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技術措施
一、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墻體采用巖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溫絕熱材料以及復合墻體,降低外墻傳熱系數。
采取增加窗玻璃層數、窗上加貼透明聚酯膜、加裝門窗密封條、使用低輻射玻璃(low-E玻璃)、封裝玻璃和絕熱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門窗絕熱性能,有效降低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熱傳導。
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保溫屋面、架空型保溫屋面、浮石沙保溫屋面和倒置型保溫屋面等節能屋面。在南方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陽隔熱技術。
采用綜合考慮建筑物的通風、遮陽、自然采光等建筑圍護結構優化集成節能技術。例如,雙層幕墻技術是中間帶有可調遮陽板、且可通風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陽和通風排熱,冬季又可使太陽光透過,減少采暖負荷。
二、能源系統節能控制技術
采暖空調系統的控制技術是對既有熱網系統和樓宇能源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實現優化運行節能控制的關鍵技術。主要有三種方式:VWV(變水量)、VAV(變風量)和VRV(變容量),其關鍵技術是基于供熱、空調系統中“冷(熱)源-輸配系統-末端設備”各環節物理特性的控制。
三、熱泵技術
熱泵技術是利用低溫低位熱能資源,采用熱泵原理,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實現低位熱能向高位熱能轉移的一種技術,主要有空氣源熱泵技術和水(地)源熱泵技術??上蚪ㄖ锕┡?、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時降低區域環境污染。
四、采暖末端裝置可調技術
主要包括末端熱量可調及熱量計量裝置,連接每組暖氣片的恒溫閥,相應的熱網控制調節技術以及變頻泵的應用等??蓪崿F30%-50%的節能效果,同時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熱不均問題。
五、新風處理及空調系統的余熱回收技術
新風負荷一般占建筑物總負荷約30%-40%.變新風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風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風量如果能夠從最小新風量到全新風變化,在春秋季可節約近60%的能耗。通過全熱式換熱器將空調房間排風與新風進行熱、濕交換,利用空調房間排風的降溫除濕,可實現空調系統的余熱回收。
六、獨立除濕空調節電技術
中央空調消耗的能量中,40%-50%用來除濕。冷凍水供水溫度提高1℃,效率可提高3%左右。采用除濕獨立方式,同時結合空調余熱回收,中央空調電耗可降低30%以上。我國已開發成功溶液式獨立除濕空調方式的關鍵技術,以低溫熱源為動力高效除濕。
七、各種輻射型采暖空調末端裝置節能技術
地板輻射、天花板輻射、垂直板輻射是輻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杀苊獯碉L感,同時可使用高溫冷源和低溫熱源,大大提高熱泵的效率。在有低溫廢熱、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熱源時,這種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這些冷熱源,省去常規冷熱源。
八、建筑熱電冷聯產技術
在熱電聯產基礎上增加制冷設備,形成熱電冷聯產系統。制冷設備主要是吸收式制冷機,其制冷所用熱量由熱電聯產系統供熱量提供。與直接使用天然氣鍋爐供熱、天然氣直燃機制冷、發電廠供電相比,上述方式可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10%-30%,同時還減少了輸電過程的線路損耗。
九、相變貯能技術
相變貯能技術具有貯能密度高、相變溫度接近于一恒定溫度等優點,可提供很高的蓄熱、蓄冷容量,并且系統容易控制,可有效解決能量供給與需求時間上的不匹配問題。例如,在采暖空調系統中應用相變貯能技術,是實現電網的“削峰填谷”的重要途徑;在建筑圍護結構中應用相變貯能技術,可以降低房間空調負荷。
十、太陽能一體化建筑
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是太陽能利用的發展趨勢。利用太陽能為建筑物提供生活熱水、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調,同時可以結合光伏電池技術為建筑物供電。
十一、建筑能耗評估方法
以整座建筑物的每家每戶建筑能耗為出發點來評價建筑物的熱性能。在綜合考慮氣候條件、各種傳熱方式、建筑物的朝向、墻體材料的性能、門窗性能、建筑物的熱惰性、各相鄰房間耦合傳熱、新風要求、用戶的作息情況以及采暖空調等各種建筑設備的選擇和使用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建筑物的能耗需求進行評估。為房地產商和用戶在開發、購買和使用節能建筑和建筑設備時提供節能信息服務。
十二、采用節能產品
購買和使用符合國家能效標準要求的高效節能空調、冰箱、照明器具、風機、水泵等,降低建筑物能耗。
篇2:民用建筑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省民用建筑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筑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是指根據民用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節能標準,對民用建筑項目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分析和評估,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對策和措施,并編制節能評估報告書、節能評估報告表(本辦法統稱節能評估文件)或者填寫節能登記表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民用建筑項目節能審查,是指建設主管部門依法對民用建筑項目設計方案和節能評估文件或節能登記表進行審查,形成審查意見并監督實施的行為。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的監督管理和節能審查工作。
第五條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按照項目設計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理論計算值)折算的建筑規模實行分類管理(以年綜合能源消耗一千噸標準煤折算成基準建筑規模):
(一)總建筑面積在基準建筑規模三倍以上的民用建筑項目應當編制節能評估報告書;
(二)總建筑面積在基準建筑規模以上、三倍以下的民用建筑項目,應當編制節能評估報告表;
(三)總建筑面積在基準建筑規模以下的民用建筑項目,應當填寫節能登記表。
第六條建設單位應當委托經省建設主管部門備案的民用建筑節能評估機構進行節能評估。評估機構應當在其業務范圍內編制節能評估文件。建設單位可以自行填寫節能登記表。
評估機構不得與所評估項目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未予備案或者超越備案業務范圍承接業務的節能評估機構,其所編制的節能評估文件不能作為節能審查的依據。
第七條建設主管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指定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機構,不得向建設單位收取節能審查費用。
第八條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文件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項目概況和評估依據;
(二)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及項目對所在地能源供應情況的影響;
(三)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遮陽系統設計方案及材料評估;
(四)建筑節水設計方案評估;
(五)建筑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利用方案評估;
(六)建筑用能設備系統設計方案評估;
(七)建筑電氣系統(含分項計量)設計方案評估;
(八)建筑風環境設計方案評估;
(九)建筑能源消耗種類數量、能源消費結構、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管理情況分析;
(十)建筑節能效果分析和節能措施建議;
(十一)評估結論。
