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施工險情意外事故應急方案
1、處理方案制定的目的
為有效防范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強化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責任,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危害,減少人民生命和公司財產損失,保持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處理方案。
2、通化縣鵬飛職業技術培訓服務有限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李巖峰
副組長:石俊峰
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崔龍、王利、白英君、劉海燕、石俊澤
2.1各級人員在事故發生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遇事不慌,沉著冷靜、果斷處理。當事故發生后,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成臨時應急救援小組,開展救援工作。應急救援小組組織指揮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搶救和善后工作;并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積極落實搶險救災的具體方案和措施。
2.2應急組織職能
救援指揮中心:事故發生后,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及事故單位一把手組成,負責組織、指揮搶險工作。救援指揮中心的職責如下:
(1)分析事故情況,確定救援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2)為救援提供物資保障及其它保障條件;
(3)負責內外信息的收發和發布;
(4)組織處理方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5)負責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及救援報告;
2.3應急救援專業隊及主要職責
應急救援專業隊由工程搶險人員、消防人員組成。主要職責如下:
(1)搶救事故現場人員,搶救被事故破壞的設備、設施;
(2)修復用電設施,或者鋪設臨時線路,保證事故應急用電;
(3)撲滅已發生的火災,及時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資;
(4)控制重大危險源災害的進一步發展;
(5)維修各種因事故或致事故擴大的設備、設施停止運行。
2.4后勤保衛及主要職責
(1)維持現場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2)進行人員疏散,保證人員安全撤離;
(3)保證救援物資順利抵達目的地;
(4)保證各種搶險工具、機械設備隨叫隨到。
3.應急處理方案的啟動
3.1事故發生或有潛在事故發生的危險時,現場人員立即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及其它事宜。
3.2應急處理指揮人員接到報告后,務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開展應急處理指揮工作。應急現場指揮進入應急狀態。
3.3事發現場負責人在第一時間要迅速組織開展搶險和自救互助,盡最大可能搶救人員,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處理方案指揮小組主要負責人及專業救援隊,必須在第一時間達到現場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有關各部門單位開展搶救救治,人員疏散,現場監控,安全救護等應急措施。
3.4有救援任務的員工應根據本單位處理方案規定的應急程序及現場指揮,按照自己的職責,迅速執行救援任務。
3.5沒有救援任務的員工,做好自救,聽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撤離。應急救援組織領導要親自帶班、親自督導,深入一線,竭盡全力,加強工作協調,及時處理有關問題。
4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原則
4.1迅速報告原則
事故發生的單位或事故發生地的責任人、事故當事人或目擊者,有責任和義務在安全事故發生后,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4.2主動搶險原則
在特大事故發生后,全體職工,都有盡可能搶救受傷人員及公司財產的責任和義務。對有能力、有條件實施救助而坐視不管甚至逃逸的,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懲處和追究。
4.3生命第一的原則
特大事故發生后,公司有關部門及有關負責人,要把搶救受傷人員、確保群眾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實施救護,及時疏散處于危險之中的群眾。
4.4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
事故搶救過程中,要迅速判明事故現場狀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危險源,嚴防發生此類事故,避免搶救過程中的人員傷亡,控制事故蔓延。
4.5保護和搶救公司財產,確保重要設施安全的原則
特大事故發生后,要積極搶救所有能搶救的公司財產,要盡一切可能確保倉庫、電力設施、通訊設施、交通設施及其他重要場所的安全,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6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在對事故實施搶救過程中,要盡可能對事故現場進行有效保護,收集有關證據,為日后查找事故原因和正確處理事故提供依據。
5處理方案的預警分析
根據民用建筑施工且露天作業的工作的工作特點,遇有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在所難免,暴雨、雷擊、高溫等惡劣天氣都有可能會造成對人的傷害以及對生產的影響或破壞;另外,新上工程大多施工復雜,交叉作業、機械作業、臨時用電等,存在的危險系數較大,如砸傷、觸電、機械傷害、著火等危險;還有在開挖過程中由于不熟悉地下情況,挖斷電纜使人觸電身亡,影響生產造成損失;挖好的基槽未加圍欄致人墜落摔傷等等。
6不同類型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
6.1暴雨:停止施工作業,遠離溝槽,如遇坍塌砸傷人員及時叫救護車或送醫務室搶救。
6.2雷擊:停止施工作業,遠離導致雷電襲擊的危險地域,如有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6.3高溫:輪流作業,準備一定的防暑用品,如綠豆湯、茶葉等降溫用品,對中暑人員進行物理降溫,抬至通風地帶進行“冷”處理,重者,馬上送往醫院治療。
