壓,以防止煙氣侵入的防煙方式稱為加壓防煙。因為加壓區域和非加壓區域之間有若干常規的擋煙物,如墻壁]樓板及門窗等,擋煙物兩側的壓力差可有效地防止煙氣通過門窗周圍的縫隙和圍護結構縫隙滲漏過來,如果4-10所示。發生火災是,由于疏散和撲救的需要,加壓區域之間的門總是要打開的,或者是在疏散期間打開,或者是在整個火災期間打開。如果敞開門洞處的氣流速度方向與煙氣流向相反,因達到一定值時,仍能有效阻止煙氣,即阻止煙氣由非加壓的著火區流動。
加壓防煙方式的優點是能有效地防止煙氣侵入所控制的區域,而且由于送入大量的新鮮空氣,特別適合于作為疏散通道的樓梯間,電梯間及前室的防煙。
二、排煙方式:
(一)自燃排煙方式
自然排煙是利用火災產生的煙氣流的浮力和外部風力作用通過建筑物的對外開口把煙氣排至室外的排煙方式的實質是熱煙氣和冷空氣的對流運動。在自然排煙中,必須有冷空氣的進口和熱煙氣的排出口。煙氣排出口可以是建筑物的外窗,也可以是專門設置在側墻上部的排煙口。對高層的建筑來說,曾一度采用專用的通風排煙豎井,在平常,由于建筑物內空氣溫度一般比室外高,產生浮力,使氣流上升,便于房間排氣。發生火災時,由于室內溫度叫大幅度上升,室內外溫差較大,形成煙囪效應,成為排煙的一種動力,國外常稱為煙塔排煙方式。
這種方式由于利用了豎井的“煙囪效應”,產生抽風力,所以排煙效果好,它不受室外條件的影響,而且設備簡單,不需要動力,如果考慮了豎井的耐熱問題,可排除教高溫度的煙氣,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應用。這種方式的主要缺點是占地面積大。
(二)機械排煙方式
1.全面通風排煙方式
在對房間利
用排煙機進行機械排煙的同時,利用送風機進行機械送風,這種方式稱為全面通風排煙方式。由于這種機械排煙方式給控制區送入了大量的新鮮空氣,為避免產生助燃的影響,它不適用于應用在著火區的,可用于非著火的有煙區,系統運行時可使系統的送風量稍大于排煙量,使控制區顯微正壓。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防煙排煙效果好,而且穩定,不受任何氣象條件的影響從而確保控制區域的安全,缺點是需要送、排風兩套機械設備。投資較高。耗電量也較大。
2.負壓機械排煙方式
利用排煙機把著火房間中產生的煙氣通過排煙口排到室外的排煙方式稱為負壓排煙方式。在火災發展初期,這種排煙方式能使著火房間內壓力下降,造成負壓,煙氣不會像其它區域擴散。但火災猛烈發展階段,由于煙氣大量產生,排煙機如來不及把其完全排除,煙氣就可能擴散到其它區域中去。另外排煙機要求能承受高溫煙氣,而且還需要設防火閥,在超溫時自動關閉停止排煙。所以,不僅初投資高,而且日常維護管理費用也高。
篇3:防煙排煙系統維護管理工作標準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我省防煙、排煙系統的維護管理,確保其完好有效,依據國家、省現行消防法律法規及消防技術標準,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管理責任
1、設置在建筑內部的機械防煙、排煙系統是預防火災發生,及時撲救初期火災的有效措施,其日常維護管理由建筑產權單位負責,當建筑使用權轉讓時,建筑產權單位應當與該建筑使用單位明確其日常管理責任。有兩個以上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的建筑物,各產權單位、使用單位應當簽訂《消防安全責任狀》,明確系統的管理責任,統一制定系統的維護管理制度,并委托物業管理機構或共同設立機構統一管理。
2、設有機械防煙、排煙系統的管理單位應當明確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建立和完善維護管理制度,定期組織對系統與設施進行維護保養。
3、單位每年應委托具有維護保養資格的企業對系統進行檢測、維護,確保機械防煙、排煙系統的正常運行。
第三條系統使用前準備
1、機械防煙、排煙系統的使用管理單位應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負責系統的管理操作和維護。
2、機械防煙、排煙系統正式啟用時,應具有下列文件資料:系統竣工圖、系統主要設備、材料的檢驗報告及其它技術資料;公安消防機構出具的有關法律文書;系統的操作規程及維護保養管理制度;系統操作人員名冊及相應的工作職責。
3、機械防煙、排煙系統的使用單位應建立技術檔案。
第四條系統設施、設備要求
1、機械防煙、排煙、通風空調系統所采用的機械加壓送風機、送風口(閥)、防火閥、擋煙垂壁、機械排煙風機、排煙口(閥)、排煙防火閥、電動排煙窗、電動防火閥、風機控制柜等設備應是經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檢測合格的產品,有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及出廠合格證,其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在設備的明顯部位應設有耐久性名牌標識,其內容清晰,設置牢固。
