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編制要點

某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編制要點

2024-07-12 閱讀 1062

1.樁基上部工程的整體結構概況。如:結構形式、層數、層高、總高、建筑面積、建筑功能等。

2.樁基工程本身的工程概況。如:數量、承重方式、斷面形狀、樁下持力層以及所處地理位置的相應地質資料(土質、埋深、地下水位高低、有無淤泥、流砂等特殊土層)等。

3.施工現場周圍環境情況。如:所處地段狀況、樁孔離周邊建(構)筑物的距離、挖樁施工時降低地下水位會否對建(構)筑物產生不利影響、建議采取什么保障措施等。

4.按合同要求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措施。如:工期要求、施工程序要求與其他分部分項工程的交叉作業狀況等。

二、施工準備

1.場地平整,做好現場排水,并做到水通、電通、道路通。

2.查閱有關檔案資料,調查了解施工現場地上、地下的障礙物。如:地下電纜、上下水管道、舊墻基、舊人防工程等及其分布情況,并針對情況提出預防事故的方案。

3.熟悉樁基礎工程設計圖紙、說明及施工要求,以及完整的地質勘察報告書,以掌握施工區域各層土質的物理力學性質,樁持力層的巖土特征及埋深、地下水位及分布情況。

4.在熟悉了現場情況,設計圖紙及承包合同的要求之后,編制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其施工方案首先要保證安全施工,要有全面、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

5.按施工方案要求備齊挖孔施工機具、氣體檢測儀、模板、通風機、水泵、照明及動力電器以及土建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機具等。并明確各種機具的安全使用規程。

6.繪制樁基施工及安全設施平面布置圖,挖孔樁施工工期控制計劃。

三、施工組織與管理

1.人工挖孔樁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明確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專職安全員。挖孔樁工程的現場負責人,必須熟練掌握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法規、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技術知識。

2.按施工方案中制訂的安全技術措施,以及有關的安全技術規范、規程的要求,開工前由項目經理部向全體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書面的交底工作。

3.參加挖孔作業的工人應是18~35歲男性青年,事先必須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聾啞及其他不宜井下作業的人等不能參與施工。

4.現場設專人做好挖孔樁施工記錄,并負責對安全施工實施跟蹤監督,做好監督記錄。

四、孔樁施工安全技術要點(或要求)

1.多孔同時開挖施工時,應采取間隔開挖的方法。相鄰的樁不能同時挖孔,必須待相鄰樁孔澆灌完混凝土之后才能開挖,以保證土壁穩定。

2.樁孔下挖過程中,必須按照挖一節土(每挖深50~80cm),做一節護壁或安放一次工具式鋼筋防護籠。樁孔垂直度和直徑尺寸應每挖一節檢查一次,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以免誤差積累過大,造成傾斜或塌方。

3.挖孔樁孔口,應設水平活動安全蓋板。當吊桶提升到離地面高1.8m左右(超過人高)時推活動蓋板關閉孔口,手推車推至蓋板上,卸土后再開蓋板下吊桶吊土,以防土塊和工具掉入孔內傷人。最上一節混凝土護壁在井口處高出地面25cm(厚度與護壁相同),以防地面水流入井孔內或腳踢雜物入孔內。孔井口邊1m范圍內不得有任何雜物,堆土應在孔井口邊1.5m以外。

4.樁底擴孔應間隔削土,留一部分土作支撐,待澆筑混凝土前再挖,此時宜加鋼支架支護,澆筑混凝土前再拆除。

5.挖孔樁施工一般不得在孔內放炮破石,若遇特殊情況,非在孔內放炮不可時,需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報請主管部門審批,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6.挖孔、成樁必須嚴格按圖施工,若發現問題需要變更,應及時與設計負責人聯系,孔樁護壁后在無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條件下,嚴禁破石修孔。挖孔、擴孔完成后,應及時組織驗收并澆筑混凝土,特別是孔壁為砂土、松散填土、軟土等不良土壤時不得隔夜澆筑混凝土,以免塌孔。護壁混凝土拆模,須經現場技術負責人批準。

