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中心慢性病管理細則
慢性病管理細則(暫定)
為了更進一步細化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昨日下午,經慢性病管理工作小組例會討論,制訂具體慢病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慢性病管理日制度。“管理日”即每月底由科主任統一排班,專門管理慢病的時間。在管理日,根據門診需要,10點鐘之前,醫生可以出門診,10點以后進行慢性患者的隨訪、病程記錄及錄機工作。小科室大夫的管理日根據自己工作特點靈活掌握。
2、門診病歷與慢病管理檔案分開管理,同一患者病歷號一致;門診大病例仍歸掛號室統一存放,慢病檔案由責任醫生自己存放管理。
3、門診大夫(口腔科除外)均須參加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由每位責任醫生各認領10名慢病患者并負責管理;B超、眼科、婦科、針灸等小科室醫生至少管理5人,其他大夫至少管理10人,以上基數必須在12月之前完成,并以此作為當月的重點考核內容,不管理者不得分。
4、加大慢病管理在門診百分制考核中的分值,10分調整為30分,并將考核內容進行調整,包括管理數量和質量等。
5、側重管理質量的考核。每位責任醫生須充分利用管理日完成慢病檔案書寫并錄機,質量情況納入每月考核范圍,具體為:10份病歷,共5分,1份為0.5分;超過10份,每一份加0.5分,上限為5分;不足10分相應減分。
6、每月的慢病管理考核工作由許磊負責,慢病管理小組成員(孫代、白瑞瑞、東新
篇2:市民醫院慢性病報告及死因監測管理制度
人民醫院慢性病報告及死因監測管理制度
1、醫院的慢性病報告管理組織由防保科、醫務科及相關科室人員組成。慢性病報告管理小組負責醫院內的慢性病管理工作,防保科負責日常工作。
2、防保科根據慢性病管理規定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實行工作檢查過問制度。按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改進慢性病報告管理工作。
3、慢性病報告內容包括:冠心病急性發作,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猝死、各種類型的冠心病死亡;腦卒中發作,包括致死性腦卒中和非致死性腦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梗死及未分類腦卒中),不包括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小卒中)及慢性腦動脈硬化;糖尿病,確診為新發糖尿病病例;腫瘤,確診為新發惡性腫瘤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良性腫瘤病例。
4、慢性病報告程序:醫生發現市區冠心病急性發作、腦卒中發作病例和新發糖尿病病例、惡性腫瘤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良性腫瘤以及中心城市外醫療機構確診的上述疾病在復診時,均應填報相應原報告卡。報告卡必須在出院前上報防保科。
5、有關科室應建立健全門診日志、病房住院登記和檢驗登記的質控管理。
6、臨床科室對來我院住院治療或東山街道轄區內居民,而因病正常死亡的,必須開具《死亡醫學證明書》,內容填寫要完整、準確,并在七日內上防保科。
7、凡未按要求上報的責任人,造成漏報與科室質量分及個人獎金掛鉤。
8、本制度適用于各臨床科室及門診部。
篇3:社區衛生中心慢性病管理細則
慢性病管理細則(暫定)
為了更進一步細化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昨日下午,經慢性病管理工作小組例會討論,制訂具體慢病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慢性病管理日制度。“管理日”即每月底由科主任統一排班,專門管理慢病的時間。在管理日,根據門診需要,10點鐘之前,醫生可以出門診,10點以后進行慢性患者的隨訪、病程記錄及錄機工作。小科室大夫的管理日根據自己工作特點靈活掌握。
2、門診病歷與慢病管理檔案分開管理,同一患者病歷號一致;門診大病例仍歸掛號室統一存放,慢病檔案由責任醫生自己存放管理。
3、門診大夫(口腔科除外)均須參加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由每位責任醫生各認領10名慢病患者并負責管理;B超、眼科、婦科、針灸等小科室醫生至少管理5人,其他大夫至少管理10人,以上基數必須在12月之前完成,并以此作為當月的重點考核內容,不管理者不得分。
4、加大慢病管理在門診百分制考核中的分值,10分調整為30分,并將考核內容進行調整,包括管理數量和質量等。
5、側重管理質量的考核。每位責任醫生須充分利用管理日完成慢病檔案書寫并錄機,質量情況納入每月考核范圍,具體為:10份病歷,共5分,1份為0.5分;超過10份,每一份加0.5分,上限為5分;不足10分相應減分。
6、每月的慢病管理考核工作由許磊負責,慢病管理小組成員(孫代、白瑞瑞、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