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輸血科各崗位工作職責實施細則

輸血科各崗位工作職責實施細則

2024-07-12 閱讀 5646

一主班

1.協助科主任全面負責科室的業務工作。

2.根據用血情況負責向血站預約血液(包括全血、成分及血漿等),并核對當日成分血。

3.負責病房門診及急癥用血的使用和發放,不得發生因誤看日期而使血液過期的情況。

4.負責標本的接收和查對,經查對無誤,寫上日期后交給付班。

5.負責成分血的安排,并將安排情況寫入記事板。

6.產科病房送的輸血申請單,隨時安排記賬(項目:輸檢、血型、備血化驗費)。

7.負責對外事宜聯系和窗口的接待解釋工作。

8.負責安排門診查血型、其它血型學檢查、自身輸血等病人的采血工作。

9.隨時觀察冰箱溫度并記錄(寫在交班本上)。

10.負責病人首次輸血前的檢測、開單、找標本。

11.負責與病房保持聯系,大力宣傳成分輸血,合理、安全用血,自身輸血等。要求成分輸血率達到95%以上。

12.對沒辦住院手續的急癥病人,時刻與臨床保持聯系防止漏帳。

13.負責下午結賬、打勾、清點、核對。

14.負責安排化血漿機的清潔及換水(每周一次)。

15.負責發血后的登記,嚴格遵守發血原則(日期由遠到近)防止血液過期。

16.及時清理桌面衛生及抽血盤內的衛生。

17.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交班報告。

18.負責實習學生的帶教工作的安排。

19.負責不合格血液退回、記錄。

20.負責重大特殊事件的記錄。

二付班

1.負責血型的鑒定、登記、交叉配血試驗。

2.負責疑難血型的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

3.負責獻血者和受血者的不規則抗體檢查。

4.急癥用血送來的申請單如無血型應,立即作血型鑒定(不受時間限制)。

5.手術病人的交叉配血,爭取優先5-10分鐘內完成。

6.負責送檢標本的二次接受和查對工作。

7.每日做準備工作:

8.泡剪刀的消毒液每日更換一次。

9.鹽水每日更換一次。

10.檢查儀器的運轉是否正常。

11.準備好當天使用的各種試劑。

12.獻血者血型復查、核對無誤后放入冰箱試管架內。

13.下午檢查次日手術病人的血型記錄及時查檢。

14.負責次日手術病人的不規則抗體檢測,并蓋章編號登記。

15.負責次日手術病人的交叉配血。

16.將當日血標本寫明日期放入冰箱內。

17.負責清理操作桌面及使用儀器的衛生,保持美觀清潔。

18.負責實習學生的帶教工作,學生出現差錯由帶教老師負責。

三記賬班

負責各項費用的劃價記賬記完帳后逐一核對(核對項目包括病人姓名、住院號、與用血量相符的費用),要特別防止漏帳及重復記賬。

非手術取血隨時記賬,如超費要及時告知取血者、并靈活掌握。

如有記不上帳,或無住院號的病人,要及時與病房或住院處聯系,當班沒完成,及時交班,

防止漏帳。

負責每日進血的登記、核對、電腦入庫工作。

上午11:00電腦查詢次日手術病人的輸檢費,防止重復查體。

下午為當日手術用血的病人劃價、記賬、核對、電腦出庫。

協助主班結賬。

每周查詢電腦庫存有無異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付班(治療班)

