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路控制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氣路控制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7549

一、空壓機

1、空壓機盡量安裝在周圍環境溫度較低的場所,且周圍要有保養和檢查間隙。

2、試車前應檢查潤滑油是否充足,壓力表及電器設備是否完好,連接氣路是否暢通。

3、關閉輸出閥,接連起動開關,壓力達到0.7MPa以上時,慢慢地打開輸出閥。

4、壓力表指示0.7MPa無異常聲音時方可連續運轉,當壓力降至0.7MPa以下時,要停止使用。注意觀察裝入加油口內機油的溫度計,空壓機運轉1~2小時后,應在一穩定的溫度下工作,在運轉中當油溫超過104°C時停機檢查。

5、停機時,關閉輸出閥,切斷起動開關,當壓力表降零以前,不得再起動。

6、運轉中注意:

a、定期檢查油面高度,及時添加至油口內平面。

b、本機除規定的N150號壓縮機油外,嚴禁使用其它牌號壓縮機油,換油期為1500小時。

c、隨時檢查油溫,若超過104°C,應停止工作。

d、添加油或放油時,要待停機后壓力降至零時,方能打開加油塞或放油堵以防油氣反濺。

二、伺服閥

空壓機出廠時,伺服閥已調整好,一般不允許隨便調整。當關閉輸出閥,空壓機處于空運轉狀態,此時壓力表應在0.75~0.85MPa之間平衡工作,若超過上述數值應拆下伺服閥進行清洗,安裝后按下列規程調整:

a、起動運轉;

b、關閉輸出閥;

c、當壓力指示小于0.75時,應將伺服閥調節螺釘往里擰,使壓力上升,若壓力指示大于0.8MPa時,應將螺釘往外擰。使壓力下降,反復調整在0.75~0.8MPa的某一穩定壓力下,空壓機處于穩定空運轉狀態(即進氣閥關閉狀態下運轉),無異常聲音時,再鎖緊螺母。

d、慢慢打開輸出閥送氣,觀察壓力表穩定在0.75~0.8MPa之間檢查排氣量。

e、反復檢查四次,空壓機運轉及在額定工況下運轉可靠、穩定。

三、氣缸

1、安裝使用時,氣罐活塞桿不能受偏心載荷或橫向載荷,應使載荷的運動方向與活塞桿軸心線一致。活塞桿運行時,無別勁扭曲現象。

2、氣缸使用環境溫度不易過高。

3、氣缸勿用在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

4、更換新氣缸后,應在負載的情況下,用工作壓力運行2~3次,檢查氣缸各部有無異常現象。

四、減壓閥

1、減壓閥的安裝配有固定支架,安裝時,注意按閥體上的箭頭所示方向接管,該方向即為進氣口方向。

2、在通氣前,逆時針旋轉手輪,使減壓閥定值彈簧卸荷,然后打開氣源,按順時針方向逐漸轉動手輪,壓力漸增,直至壓力表指示壓力為所需壓力,并通過制動旋鈕鎖緊手輪。

篇2:化工裝置DCS控制系統管理規定

1.?總則

1.1.?為了提高公司生產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以下簡稱“控制系統”)的管理水平,確保生產裝置實現安、穩、長、滿、優運行,制定本規定。

1.2.?生產過程控制計算機是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裝置自動控制的核心。包括以微處理器為核心構成的分散型控制系統(DCS)、緊急停車系統(ESD)、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工業控制用計算機系統(IPC)、數據采集系統(SCADA)、先進控制(APC)及優化控制用上位計算機等。

2.?機構與職責

2.1.?公司各部設備管理為公司控制系統的主管部門,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2.1.1.?負責制定公司控制系統管理規定;

2.1.2.?審定公司控制系統更新、系統硬件及軟件大修計劃及方案;

2.1.3.?檢查考核控制系統的管理運行狀況。?

2.1.4.?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控制系統的點檢標準及運行考核辦法;

2.1.5.?負責本單位控制系統的運行考核。

2.1.6.?負責控制系統日常維護、檢修、運行管理工作;

2.1.7.?設立專門技術人員、維護人員負責本單位控制系統的日常點檢、維護保養、檢修等工作。

3.?控制系統的前期管理

3.1.?控制系統的前期管理是指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投運階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全過程管理的重要部分。為使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必須重視前期管理工作。

3.2.?各部設備管理應參與新、改、擴建等項目中控制系統的設計審查,依據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對設計選型的可靠性、維修性、適用性、經濟性、先進性、安全性提出要求。控制系統設計應符合《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統設計規范》(SH/T3092-99)、控制系統控制室設計應符合《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動分析器室設計規范》(SH3006-99)。

