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構造物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前安全措施
1澆筑作業人員應穿戴防護服、防護靴。
2夜間或在模板倉內澆筑混凝土應設12V照明。
3澆筑前應對構造物預留的插筋、鋼筋頭、預埋件作出明顯的標志。鋼筋端部應采取保護措施。孔洞、變形縫、預留后澆帶應蓋牢,并應采取防移動措施。
施工中安全措施
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進入倉內振搗時,應對纜線加強保護,防止磨損漏電。
2混凝土澆筑應在模板及其支架支設完成,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進行。
3從高處向模板倉內澆筑混凝土時,應使用溜槽或串筒;溜槽和串筒應連接牢固。嚴禁攀登溜槽或串筒作業。
4混凝土振搗設備應完好,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操作,使用前必須由電工進行檢查,確認合格方可使用。
5澆筑、振搗作業應設專人指揮,分工明確,并按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層次進行;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澆筑人員應聽從振搗人員的指令。
6澆筑倒拱或封閉式吊模構筑物應先從一側澆筑混凝土,待低處模底混凝土澆滿,并從另側溢出漿液后,方可從另側澆筑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嚴防倒拱或吊模上浮、位移。
7混凝土振搗設備應設專人操作;操作人員應在施工前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作業中應保護電纜,嚴防振動器電纜磨損漏電,使用中出現異常必須立即關機、斷電,并由電工處理。
8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必須設模板工和架子工對模板及其支承系統和腳手架進行監護,隨時觀察模板及其支承系統和腳手架的位移、變形情況,出現異常,必須及時采取加固措施;當模板及其支承系統和腳手架,出現坍塌征兆時,必須立即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離開危險區,并及時分析原因,采取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處理。
9使用混凝土泵車澆筑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車輛進入現場后,應設專人指揮。
2)泵車行駛道路和停置場地應平整、堅實。
3)向模板內泵送混凝土時,布料桿下方,嚴禁有人。
4)泵送管接口必須安裝牢固;泵送混凝土時,宜設2名以上人員牽引布料桿。
5)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卸料時,車輪應擋掩牢固;指揮人員必須站在車輛側面。
6)泵車卸混凝土時應設專人站在明顯的位置指揮,泵車操作者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令。
10采用起重機吊裝罐體澆筑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卸料時吊罐距澆筑面不得大于1.2m.
2)作業現場應劃定作業區,設專人值守,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
3)使用自制吊罐吊索具和連接裝置應完好,作業前應進行檢查、試吊,確認安全。
4)作業時應由專人指揮,吊罐升降應聽從指揮;轉向、行走應緩慢,不得急剎車,吊罐下方嚴禁有人。
11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養護區的孔洞必須蓋牢;水池采用蓄水養護,應采取防溺水措施。
2)作業中,養護與測溫人員應選擇安全行走路線;夜間照明必須充足;使用便橋、作業平臺、斜道等時,必須搭設牢固。
3)養護用覆蓋材料應具有阻燃性,混凝土養護完成后的覆蓋材料應及時清理,集中至指定地點存放,廢棄物應及時妥善處理。
4)水養護現場應設養護用配水管線,其敷設不得影響人員、車輛和施工安全;拉移輸水膠管應順直,不得扭結,不得倒退行走;用水應適量,不得造成施工場地積水。
5)采用蒸汽養護混凝土時應使用低壓飽和蒸汽;加熱用的蒸汽管路應使用保溫材料包裹;管路布置不得危及人身安全;現場預制構件在養護池內養護時,禁止作業人員在混凝土養護池邊上站立、行走;養護池的蓋板、孔洞應蓋牢、蓋嚴,嚴防失足跌落;封閉養護池前應鳴笛示警,確認池內無人滯留,方可封閉。
篇2:附屬構造物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立緣石安砌:
1、立緣石的鋪砌時,立緣石的頂面平齊經3m直尺檢查平整度不得大于3mm。
2、立緣石接縫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接縫均勻,勾縫飽和,砂漿的配比準確。
3、立緣石安砌的整體線形順直,色澤一致。不得使用有硬傷、缺邊掉角的立緣石。
平石安砌:
1、平石鋪砌時,平石的頂面平齊,標高符合規范規定,經3m直尺檢查平整度不得大于3mm。
2、平石接縫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接縫均勻,勾縫飽和,砂漿的配比準確。
3、平石安砌的整體線形順直,色澤一致。不得使用有硬傷、缺邊掉角的立緣石。
雨水支管鋪砌:
1、按照圖紙設計位置進行雨水支管的基槽開挖,開挖的管度不得小于設計和規范所要求的寬度。同時注意基槽的坡度不得小于規范要求的數值。
