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隧道開挖施工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隧道開挖施工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5340

(1)洞口削坡,應嚴格按照明挖要求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同時做好坡面、馬道的加固和排水等工作;

(2)進洞必須對洞臉圍巖進行鑒定,確認穩定或采取措施后方可開挖洞口;

(3)隧道洞口沿線路方向設置長度不小于5m的防護棚;

(4)嚴格按照開挖施工方案組織施工,真正做到“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確保工程安全;

(5)每次放炮后,必須先進行有效的通風,并立即進行“敲幫問頂”,清除松石,防止在下一道工序施工時出現石渣墜落傷人;

(6)洞內進行安全處理時,必須有人監護,隨時觀察危石動態;

(7)出現坍塌、冒頂或邊墻滑脫等現象,必須由技術員分析原因,制定相應技術措施后方可組織處理;

(8)隧道開挖施工與仰供施工平行作業時,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控制有效距離;

(9)隧道開挖和噴錨施工必須保證有效的技術間歇時間,確保安全;

(10)作業隊長在安排生產任務時要協調好作業隊之間的施工搭配,避免出現矛盾;

(11)認真履行班組安全自檢和班組交接檢,做好檢查記錄。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某出水池基槽開挖施工技術交底

出水池基槽開挖施工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管道工程

分項工程:泵站出水池

分項工程名稱:出水池基槽開挖

1、泵站出水池擴建部分,開挖清淤時,以挖到好土層無淤泥為止,若片石砌底下無淤泥,挖至設計標高上200mm(大沽水準-1.00),剩余部分,人工清理。

2、人工跟槽時,浮土清理干凈,排水槽挖順直,排水順暢,集水井挖置的位置不得影響工程實體施工。及時組織水泵排水,不得積水浸槽。

3、施工作業面以滿足施工需要為準,好土質位置盡力小放坡,減小土方清運,但得保證邊坡穩定。

4、出水池北側,施工藍圖MZG-00標注電力處,必須人工探物,由放坡頂沿至出水池墻之間,人工開挖深度不得小于1.0米,明確纜線位置、走向后,再用機挖。

交底人:參加人:

保管部門:技術質量部

保存期:長期20**年05月24日

篇3:土方開挖施工技術方案技術措施

土方開挖施工技術方案和技術措施

1、施工準備

1.1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掌握設計內容和各項技術要求。及時組織圖紙交底及圖紙會審工作,將圖紙中的問題、疑問在施工前解決,確保按設計要求及圖紙進行施工。

1.2查勘現場,摸清工程場地情況,收集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資料,包括施工場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運輸道路、鄰近建筑物、地下管線、供水、供電、防洪排水等情況,以便為施工規劃和準備提供依據。

1.3依據對施工圖紙的理解,以及對現場環境的勘查,制定土方開挖的施工順序,確定開挖線路、放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以及土方堆放場地等,選定施工機械設備及勞動力組織,編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4對業主提供的坐標點及水準點進行復核,建立坐標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對建筑物進行測量定位,確定開挖的邊坡線及開挖標高。

1.5對施工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使每一個施工人員能夠明白如何作業及質量標準、安全施工要求,避免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

2、總體施工部署

基坑土方開挖采用機械分區塊分層分段開挖,按實際情況,共分2分區塊,1#教學樓、2#教學樓和綜合樓為淺基坑區塊,地下室為深基坑區塊。分段距離不大于20m,分層主要分為三層開挖:第一層為卸土約1m,第二層約2m,第三層約2.3m,挖土自上而下、分段分層進行。根據施工圖紙,分段進行開挖,邊挖邊檢查坑底寬度及坡度,不到位時及時修整。

3、各階段挖土施工方案

1、本工程地下施工時為秋冬季節,施工時杭州地區地下水受到降雨影響稍小。為加快施工進度,該工程土方開挖采用機械挖土,土方工配合相結合的施工方法。根據支護設計要求,在基坑四周設置500×300的地面排水溝(見土方開挖分層剖面圖),每隔20m設800×800×1200集水坑,用來截除地面雨水流入基坑。當基坑開挖時挖至基坑底部保留300厚的土層,確保地耐力不被破壞。

