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管道井下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管道井下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12 閱讀 7264

井下作業安全管理

一、下井作業人員應提前準備好安全標志,檢查施工所用的機械設備、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完好、適用,所配備的安全防護器材是否齊全。

二、施工場地堆放的施工材料、工具等物品,不得影響行人車輛的交通安全。

三、夜間作業時,應設安全標志、架設紅燈,夜間除應按日間操作規程作業外,一般情況不得進入井內作業。

四、下井作業時必須有施工負責人在場監督安全措施的落實,指定2人以上的監護人。

五、為保證施工作業人員安全,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頭戴防護帽,身扣防護帶,并系安全繩,口罩戴好后,方可下井作業,井內嚴禁吸煙。同時場地必須配備防毒面具、氧氣袋至少兩個。

六、施工作業人員進入井下作業時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違章作業,不盲目作業。施工負責人發現違章作業的,應及時制止,對違規作業的,應給予經濟處罰,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七、下井作業時,嚴禁小孩在附近玩耍,并說服行人不要圍觀。

八、下井后,工具、配件必須使用工具袋吊接,嚴禁拋扔,作業井周圍1m范圍以內不得有石塊、磚頭、工具等有可能造成打擊傷害的物體。

九、井下作業如需時間較長,應輪流下井,如井下作業人員有頭暈、腿軟、憋氣、惡心等不適感,必須立即上井休息。

十、井下作業所有電器設備必須是防爆型,包括燈、開關等。

十一、下井操作時,施工負責人和監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精力集中,不得從事其他作業,堅持2分鐘向井下喊話,注意觀察,特別是井下作業人員狀態,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安全事故的作業,井上不得吸煙,嚴禁向井內拋扔物品和煙頭。

十二、作業完畢后,應及時將井蓋還原,同時清理周圍堆放的廢棄物。

十三、發生作業險情時,整救人員需配戴氧氣袋下井救人,并帶另一氧氣袋插入暈倒人鼻孔吸氧,并立即撤出危險地段,同時向施工負責人匯報,并及時與急救中心聯系,說明出事地點與具體情況。

十五、下井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神志清醒。未滿十八歲人員和有呼吸道、心血管、過敏癥或皮膚過敏癥、飲酒后不得從事該工作。

十六、遇重大自然災害,及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應盡量減少或杜絕下井作業。

?井下作業管理措施1.提高安全意識,重視安全生產思想決定一切,由于井下作業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操作人員的疏忽或未按規定的規程進行作業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從事井下作業之前和相應的操作之前都應加強對員工的教育,提高其對危險因素的認識,加強操作的安全意識,消滅操作人員心中潛意識的僥幸心理,真正做到處處講安全,時時談安全,提高每一個員工的安全意識。只有加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井下作業中安全事故的發生。2.完善基礎設施,抓好制度建設在井下作業中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先進的、安全系數高的設備,消除環境隱患,建立安全的作業環境,給員工配備安全的勞保物品等,從實處重視石油產業的安全生產。使井下作業的硬件設備達到國家安全生產規定的標準,盡量減少因設備落后而造成的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要抓好制度建設環節。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就缺乏對生產的保護。因此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來管理生產,確保安全勢在必行。3.規范操作程序,制定安全作業模式在樹立了安全生產意識后,石油的井下作業還需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從而進一步貫徹安全生產的原則。嚴格要求員工執行作業現場的操作程序,提高作業現場的安全標準的執行力度。同時設置可視化的警示標識,建立可視化安全模式在石油井下作業中可能存在危險的地段盡可能做的使用多種形式的可視化的警示標志或提示牌,從而實現時刻引起井下作業人員對高危害因素的警醒和重視,這也是在無形給予井下作業人員安全生產的告示和教育。在設立可視化標志的時候要做到醒目而及時,擺放在合適的地段從而真正能引起作業人員的重視。4.實施安全目標管理方案井下作業人員既是井下作業的操作者、執行者,也是利益獲得者。因此必須辯證的看待作業人員在井下作業中的作用。在制定相關政策、方針、制度要求井下作業人員嚴格遵守相關制度的同時,也有必要實行安全目標管理,對井下作業安全無事故的個人、集體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這必然充分啟發、激勵、調動全體員工在井下作業中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創造力,有效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5.完善井下作業hse體系hse管理體系是圍繞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的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是國際石油天然氣工業通行的管理體系。該體系是集合了世界上同行的管理經驗,也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行業準則,它體現了當今石油天然氣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減少安全事故,提高經濟效益的環境下的規范運作,其主要特點是預防為主、領導承諾、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管理標準體系。我們首先要充分理解該體系的內涵,真正做到把健康、安全與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管理,這樣才能在具體實施中才能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把井下作業的危險因素及早排除,保證安全生產。6.制定井下作業事故調查、應急預案雖然我們采取各種措施從源頭杜絕、從操作中監督,既要求作業員工遵守安全操作制度,又要求監督者認真完成監督義務,但從實際操作中看,井下作業事故的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此,這需要我們企業管理人員未雨綢繆,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事故管理規范化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事故發生時,將積極實行彌補措施,搶救傷員,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將事故局部化,同時能從事故的調查研究、統計報告和數據分析中掌握事故的發生情況、原因和規律,針對井下作業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的采取避免事故的措施,不至于導致相同事故重復發生。