2、基槽開挖完成之后必須注意進行清槽,安放雨水支管之前先用和包封混凝土相同的墊塊墊好,然后放下混凝土管并固定好。
3、進行包封施工時注意振搗密實,雨水支管的周圍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cm。
4、包封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之后,使用摻有5%水泥的石灰粉煤灰砂礫進行回填至基層的頂面平齊。
雨水口砌筑:
1、雨水口的基槽必須按照設計和規范進行開挖施工,深度和寬度符合要求。
2、雨水口使用機磚進行砌筑,砌縫飽和,使用的砂漿配比準確。
3、雨水蓖安放平整,牢固。
預制塊人行步道:
1、步道路床符合規范的要求,標高控制準確。
2、步道的二灰基層符合于規范的要求,
3、所使用的臥底砂漿配比準確。
4、步道磚安砌平整,勾縫密實飽和。
篇3:現澆構造物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前安全措施
1澆筑作業人員應穿戴防護服、防護靴。
2夜間或在模板倉內澆筑混凝土應設12V照明。
3澆筑前應對構造物預留的插筋、鋼筋頭、預埋件作出明顯的標志。鋼筋端部應采取保護措施。孔洞、變形縫、預留后澆帶應蓋牢,并應采取防移動措施。
施工中安全措施
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進入倉內振搗時,應對纜線加強保護,防止磨損漏電。
2混凝土澆筑應在模板及其支架支設完成,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進行。
3從高處向模板倉內澆筑混凝土時,應使用溜槽或串筒;溜槽和串筒應連接牢固。嚴禁攀登溜槽或串筒作業。
4混凝土振搗設備應完好,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操作,使用前必須由電工進行檢查,確認合格方可使用。
5澆筑、振搗作業應設專人指揮,分工明確,并按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層次進行;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澆筑人員應聽從振搗人員的指令。
6澆筑倒拱或封閉式吊模構筑物應先從一側澆筑混凝土,待低處模底混凝土澆滿,并從另側溢出漿液后,方可從另側澆筑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嚴防倒拱或吊模上浮、位移。
7混凝土振搗設備應設專人操作;操作人員應在施工前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作業中應保護電纜,嚴防振動器電纜磨損漏電,使用中出現異常必須立即關機、斷電,并由電工處理。
8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必須設模板工和架子工對模板及其支承系統和腳手架進行監護,隨時觀察模板及其支承系統和腳手架的位移、變形情況,出現異常,必須及時采取加固措施;當模板及其支承系統和腳手架,出現坍塌征兆時,必須立即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離開危險區,并及時分析原因,采取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處理。
9使用混凝土泵車澆筑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車輛進入現場后,應設專人指揮。
2)泵車行駛道路和停置場地應平整、堅實。
3)向模板內泵送混凝土時,布料桿下方,嚴禁有人。
4)泵送管接口必須安裝牢固;泵送混凝土時,宜設2名以上人員牽引布料桿。
5)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卸料時,車輪應擋掩牢固;指揮人員必須站在車輛側面。
6)泵車卸混凝土時應設專人站在明顯的位置指揮,泵車操作者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令。
10采用起重機吊裝罐體澆筑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卸料時吊罐距澆筑面不得大于1.2m.
2)作業現場應劃定作業區,設專人值守,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
3)使用自制吊罐吊索具和連接裝置應完好,作業前應進行檢查、試吊,確認安全。
4)作業時應由專人指揮,吊罐升降應聽從指揮;轉向、行走應緩慢,不得急剎車,吊罐下方嚴禁有人。
11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養護區的孔洞必須蓋牢;水池采用蓄水養護,應采取防溺水措施。
2)作業中,養護與測溫人員應選擇安全行走路線;夜間照明必須充足;使用便橋、作業平臺、斜道等時,必須搭設牢固。
3)養護用覆蓋材料應具有阻燃性,混凝土養護完成后的覆蓋材料應及時清理,集中至指定地點存放,廢棄物應及時妥善處理。
4)水養護現場應設養護用配水管線,其敷設不得影響人員、車輛和施工安全;拉移輸水膠管應順直,不得扭結,不得倒退行走;用水應適量,不得造成施工場地積水。
5)采用蒸汽養護混凝土時應使用低壓飽和蒸汽;加熱用的蒸汽管路應使用保溫材料包裹;管路布置不得危及人身安全;現場預制構件在養護池內養護時,禁止作業人員在混凝土養護池邊上站立、行走;養護池的蓋板、孔洞應蓋牢、蓋嚴,嚴防失足跌落;封閉養護池前應鳴笛示警,確認池內無人滯留,方可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