2、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的控制柜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志;儀表、指示燈顯示應正常,開關及控制按鈕應靈活可靠;應有手動、自動切換裝置。
3、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的風機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志;傳動皮帶的防護罩、新風入口的防護網應完好;啟動運轉平穩,葉輪旋轉方向正確,無異常振動與聲響。
4、送風閥、排煙閥、排煙防火閥、電動排煙窗應安裝牢固;開啟與復位操作應靈活可靠,關閉時應嚴密,反饋信號應正確。
5、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能自動和手動啟動相應區域的送風閥、送風機,并向火災報警控制器反饋信號;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7m/s;防煙樓梯間的余壓值應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的余壓值應為25~30Pa。
6、機械排煙系統系統應能自動和手動啟動相應區域排煙閥、排煙風機,并向火災報警控制器反饋信號。設有補風的系統,應在啟動排煙風機的同時啟動送風機;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0m/s,排煙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通風與排煙合用風機時,應能自動切換到高速運行狀態。
7、電動排煙窗系統應具有直接啟動或聯動控制開啟功能。
8、電動防火閥應完好無損,開啟與復位應靈活可靠,關閉時應嚴密;應在相關火災探測器動作后自動關閉并反饋信號。
第五條監控顯示要求
消防控制室應能顯示系統的手動、自動工作狀態及系統內的防煙排煙風機、防火閥、排煙防火閥的動作狀態。應能控制系統的啟、停及系統內的防煙、排煙風機、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常閉送風口、排煙口、電控擋煙垂壁的開、關,并顯示其反饋信號。應能停止相關部位正常通風的空調,并接收和顯示通風系統內防火閥的反饋信號。
第六條系統運行
1、機械防煙、排煙系統應始終保持正常運行,不得隨意斷電或中斷。
2、正常工作狀態下,正壓送風機、排煙風機、通風空調風機電控柜等受控設備應處于自動控制狀態,嚴禁將受控的正壓送風機、排煙風機、通風空調風機等電控柜設置在手動位置。
第七條系統的每日檢查和巡查
系統的使用或管理維護單位,每日應對設置的機械防煙、排煙系統的相關設備進行逐個檢查或巡查,并認真填寫記錄。
1、查看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控制柜的標志、儀表、指示燈、開關和控制按鈕;用按鈕啟停每臺風機,查看儀表及指示燈顯示。
2、查看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風機的外觀和標志牌;在控制室遠程手動啟、停風機,查看運行及信號反饋情況。
3、查看送風閥、排煙閥、排煙防火閥、電動排煙窗的外觀;手動、電動開啟,手動復位,動作和信號反饋情況。
第八條半年檢查與系統功能試驗
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至少每半年應按下列操作步驟、方法檢查和試驗系統的下列功能,并按要求填寫相應的記錄。
1、現場啟動送風機組。操作步驟、方法:手動操作送風機組控制柜的啟、停按鈕,觀察送風機組動作情況及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檢查標準要求:在送風機組現場控制柜上手動操作送風機組的啟、停按鈕,送風機組啟、停功能正常,并向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2、遠程啟動送風機。操作步驟、方法:在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上和手動直接控制裝置上分別手動啟動任一個防煙分區的送風機組,觀察送風機組動作情況及消防控制設備啟動的信號顯示情況。檢查標準要求:在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一個防煙分區的送風機組,送風機組啟、停功能正常,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3、自動啟動送風機。操作步驟、方法:自動控制方式下,分別觸發防煙分區內的兩個相關的火災探測器,查看相應送風閥、送風機的動作及消防控制設備信號反饋情況;采用微壓計,在保護區域的頂層、中間層及最下層,測量防煙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的余壓;全部復位,恢復到正常警戒狀態。檢查標準要求:當防煙分區的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后,該防煙分區的前室本層及上下相鄰層送風口(閥)應能自動開啟(常開風口、閥除外),同時啟動與其聯動的送風機,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所測試的余壓值應符合要求。