第九條節能評估文件應設專頁由各專業編制人員簽名(其中建筑和暖通等主要專業應當由相應國家注冊建筑師或注冊工程師簽名),并加蓋本機構民用建筑節能評估成果專用章。
第十條建設單位和節能評估文件的編制機構、編制人員共同對節能評估文件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負責。建設單位對自行填寫的節能登記表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負責。
第十一條民用建筑項目節能審查實行分級負責。
總建筑面積在基準建筑規模五倍以上的民用建筑項目由省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節能審查;
總建筑面積在基準建筑規模五倍以下的民用建筑項目,由項目所在地設區的市、縣(市、區)建設主管部門按照權限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節能審查。
第十二條建設單位在向民用建筑項目所在地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送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時,應當附具節能審查申請材料。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將節能審查申請材料送建設主管部門征求意見。其中,依法由省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節能審查的民用建筑項目,其節能審查申請材料由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轉報省建設主管部門。
確需分期實施的民用建筑項目,建設單位可以分期申請節能審查,但仍按本辦法規定的總建筑面積進行分類評估和分級審查。
第十三條民用建筑項目節能審查申請材料包括以下內容:
(一)節能審查申請;
(二)節能評估文件或節能登記表;
(三)建設工程設計方案;
(四)建設單位法人證明;
(五)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條按照本辦法規定需要編制節能評估文件的民用建筑項目和其他重要的民用建筑項目,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節能審查申請材料進行評審。專家組由五名以上具有高級以上職稱或具有國家注冊建筑師、相應專業國家注冊勘察設計工程師執業資格的建筑、結構、設備、電氣等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專家組重點對民用建筑設計方案的圍護保溫隔熱遮陽系統、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配電系統以及建筑物布局、形狀、朝向和通風等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審查,對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和節能政策的情況進行評價,形成專家評審意見。
第十五條建設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齊全的項目節能審查申請材料之日起,依據國家、省節能政策、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強制性標準和專家評審意見,在10個工作日內提出節能審查意見,并對通過節能審查的民用建筑項目核發民用建筑節能審查意見書。
需要國家批準或者核準的民用建筑項目,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第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由建設主管部門會同發展和改革部門提出節能審查意見。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用建筑項目,建設主管部門不予通過節能審查,并告知建設單位不予通過審查的理由:
(一)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強制性標準的;
(二)未按國家和省規定標準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
(三)使用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用能產品和設備、工藝的;
(四)不符合國家和省其他節能規定的。
不予通過審查的項目,由建設單位組織修改工程設計方案和節能評估文件(或節能登記表)后重新申報節能審查。
第十七條民用建筑項目節能審查通過后,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和設計方案等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提交節能評估文件或填寫節能登記表,并重新申報節能審查。
第十八條除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外,建設單位以分拆項目、提供虛假材料等不正當方式取得民用建筑節能審查意見書的,由核發該節能審查意見書的建設主管部門予以撤銷。
第十九條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第十四條及第十八條、《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未進行節能審查或者未通過節能審查的民用建筑項目,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不得頒發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建設主管部門不予核發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二十條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基準建筑規模以上的民用建筑建成后,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格的建筑能效測評機構對建筑物能效進行測評;建筑物能效測評結果不合格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⒐を炇請蟾鎽敯苄y評結果。
第二十一條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民用建筑項目設計、施工過程中落實節能審查意見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民用建筑項目未依法進行節能審查或者未通過節能審查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建設主管部門依照《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第五十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三條節能評估機構在民用建筑節能評估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弄虛作假,致使節能評估文件嚴重失實的,由縣級以上建設主管部門依照《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四條建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民用建筑項目節能審查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二)公共建筑,是指供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建筑物,包括用于辦公、商業、旅游、教育、科研、文化、衛生、體育、郵政通信、交通運輸(機場、港口、車站)、展覽等活動的建筑。
(三)總建筑面積,國有建設用地上的民用建筑項目是指一次出讓或劃撥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總建筑面積(含地下建筑面積);集體建設用地上的民用建筑項目是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總建筑面積(含地下建筑面積)。
(四)基準建筑規模,辦公建筑、民政建筑、司法建筑和宗教建筑是指建筑面積二萬平方米;商業建筑、娛樂建筑、體育建筑、文化建筑、交通建筑等建筑是指建筑面積一萬平方米;旅館(飯店)建筑、金融建筑、醫療衛生建筑、教育建筑、科學實驗建筑、廣播電臺、電視臺、郵政局和電信局等建筑是指建筑面積一萬五千平方米;居住建筑是指建筑面積五萬平方米。
對于同時具有不同類別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功能的商住樓或建筑綜合體等民用建筑項目的基準建筑規模,按本辦法規定的比例關系折算成相應公共建筑或居住建筑后,只要達到其中一類界限規模的,按該規模進行分類、分級管理。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規定的“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二十七條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2011年10月6日起施行。
