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泡沫驅安全控制技術規程
摘要:由于空氣氣源豐富,成本低廉,注空氣泡沫驅油逐步成為低滲透油田進一步挖掘剩余儲量的經濟而有效的方法。2007年以來空氣泡沫驅技術已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廠成功應用4井次,目前仍在擴大試驗之中。鑒于該技術對安全的特殊要求,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和試驗探索,對空氣壓縮機、施工管線、注入井、生產井等存在的隱患進行了安全評估,并作出了有效管理控制,達到了消除安全隱患、高效施工的目的。通過現場試驗,提出了下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應對辦法。
主題詞:空氣泡沫驅壓縮機?注氣管線爆炸極限?安全控制?
一、引言
2007年以來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廠試驗應用空氣泡沫調驅4井次,無論從工藝的適應性或增油效果都顯示了該技術廣泛的優越性,目前仍在擴大試驗之中。
但該工藝在施工過程中使用高壓空氣壓縮機組,設備、管網、井筒都處在高溫、高壓、高氧、強腐蝕的環境下,安全問題將成為工藝成敗的決定因素。
眾所周知,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氧,當空氣與天然氣混合時,形成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易發生爆炸,同時空氣和泡沫密度小,注入壓力高,因此對注入設備、地面管線及井筒的安全要求遠大于常規的調驅施工。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和現場探索,對空氣壓縮機、施工管線、注入井、生產井等存在的隱患進行了安全評估,編制了注空氣現場試驗安全控制預案,并作出了有效管理控制,達到了消除安全隱患、高效施工的目的。
二、空氣泡沫驅安全控制技術應用
注空氣安全控制技術研究主要包括空氣壓縮機安全控制;采出氣的爆炸極限研究和臨界氧含量監測;注氣管線安全控制;注入井井筒安全控制。
1、空氣壓縮機安全控制
空壓機因長期高溫運行和積碳兩方面因素造成安全隱患。積碳在高溫狀態下發生自燃,極易造成空壓機發生爆炸,國內外因空壓機氣路系統發生爆炸的案例比比皆是。
(1)高溫
形成空壓機高溫的主要原因是冷卻效果不好,冷卻系統在設計上存在缺陷造成非最優冷卻;空壓機部件質量低劣及2號機散熱器外部臟無法清理,散熱能力變差造成高溫,表現在氣溫高時預警系統自動停機,不能開機;進、排氣閥使用壽命短,漏氣嚴重,也是運行溫度過高的重要原因。
(2)積碳
積碳的形成首先與潤滑油供給量有著密切聯系。供油過少,氣缸潤滑不良,容易造成燒缸;供油過多,則易形成積碳??諌簷C在運行中的污水污油沉積在后冷卻器及儲氣罐底部,由于不及時排放,附在上面的污油被高溫蒸發也易形成積碳。由于積碳本身易燃易爆,此時若遇積碳自燃、油質劣化閃點降低、排氣管或氣缸等溫度過高或受機械沖擊、氣流中硬質顆粒在運動中沖擊或碰撞、靜電積聚等,都能引起空壓機系統燃燒,甚至爆炸。
?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采取了如下安全控制方案,確保了空壓機安全運行。(1)通過對國內部分壓縮機生產廠的調研,目前能進入油田現場應用的空壓機設備及生產廠家主要有重慶及蚌埠。最終選用的空壓機型號為:W-7/400型,其最大工作壓力為40MPa,最大排量7m3/min。
