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型活動管理細則模板

大型活動管理細則模板

2024-07-12 閱讀 7243

甘肅省出臺節慶活動管理實施細則【1】

近日,全省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甘肅省節慶活動管理實施細則》(甘清組發〔2015〕4號,以下簡稱《細則》),對我省省級以下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社會團體及其所屬事業單位等,使用國家財政資金和資源,舉辦(包括主辦、協辦、贊助、支持等名義)歷史文化類、旅游類、特色物產類、機關單位成立類、工程奠基或者竣工類等節慶活動進行規范管理。

《細則》規定,節慶活動實行分級審批和分類管理制度。

省級黨政機關、全國性人民團體、社會團體舉辦各類節慶活動、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團及所屬單位等舉辦公祭類節慶活動、省會城市舉辦行政區劃變更類節慶活動以及自治州、自治縣成立逢十周年紀念慶祝活動,需報黨中央、國務院審批,除此以外的節慶活動,需報省委、省政府審批。

各市、州不得擅自批準各縣(市、區)黨政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團以及鄉(鎮)黨委、政府舉辦各類節慶活動。

《細則》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原則上不再舉辦新的各類節慶活動。

如確需舉辦的,應按程序從嚴審批。

需報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審批的活動,主辦單位應當至少提前3個月,于每年4月或者9月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書面申請。

申請舉辦公祭類、特色物產類、涉外、旅游類、行政區劃變更類節慶活動,還須事先組織專家論證、公開聽證或分別征求省級商務、外事、旅游、民政等部門同意。

嚴格控制舉辦行政區劃變更、機關單位成立的紀念性慶典活動。

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一般不舉辦周年慶典活動,逢十逢百周年等確需舉辦的,應當按規定報批。

嚴格控制工程奠基和竣工慶典活動。

各級黨政機關不得舉辦樓堂館所的奠基和竣工慶典活動。

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的節慶活動,須通過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書面申請。

在邀請領導干部出席節慶活動方面,《細則》規定,各地各部門舉辦的節慶活動,原則上不邀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

確需邀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活動的,舉辦單位應當提前3個月報請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按歸口分別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批準。

邀請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協領導人出席活動,舉辦單位須分別報省委辦公廳、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審批。

在舉辦節慶活動經費管理方面,《細則》明確規定,舉辦節慶活動實行“誰舉辦、誰出資、誰負責”,所需經費由舉辦單位承擔,不得向下級單位、企業和個人轉嫁費用。

不得借舉辦活動發放禮金、禮品、貴重紀念品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不得重金邀請各類明星參與活動和舉辦晚會;不得強制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參加;不得強行收取相關費用或變相攤派;不得利用節慶活動為單位或個人謀取私利;不得安排宴請;不得組織與主題無關的參觀活動;不得進行與收費掛鉤的品牌推介、成果發布、論文發表等活動;不得借機變相公款消費、旅游;不得對領導干部的出席情況進行虛假宣傳。

針對舉辦節慶活動系列化、綜合型趨勢,《細則》明確,節慶活動審批遵循單一申報主體原則。

各級黨政機關原則上不得與地方聯合舉辦節慶活動。

對于多個部門、單位聯合申請舉辦的節慶活動,申報和批復主體實行項目主導方或舉辦地優先原則。

而對已經批準周期性舉辦的活動,《細則》要求,活動再次舉辦前,必須履行備案程序,且需按批準的活動名稱、活動內容、主辦單位、活動周期舉辦活動,活動要件變化的,須重新履行審批手續。

為了加強對節慶活動的管理和監督,《細則》要求建立節慶活動評估管理和監督檢查機制,成立專家咨詢辦公室,定期開展評估工作。

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審計、財政、紀檢監察等部門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對于在評估和監督檢查中發現有違規舉辦行為的,采取警告、嚴重警告、責令暫停舉辦直至取消舉辦資格、取消活動項目的處罰。

甘肅省節慶研討會論壇活動管理細則(試行)【2】

第一條為規范各類節慶會展活動行為,統籌安排省政府領導出席各類節慶會展活動,根據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規定”,以及《*甘肅省委辦公廳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節慶研討會論壇活動管理細則(試行)的通知〉》(甘辦發〔2012〕59號)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指節慶會展是指公祭、機關單位成立、行政區劃調整和建制變更、工程奠基或竣工等名義舉辦的各類節會(市慶、縣慶)、慶典(儀式、典禮)等活動;黨政機關和依法登記的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舉辦的各類業務研討和學術交流活動;省內外舉辦的各類大型經貿洽談會、推介會、展覽會、展銷會、展示會等活動。

第三條各類節慶會展活動必須按規定程序報批。

未獲批準的,省政府領導原則上不出席;對經批準舉辦的,省政府領導出席時,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

