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樁廠安全生產技術
一、管樁廠的安全環境
管樁廠屬于高危行業,主要危險源有:
吊車多,移動頻繁且速度快,超重級工作制。模具、配件重,吊裝頻繁。掛鉤、卸鉤次數特別多。每生產一條樁,基本上最少掛卸鉤不少于7次,最多的有13次。生產流水線既有機組流水作業也有臺座法作業,交叉作業多。管樁是圓形的,易滾動。管樁廠都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標,工人勞動強度大、勞動時間較長且多日夜兩班制生產,人疲勞。生產線上物流量大,而工藝流水線又缺少嚴格、科學的設計和論證,一些工廠還只是以能用為標準。工裝設備較多,也較為分散。有介于建筑工地和標準工廠之間的特點,短期行為多。工人隊伍流動率較高,穩定性差,新工人對崗位及環境不熟悉。高溫、高壓環境以及噪聲環境等等。
應當承認客觀上管樁廠的安全環境較差,形象地說,管樁廠是“建筑工地的底子”,但確要有“現代流水作業生產的工廠作業效率”,這是矛盾的癥結點,也是安全環境惡劣之所在。
二、管樁廠的安全生產技術
由于國內管樁廠多是上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發展的,絕大多數管樁廠又是民營、私營經濟體制,先天就有“盡可能少投入,盡可能多產出”的特點,在安全環境建設上容易被忽視,也不被重視。加上管樁廠在建設時工藝設計、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各廠家的建設模式、生產線布置方式、設備選用及安全布置也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沒有標準規劃設計的生產線,而這也埋下了很多的隱患。
據調查了解,在管樁廠發生過的傷亡事故的危險點有:(1)皮帶輸送機;(2)攪拌機;(3)吊車碰撞、墜物傷人;(4)離心機傷人;(5)蒸養池內傷人或上蓋滑落傷人;(6)裝拆摸處人身傷害;(7)織籠機傷人;(8)張拉機作業時傷人;(9)碼裝釜車時傷人,牽引釜車過程傷人;(10)堆場樁滾垛傷人;(11)砂石料倉傷人;(12)鏟車或移動車輛傷人;(13)蒸壓釜操作使用不當傷人;(14)蒸汽傷人;(15)堆場龍門吊移動過程中壓擠傷人;(16)上模架上放置模具不慎傷人等等。就管樁廠的安全技術而言,首先在工廠設計時就得考慮到今后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技術,結合行業安全事故的特點和事故教訓,分析如下:
1、在砂、石、水泥等上料系統設計安裝時一定要考慮到:加裝防止人滑落的網格篩有防護裝置和應急開關檢視孔維修時作業的平臺和周圍環境安全
2、攪拌樓部分在設計安裝時注意:(1)要將兩臺攪拌機的控制系統截然分開,明確標識。(2)攪拌機的四周一定要留足夠的清理、維修空間。(3)需進入機內進行清理、維修時必須有保護措施。(4)特別要防止斷電情況氣缸門的意外開關造成重大傷害。
3、布料合模工序設計安裝時注意:(1)布料平車要有足夠的底板寬度,工人能穩定站立,同時平車最好是高出地面。(2)車間的軌頂標高不宜低于7m,留一定的安全作業空間。(3)注意布料車與立柱的最小間距,防止布料車移動至立柱處時夾傷人。
4、離心工序設計安裝應注意:(1)托輪的最高處離地面不能太高,防止掛鉤、除鉤時操作人員不方便而出現意外。(2)通道不能太窄,方便通行和維修,尤其是注意操作工不能站位在模具要移動的方向。曾有多個操作工未走開而吊車移動將人嚴重夾傷甚至死亡的事故案例。(3)擋墻一定要有,且有一定的剛度和高度,防止管樁配件飛出或管樁飛出傷人。(4)通道地面防滑,特別注意不能有余漿或飛漿,以免造成人員滑倒。
(5)離心機應兩端頭設欄桿,在運轉時嚴禁進入。(6)離心機傳動軸,皮帶盤等一定要有防護罩。(7)離心機的剎車裝置慎用。
5、蒸養池設計建設一定要注意:(1)深度不宜超過3m,注意與車間吊車操作員的俯視可見范圍相適應,在吊車上應可以看見池內的各點,不能有盲區。
(2)布置蒸汽管道時在池內設截止閥門,在上下蒸養池的爬梯處加裝一簡易頂托,其目的在于防止池內有人作業,而吊車卻將池蓋蓋上,池內的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果池內有截止閥,可以關閥,進不了汽,升不了溫,能被發現。或有頂托蓋不了蓋,或應急損壞測溫裝置,也可盡早發現,不至于釀成慘劇。據了解,在管樁廠已經發生過超過3起在蒸養池內蒸死人的事故。
(3)蒸養池兩端的通道也必須重視,防止人從池壁上墜落或跌倒傷害。
(4)池蓋在蒸養池上放置不能三點接觸放,這樣容易發生以對角線為軸的側翻。曾有某廠工人在吊池蓋時由于三點放置,人移動時變成對角線二點為軸池蓋翻轉,造成工人滑入池壁和池蓋之間腿被夾斷。
6、裝拆模區設計建設要注意:(1)一定要防止模具滾動。
(2)模具之間留不少于60cm的作業通道。
(3)特別注意防止吊樁模時一頭上升,另一頭未升,從而出現上升的一端快速擺動,極易夾傷人、碰傷人。
(4)張拉的頭、尾板也是傷害源。尤其要注意搬運過程中傷害。
(5)車間的跨度不能太小,如是生產15m的樁,車間的主跨度不能低于21m。曾有某管樁廠發生樁模在起吊后作前后移動,樁模將一個工人撞死在車間的立柱上。(這一點尤其是在倒余漿處一定要注意)
7、蒸壓釜車碼樁、樁卡等要注意:(1)釜車底卡與樁型要匹配且要固定,裝樁時先裝中間然后兩邊對稱放樁,防止釜車側翻傷人。(2)樁卡要做牢固,防止折斷滾樁傷人。(3)所有的釜車牽引竄孔板、鋼絲繩等一定要牢固可靠,否則在牽引時易發生意外。(4)鍋爐、蒸壓釜本身是高溫高壓容器,也是最大的危險源,