(2)提高檢修質量,嚴格控制因密封不嚴而使潤滑油竄入氣缸內;對冷卻器進行技術監控,冷卻器芯由于其質量或長時間運行振動,影響冷卻效果,應采用銅制波紋管式冷卻器芯并加強檢查;及時調整風壓,避免空負荷運轉;對于高壓壓縮,需要級間冷卻壓縮空氣,使排出溫度低于149。
(3)根據油田現場經驗選用高質量的高溫合成雙脂潤滑劑,將原礦物油更換為全合成油;按國家標準掌握潤滑油的用量(國家標準≤105g/h,L515-40/8型號Ⅰ級缸每分鐘15~20滴,Ⅱ級缸每分鐘15~18滴);定期清理后冷卻器的積碳。
(4)加強管理,定期巡檢,及時調整,制定合理排污周期。
2、采出氣的爆炸極限研究和臨界氧含量監測
爆炸極限:當可燃性氣體與空氣在一定范圍內均勻混合,遇到火源會發生爆炸。研究結果表明,爆炸極限不是一個固定值,它受多種因素影響。
(1)原始溫度: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原始溫度越高,則爆炸極限范圍越大,即爆炸下限降低而爆炸上限增高。
(2)系統初始壓力:混合物的原始壓力對爆炸極限有很大影響,壓力增大,爆炸極限范圍也擴大,爆炸下限變化不大,但爆炸上限顯著提高。壓力減小,爆炸范圍縮小,壓力降低至某一數值時,下限和上限相會成一點;壓力再降低,混合物變為不可爆。
(3)氧含量: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爆炸極限范圍擴大。
(4)惰性氣體:在爆炸混合物中惰性氣體的含量越高,爆炸范圍越小。
(5)能源:各種爆炸性混合物有一個最低引爆能量,即點火能。
臨界含氧量:若氧含量高于此臨界氧濃度,便會發生燃燒或爆炸,氧含量低于此濃度便不會發生燃燒或爆炸。
理論計算結果表明,對大多數石油產物而言,氧含量安全限值為(10~11)%,氧含量低于這個值,即使遇明火也不會發生爆炸。
控制措施:
(1)合理實施注氣工藝,延長空氣在地層中與原油的接觸反應時間,降低氧氣產出機會。
(2)注氣井所有對應油井采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和氣相色譜儀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含氧監測。當氧氣濃度達到3%時,油井關井,注入井停注,當氧氣濃度<3%時,油井恢復生產,當氧氣濃度<1%時,注入井恢復注空氣泡沫或注水等安全控制技術實施控制,確保先導試驗期間的安全。
(3)產出氣體高部位放空。
3、注氣管線的安全控制
注氣管線爆炸因素:
(1)管線內的銹皮及其他固體微粒隨空氣高速流動時的摩擦熱和碰撞(尤其在管道拐彎處)。
(2)空氣流的作用使管線與空氣壓縮機之間的閥門沾有油脂。
(3)管線漏氣,在管線外圍形成爆炸性氣體滯留空間,遇明火發生著火和爆炸。
(4)空氣壓縮機著火導致注氣管線著火爆炸。
(5)注氣管線因腐蝕等原因造成強度下降而破裂,壓縮空氣能量瞬間釋放引起爆炸。
控制措施:
(1)對注氣管線進行內部涂層,防止內部生銹,減少銹皮與高速流動的空氣磨擦產生的熱。
(2)盡量減小注氣管線的拐彎,管道連接應采用焊接,但與設備、閥門和附件的連接處可采用法蘭或螺紋連接。
(3)防止空氣壓縮機爆炸,將明火倒入管道內部。
(4)進行氣密性和泄露性試驗防止管線泄漏。
4、注入井井筒的安全控制
當停注和重新啟動后,注入井井底壓力下降,地層中的油氣容易回流進入注氣井,與井筒中的高壓空氣混合,當該混合氣體達到爆炸極限時,在火源的作用下就會發生爆炸。
控制措施:
(1)所有注氣井采用封隔器保護,環空注氮氣,防止油氣上竄。
(2)根據監測到的回流油氣成分估算其爆炸極限,評估是否有爆炸傾向。