篇3:民用建筑節能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民用建筑工程節能質量的監督管理,保證民用建筑工程符合建筑節能標準,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民用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等有關活動及對民用建筑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條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等單位,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建筑節能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履行合同約定義務,并依法對民用建筑工程節能質量負責。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依法實施建筑節能質量監督管理。
第四條建設單位應當履行以下質量責任和義務:
1、組織設計方案評選時,應當將建筑節能要求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2、不得擅自修改設計文件。當建筑設計修改涉及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時,必須將修改后的設計文件送原施工圖審查機構重新審查。
3、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降低建筑節能標準。
4、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符合建筑節能性能要求的墻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部品、采暖空調系統、照明設備等。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的有關建筑材料和設備,建設單位應當保證其符合建筑節能指標。
5、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不得篡改或者偽造檢測報告。
6、在組織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時,應當同時驗收建筑節能實施情況,在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中,應當注明建筑節能的實施內容。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時,對采暖空調、通風、電氣等系統,應當進行調試。
第五條設計單位應當履行以下質量責任和義務:
l、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
2、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要按功能要求合理組合空間造型,充分考慮建筑體形、圍護結構對建筑節能的影響,合理確定冷源、熱源的形式和設備性能,選用成熟、可靠、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材料和產品。
3、初步設計文件應設建筑節能設計專篇,施工圖設計文件須包括建筑節能熱工計算書,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方案設計須同時報送有關建筑節能專題報告,明確建筑節能措施及目標等內容。
第六條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履行以下質量責任和義務:
1、嚴格按照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對送審的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審查,對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不得出具審查合格書。
2、向建設主管部門報送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備案材料中應包括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情況。
3、審查機構應將審查過程中發現的設計單位和注冊人員違反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情況,及時上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
第七條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以下質量責任和義務:
1、嚴格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建筑節能標準的要求進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設計文件。
2、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墻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部品等進行檢驗。對采暖空調系統、照明設備等進行檢驗,保證產品說明書和產品標識上注明的性能指標符合建筑節能要求。
3、應當編制建筑節能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并由施工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及監理單位專業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及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
4、應當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特別應當加強對易產生熱橋和熱工缺陷等重要部位的質量控制,保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節能標準規定。
5、對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采暖空調、通風、電氣等系統的調試,應當符合設計等要求。
6、保溫工程等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發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條監理單位應當履行以下質量責任和義務:
1、嚴格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建筑節能標準的要求實施監理,針對工程的特點制定符合建筑節能要求的監理規劃及監理實施細則。
2、總監理工程師應當對建筑節能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審查并簽字認可。專業監理工程師應當對工程使用的墻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部品、采暖空調系統、照明設備,以及涉及建筑節能功能的重要部位施工質量檢查驗收并簽字認可。
3、對易產生熱橋和熱工缺陷部位的施工,以及墻體、屋面等保溫工程隱蔽前的施工,專業監理工程師應當采取旁站形式實施監理。
4、應當在《工程質量評估報告》中明確建筑節能標準的實施情況。
第九條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當將檢測過程中發現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違反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情況,及時上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或者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第十條建設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加強對施工過程建筑節能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發現未按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施工和違反建筑節能標準的,應當責令改正。
第十一條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圖審查和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違反建筑節能有關法律法規的,建設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
第十二條達不到節能要求的工程項目,不得參加各類評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