4、手動復位送風口(閥)。操作步驟、方法:手動試驗,觀察送風口(閥)復位動作情況及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檢查標準要求:現場手動操作常閉式送風口(閥)的手動復位裝置,送風口(閥)應復位,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5、現場啟動排煙風機。操作步驟、方法:手動操作排煙風機控制柜上的啟、停按鈕,觀察排煙風機動作情況及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檢查標準要求:在排煙風機現場控制柜上手動操作排煙風機的啟、停按鈕,排煙風機啟、停功能正常,并向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6、遠程啟動排煙風機。操作步驟、方法:在控制室消防控制設備上和手動直接控制裝置上分別手動啟動防煙分區的排煙風機,觀察排煙風機動作情況及消防控制設備啟動的信號顯示情況。檢查標準要求:在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防煙分區的排煙風機,排煙風機啟、停功能正常,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7、自動啟動排煙風機。操作步驟、方法:由被試防煙分區的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給探測器加煙),觀察排煙風機動作情況及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開啟被試防煙分區的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觀察與其聯動的排煙風機動作情況和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可用報紙或紙張測試排煙機啟動時,排煙口或排煙閥是否將其紙張吸附。檢查標準要求:當防煙分區的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后,該防煙分區的排煙口(閥)應能自動開啟,且啟動與其聯動的排煙風機,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當排煙口(閥)無自動開啟功能時,排煙風機接到消防控制設備的聯動指令后,應直接自動啟動,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信號。防煙分區任一排煙口(閥)開啟時,與其聯動的排煙風機均能自動啟動,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8、手動復位排煙口(閥)。操作步驟、方法:手動試驗,觀察排煙口(閥)復位動作情況及消防控制設備信號顯示情況。檢查標準要求:現場手動操作排煙口(閥)的手動復位裝置,排煙口(閥)應復位,并向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9、活動式擋煙垂壁。操作步驟、方法:由被試防煙分區的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給探測器加煙),觀察該防煙分區的活動式擋煙垂壁動作情況及消防控制設備信號反饋情況。檢查標準要求:當一個防煙分區發生火災時,該防煙分區的擋煙垂壁接到消防控制設備的聯動指令后,應能自動降落,并向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設備反饋其動作信號。
10、系統聯動控制功能。操作步驟、方法:自動控制方式下,分別觸發兩個相關的兩個火災探測器,查看相應排煙閥、排煙風機、送風機的動作和信號反饋情況。通風與排煙合用系統,同時查看風機運行狀態的轉換情況;全部復位,恢復到正常警戒狀態。檢查標準要求:當消防控制設備接到防煙分區發出的火災(煙或溫)報警信號后,立即向該防煙分區的防煙、排煙系統發出如下指令,并接收其動作反饋信號:停止空調機組運行;開啟送風口(閥);啟動送風機組;開啟排煙口(閥);啟動排煙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