6.4塌方及高處墜物砸傷: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傷亡,現場負責人及時撥打120叫救護車,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并判斷現場坑道及土質情況,在避免再次塌方的情況下,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
6.5著火:立即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撲滅,初級以上火情要報火警119。如有人員傷亡,現場負責人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由
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對觸電人員進行搶救,并通知應急領導小組。
6.6漏電觸電:立即切斷電源,將觸電者救出,如已停止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送醫院救治,并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6.7機械傷害:立即將受傷者從事故現場救出,輕傷送醫務室救治,重傷及時叫救護車送醫院搶救。并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6.8惡劣天氣:施工現場負責如遇大風,雨,雪等惡劣天氣,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時清除現場的積水,積雪,在采取有效的防凍,防滑措施后方可進行正常施工。
6.9臨時電源故障:認真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操作規程要求,不亂拉亂搭設電線,如遇人員觸電,立即終止施工作業,現場負責人負責組織搶救,并撥打120、110電話,按規定程序上報,啟動應急救援處理方案;如愿電路故障導致火災,現場負責人即刻組織人員迅速進行滅火,并撥打110、119及救護電話120。
6.10其它安全事故: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傷亡,現場條件不能進行救治的,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無人員傷亡的,應立即根據應急處理方案要求采取措施控制事態,避免及減少損失,并報告應急領導小組,進入應急狀態。
7保障措施
7.1技術保障
7.1.1各施工隊成員要做好本崗位處理方案的學習、日常管理和認真執行。備好滅火器,并請專人監護。
7.1.2新上的電器設備要有可靠的保護接零裝置和重復接地裝置,其接地裝置電阻不大于4歐姆。
7.1.3正確穿戴、使用勞保用品、護具、高處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等。
7.1.4對地下設施要做到心中有數,地坑或溝槽要設圍擋和警示標志。并留有安全通道,保持暢通無阻。
7.1.5要保持施工現場安全,施工場地清潔,暫時不用的物品要定置存放,做好防雨維護的準備工作。
7.1.6項目負責人要定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檢,發現隱患和異常及時進行處理,必要時向領導匯報。
7.2物資、車輛、應急隊伍保障
7.2.1認真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7.2.2設備發生故障要及時進行處理,嚴禁帶病運行。
7.2.3愛護、會用消防設施。
7.2.4定期檢查應急所需物資及車輛,保證所需物資車輛處于良好狀態。
7.2.5保障應急隊伍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經常性的進行培訓和演練,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7.3制度保障
7.3.1值班制度
值班人員不得擅離職守,并做好值班檢查及各種記錄。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按照規定的程序向上級領導及各救援隊伍報告
7.3.2例會制度
各級應急救援小組應定期召開會議,匯報階段性工作,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布置下一階段的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
7.3.3培訓制度
在平時工作期間,對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及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及救援知識培訓。
篇2:處置施工險情意外事故應急方案
1、處理方案制定的目的
為有效防范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強化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責任,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危害,減少人民生命和公司財產損失,保持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處理方案。
2、通化縣鵬飛職業技術培訓服務有限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李巖峰
副組長:石俊峰
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崔龍、王利、白英君、劉海燕、石俊澤
2.1各級人員在事故發生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遇事不慌,沉著冷靜、果斷處理。當事故發生后,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成臨時應急救援小組,開展救援工作。應急救援小組組織指揮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搶救和善后工作;并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積極落實搶險救災的具體方案和措施。
2.2應急組織職能
救援指揮中心:事故發生后,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及事故單位一把手組成,負責組織、指揮搶險工作。救援指揮中心的職責如下:
(1)分析事故情況,確定救援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2)為救援提供物資保障及其它保障條件;
(3)負責內外信息的收發和發布;
(4)組織處理方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5)負責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及救援報告;
2.3應急救援專業隊及主要職責
應急救援專業隊由工程搶險人員、消防人員組成。主要職責如下:
(1)搶救事故現場人員,搶救被事故破壞的設備、設施;