篇2:井下作業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遼河油田井下作業公司高處作業安全管理,控制高處作業風險,確保作業人員生命健康和安全,避免企業財產損失,依據《遼河油田公司高處作業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指的高處作業包括: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位置進行的作業。第三條高處作業實行分級管理。作業級別作業高度作業許可證審批層級批準人第一級2m-5m基層隊級屬地主管第二級5m-20m基層隊級基層隊長第三級20m以上科級生產單位(項目部)級科級生產單位(項目部)主管領導第四條高處作業實行作業許可,并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對于進行了風險識別和控制,并有操作規程或方案且頻繁進行的高處作業,如:工程建設施工、鉆井、井下作業、更換路燈等,可不辦理高出作業許可證)。高處作業許可證參見附錄A。第五條本規定適用于遼河油田井下作業公司所屬各單位及承包商。第二章管理職責第六條公司安全監察科負責組織制定、管理和維護本規定。對規定的執行提供咨詢、培訓和考核。第七條安全監督站負責對作業現場高處作業的管理實施監督。第八條生產調度室負責本規定的執行、管理職能。礦區管理科負責本規定在基建項目推行,并進行監督管理。第九條公司所屬單位和承包方組織實施本規定。第三章基本要求第十條高處作業中的墜落防護應通過采取消除墜落危害、墜落預防和墜落控制等措施來實現。墜落防護措施的優先選擇順序如下:1、盡量選擇在地面作業,避免高處作業;2、設置固定的樓梯、護欄、屏障和限制系統;3、使用工作平臺,如腳手架或帶升降的工作平臺等;4、使用邊緣限位安全繩,以避免作業人員的身體靠近高處作業的邊緣;5、使用墜落保護裝備,如配備緩沖裝置的全身式安全帶和安全繩。如果以上防護措施無法實施,不得進行高處作業。第十一條高處作業前應進行工作前安全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確定應采取的相關措施。第十二條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應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加懈哐獕?、心臟病、貧血、癲癇、嚴重關節炎、手腳殘疾、飲酒或服用嗜睡、興奮等藥物的人員及其他禁忌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消除墜落危害第十三條在作業項目的設計和計劃階段,應評估工作場所和作業過程高處墜落的可能性,制定設計方案,選擇安全可靠的工程技術措施和作業方式,避免高處作業。第十四條在設計階段應考慮減少或消除攀爬臨時梯子的風險,確定提供永久性樓梯和護欄。在安裝永久性護欄系統時,應盡可能在地面進行。第十五條在與承包商簽訂合同時,凡涉及高處作業,尤其是屋頂作業、大型設備的施工、架設鋼結構等作業,應制定墜落保護計劃。墜落保護計劃指南參見附錄B。第十六條項目設計人員應能夠識別墜落危害,熟悉墜落預防技術、墜落保護設備的結構和操作規程。安全專業人員應在項目規劃的早期階段,推薦合適的墜落保護措施與設備。墜落預防第十七條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墜落危害,應通過改善工作場所的作業環境來預防墜落,如安裝樓梯、護欄、屏障、行程限制系統、逃生裝置等。第十八條應避免臨邊作業,盡可能在地面預制好裝設纜繩、護欄等設施的固定點,避免在高處進行作業。如必須進行臨邊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第十九條作業前應預先評估,在合適位置預制錨固點、吊繩及安全帶的固定點。第二十條盡可能采用腳手架、操作平臺和升降機等作為安全作業平臺。高空電纜橋架作業(安裝和放線)應設置作業平臺。第二十一條禁止在不牢固的結構物(如石棉瓦、木板條等)上進行作業;禁止在平臺、孔洞邊緣、通道或安全網內休息。樓板上的孔洞應設蓋板或圍欄。禁止在屋架、桁架的上弦、支撐、檁條、挑架、挑梁、砌體、不固定的構件上行走或作業。第二十二條梯子使用前應檢查結構是否牢固。踏步間距不得大于300mm;人字梯應有堅固的鉸鏈和限制跨度的拉鏈。禁止踏在梯子頂端工作。用靠梯時,腳距梯子頂端不得少于四步,用人字梯時不得少于二步??刻莸母叨热绯^6m,應在中間設支撐加固。第二十三條在平滑面上使用梯子時,應采取端部套、綁防滑膠皮等措施。直梯應放置穩定,與地面夾角以60°~70°為宜。在容易滑偏的構件上靠梯時,梯子上端應用繩綁在上方牢固構件上。禁止在吊架上架設梯子。墜落控制第二十四條如不能完全消除和預防墜落危害,應評估工作場所和作業過程的墜落危害,選擇安裝使用墜落保護設備,如安全帶、安全繩、緩沖器、抓繩器、吊繩、錨固點、安全網等。第二十五條個人墜落保護裝備包括錨固點、連接器、全身式安全帶、吊繩、帶有自鎖鉤的安全繩、抓繩器、緩沖器、緩沖安全繩或其組合。使用前,應對墜落保護裝備的所有附件進行檢查,墜落保護系統檢查清單參見附錄C。第二十六條自動收縮式救生索應直接連接到安全帶的背部D形環上,一次只能一人使用,嚴禁與緩沖安全繩一起使用或與其連接。第二十七條在屋頂、腳手架、貯罐、塔、容器、人孔等處作業時,應考慮使用自動收縮式救生索。在攀登垂直固定梯子、移動式梯子及升降平臺等設施時,也應考慮使用自動收縮式救生索。第二十八條吊繩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安裝和使用。水平吊繩可以充當機動固定點,能夠在水平移動的同時提供防墜落保護。垂直吊繩從頂部獨立的錨固點上延伸出來,使用期間應該保持垂直狀態。