8、堆場設計建設時注意:(1)釜車底卡與樁型要匹配且要固定,裝樁時先裝中間然后兩邊對稱放樁,防止釜車側翻傷人。(2)樁卡要做牢固,防止折斷滾樁傷人。(3)所有的釜車牽引竄孔板、鋼絲繩等一定要牢固可靠,否則在牽引時易發生意外。(4)鍋爐、蒸壓釜本身是高溫高壓容器,也是最大的危險源,
9、關于管樁廠廠房設計施工時注意:(1)屋頂的金字架底橫梁與吊車橫梁的凈高必須保證維修操作人員的安全。曾有某管樁廠發生過維修工在維修過程中被屋架底梁與吊車的電箱擠壓致死事故。類似之處還有分料車、布料車等移動小車與固定的建筑梁柱之間距要留有安全空間。
(2)鍋爐、電房應離生產車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3)車間的門口與運輸通道之交叉口必須有緩沖區域,視野開闊,避免一出車間門口就是運輸通道,易造成人身傷害。曾有某管樁廠員工從車間門口一沖出去,正好有運輸車通過,被撞致重傷。管樁廠的主運輸通道最好在至少9m以上。管樁廠的工藝布局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管樁廠運輸量大,運輸車輛長,轉彎半徑大,有時車輛集中等問題。
管樁行業已經發生過很多起員工傷亡事故,有不少血的教訓,我們都有責任抓好工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除了在常規的安全生產管理技術措施和管理方法之外,我們有必要吸取教訓,“前車之鑒”,本文也只是簡單地列舉了跟管樁廠生產緊密有關的一些安全技術,權作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將管樁廠要重點把握的核心安全問題真正重視起來,不僅僅是通過管理制度,還要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保護更多的生命安全,促進行業的安全生產。
篇2:管樁基礎工程安全生產技術組織措施
確保管樁基礎工程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
第1節安全目標
杜絕死亡,消滅重傷,輕傷月平均負傷頻率低于1‰。
第2節安全保證體系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施工隊、生產班組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由專職安全員統抓各項安全工作,每個生產班組確立一名兼職安全員并要求各職能部門在各自相應的業務范圍內,對安全生產負責。使安全生產在縱向上,從項目經理到作業班組工人;在橫向上,以各施工隊到各業務部門都來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使工程項目得以優質、高速、低耗、安全順利地完成。
在本工程施工中,將各部分施工內容的安全目標進行分解,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作風。
第3節安全保證措施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
本著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組建項目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第一管理者是安全第一責任者,各工種施工員是相應工種的安全第一責任者,做到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風氣。
安全管理機構組織圖
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1、明確各項管理人員的安全崗位責任制,包括項目經理、技術人員、班組長、專職安全員等,明確應承擔的安全責任和應做的工作。
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規定對所有進場的職工、民工要進行入場安全教育及針對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并建立個人安全教育卡片。需持證上崗的特殊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并建立個人安全教育卡片。需持證上崗的特殊工種工人都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并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各工班每天上班前,應由工班長做班前安全施工教育。
3、堅持安全檢查制度。規定每月由項目安質部長牽頭對工地進行兩次安全檢查,安質部要不定期地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專職安全員必須天天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隱患要做好文字記錄,并落實到人,限期整改完畢,對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必須立即整改。對每項要整改的問題整改完畢后都要由安全員進行驗證。經理部每隔10天組織一次安全、消防、文明施工大檢查,對工地安全狀況進行監督。
