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6270

1、凡是進行高處作業施工的,應使用腳手架、平臺、梯子、防護圍欄、安全帶和安全網等。作業前應認真檢查所用的安全設施是否牢固、可靠。

2、凡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殊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教育。

3、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單位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4、高處作業所用工具、材料嚴禁投擲,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確有需要時,中間須設了隔離設施。

5、高處作業應設置可靠扶梯,作業人員應沿著扶梯上下,不得沿著立桿與欄桿攀登。

6、高處作業上下應設置聯系信號或通訊裝置,并指定專人負責。

7、高處作業前,工程項目部應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定后方可作業。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

8、操作平臺與交叉作業安全要點

(1)移動式操作平臺。移動式操作平臺的構造一般采用梁板結構的形式。以直徑48mm、壁厚3.5mm的腳手架鋼管扣件進行制作。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臨邊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桿,配置登高扶梯,不允許攀登桿件上下。對于裝設輪子的移動操作平臺,輪子與平臺的接合處應牢固可靠,立柱底端離地面不得超過80mm。

(2)交叉作業。交叉作業中各有關工種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

①支模、粉刷、砌墻等同時進行上下立體交叉施工時,任何時間、場合都不允許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上下操作隔斷的橫向距離,應大于上層高度的可能墜落半徑。在設置安全隔離層時,它的防止穿透能力應不小于安全平網的防護能力。

②拆除鋼模板、腳手架等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來的物件。

9、攀登與懸空作業安全要點

(1)登高用梯的使用要求。攀登作業必須使用的工具有各種梯子、不同類型的梯子都有國家標準及規定和要求,如角度、斜度、寬度、高度、連結措施,拉攀措施和受力性能等。供人上下的踏板,其負荷能力即使用荷載,現規定為1100N,是以人及衣物的總重作為750N乘以動荷載安全系數1.5而定的。這樣就同時規定了過于胖重的人不宜作攀登作業。

(2)鋼結構安裝用登高設施的防護要求

鋼結構吊裝和安裝時操作工人需要登高上下。除人身的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按規定配帶齊全外,對不同的結構件的施工,有著不同的安全防護措施。一般的有以下幾種:

①鋼柱安裝登高時,應使用鋼柱掛梯或設置在鋼柱上的爬梯;鋼柱的接長應使用梯子或操作平臺。

②在鋼層架上下弦登高作業時,對于三角形層架的屋脊處,梯形屋架的兩端,設置攀登時上下用的梯架,其材料可選用毛竹或原木,踏步間距不大于40cm,毛竹梢徑不小于70mm。屋架吊裝以前,應事先在上弦處設置防護欄桿,下弦掛設安全網,吊裝完畢后,即將安全鋪設固定。

(3)懸空作業。

①鋼筋綁扎:進行鋼筋綁扎和安裝鋼筋骨架的高處作業,都要搭設操作用平臺和掛安全網,為懸空的混凝土梁作鋼筋綁扎時,作業人員等應站在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進行操作。綁扎柱和墻的鋼筋時,不能在鋼筋骨架上站立或攀登上下。綁扎3.5m以上的柱鋼筋,還須在柱的周圍搭設操作用的臺架。

②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時的懸空作業,必須按規范要求做:

A、澆筑離地面高度2m以上的框架、過梁、雨篷和小平臺等,需搭設操作平臺,操作人員不能站在模板上或支撐桿件上操作。

B、澆筑拱型結構,要從結構兩邊的端部對稱地相向進行;澆筑儲倉,要將下口先封閉,然后搭設腳手架以防人員墜落。

C、特殊情況下如無可靠的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或架設安全網。

③懸空門窗安裝作業:安裝門、窗油漆及安裝玻璃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樘子或陽臺欄板上作業。當門、窗臨時固定、封填材料尚未達到其應有強度時,不準手拉門、窗進行攀登。另外,安裝外墻門、窗,作業人員一定要先行系好安全帶,將安全帶鉤掛在操作人員上方牢固的物體上,并設專門人員加以監護,以防脫鉤釀成事故。

對于懸空作業所使用的安全帶掛鉤、吊索、卡環和繩夾等必須符合相應規范的規定和要求。所有索具、腳手板、吊籃、平臺等設備,也都須查驗其實驗及鑒定合格證書,不可疏忽。

10、臨邊作業與洞口作業安全要點

(1)臨邊防護。在施工現場,當作業中工作面的邊沿沒有圍護設施或圍護設施的高度低于80cm時,這類作業稱為臨邊作業。例如在溝、坑、槽邊、深基礎周邊、樓層周邊梯段側邊、平臺或陽臺邊、屋面周邊等地方施工。在進行臨邊作業時設置的安全防護設施主要為防護欄桿和安全網。

(2)洞口作業。

洞口類型。洞口作業的防護措施,主要有設置防護欄桿、柵門、格柵及架設安全網等多種形式。不同情況下的防護設施,主要有:

①各種板與墻的洞口,按其大小和性質分別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安全網格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②在施工現場與場地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深度在2m以上的敞口等處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③物料提升機上料口,應裝設有聯鎖裝置的安全門,同時采用斷繩保護裝置或安全停靠裝置;通道口走道板應平行于建筑物滿鋪并固定牢靠,兩側邊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和檔腳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兩側。