1.負責需要治療病人的預約,登記安排工作。

2.負責治療病人的記賬收費不得漏張。

3.負責需要治療病人的治療情況記錄(包括治療前,后的情況)。

4.負責需要治療病人的隨訪工作。

5.治療完畢后及時清理治療室的衛生,清洗管道通知工人及時將垃圾運走。

6.負責指導電腦的出庫、入庫的準確度,及疑難情況的處理。

7.負責電腦的清潔、管理、保養工作。

8.完成以上工作后可協助主,付班的工作。

五付班

負責血液內(包括全血、紅細胞、血小板)的白細胞的去除。

操作中嚴格準守無菌原則,嚴防血液污染。

檢查紫外線是否開啟,消毒時間不少于40分鐘。

消毒液每日更換一次(泡剪刀)。

過濾時查對要嚴格,要求程序:先登記、寫標簽、核對無誤后方可過濾。

過濾換袋時或過濾完,需要再核對一次血型、血號、種類及血量是否準確。

烙合要合格不得出現漏血現象。

過濾完及時放入冰箱不要在室溫放置時間過長。

工作結束負責清理操作桌面的衛生,清理污血袋,裝入垃圾袋。

關閉超凈工作臺,關閉烙合機,關燈。

及時檢查過濾器、鹽水的供給情況,及時準備好。

六查體班

負責當日手術及首次輸血病人的輸血前各種檢測。

負責門診及病房的各種特殊實驗。

特殊試驗要親自下病房采標本。

特殊試驗如已采集好標本當日不能作,應將標本保管好,如果次日自己不能作應交好班。

負責查體試劑的配制、儀器的檢查、保養及清潔。

負責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急查(雙倍收費)。

負責自身血的采集,核對、登記、存放、收費等。

負責血液白細胞的去除。

做完試驗后用完的特殊試管用清水沖干凈,放入消毒桶內。

負責清理操作桌面及使用儀器的衛生,保持美觀清潔。

上午完成本職工作后,請協助付班工作。11:10分接替中午班(中午班吃飯)人員的工作。

下午負責付班的工作。

周一、三、五負責做ABO血型抗體效價試驗。

七夜班

接班時間16:50--次日7:30。

嚴格準守交接班制度,內容如下:

庫存血的數量做到心中有數。

有無搶救病人及標本的存放位置。

冰箱的溫度是否正常。

儀器的運轉情況(離心機顯微鏡化血漿機等)。

由無未送到的血液成分。

有無未記賬的擔子,及其原因。

抽屜內有無押金。

做好工作前的準備,試劑、鹽水等要齊全。

檢查各個房間水、電、門是否關好。

清理已出庫的血標本。

收取當日為手術病人備血的合血費用,填好申請單。

負責晚間的記賬、核對清點血液、打勾,并全日的賬目與電腦上核對,準確無誤后存入電腦。

次日7:00開紫外線消毒病清理衛生。

次日將血型標本及其他標本及時編號,并放入水浴箱內。

定時觀察冰箱溫度,并記錄。

認真書寫交接本。

八工人工作細則

負責血庫、血型室、主任辦公室、治療室的衛生。

負責各室的水池子衛生清理。

每日負責洗刷試驗用的試管、吸管、吸頭等。

每日送垃圾一次。

按時領取所需物品。

每周一換工作服時負責登記,周五取時負責清點。

每日取報紙、信件等。

周六全面清理衛生,包括玻璃、門窗、床單等。

如有臨時工作隨時執行。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可協助主班做以下工作:

血液的入庫、登記、分類、留血樣、入電腦。

接收標本。

門診血型采血作助手。

急診及手術用血病人的血費,及化驗費的化價等。

九中午班

享有主班的權力。

負責供應手術用血。

負責供應急癥用血。

負責急癥及門診病人的血型急查。

十節假日班

國家規定的節假日、周日,白天接班時間,早八點。

值班者全面負責主班及付班的各項工作。

遇有重大搶救或其他不能單獨處理的意外情況,要及時向科主任和院總值班請示匯報。

交班前要把帳記好,防止漏帳。

將衛生清理干凈,包括地面及桌面儀器。

將垃圾運往指定地點。

十一其他

周六下午結一周的帳并合并。

周日下午預約下周一的血量。

周日,將下周一手術病人的不規則抗體,及交叉配血做好。

每月25日下午17:00前血站送的血為當月(以電腦為準),17:00以后為下月血。

每月最末一天17:00記賬結為當月工作量,17:00后為下月工作量。

其它未盡事宜,科主任根據情況隨時安排。

以上工作安排希望每位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如有不明事宜由科主任負責解釋。

每周科主任對各班次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或抽查,并記差錯本。

如有漏帳情況,由科主任追查當事人,嚴加批評,并扣當月獎金(漏帳數額的80%)。

篇2:臨床輸血管理實施細則范文

臨床輸血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省衛生廳《關于印發浙江省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考核細則(試行)的通知》,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章輸血申請

第二條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由主治醫師核準簽字,連同受血者血樣于預定輸血日前交輸血科備血。少量出血(出血量少于400毫升)者可以不輸血,為維持血容量可輸晶體液或膠體液代替品。

第三條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同意書》存入病歷。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的患者緊急輸血,應報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并入病歷。申請血量超過2000毫升者,填寫大量輸血申請表,報醫務處批準;超過3000毫升者,需經主管醫療的院長批準,并通過醫務處上報市衛生局。緊急情況下,可以先輸血,審批手續后補。

第四條申請輸血患者,應進行輸血前的檢查。首次輸血,應做血型鑒定、抗體篩查和輸血前檢查4項指標;曾輸過血的患者,在輸血申請單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如上次輸血超過3天,應進行抗體篩檢;如本次新入院,應進行抗體篩檢和輸血前檢查(血傳性疾病4項指標: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體、梅毒抗體、艾滋病抗體)。門診病人3個月進行1次輸血前檢查。

第五條對于Rh陰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應采用自身輸血、同型輸血或配合型輸血。、