安全繩應通過抓繩器裝置固定到垂直吊繩上。第二十九條全身式安全帶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全身式安全帶檢查清單參見附錄D。安全帶應系在施工作業處的上方牢固構件上,不得系掛在有尖銳棱角的部位。安全帶系掛點下方應有足夠的凈空,如凈空不足可短系使用。安全帶應高掛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肩部水平的系掛方式。禁止用繩子捆在腰部代替全身式安全帶。第三十條安全網是防止墜落的最后措施。使用時應按GB5725-2009進行安裝和墜落測試,滿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安全網每次作業使用前,由現場負責人檢查磨損、損壞和老化情況,掉入安全網的材料、構件和工具應及時予以清除。其他安全要求第三十一條作業人員應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衣著靈便,禁止穿帶釘易滑的鞋。第三十二條高處作業應使用符合標準規范的吊架、梯子、腳手板、防護圍欄和擋腳板等。作業前,作業人員應仔細檢查作業平臺是否堅固、牢靠。第三十三條高處作業應與架空電線保持安全距離。夜間高處作業應有充足的照明。第三十四條高處作業禁止投擲工具、材料和雜物等,工具應有防掉繩,并放入工具袋。所用材料應堆放平穩,作業點下方應設安全警戒區,應有明顯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第三十五條禁止上下垂直進行高處作業,如需分層進行作業,中間應有隔離措施。30m以上的高處作業與地面聯系應設有相應的通訊裝置。第三十六條同一架梯子只允許一個人在上面工作,不準帶人移動梯子。外用電梯、罐籠應有可靠的安全裝置。作業人員應沿著通道、梯子上下,禁止沿著繩索、立桿或欄桿攀爬。第三十七條嚴禁在六級以上大風和雷電、暴雨、大霧等氣象條件下以及40℃及以上高溫、-20℃及以下寒冷環境下從事高空作業,在30℃--40℃的高溫環境下的高空作業應按GB/T4200-2008的要求輪換作業。高處作業許可證第三十八條作業負責人應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辦理前應準備如下相關資料:1、高處作業內容詳細說明;2、工作前安全分析結果;3、墜落保護計劃;4、相關安全培訓證明和會議記錄;5、其他。第三十九條高處作業許可證的有效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個班次。如果在書面審查和現場核查過程中,經確認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作業,應根據作業性質、作業風險、作業時間,經相關各方協商一致確定作業許可證的有效期限和延期次數。超過延期次數的,重新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第四十條高處作業許可證的審批、延期、關閉及分發具體執行遼河油田公司的制度。第四十一條當發生下列任何一種情況時,現場監護人員應及時取消作業,終止相關作業許可證,并通知批準人。若要繼續作業應重新辦理許可證:1、作業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2、作業內容發生改變;3、高處作業與作業計劃的要求發生重大偏離;4、發現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違章行為;5、現場作業人員發現重大安全隱患;6、事故狀態下。安全職責第四十二條作業申請人:1、是現場作業負責人,提出作業申請;2、辦理作業許可證;3、識別作業風險,熟悉作業內容;4、協調落實作業安全措施;5、組織現場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訓;6、組織實施作業;7、對作業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負責。第四十三條作業批準人:1、清楚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2、評估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3、清楚安全控制措施;4、確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5、批準和取消作業。第四十四條作業人員:1、持有經審批有效的高處作業許可證進行高處作業;2、了解作業的內容、地點、時間、要求,熟知作業過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并嚴格按照許可證規定的內容進行作業;3、在安全措施未落實時,有權拒絕作業;4、作業過程中如發現情況異常或感到身體不適,應告知作業負責人,并迅速撤離現場。第四十五條作業監護人:1、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工藝情況,處理異常情況;2、核實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安全措施不完善,暫停作業;3、制止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4、發生緊急情況,啟動應急預案。第九章附則第四十六條本規定由安全監察科負責解釋。