(3)洞口安全防護措施要求。洞口作業時根據具體情況采取設置防護欄桿、加蓋件,張掛安全網與裝柵門等措施。

①樓板面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蓋住洞口。蓋板須能保持四周擱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②短邊邊長為50~1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網絡,并在其上滿鋪竹笆或腳手板。也可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絡間距不得大于20cm。

11、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要點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登高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建筑工人稱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為救命“三寶”。目前,這三種防護用品都有產品標準。在使用時,也應選擇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產品。

(1)安全帽。當前安全帽的產品種類很多,制作安全帽的材料有塑料、玻璃鋼、竹、藤等。無論選擇哪個種類的安全帽,它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①最大沖擊力不應超過500kg(5000N或5KN),因為人體的頸椎只能承受500kg沖擊力,超過時就易受傷害。

②自安全帽的上方1m的高處,自由落下,鋼錐穿透安全帽,但不能碰到頭皮。這就要求,選擇的安全帽,在戴帽的情況下,帽襯頂端與帽殼內面的每一側面的水平距離保持在5~20mm。

③耐低溫性能良好。當在-10℃以下的氣溫中,帽的耐沖擊和耐穿透性能不改變。

④側向剛性能達到規范要求。

(2)安全帶。建筑施工中的攀登作業、獨立懸空作業如搭設腳手架、吊裝混凝土構件、鋼構件及設備等,都屬于高空作業、操作人員都應系安全帶。安全帶應用選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合格產品。目前常用的是帶單邊護胸的。在使用要注意:

①安全帶應高掛低用,防止擺動和碰撞;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②安全帶外觀有破損或發現異味時,應立即更換。

③安全帶使用3~5年即應報廢。

(3)安全網。

①安全網的形成及性能。目前,建筑工地所使用的安全網,按形成及其作用可分為平網和立網兩種。由于這兩種使用中的受力情況不同,因此它們的規格、尺寸和強度要求等也有所不同。

平網:指其安裝平臺平行于水平面,主要用來承接人和物的墜落。

立網:指其安裝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主要用來阻止人和物的墜落。

②安全網的構造和材料。安全網由網體、邊繩、系繩和筋繩構成。

③安全網的材料,要求其比重小、強度高、耐磨性好、延伸率大和耐久性較強。

篇2:施工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1)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具。

2)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3)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檢證方可使用。

4)建筑施工進行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也可分層進行,或分階段進行。

5)安全防護設施,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驗收,并組織有關人員參加。

6)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應具備下列資料:

①施工組織設計及有關驗算數據

②安全防護設施驗收記錄

③安全防護設施變更記錄及簽證。

7)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所有臨邊、洞口等各類技術措施的設置狀況

②技術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規格和材質

③技術措施的節點構造及其建筑物的固定情況

④扣件和連接件的緊固程序

⑤安全防護設施的用品及設備的性能與質量是否合格的驗證。

8)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應按類別逐項查驗做出驗收記錄。凡不符合規定者,必須修整合格后再行查驗。施工工期內還應定期進行抽查。

篇3:高處作業交叉作業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高處作業和交叉作業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1高處作業

1.1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為高處作業。

1.2高處作業必須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

1.3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培訓后持證上崗,并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1.4遇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

1.5用于高處作業的防護設施,不得擅自拆除,確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必須經安全負責人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措施,作業后立即恢復。

1.6高處作業的防護門設施在搭拆過程時應相應設置警戒區,派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1.7無腳手架或采用單排外腳手架和工具式腳手架施工的高層建筑,首層四周必須支設固定6m寬的雙層水平網,高層建筑每隔四層還應固定一道3m寬的水平安全網。

1.8水平安全網接口處必須連接嚴密,與建筑物之間的縫隙不大于100mm,并且外沿明顯高于內沿。無法支搭水平網的,必須逐層設立網全封閉。

1.9支搭的水平安全網,直至沒有高處作業時方可拆除。

1.10建筑物的出入口應搭設長3~6m,寬于出入通道兩側各1m的防護棚,非出入口的通道兩側必須封嚴。

1.11臨近施工區域,對人或物構成威脅的地方,必須支搭防護棚。

1.12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掛點牢靠。

1.13高處作業的料具應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嚴禁亂堆亂放和從高處投擲物料。

1.14高處作業所需的料具、設備等必須根據施工進度隨用隨運,禁止超負荷。

1.15高處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和避雷設施。

1.16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線路行走,禁止在沒有安全防護設施的情況下,沿高墻、腳手架、挑梁、支撐、起重臂、運行吊籃等處攀登或行走。

2交叉作業

2.1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操作必須在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半徑范圍以外,不能滿足時,應設置硬隔離安全防護層。

2.2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它人員操作,并應設專人監護。

2.3模板拆除后,其臨時堆放處應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且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

2.4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

2.5結構施工自二層起,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均應搭設安全防護棚。高度超過24m的層次上的交叉作業,設雙層防護。

2.6建筑物外圍設置安全挑網(每四層一道)首層挑網必須為雙層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