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上作業安全保證措施

水上作業安全保證措施

2024-07-12 閱讀 8082

因興城楊家山島及覺華島所處地理位置及工程施工特點,為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水上作業安全保證措施:

1、服從葫蘆島市海事局、葫蘆島市安全質量監督站等相關部門關于水上交通安全和施工作業安全的監督管理,施工期間根據葫蘆島市海事局航行通告規定的水上施工區域進行施工。停泊并按規定設置信號,供水管線及光(電)纜鋪設完成后,必須設有明顯的警示標志,防止各種船舶航行及捕撈破壞。

2、本工程系臨海產業區覺華島與楊家山島之間海洋作業,風險程度較大,投入的各類設備較多,應做好設備的損失投保工作,一旦受災,減少損失。

3、施工作業前,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并開展對設備、吊索具等安全檢查,杜絕使用“三無”產品,施工作業船舶必須具有適航證書,各類證書要保證齊全有效。

4、岸端電纜井、供水管線井支模、安裝等作業,要加強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遵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加強施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巡檢。

5、水上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上級和公司關于防止落水淹溺的有關規定,嚴禁在施工海域內游泳,嚴禁在海上單獨作業,在平臺作業必須穿好救生衣。

6、供水接電井及安裝等作業,應搭設供操作人員行走、站立的安全平臺并制作圍柃,。

7、若因施工需要使用工作船,則嚴格執行公司關于租借船(艇)安全使用管理規定,確保人員和租借船(艇)的安全。

8、水上作業使用的小型電動工具,必須按規定戴好絕緣手套,電動工具的電線無破損和接頭。

篇2:水上作業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在通航和禁航的橋孔兩側應按章設置標志信號和慢行信號,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燈光照明;

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發生過往船只、漂浮物對水上施工設施、構造物的意外碰撞事故;

三、考慮到秦淮河汛期最高水位的通航、排澇以及實際施工的要求,設計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止施工便橋、平臺、護筒口、模板施工低于水位,影響施工和行洪;

四、凡在通航孔上方進行重要的施工作業或預制梁安裝時,必須事先做好短時間的停航工作和水上交通管制工作;

五、在通航孔上方作業,保證通航凈空的前提下必須張掛安全網;

六、凡進行水上施工作業必須配備必要的救生船和救生器材,并組織專人負責救援工作;

七、水上作業人員必須穿上救生衣,不得一人單獨作業,還必須具備熟悉水性、會游泳的基本條件;

八、水上打撈工作應由專業潛水作業人員進行,根據要求配合做好安全工作;

所有施工船只必須配備消防、滅火器材,船只必須錨定,嚴禁超載;

九、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施工計劃,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篇3:高空水上作業的安全防護制度

1.目的

保證高空、水上作業安全防護滿足要求。

2.適用范圍:

本工區各施工作業隊在高空、水上作業安全的控制。

3.職責:

3.1、工區工程科負責編制高空、水上作業防護規定并進行監督檢查。

3.2、工區工程科/各施工作業隊監督、檢查各項目在高空、水上作業中是否按規定作業。

3.3、工區項目部負責高空、水上作業的管理。

4.參考文獻

4.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

5.規定內容:

5.1基本要求

5.1.1高處及水上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須列入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

5.1.2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應對工程的高處及水上作業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個體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

5.1.3高處及水上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1.4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5.1.5施工中對高處及水上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5.1.6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5.1.7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懸空高處作業及水上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前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

5.1.8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施工及安全負責人必須簽字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立即恢復。

5.1.9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5.2臨邊與洞口作業防護

5.2.1基坑周邊,水上作業平臺周邊,高空作業平臺(任一邊長小于3m)必須設置防護欄桿,如設置防護欄桿有困難的,工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

5.2.2邊長均大于3m的高空作業平臺(如橋面)可不設防護欄桿,但在周邊要設置警示標志(如彩繩等)。

5.2.3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欄桿柱的間距為2~3m。下方有交叉作業或有人、機通過或機材堆放的,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網封閉。

5.2.4護筒、鋼管樁、鉆孔樁、人洞等孔洞上口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或穩固的蓋件,人員出入多的地方還應加設安全標志。

5.3攀登與懸空作業防護

5.3.1攀登的用具,結構構造必須牢固可靠,梯子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的上端應有固定措施。梯子在工人上下時不得搖擺,人員感覺要平穩。

5.3.2懸空作業應有牢固的立足作業平臺,臨邊防護要符合前款規定。

5.3.3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掛藍、鋼抱箍、平臺等設施,均需經過仔細的計算、驗算和現場檢查驗證。

5.3.4模板支撐和拆卸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

(2)支設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應設斜撐,并應設立操作平臺。低于3m的可使用馬凳操作。

(3)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模板時,應搭設支架或腳手架。模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安裝后將洞蓋沒。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臨邊或洞口,應按有關規范進行防護。

(4)拆模高處作業,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

5.4交叉作業防護

5.4.1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5.4.2鋼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5.4.3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橋面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5.4.4高度超過24m的層次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5.4.5高空作業及水上作業下方有道路或航道時,要設置警示標志,支架、水上平臺、結構物等應設置防撞設施,占用道路和航道的要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并按審批方案作業。

5.6檢查監督

5.6.1工區項目部每季度對在建項目進行一次重點監督、檢查。

5.6.2工程科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對項目的高處及水上作業制度、設施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6.3工區項目部工程科負責對高處及水上作業進行日常的管理,完善制度;安全室負責日常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