第四條省政府領導原則上不出席與分管工作無關的節慶會展活動。

確需省政府領導出席的,按照“統一安排,從嚴控制,精簡節約,講求實效”的原則,由省政府辦公廳統一協調,原則上一項節慶會展活動只安排一位省政府領導出席。

第五條國務院舉辦或明確要求省政府負責同志參加的節慶會展活動,按業務歸口,由省政府分管領導參加。

第六條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區市舉辦并邀請省政府領導出席的節慶會展活動,由對口部門提出參加節慶會展的方案,省政府分管副秘書長根據節會活動的性質、規格和舉辦時間、地點、規模,提出具體意見,經省政府分管領導審核后,報省政府主要領導審定。

(一)參加兄弟省區市舉辦的節慶會展活動,按照“對等規格、對口參加”的原則,合理確定規格和規模。

(二)國家部委或國際組織在我省舉辦的節慶會展活動,需我省承辦或聯合舉辦的,報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由省政府分管領導、秘書長或副秘書長督促具體承辦或聯合舉辦單位組織實施。

第七條省直各部門、各類企業、各市州邀請省政府領導出席各類節慶會展活動的信函等文件,省政府辦公廳統一收文后,送分管處室、省政府分管副秘書長視具體情況并按規定提出擬辦意見,呈省政府分管領導審定。

第八條以省委、省政府名義舉辦的大型固定性節慶會展活動,由具體承辦單位擬訂實施方案,明確舉辦時間、地點、規模、經費來源及落實情況、嘉賓邀請、接待方案、安全保障措施等事項,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討論,報請省委審定后組織實施。

具體籌備情況隨時報省委、省政府。

篇2:QC小組活動成果材料發表會評審細則

QC小組活動成果(材料)發表會評審細則

1、選題

*所選課題與公司方針目標相結合,或是本小組工作現場需解決的問題4分

*理由欠充分扣1~2分,不符合沒有分。

*課題名稱簡潔明確,直接反映需改進的問題1分;符合1分,課題名稱抽象、戴大帽子或將主要對策放入課題名稱0分。

*現狀已清楚掌握,數據充分,并通過分析已明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制訂目標提供了依據3分

*"現狀調查數據充分"、"問題的癥結明確"、"為制訂目標提供了依據"三項中每出現一項不符扣1分。

*目標設定適當,有量化的目標值和設定依據3分

*"目標不超過2個"、"進行了量化"、"設定理由充分"三項中每出現一項不符扣1分。

*工具運用正確、適宜3分;對工具運用不適宜扣1分,工具運用不正確扣3分。

2、原因分析

*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因果關系明確、清楚4分;未針對問題的癥結分析原因扣2.5分,因果關系不明確扣1.5分。

*原因分析透徹,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對策的程度4分;很好4分,一般3分,較差1分。

*主要原因從末端因素中選取4分;根據要因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屬末端因素扣除一條的分值。

*對所有末端因素都進行了要因確認,并且是用數據或事實客觀地證明確是主要原因5分;根據末端因素數量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未確認扣除一條的分值。

*工具運用正確、適宜3分;對工具運用不適宜扣1分,工具運用不正確扣3分。

3、對策與實施

*針對所確定的主要原因,逐條制定對策4分;根據主要原因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符合扣除一條的分值。

*對策按"5W1H"的原則制定,且對策可操作、可檢查效果5分;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

*按對策表逐條實施,且實施過程和結果有記錄、有檢查、可追溯6分;根據對策條數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條不符扣除一條的分值。

*大部分對策是由本小組成員實施的,遇到困難能努力克服5分;90%以上的對策均由本小組成員實施得5分,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扣完為止。

4、、效果

*對改進的有效性進行了確認,比較了目標的達成程度4分;未對改進的有效性進行確認扣2分,未比較目標的達成程度扣2分。

*對有形、無形效果的評價(根據選題情況也可含經濟效益的計算)實事求是、無夸大5分;屬實5分,基本屬實3分,不屬實0分。

*改進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納入有關標準或制度,并按新標準或制度實施5分;根據方法和措施的數量按比例分攤分值,每出現一項未納入扣除一項的分值,已納入但未實施扣除一半分值。

*改進后的效果能維持、鞏固,并有證據說明6分;能維持、鞏固在改進后效果檢查時的水平6分,低于效果檢查時的水平3分,根本未維持改進后的效果0分。

5、發表

*發表資料條理清晰,前后連貫,邏輯性好5分;很好5分,一般3分,較差1分。

*發表資料以圖、表、數據為主,非通篇文字、照本宣讀5分;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

*發表資料通俗易懂,盡量避免使用專業性太強的詞句和內容,在不可避免時予以深入淺出地解釋3分;符合3分,基本符合2分,不太符合1分。

*發表者為本組成員,熟悉整個活動過程3分;完全符合3分,雖是本組成員但對活動過程不夠熟悉2分(不是小組成員的在得分基礎上扣0.5分);既不是小組成員又不熟悉活動過程1分,