7.正在開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應隨時注意檢查卷揚機、支腿、鋼絲繩、掛鉤(保險鉤)、提桶超高限位裝置等,應對井壁、混凝土護壁的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8.挖孔人員上下孔井,必須使用安全爬梯;井下需要工具,應該用提升設備遞送,禁止向井內拋擲。井孔上、下應有可靠的通話聯絡,如對講機等。

9.挖孔樁作業人員下班休息時,必須蓋好孔口,或用高于80cm的護身欄將井口封閉圍擋。

10.夜間一般禁止挖孔作業,如遇特殊情況需夜間挖孔作業時,須經現場負責人同意,并有安全員在場。

11.井下操作人員連續工作時間,不宜超過4h,應及時輪換。

12.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帶接繩由孔上人員負責隨作業而加長,井下有人操作時,井上配合作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13.孔底如需抽水時,必須在全部井下作業人員上地面后進行。

14.井孔內一律采用12V安全電壓和防水帶罩燈照明,井上現場可用24V低壓照明。現場用電均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15.挖井至4m以下時,下井之前,應用氣體檢測儀對井內空氣進行抽樣檢測并做好記錄,發現有害氣體含量超過允許值,應用鼓風機向孔底通風(必要時送氧氣),然后方能下井作業。在醫院或其他有毒物質存放區施工,應先檢查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再確定是否采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

五、成孔驗收及樁身鋼筋混凝土工程

1.樁挖至設計標高時,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施工單位及挖孔樁專業施工隊共同按設計要求進行驗收。

2.參加驗收的各方人員,應認真作好記錄,按檢驗報告要求簽字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樁孔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樁身鋼筋籠吊裝就位,鋼筋籠入孔吊裝時要防止碰撞破壞孔壁。

4.澆筑樁身的混凝土塌落度以10cm左右為宜。澆筑第一步混凝土時待下料高出擴孔部分頂標高30cm左右再振搗,以后每步澆1.5m高,隨澆隨振搗密實。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對無護壁樁面言)如發現孔壁土有塌落現象,須及時采取措施后再繼續澆筑。

5.一根樁的混凝土,必須當天連續澆筑完。當孔壁有砂土層時,應將混凝土澆注超過砂土層再振搗。孔內振搗混凝土應該用繩系牢振搗器,放到孔內振搗,禁止人下到孔內振搗。

6.正在澆筑混凝土的樁孔周圍10m半徑內,其他樁內不能有人作業。

篇2: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制度

1、作業隊總工是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制定的責任人。

2、作業隊按工程項目的規模,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其內容應包括:防止人身傷亡、行車、設備、交通以及觸電事故;防止職業中毒、降溫等技術措施;作業場所設備的安全措施以及勞動保護措施等。

3、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重大工程項目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以及從事深基坑、吊裝、水中、有毒有害、高空、交叉多層、高溫、冬季、防洪等作業時,均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經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4、特殊作業場所的安全措施制定,應考慮員工的職業安全健康和對女職工的保護。要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5、安全施工技術要求和措施應向所有的施工參與者進行層層交底,并由雙方簽字確認。

篇3:安全施工方案編制安全交底制度

1、工程項目開工前,必須編制符合工程特點、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方案及措施,對下列達到一定規模的工程施工項目應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方案,進行安全檢算,經技術負責人簽字,報總監理工程師審核后實施,并由項目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必要時,由項目部提請上級管理單位組織有關專家論證。

下列施工內容應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方案:

a)基坑支護與降水、基樁開挖、圍堰、沉井工程;

b)高坡、陡坡土石方開挖工程;

c)模板工程;

d)起重吊裝工程和鋼結構安裝工程;

e)基坑土石方開挖工程;

f)腳手架工程;

g)拆除、爆破工程;

h)高空、水上、潛水作業;

i)隧道工程;

j)其他危險性較高的工程。

2、工程項目開工前,主要和重要的分部、分項工程作業前,應由項目部的施工技術人員編制技術安全措施交底,并及時對所有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書面交底,對基本安全防范措施要傳達到相關方,各單項作業的技術交底中,必須有施工作業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