3.3.?控制系統購置要堅持質量第一、性能價格比高和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原則,嚴格進廠質量驗收程序,進口設備應有必備的維修配件。

3.4.?控制系統施工必須按設計要求及《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21-99)進行。在新、改、擴建工程中負責儀表設備施工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具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3.5.?各部設備管理應負責或參與儀表設備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等方面的工作。竣工驗收必須按設計要求及《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20**)、《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21-99)、《工程建設交工技術文件規定》(SH3503-20**)進行。要做到竣工資料齊全,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包括:

1、工程竣工圖(包括裝置整套儀表自控設計圖紙及竣工圖)。

2、設計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3、隱蔽工程資料和記錄。

4、控制系統安裝及質量檢查記錄。

5、電纜絕緣測試記錄。

6、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7、控制系統和材料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8、控制系統校準和試驗記錄。

9、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記錄。

10、控制系統交接清單。

11、報警、聯鎖系統調試記錄。

12、控制系統組態記錄工作單。

13、未完工程項目明細表等。

14、控制系統說明書。

其中:1、2、9、14項內容除檔案部門外還應交給各裝置設備部儀表專業、各部設備管理及使用裝置。

3.6.?控制系統投用前,使用單位和/或維護單位應根據設備的特點編制相關規程,開展技術培訓、事故預案演練等工作。

4.?控制系統的點檢

4.1.?各部設備管理儀表專業應根據控制系統配置情況,制定相應的點檢標準。點檢應包括以下內容:

1、向當班工藝人員了解運行情況;

2、檢查控制系統主機硬件設備的運行狀態,查看所有插件的狀態指示燈,判斷系統工作是否正常;

3、檢查冗余通訊總線的定期切換情況;

4、調出系統狀態顯示畫面,檢查系統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5、外圍設備如打印機、拷貝機等投用狀況和完好情況;

6、各控制、輔助機柜的風扇運轉情況;

7、操作鍵盤功能是否有異常現象,外觀有無破損;

8、設備有無異常噪聲和氣味;

9、機房、操作室的溫度、濕度、照明、消防設施是否符合要求;

10、檢查供電是否符合要求,記錄分析系統用電負荷。

4.2.?儀表維修人員應按照點檢標準每日定時逐項進行點檢、認真填寫點檢記錄。在點檢過程中發現的硬件、軟件問題應及時填寫缺陷記錄,會同技術人員盡快確認并制定解決方案。

4.3.?點檢記錄要字跡清楚、書寫工整。點檢記錄應定期回收,妥善保存。

5.?控制系統硬件、軟件管理

5.1.?各部設備管理儀表專業應逐套建立各自控制系統設備檔案,內容應包括:系統構成、所有設備、卡件的規格型號、技術性能指標、數量清單;系統軟件的版本、數量清單;應用軟件的清單;備品備件的規格型號、數量;設備、卡件的檢修、變更記錄等。

5.2.?控制系統硬件設備的保養手冊要妥善保存,確保完整無缺,原版資料要歸檔保存。

5.3.?在線運行設備檢修時,要先辦理工作票方可實施。

5.4.?維修硬設備時,嚴格按照規定的工作條件進行,作業人員必須佩帶防靜電接地手環,確保接地良好,工作時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5.5.?專用工具、標準儀器要有專人保管,對標準儀器要進行定期檢定。

5.6.?控制系統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信息載體要妥善保存,磁性文件要存放在防磁性的金屬柜(盒)內。系統軟件及應用軟件的原版及備份要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5.7.?控制系統的系統軟件無特殊情況嚴禁修改,確需修改時,要辦理申請、論證手續,經分管副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實施。

5.8.?控制系統的應用軟件在正常生產期間不宜修改,根據生產要求,確要進行重新組態時,要有明確的修改方案,必須事先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并由裝置、各部設備管理共同簽證后方可實施,并做好修改變更記錄。

5.9.?修改后的用戶組態軟盤應進行編號、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復制備份,并將有關修改設計資料存檔備查。

5.10.?防止病毒感染,嚴禁在控制系統上使用無關軟件,也不得進行與控制系統軟件組態無關的作業。

5.11.?應采取隔離措施,防止通過公司信息網感染病毒。

5.12.?每年至少一次對控制系統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進行檢查核對,備份應用軟件。