*發表時從容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2分;優秀2分,良好1分,較差0.5分。

*回答提問時誠懇、簡要、不強辯2分;完全符合2分,一般1分,不太符合0.5分

6、特點

活動過程(含發表過程)生動活潑有新意,具有啟發性6分;很好6分,一般3~4分,較差2分。

7、評審規則

*發表會評審采取當場亮分的辦法,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現場公布。

*第二個成果發表完畢后,公布第一個成果所得分數:材料分+發表分。

*最終綜合成績為:現場評分×40%+成果發布分×60%

*當評委所在部門的成果發表時,該評委應當回避評審。

*每項成果的發表時間為15分鐘,超時須扣除相應的分數。

篇3:QC小組活動成果現場評審細則

QC小組活動成果現場評審細則

1、QC小組的組成

(1)、要按有關規定進行小組登記和課題登記4分

*查看《QC小組注冊登記表》和《QC小組課題登記表》,每缺一份扣2分;

*登記的小組成員與參加活動的成員不符且無說明,每一個扣0.5分(活動中允許編外成員參加,但不得代替成員實施QC活動,否則也將按每個0.5分扣減),與登記表中不相符的人數超過3人,本項無分;

*小組活動計劃變動沒有相應說明扣1分;小組人員變動沒有相應說明,每人次扣0.5分;

(2)、小組活動時小組成員的出勤情況4分

查《QC小組活動考勤表》,并核對《QC小組活動記錄表》上簽到情況,出勤率≥90%得4分,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扣完為止。

(3)、小組成員參與分擔組內工作情況5分

詢問組長或查課題登記表,并抽查3名成員,每出現一個不明確在小組內承擔的工作職責的扣1.5分,都不明確扣5分。

2、活動情況與活動記錄

(1)、活動過程需按QC小組的活動程序進行8分

詢問組長并查看活動記錄,每遺漏一個步驟扣2分,扣完為止;步驟顛倒,一項扣4分,扣完為止。

(2)、取得數據的各項原始記錄妥善保存7分

*查看原始記錄,現狀調查與效果檢查兩個步驟中,每缺一個步驟的原始記錄扣3分,數據不全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扣分,最高每個步驟可扣2分;

*其它有關數據無原始記錄扣1分;

(3)、活動記錄完整、真實,并能反映活動的全過程12分

*查看小組活動記錄并可結合部門日常工作記錄予以核對,發現有部分不真實的成份但對活動結果沒有直接影響扣1.2分;

*如果直接影響活動的最終結果將取消小組的參評資格;

*真實但不完整,每缺一個步驟的記錄扣1.2分;

(4)、每一階段的活動需按計劃實施10分

*實際活動時間允許比計劃時間有±7天的調整,在此期間可不必作相關說明,超過此期限將視作未按計劃執行,每項扣2分,扣完為止;

*檢查小組各階段活動內容與計劃的內容是否相符,每出現一項未按計劃內容實施扣1分(因特殊情況需調整且在活動記錄中有說明的除外)。

3、活動成果及活動的維持、鞏固

(1)、對成果內容進行核實和確認,并已達到新制定的目標7分

*未核實確認扣4分;

*未達到小組制定的目標將不予參評資格;

(2)、對有形、無形效果的評價(含經濟效益的計算)實事求是、無夸大8分

*查看現場及有關財務記錄,小部分不實但不影響活動最終的結果扣4分;

*對活動結果構成一定影響但不嚴重本項0分;

*虛構成分較大,直接影響活動結果,取消其參評資格;

(3)、改進的有效措施已納入有關標準或制度8分

查看崗位職責或有關制度、工作標準、作業指導書等,對未納入標準或制度的對策措施,按比例分攤到每一條對策措施后扣分,全部未納入扣8分。

(4)、現場已按新的標準或制度作業,并把成果鞏固在較好的水準7分

*查看現場,對未按新的職責、標準、制度或作業指導書實施的,按比例分攤到每一條對策措施后扣分,已實施但成果鞏固不好(比效果檢查時差)扣4分,完全未維持鞏固該項得0分;

*如果措施雖未納入標準或制度,但實際已經得到執行并經評審小組證實,且成果得到有效的鞏固,也可視具體情況參照A項執行;

4、QC小組教育

(1)、QC小組成員對QC小組活動程序的了解程度10分

針對該小組活動情況抽查三名成員,每出現一個不清楚扣3分,都不清楚扣10分。

(2)、QC小組成員對活動方法、工具的掌握情況10分

針對該小組活動情況抽查三名成員,每出現一個對活動方法或工具不清楚扣3分,都不清楚扣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