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檢驗醫師臨床定期溝通制度

檢驗醫師臨床定期溝通制度

2024-07-12 閱讀 2315

1.目的:

通過檢驗師與臨床的定期溝通及時發現本科工作中的缺陷,以便及時整改,不斷提高檢驗科服務質量和檢驗質量。

2.適用范圍:

(1)臨床科室反饋或征循的信息,如檢驗質量方面的缺陷、建議、意見等;

(2)與臨床科室的各種溝通,如檢驗結果疑問解答、新項目用途介紹和檢驗信息發布等。

3.職責:

檢驗醫師定期向臨床征循如檢驗項目設置合理性等與檢驗相關的意見,隨時接收臨床有關新項目需求的建議,并進行答疑、咨詢和反饋,定期評估、匯總。科主任負責處理疑難的、重大的或下屬部門不能處理的建議和意見,并給予及時有效的反饋。

4.要求:

(1)檢驗醫師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相關法規、政策,明確醫院的目標及發展計劃,認真貫徹執行醫院及檢驗科相關的制度。

(2)虛心征求臨床醫生、護理部對檢驗科工作的意見或建議,不斷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檢驗質量,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的檢驗報告。同時,通過相互溝通,也取得臨床醫護人員對檢驗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3)參與臨床查房和疑難、危重病例的會診,對檢驗結果做出解釋,并依據實驗室結果對臨床診斷和治療提出建議。

(4)根據臨床信息,對檢驗項目的選擇、檢驗申請、患者準備、以及樣品的采集、運送、保存、處理、檢測和結果給予指導、培訓、答疑和咨詢。

(5)掌握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及臨床醫師的需要和要求,評價檢驗項目、合理組合,規劃和開展新項目,并推動其臨床應用。

(6)參與對涉及技術方面的檢驗工作不符合項嚴重性進行評價、原因分析,進行復驗并跟蹤處理結果。

(7)全科技術人員接到臨床、病人等方面的信息反饋后(書面或電話等),應及時記錄內容,并向檢驗醫師、實驗室組長或科主任匯報。一般的反饋意見由各實驗室自行處理,及時給對方滿意答復。如屬重大糾紛或差錯,應立即向科主任匯報。由科主任負責處理。

(8)做好溝通及聯系工作的登記。定期總結分析共性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進行持續性改進、溝通或培訓。

(9)不定期向臨床發放《檢驗手冊》,將本科開展的新項目、新儀器介紹給臨床和護理部。更新、發放《樣本采集手冊》指導臨床正確采集和運送樣本。

篇2:附屬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制度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專科護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進修護理人員進修結束時,也應由有關科室或護理部做出鑒定。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備課和講課。

篇3:附屬醫院臨床藥師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臨床藥師工作制度

1、在科主任的領導下,負責臨床用藥監測和藥學情報工作,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意見。

2、定期參加臨床查房并做好查房記錄,記錄包括患者基本情況、用藥情況及用藥合理性分析等。

3、積極為臨床提供藥學信息服務,對臨床提出的要求應及時反饋。

4、監測和發現藥品不良反應,及時填寫、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

5、參加危重、疑難病例的救治和討論,協助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

6、定期分析病案、處方,做好資料總結。發現臨床潛在的或實際存在的用藥問題,并提出修改建議。

7、開展用藥咨詢服務,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藥品。開展合理用藥知識講座。

8、每季度編輯一期《附院藥訊》,并不斷提高藥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