4、堅持安全交底制度。技術人員編制施工方案、技術措施時,必須編制詳細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員進行書面交底,雙方簽字認可。
5、堅持安全例會制度。每周六上午9點由項目質安部主持,各作業隊專兼職安全員參加,總結本周安全情況,安排下周安全工作。
6、安全事故處理制度。現場發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并落實整改措施。大、重大事故必須及時地向上級部門及地方有關部門匯報,積極配合和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和處理。
第4節現場安全施工措施:
1、一般規定:a.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b.電工、機械操作人員等必須有操作合格證;c.不許無措施或交底不清作業。
2、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⑴、所有電力線路和用電設備,必須由持證電工安裝,并負責日常檢查和維修保養,其他人員不得私自亂接、拉電線。
⑵、現場使用的用電線路,一律采用絕緣導線,移動線路必須使用膠皮電線,不得有裸露。導線要架空設置,以絕緣子固定,不得捆綁在腳手架上。
⑶、室外的配電箱必須做防雨罩,并上鎖,鑰匙由值班電工統一管理。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均設漏電開關,開關箱內的漏電開關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所有用電設備均采用"一機一閘一漏電"。
⑷、配電系統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PE線截面小于1/2相線。所有出線電纜末端均做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電力設備的外殼及所有金屬工作平臺均與PE線相接。
3、機械設備的使用、維修和保養
⑴、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安裝,應嚴格執行驗收制度,大型機械設備必須待驗收合格后掛牌才能使用,并由持有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實行定機定人。
⑵、各類施工機械的安全防護制度和安全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有關的安全技術規程配制,并保持齊全有效,嚴禁拆除機械設備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
⑶、所有施工現場的機械保管、修理、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機械設備的保養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嚴格執行設備定期保養制度、定期維修制度,做好機械設備的清潔、緊固、潤滑、調整和防腐工作,嚴禁機械超負荷使用、帶病運轉和在作業中進行維修。
⑷、所有機械設備必須醒目處懸掛規程及注意事項。
篇3:預應力管樁基礎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預應力管樁基礎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1、執行國家和上級機關關于安全生產的各項規定,遵守我公司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堅持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方針。
2、施打前必須把樁機所有機械和電器設備、鋼絲繩、滑輪等檢查是否完好,方可施工。
3、進入施工現場的一切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工人上高空工作必須系安全帶,扣好保險勾,并設專職人員負責監護,違者安全員有權停止其工作。
4、各種機器和電器設備由專人專職負責開機使用,由機長或指定專人統一指揮,并有統一手勢和信號。施工現場機電要做到一機一閘,并配有漏電保護裝置和接地接零措施,所有閘箱要防水且門鎖齊全,以防觸電或發生意外事故。
5、對易燃氣體和油料,要分開堆放,氣體切割時,氧氣瓶、乙炔瓶與明火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氧氣瓶與乙炔的距離不得小于5米。乙炔瓶不得斜放、臥放、且不得曝曬。
6、牽吊樁就位時,對堆距較遠的樁,先用樁機行架索具牽引,不準用起重卷揚機作長距離斜拉,禁止先提高樁錘,以避免上重下輕和減少架身擺動等不安全因素。
7、夜間作業要有足夠的照明措施,嚴禁違章作業,做到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
8、拉下切斷電源方可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