(3)在注入井中保持正空氣壓力是防止油氣回流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當壓縮機的停機時間超過30分鐘時,向井內泵入氮氣、水或2%的氯化鉀水溶液,將剩余的空氣推入地層,以阻止烴向井筒回流。
三、空氣泡沫驅安全控制技術的探討與拓展
空氣泡沫驅技術在中原油田的礦場應用是安全可行的,隨著該項技術的擴大試驗,必將面臨更多的安全課題,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研究和拓展,以應對更為復雜多樣的挑戰。
1、空壓機老化
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在高溫高壓運行下的空壓機將會面臨部件老化的問題,出現爆炸的幾率大大增加,空壓機安全性能大幅度降低。應及早與壓縮機廠家建立規范的定期維護檢修關系,同時從采油廠內部挑選專業對口、責任心強的高技能人才進行系統培訓,做到有備無患。
2、后期氧氣竄出
注入空氣中的氧氣在地溫下與原油產生氧化作用,其反應取決于原油性質、巖石與流體關系、溫度和壓力等,反應熱使溫度升高,從而使部分輕質油汽化。驅動氣體因而不再是注入的空氣,而是就地產生的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氣和汽化的輕質烴組成的煙道氣。注空氣提高采收率,最重要的條件是油藏溫度必須足夠高、石油活性強,氧氣通過低溫氧化而消耗掉,以免生產系統內存在氧氣而導致爆炸。
中原油田已實施的4口注氣井所對應的油井經檢測有偶有少量氧氣竄出,濃度在安全限值內,分析空氣在目前的油藏條件下得到了較充分的氧化反應,同時泡沫作為優勢滲流通道的屏障阻礙了氣體的外竄,因此做到了安全施工。但施工后,隨著后續注入水逐步推進,地下原油將逐漸減少,泡沫會逐漸消泡,未完全反應的氧氣可能沿優勢滲流通道大量竄出,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當前在19塊即將實施稠油空氣泡沫驅,空氣與稠油難以徹底進行低溫氧化反應,大量未反應的氧氣一旦突破,后果嚴重。
借鑒國內外諸多油田的成功經驗,認為可以采用火燒油層的辦法提高氧氣利用率,減少安全隱患,尤其對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效果顯著?;馃蛯蛹磳⒖諝庾⑷氲接蛯?在井底加熱到可以點燃原油的溫度,或通過空氣與氧氣在油層自然氧化生熱達到著火點,使原油在地下燃燒,燃燒過程中消耗部分原油產生熱量,將產生稠油降粘、蒸餾等一系列有利于原油采出的正向作用,成為原油采出的動力,從而提高采收率。火燒油層具有注汽保持油層壓力的特點,且波及系數要高得多;具有注二氧化碳和氮氣的性質;該工藝適用范圍廣,既可用于深層(3500m),薄層(小于6m)、含水較高(大于75%)的水驅稀油油藏,又可用于稠油油藏;綜合了熱驅、氣驅、混相驅和非混相驅的機理,能量利用率高、適應范圍廣,是一種充分利用石油資源、較徹底的石油開采技術。
開發應用與現場自動化防控警報系統相連的氧氣探測器監測生產、測試設備中的氧氣含量,產出氣樣定期送往實驗室做分析,同時繼續采用便攜式測氧儀隨時監測,及時反饋信息并根據安全預案做出及時應對措施。
3、注氣井腐蝕造成的安全隱患
從胡12-152井取出的腐蝕監測環和油管從外觀可明顯發現嚴重腐蝕,對地面管線、注入管柱帶來安全隱患,建議使用鈦納米聚合物防腐涂層油管、鍍鎢合金防腐油管,或間歇性注入QH-01緩蝕劑和下入陰極保護短節等多種防腐手段,提高綜合防腐效果,減少管柱腐蝕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問題。
4、井場安全環保