(2)修復用電設施,或者鋪設臨時線路,保證事故應急用電;
(3)撲滅已發生的火災,及時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資;
(4)控制重大危險源災害的進一步發展;
(5)維修各種因事故或致事故擴大的設備、設施停止運行。
2.4后勤保衛及主要職責
(1)維持現場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2)進行人員疏散,保證人員安全撤離;
(3)保證救援物資順利抵達目的地;
(4)保證各種搶險工具、機械設備隨叫隨到。
3.應急處理方案的啟動
3.1事故發生或有潛在事故發生的危險時,現場人員立即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及其它事宜。
3.2應急處理指揮人員接到報告后,務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開展應急處理指揮工作。應急現場指揮進入應急狀態。
3.3事發現場負責人在第一時間要迅速組織開展搶險和自救互助,盡最大可能搶救人員,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處理方案指揮小組主要負責人及專業救援隊,必須在第一時間達到現場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有關各部門單位開展搶救救治,人員疏散,現場監控,安全救護等應急措施。
3.4有救援任務的員工應根據本單位處理方案規定的應急程序及現場指揮,按照自己的職責,迅速執行救援任務。
3.5沒有救援任務的員工,做好自救,聽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撤離。應急救援組織領導要親自帶班、親自督導,深入一線,竭盡全力,加強工作協調,及時處理有關問題。
4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原則
4.1迅速報告原則
事故發生的單位或事故發生地的責任人、事故當事人或目擊者,有責任和義務在安全事故發生后,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4.2主動搶險原則
在特大事故發生后,全體職工,都有盡可能搶救受傷人員及公司財產的責任和義務。對有能力、有條件實施救助而坐視不管甚至逃逸的,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懲處和追究。
4.3生命第一的原則
特大事故發生后,公司有關部門及有關負責人,要把搶救受傷人員、確保群眾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實施救護,及時疏散處于危險之中的群眾。
4.4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
事故搶救過程中,要迅速判明事故現場狀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危險源,嚴防發生此類事故,避免搶救過程中的人員傷亡,控制事故蔓延。
4.5保護和搶救公司財產,確保重要設施安全的原則
特大事故發生后,要積極搶救所有能搶救的公司財產,要盡一切可能確保倉庫、電力設施、通訊設施、交通設施及其他重要場所的安全,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6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在對事故實施搶救過程中,要盡可能對事故現場進行有效保護,收集有關證據,為日后查找事故原因和正確處理事故提供依據。
5處理方案的預警分析
根據民用建筑施工且露天作業的工作的工作特點,遇有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在所難免,暴雨、雷擊、高溫等惡劣天氣都有可能會造成對人的傷害以及對生產的影響或破壞;另外,新上工程大多施工復雜,交叉作業、機械作業、臨時用電等,存在的危險系數較大,如砸傷、觸電、機械傷害、著火等危險;還有在開挖過程中由于不熟悉地下情況,挖斷電纜使人觸電身亡,影響生產造成損失;挖好的基槽未加圍欄致人墜落摔傷等等。
6不同類型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
6.1暴雨:停止施工作業,遠離溝槽,如遇坍塌砸傷人員及時叫救護車或送醫務室搶救。
6.2雷擊:停止施工作業,遠離導致雷電襲擊的危險地域,如有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6.3高溫:輪流作業,準備一定的防暑用品,如綠豆湯、茶葉等降溫用品,對中暑人員進行物理降溫,抬至通風地帶進行“冷”處理,重者,馬上送往醫院治療。
6.4塌方及高處墜物砸傷: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傷亡,現場負責人及時撥打120叫救護車,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并判斷現場坑道及土質情況,在避免再次塌方的情況下,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
6.5著火:立即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撲滅,初級以上火情要報火警119。如有人員傷亡,現場負責人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由
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對觸電人員進行搶救,并通知應急領導小組。
6.6漏電觸電:立即切斷電源,將觸電者救出,如已停止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送醫院救治,并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6.7機械傷害:立即將受傷者從事故現場救出,輕傷送醫務室救治,重傷及時叫救護車送醫院搶救。并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6.8惡劣天氣:施工現場負責如遇大風,雨,雪等惡劣天氣,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時清除現場的積水,積雪,在采取有效的防凍,防滑措施后方可進行正常施工。
6.9臨時電源故障:認真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操作規程要求,不亂拉亂搭設電線,如遇人員觸電,立即終止施工作業,現場負責人負責組織搶救,并撥打120、110電話,按規定程序上報,啟動應急救援處理方案;如愿電路故障導致火災,現場負責人即刻組織人員迅速進行滅火,并撥打110、119及救護電話120。
6.10其它安全事故: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傷亡,現場條件不能進行救治的,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無人員傷亡的,應立即根據應急處理方案要求采取措施控制事態,避免及減少損失,并報告應急領導小組,進入應急狀態。
7保障措施
7.1技術保障