第四十七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井下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本規定旨在規范嘉興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井下作業的安全管理,保證井下作業安全。2.適用范圍嘉興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的井下作業的安全管理。3.參考編制《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程》DB33/707-2008《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1-2007《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20064.程序管理編制:編制人審核:安全質監部經理批準:分管副總經理5.職責5.1安全質監部1)對井下作業實施安全監督與檢查;2)必要時對井下的氣體監測情況進行檢查(氧含量、可燃氣體);3)對井下作業進行安全培訓;4)必要時組織井下作業事故應急救援演練;5)檢查監護人員的監護職責。5.2管線所1)遵守井下作業安全管理規定;2)對井下作業進行安全交底;3)安排監護人對井下作業進行監護;4)接受相關的作業安全的培訓。1)負責對進入井下的人員進行監護;2)堅持崗位,不得善自脫離崗位;3)在監護的過程中及時和作業人員取得聯系;4)做好對進出人員的登記工作。6.詳細描述根據井下作業的經驗和事故案例判斷,燃氣公司井下作業的主要危險源有如下幾種(但不限于,根據具體的施工特點,分析具體的危險源):窒息中毒觸電物體打擊中暑爆炸危險源分布表序號危險源可能導致后果性質來源備注1中毒/窒息昏迷/死亡嚴重井下有毒氣體、二氧化碳沉積、氧含量低重點關注2爆炸重傷/死亡嚴重燃氣泄漏達到爆炸極限重點關注3觸電重傷/死亡嚴重電動工機具的使用重點關注4物體打擊輕傷一般井口落物5.中暑昏迷一般夏季施工1)現場的井下作業的出入口或明顯位置必須設立警告標志。6.3作業許可管理2)進入井下之前必須填寫《井下作業安全確認單》,確保安全防護到位后,方可進入;3)在《井下作業安全確認單》上須寫明實際測量氣體的讀數;4)在井下動火,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證和履行規定的手續;5)在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離,若需繼續作業,必須重新填寫《井下作業安全確認單》;6)未經許可或無井下作業安全確認單,不得進行井下作業。1)氣體測試由專人進行;2)在作業人員進入井下前30分鐘對內部及外部的氣體進行測試;3)而且在整個進入到井下期間對氣體進行重復測試分析,一般規定為1小時測試一次;4)測試氣體的實際讀數要真實的記錄下來;5)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否則禁止進入作業;6)除非經分析后具備安全許可條件,否則任何人員都不得進入井下;7)作業人員應對檢測儀器進行經常性維護,以使其處于良好狀態;8)毒性物質的濃度低于限定標準,且濃度不斷變稀的可以進入;9)內部氣體不具爆炸性,易燃性氣體濃度低于LEL(最低爆炸極限)的10%可以進入;10)氧氣濃度處于19.5%~23%的范圍的可以進入,但低于19.5%時應有報警信號,同時必須加強通風措施;11)當井下存在有毒物質時,其濃度應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和《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2)規定;12)當必須進入缺氧的作業時,應符合《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2006)規定。凡進行作業時,均應采取機械通風(防爆風機)。1)進入應有足夠的照明,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2)進入有腐蝕、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井內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佩戴使用的個體防護用品、器具;3)作業完工后,經作業人員、監護人員確認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蓋上井蓋;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經允許的勞動者進入井下作業;5)任何進入井下的人進出都要登記;6)井下的溫度不得達到產生危險的程度;7)在井下作業工作開始前事先準備上下爬梯和繩索。1)監護人員通過吹哨子、查看等方式對井下的人員進行監護,隨時保持聯絡;2)一旦發生問題,監護人員的首要職責是立即通過通信系統匯報情況;3)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或急救組織未到之前,監護人員不得進入井下;4)在有豐富經驗和經過訓練的營救人員和設備到來之前,不得移動任何受傷者;5)為方便營救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安全人員及相關人員及時的設置警戒區域;6)營救人員和設備必須在入口處待命,并應最先進入井下;7)由專人統一進行指揮;8)營救人員在營救的過程要充分的利用時間,防止事態擴大;9)營救完畢后,現場安全人員要檢查安全狀態,在確認無任何隱患后方可暫時蓋上井蓋。7.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