空氣泡沫驅施工在活性劑配制過程中會出現大量泡沫,極易漫灌,大風天氣大量落至附近農田,造成了環境污染??刹扇p少單罐配制量和頂部部分密封的方式杜絕污染。
四、結?論
1、空氣泡沫驅技術在現場實施過程中得到了有效安全控制。
2、加深對空壓機理論和構造的認識,加強對空壓機維修和保養力度是今后空氣泡沫驅施工能否安全高效開展的重要前提。
3、在進一步試驗應用空氣泡沫驅技術時,盡可能(尤其稠油油藏)采用油層燃燒的方式,達到完全耗氧,增加地層能量,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減少氧氣產出帶來的安全隱患。
4、建立完善氧氣自動化監測系統,加強注氣井對應油井產氧檢測力度。
5、重視注入管線及井下管柱的強腐蝕現象,盡快研究應用多種有效的防腐措施,減少腐蝕帶來的危害。
篇2:高倍數泡沫滅火機安全操作規程
1.BGP-200型高倍數泡沫滅火機是防爆型的消防設備,下井前應嚴格進行防爆性能的檢查。
2.使用高泡滅火機滅火時,應以救災范圍的總布局為依據,制定高泡滅火方案,繪制機組的安設位置和供風、供水、供電及泡沫流程線路示意圖,并在經搶救指揮部批準后,方可實施。
3.滅火機組的所有機電設備(通風機、水泵、接線盒、開關、電纜線等),在井下不準帶電搬移或帶電檢修。
4.滅火機組應安裝在盡量靠近火源,巷道頂幫堅固、支護完好、供水、供電方便,供風量大于250米3/分,及供水量大于15米3/小時的合適地點。
5.機組工作人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和排除故障能力,以及責任心強的救護隊員擔任。
6.滅火機組的安裝須符合下列要求:
(1)滅火機的前級泡沫發生器至末級通風機的所有連接部位,都必須加橡膠墊圈牢固鎖緊,不準留有縫隙。通風機、水泵的輸入電纜線及連接插座必須懸掛在巷道幫上,嚴禁在底板上亂堆,以防浸濕而造成電源短路;(2)機組的整體連接必須成一直線,并平穩固定在發泡位置上,還應有千分之五的流水坡度;(3)擋泡密閉墻應牢固嚴實,頂部要設300×2000毫米觀察孔(用玻璃板密封);在行人一側,應設有0.5×0.8米的鎖風門。向上山發泡時,擋泡墻應為反向密閉并加固,以防泡沫反壓摧垮;(4)檢查發泡網的安裝是否牢靠,噴嘴是否對正中心;噴嘴葉輪和噴灑面積調節套旋轉是否靈活,并調好噴嘴的噴灑面積;(5)檢查潛水泵進水口的過濾網固定是否牢靠,泵體沉入水面深度應不小于200毫米;(6)檢查吸藥管抽吸量控制閥門的定位指示是否在標定記號的位置上,有無因搬運碰動而走位;(7)檢查電源線、水龍帶、水柱計的連接是否牢靠,有無差錯。
7.滅火機組的操作程序須遵守下列規定:
(1)機組接通電源后,必須首先進行短時間的分機試轉,分別檢查通風機、水泵是否正常運轉,供水管路是否暢通,有無漏水漏電現象;(2)接到開機命令時,必須按以下順序開機:
①開風機;②開水泵;③將吸藥管插入藥液桶中吸藥發泡。
(3)機組在正常發泡時,應嚴密監視水壓表和水柱計,并通過觀察孔觀看發出的泡沫是否達到滅火標準的要求,判斷泡沫在巷道中的輸送情況。
(4)根據封閉災區巷道的容積,估算需用泡沫量,帶足或配足所需的泡沫藥劑,做到一次發泡滅火,避免因藥劑不夠而被迫停機;(5)接到停機命令時,應遵守如下操作順序:
①停通風機,同時拔出吸藥管(并將風機進風口堵嚴);②停水泵;③關閉總電源。
8.所有與泡沫流經路線連通的支巷口,都必須封閉。
9.對獨頭巷道施行發泡滅火時,應敷設排氣通道。
10.在高瓦斯礦井進行泡沫滅火時,應制定完善的預防瓦斯爆炸安全措施,并經搶救指揮部審定。
11.利用巷道輸泡滅火的有效距離,平巷應控制在300米以內;不大于15度的上山巷道應控制在200米以內。
12.發泡過程中發現以下故障時,應立即停機處理。