第六條輸血申請要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

第三章受血者血樣采集和送檢

第七條確定輸血后,醫護人員持輸血申請單、貼好與申請單號相同的試管,當面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性別、年齡、病案號、病房(門急診)、床號、血型和診斷,采集血樣。采集血液時不準直接從輸液管或正在輸液的一側肢體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釋,降低抗體滴度引起配血錯誤。采集血液后注意拔下針頭后再將血液注入試管,以防溶血。采集后注意混勻抗凝劑,以防血液凝集。輸血申請單聯號粘貼試管時,要注意將血液上沿露出,以便輸血科人員觀察血樣情況。

第八條血液采集后,由門、急診病區醫護人員或指定專門負責人員將受血者血樣和輸血申請單送交輸血科。非急診病人輸血前要先做血型鑒定,避免發生抽錯血樣,輸血時重抽血樣進行交叉配血。雙方進行逐項核對,合格后輸血科保存備用。

第九條受血者配血實驗的血標本必須是在輸血前3天之內(包括血樣采集當天)采集的,超過3天的必須重新采集。

第四章交叉配血

第十條受血者配血實驗的血標本必須是在輸血前3天之內(包括血樣采集當天)采集的,超過3天的必須重新采集,輸注血小板患者每次輸注都要采集血樣。

第十一條輸血科要逐項核對輸血申請單、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樣,復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規檢查患者Rh(D)血型(急診搶救患者緊急輸血時Rh(D)檢查可除外),正確無誤后方可進行交叉配血。配血操作按標準操作程序進行。

第十二條手術備血、有輸血史、妊辰史、短期內需要接受多次輸血者,收到患者血標本后,及時作抗體篩查。

第五章取血(血液的發放管理)

第十三條配血合格后,由醫護人員或科室指定專門負責人員到輸血科取血,病人家屬不得取血。

第十四條取血與發血的雙方必須查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病房(門急癥)、床號、血型、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配血實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等,準確無誤后,雙方共同簽字方可發出。

第十五條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發血:

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

2.血袋有破損、漏血;

3.血液中有明顯凝塊;、

4.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

5.血漿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

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

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

8.過期或其他須查證的情況。

第十六條血液發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樣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對輸血不良反應追查原因。

第十七條血液發出后不得退回。

第六章輸血(輸血管理)

第十八條輸血前有2名護士或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外觀質量是否異常,準確無誤方可輸血。

第十九條輸血時,負責輸血的醫護人員帶病歷到患者床前,再次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第二十條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輸用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第二十一條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繼續輸注。

第二十二條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失血量、貧血程度、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并嚴密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錄。

第二十三條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輸血反應回報單,并返還輸血科保存或記入病歷。如無反應,將輸血器材存放24小時后毀型消毒處理。

第二十四條開展自身輸血。對于擇期手術患者,如果患者體質符合標準,要動員患者進行自身輸血,手術患者如果符合稀釋性自身輸血標準,要實施稀釋性自身輸血;出血量較大患者,要采取回收式自身輸血,真正落實好血液保護措施。

第二十五條積極宣傳和動員開展擇期手術患者和家庭儲血及互助儲血工作。病房經主治醫師宣傳動員自己主管的并需要輸血的平診患者家屬親友為其術前獻血。

第七章輸血不良反應管理

第二十六條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失血量、貧血程度、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并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

第二十七條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

2.立即報告值班醫師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及時查找原因、積極治療搶救,并做好記錄。

第二十八條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立即報告值班醫師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并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好以下核對檢查:

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實驗記錄;

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篩查及交叉配血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實驗),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標本、新采集的受血者標本、血袋中的血標本重測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及交叉配血實驗。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及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鑒定;

5.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

6.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含量;

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后5—7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

第二十九條輸血不良反應處理流程為:立即停止輸血、更換輸液管、改換生理鹽水、報告醫生、遵醫囑給藥、嚴密觀察并做好記錄、必要時填寫輸血反應報告卡、上報輸血科、懷疑嚴重反應時、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樣、送輸血科。

第八章成分輸血

第三十條成分輸血的優點:一血多用,節約用血,制品濃度與純度高,療效好,最大限度地減少輸血不良反應及輸血傳染病。

第三十一條成分輸血的目的:

1.補充血容量,可以輸用白蛋白;

2.補充攜氧能力可輸用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等;

3.補充凝血因子糾正出血,可以輸用血小板、新鮮血漿以及冷沉淀;

4.糾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免疫力,可以輸用轉移因子、干擾素和丙種球蛋白等。

第三十二條成分輸血的原則:

1.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血細胞破壞或造血功能障礙都可能需要輸血,輸血的數量和種類取決于患者對血液成分的恢復能力,取決于輸用成分血的壽命,取決于病情需要,決不可千篇一律都輸全血,對可輸可不輸的患者堅決不輸,禁止輸安慰血;

2.適合成分血的患者,決不給全血,臨床90%的輸血患者是需要某種成分,而不適合輸全血;

3.各種成分血的輸注劑量要符合治療標準劑量,一次要給足才能達到預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