2、土方開挖至基底時,在基坑周邊設一條30公分寬,40公分深的排水溝(見土方開挖分層剖面圖),,離基坑根部50公分,在沿四周根據周邊環境條件設600×600寬,500深的集水坑抽水,用來排除基坑內的雨水,在每個集水坑內設一臺污水泵,及時抽出集水坑內的水,保證基坑內干燥。特殊部位設置盲溝,確保排水溝貫通。

3、根據"大基坑、小開挖"和"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具體挖土流程如下:

3.1、放樣

3.2、復核

3.3、地表排水

3.4、下開工令

3.5、土方開挖

本工程的土方全部采用1m3挖掘機進行挖土,樁與樁之間的土方采用WY-40型小型挖機配合人工挖土,機械挖至基底標高留30公分土層,留下部份用人工進行修土。土方用汽車外運到業主指定地點進行棄土。

該工程土方開挖深度在1.90~5.350米左右,按現場施工總平面布置,地下室、及1#樓施工主道路布置在場地西側,2#及綜合樓施工道路布置在綜合樓西側主干道(詳見施工總平面圖),為此挖土方向以地下室中心為中心點,計劃用30輛自卸運土車和3臺挖機,基坑四周單體基礎完成,再開挖地下室深基坑土方的方案。具體的挖土順序如下:

(1)利用PC200挖掘機1臺、15T運土車10輛先開挖1#樓、2#樓、綜合樓四周4-4、5-5、6-6、7-7剖面第一道水泥攪拌錨管樁施工作業面并及時坐好水泥攪拌錨桿樁和放坡面砼噴射,原場地標高為-1.80m,開挖后標高為-2.95m,開挖深度為1.15m;安排15名施工人員同步進行水泥攪拌錨管樁施工并及時編織鋼筋網噴射砼護坡,做好坡面平臺砼面澆筑;

(2)利用安排PC200挖掘機1臺、15T運土車10輛對地下室進行第一道水泥攪拌錨桿樁開挖并及時做好第一道水泥攪拌錨桿樁施工和1-1、3-3剖面的壓頂梁施工,原場地標高為-1.80m,開挖后標高為-3.10m,開挖深度為1.30m,開挖,安排15名施工人員同步進行編織鋼筋網噴射砼護坡,做好坡面和壓頂梁的混凝土澆筑,;施工順序如附圖一所示。

(3)第一道水泥攪拌錨管樁梁強度達到要求后,利用PC200、PC120挖掘機各一臺、10T車輛15輛對1#樓、2#樓及綜合樓基礎進行分層開挖,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1.0m左右,開挖前場地標高為-1.80m,開挖后標高為-3.50m,開挖深度為1.70m;施工順序如附圖二所示。

(4)當1#、2#樓及綜合樓基礎開挖完成后,利用PC200、PC120挖掘機各一臺、15T車輛10輛開挖地下室圍護支撐梁施工作業面,并及時坐好4-4剖面的2道水泥攪拌錨桿樁,開挖前場地標高為-1.8m,開挖后標高為-5.55M,開挖深度3.75m,安排15名施工人員同步進行水泥攪拌錨管樁施工并及時編織鋼筋網噴射砼護坡,同時開始進行地下室支撐梁的施工,施工順序如附圖三所示。

(4)待1#樓、2#樓及綜合樓進行基礎施工,地下室圍護支撐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對地下室進行土方開挖,開挖前標高為-5.55m。開挖后標高為-6.95m,開挖深度為1.40m,施工順序如附圖四所示。

(5)基坑底標高、軸線測量。

(6)基坑及樁頂人工修土、邊坡修理。

(7)坑內排水溝布置。

(8)軸線、標高復核。

(9)墊層開始施工。

4、電梯井及地下室配電房部位(坑中坑)施工

由于本工程電梯井埋深較淺(坑底標高為-3.50m),且電梯井東側有松木樁支護(按圍護圖紙該區域內邊坡開挖至-4.20m),根據施工計劃安排,電梯井區域直接能在地下室維護施工時完成。對于地下室配電房區域進行土方開挖,由于配電房基坑標高比地下室地板低0.80m(地下室為-6.95m,配電房處為-7.75m),故在地下室大面積開挖至配電房處時,先開挖至-6.95m,并及時在配電房區域外打入?160、4m長松木樁(間距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