(1)發生電氣故障,必須先關閉總電源,查明原因,及時修復;(2)發不出泡沫或泡沫量很少,應著重檢查噴嘴葉輪和發泡網是否發生故障;(3)發出泡沫后很快就破滅,應著重查明泡沫藥劑是否失效或未加穩定劑,噴嘴葉輪是否卡死,泡沫液溫度是否低于15℃;(4)發現飛泡,應重點檢查風泡比是否失調、水藥比值是否有誤、吸藥管是否內存空氣或未埋入藥液中、控藥量定位閥是否走位、噴液面是否調整適當等;(5)在發泡過程中發現機組運轉不正常時,應立即停機檢13.使用消火槍靜壓水源滅火時,連接發射器的水籠帶可直接與消火栓接頭連接,將比例混合器的吸藥管插入泡沫劑的容器中,并調節比例混合器所需檔數,即可供水發泡。
14.發射器和BGP-200型的潛水泵配套使用時,應把接好發射器的水龍帶與潛水泵連接,然后把潛水泵置入水中,潛水泵上的吸藥管插入泡沫劑的容器中,啟動潛水泵,即可發泡。
15.PZ5型和PZ5A型發射器的槍體頭部可自由調節。當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射程遠;反之射程近。
16.發射器應妥善存放,定期檢修保養,經常試機檢查,確保各部件靈活好用。
17.發射器每次用完后,必須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放于通風干燥處,以防葉輪和其他部件銹蝕,影響發泡。
篇3:工貿企業bgp—200型高倍數泡沫滅火機安全操作規程
1.bgp-200型高倍數泡沫滅火機是防爆型的消防設備,下井前應嚴格進行防爆性能的檢查。
2.使用高泡滅火機滅火時,應以救災范圍的總布局為依據,制定高泡滅火方案,繪制機組的安設位置和供風、供水、供電及泡沫流程線路示意圖,并在經搶救指揮部批準后,方可實施。
3.滅火機組的所有機電設備〔通風機、水泵、接線盒、開關、電纜線等〕在井下不準帶電搬移或帶電檢修。
4.滅火機組應安裝在盡量靠近火源,巷道頂幫堅固、支護完好、供水、供電方便,供風量大于250米3/分,及供水量大于15米3/小時的合適地點。
5.機組工作人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和排除故障能力,以及責任心強的救護隊員擔任。
6.滅火機組的安裝須符合下列要求:
6.1滅火機的前級泡沫發生器至末級通風機的所有連接部位,都必須加橡膠墊圈牢固鎖緊,不準留有縫隙。通風機、水泵的輸入電纜線及連接插座必須懸掛在巷道幫上,嚴禁在底板上亂堆,以防浸濕而造成電源短路;
6.2機組的整體連接必須成一直線,并平穩固定在發泡位置上,還應有千分之五的流水坡度;
6.3擋泡密閉墻應牢固嚴實,頂部要設300×2000毫米觀察孔(用玻璃板密封);在行人一側,應設有0.5×0.8米的鎖風門。向上山發泡時,擋泡墻應為反向密閉并加固,以防泡沫反壓摧垮;
6.4檢查發泡網的安裝是否牢靠,噴嘴是否對正中心;噴嘴葉輪和噴灑面積調節套旋轉是否靈活,并調好噴嘴的噴灑面積;
6.5檢查潛水泵進水口的過濾網固定是否牢靠,泵體沉入水面深度應不小于200毫米;
6.6檢查吸藥管抽吸量控制閥門的定位指示是否在標定記號的位置上,有無因搬運碰動而走位;
6.7檢查電源線、水龍帶、水柱計的連接是否牢靠,有無差錯。
7.滅火機組的操作程序須遵守下列規定:
7.1機組接通電源后,必須首先進行短時間的分機試轉,分別檢查通風機、水泵是否正常運轉,供水管路是否暢通,有無漏水漏電現象;
7.2接到開機命令時,必須按以下順序開機:
①開風機;②開水泵;③將吸藥管插入藥液桶中吸藥發泡。
7.3機組在正常發泡時,應嚴密監視水壓表和水柱計,并通過觀察孔觀看發出的泡沫是否達到滅火標準的要求,判斷泡沫在巷道中的輸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