7.1.1各施工隊成員要做好本崗位處理方案的學習、日常管理和認真執行。備好滅火器,并請專人監護。
7.1.2新上的電器設備要有可靠的保護接零裝置和重復接地裝置,其接地裝置電阻不大于4歐姆。
7.1.3正確穿戴、使用勞保用品、護具、高處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等。
7.1.4對地下設施要做到心中有數,地坑或溝槽要設圍擋和警示標志。并留有安全通道,保持暢通無阻。
7.1.5要保持施工現場安全,施工場地清潔,暫時不用的物品要定置存放,做好防雨維護的準備工作。
7.1.6項目負責人要定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檢,發現隱患和異常及時進行處理,必要時向領導匯報。
7.2物資、車輛、應急隊伍保障
7.2.1認真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7.2.2設備發生故障要及時進行處理,嚴禁帶病運行。
7.2.3愛護、會用消防設施。
7.2.4定期檢查應急所需物資及車輛,保證所需物資車輛處于良好狀態。
7.2.5保障應急隊伍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經常性的進行培訓和演練,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7.3制度保障
7.3.1值班制度
值班人員不得擅離職守,并做好值班檢查及各種記錄。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按照規定的程序向上級領導及各救援隊伍報告
7.3.2例會制度
各級應急救援小組應定期召開會議,匯報階段性工作,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布置下一階段的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
7.3.3培訓制度
在平時工作期間,對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及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及救援知識培訓。
篇3:餐廳廢棄物處置細則
餐廳廢棄物處置管理細則一
為規范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保障公眾餐飲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與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企業簽訂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經營協議。
二、安排專人負責餐廚廢棄物的處置、收運、臺賬管理工作。
三、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
四、禁止亂堆餐廚廢棄物,禁止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公共廁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五、廢棄物應當實行密閉化運輸,運輸設備和容器應當具有餐廚廢棄物標識,整潔完好,運輸中不得泄漏、撒落;
六、禁止將餐廚廢棄物交給未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
七、不得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廢棄物喂養畜禽。
八、建立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并定期向餐飲監督部門及環保部門報告。
九、發現餐飲服務環節違法違規處置餐廚廢棄物的,應第一時間向當地餐飲監督部門及環保部門舉報。
十、企業負責人應實時監測單位餐廚廢棄的處置管理,并對處置行為負責。
餐廳廢棄物處置管理細則二
為加強我校食堂餐廚廢棄物的管理,規范餐廚廢棄物處置,杜*品安全隱患,保障廣大師生的食品安全,特別制定賀州高級中學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員要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責任人職責,嚴格執行學校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規定。
二、食堂必須按要求將餐廚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下水道、倒入公共廁所和其他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三、餐廚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分別處理。食品原料粗加工產生的垃圾(菜葉、根須、動物內臟、毛皮等垃圾物)按生活垃圾處理,即倒入垃圾桶加上蓋子,運往學校垃圾站,由環衛工人轉運處置;泔水類垃圾(食物殘渣、飯、菜、湯水、鍋底、留樣處理物等)按規定倒入專用泔水桶,回收給養殖戶。
四、泔水類垃圾按要求要與回收方簽訂回收協議書,注明泔水類垃圾回收僅限于養殖用,不得另作他用。
五、餐廚廢棄物處置安排專人負責,建立完整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定期報告總務處,并接受監督檢查。
六、總務處加強對食堂餐廚廢棄物處置工作的檢查監督,對不按規定處理餐廚垃圾的食堂,責令立即改正,并給予相關人員一定的處罰。
××中學
20*年2月8日
餐廳廢棄物處置管理細則三
1、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
2、設置符合標準的餐廚廢棄物收集容器。
3、餐廚廢棄物與非餐廚廢棄物分類收集、單獨存放,并按照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設置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設施。
4、餐廚廢棄物由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餐飲服務提供者應與處置單位或個人簽訂合同,并索取其經營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
5、保證餐廚廢棄物收集容器、污染防治設施完好、密閉和整潔,并保持周邊環境干凈、整潔。
6、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由餐廳設置專人負責,餐廳負責人監督執行效果,并定期向監管部門報告。
7、在餐廚廢棄物產生后24小時內將餐廚廢棄物交給與其簽訂協議的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企業;
8、建立《污水檢查記錄表》,并及時對隔油池清理,餐廳設置專人負責,餐廳負責人監督執行效果。
9、不得將餐廚廢棄物排入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河道、湖泊、水庫、溝渠和公共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