5.13.?工程師鑰匙、編程器要有專職技術人員保管。

6.?控制系統備品配件管理

6.1.?備品配件要有專門的帳卡,要隨時掌握備件配件的儲備情況,及時提報備品配件計劃,保持一定數量的備品配件儲備,以保證控制系統的穩定運行。

6.2.?要妥善保管控制系統的備品配件,環境應符合備品配件要求的保管條件。

6.3.?在裝置停工檢修期間,有條件時要對備件進行通電試驗,確保其在備用狀態。

7.?控制系統機房管理

7.1.?控制系統機房系要害部位,要認真做好安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7.2.?非機房工作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進入機房。進入機房作業人員要按規定進行著裝,在進入機房前,必須采取靜電釋放措施,以消除人身所帶的靜電。

7.3.?機房環境必須滿足控制系統設備要求,應滿足以下條件:溫度:冬季20±2℃夏季26±2℃;變化率:<5℃/h;相對濕度:50±10%;變化率:≤6%/h

7.4.?機房必須每日清掃衛生,及時補充新鮮空氣。

7.5.?機房內嚴禁帶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機房內吃東西、喝飲料、堆放雜物。設備、機柜上禁放任何物品。機房內消防設施要配備齊全,裝置安全員要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

7.6.?機房電纜通道要有防鼠設施,以防鼠害。

7.7.?機房內嚴禁使用手機等移動通訊設施,在機房入口處要有“禁用移動通訊工具”標志,運行期間使用對講機聯校儀表時,對講機與控制機柜的距離應大于3米。

8.?控制系統大修

8.1.?控制系統的大修,應與裝置大修同步進行。根據系統配置制定出相應的大檢修方案。

8.2.?對運行中存在問題較多的控制系統,可以委托生產廠商或專業公司進行全面大修測試。

8.3.?大檢修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接地系統、電纜連接情況檢查,接地極之間的絕緣檢查;各接地極接地阻值測試;

2、系統清掃,包括全部卡件、電源組件、風扇組件等;

3、供電系統檢查、包括各種電源電壓、頻率測試及調整;

4、檢查所有接線端子、插接件接觸是否良好;

5、檢查備用電池電壓是否符合規定,更換到期的存儲器用電池。電源品質應符合《儀表供電設計規定》(SH/T3082--2003);

6、?系統各設備進行離線診斷;

7、確定冗余系統切換動作準確可靠;

8、清洗和檢查外圍設備,包括打印機、拷貝機等;

8、對系統應用軟件進行必要的修改;

9、對輸入、輸出通道進行精度測試;

10、對最新版應用軟件進行備份;

11、填寫系統大檢修記錄,對檢修內容,特別是動改變更的硬件、軟件內容進行歸檔。

篇3:中控室控制系統管理規定

1.?文明操作,愛護設備,保持室內清潔,防灰防水;

2.?嚴禁強制性關閉計算機、UPS電源開關;

3.?嚴禁擅自改裝、拆裝操作站設備;禁止插裝可移動磁盤或外設備;

4.?鍵盤與鼠標操作須用力恰當,輕拿輕放,避免尖銳物刮傷表面,禁止外力損壞操作員鍵盤;

5.?禁止在放置鍵盤的控制柜臺面和控制站機房、柜內堆放雜物;特別是放置水杯或其他承裝液體的容器;禁止在控制柜臺面上吃飯和乘坐;

6.?禁止在操作站、控制站柜的插線板上擅自連接其它與控制無用電設備;

7.?嚴禁隨意打開控制站機房的門窗,以防止灰塵和雨水等的浸入;

8.?使用對講機或手機時應盡量遠離控制站和操作站,以避免電磁場造成的干擾;

9.?系統運行中,要保證顯示器、操作站主機、控制站的散熱、通風口不被雜物或其它有機物擋住;?

10.?顯示器不能用酒精和氨水清洗,如確有需要,請首先關斷電源,用蘸水的濕海綿或者專門的CRT顯示器清潔劑清洗;

11.?操作人員非特殊情況下嚴禁退出實時監控畫面,修改參數、隨意刪除報警、趨勢信息,發現故障,及時確認,并聯系相關部門處理;

12.?操作人員嚴禁修改計算機系統的配置,嚴禁任意增加、刪除、移動或拷貝硬盤上的文件和資料,不得在操作站進行非過程控制之外的相關操作(如音樂、文字處理等);

13.?嚴禁在實時監控操作平臺進行不必要的多任務操作,執行非必要的軟件程序;

14.?夏季禁止關閉中控室內的空調,發現空調異常及時與儀表車間取得聯系;

15.如有違反以上規定者,嚴格按公司有關制度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