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處墜落防范措施

高處墜落防范措施

2024-07-12 閱讀 3708

在對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范中,要注意高處作業項目管理、施工作業環境和施工人員的管理,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一、高處作業項目管理

1、腳手架

(1)施工腳手架的搭設,架子工必須經專業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2)架子工在架設作業時,應正確使用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個人防護用品。

(3)根據架子的用途和承重量,正確選擇材質、架子類型、施工方法,力求穩定、堅固、適用、經濟。

(4)腳手架的搭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施工工藝要求,并經質量、安全人員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維修、謹防滑塌。

(6)腳手架搭設和拆除時,必須遵循邊搭(拆)邊加固的原則。

2、高處混凝土澆筑、立模、拆模

(1)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3m時,在上一層混凝土澆筑立模前,應在臨空面搭設腳手架,掛側面和水平安全網。

(2)立?;虿鹉r,作業者應選擇安全位置,并拴好安全帶。

(3)用起重機立和拆除大型模板時,作業者也需站立好,系好安全帶,

(4)混凝土入倉時,料灌或其他器具不得碰撞模板及其加固支撐物,以防模板倒塌。

(5)模板的架立、加固,應嚴格按施工工藝要求進行,并符合安全要求。

電工登高作業

(1)登高作業用的腳扣、踏板、滑輪繩索、安全帶等,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2)登高作業應有專人監護。

(3)電工登高作業應遵守操作規程和工藝要求,各連接部件或接頭連接牢固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

(4)電工登上某一高度時,須在腳扣卡牢,系好安全帶后,方可作業。

(5)電工在架線、收線時,應防止用力過猛而重心失穩。

(6)電工作業使用的梯子,應符合安全要求。

二、施工作業環境

1、上下梯子必須結構牢固,有護欄,并需

經常檢查維修,確保安全可靠。在垂直、狹窄作業面,可制作可移動式大型梯籠;高度較高的爬梯,中間應設若干級休息平臺。

2、施工生產區域內的孔口、井洞、坑口,均應設蓋板或圍欄,做好標記,并有足夠的照明。

3、各種臨空作業面必須設圍欄。

4、在懸空面作業,必須搭設腳手架,掛安全網,或采取其他可靠安全措施。

三、施工人員

1、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意識,認真遵守操作規程和現場安全規定。

2、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高血壓、心臟病及精神性疾病等不適合該項作業的病癥。

3、施工人員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高處作業時不打鬧嬉笑,不在不安全牢靠的地點歇息。

進入施工現場參觀學習的人員,應有專人接待,事先應安排好參觀時間、路線,交代注意事項,參觀人員應遠離高處作業區。

為了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施工人員在實際作業中總結出一些簡潔明快的口決。這些口訣雖然簡單,但是對于預防事故的發生有一定作用。

1、高處作業“五必有”

(1)有邊必有欄(在腳手架、平臺等的邊緣設置防護欄桿);

(2)有洞必有蓋(作業場所的孔、洞、溝等鋪設蓋、板);

(3)有欄無蓋必有網(如不設置欄桿或蓋板,應安裝安全網);

(4)有電必有防護措施(與高低壓線路、設施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否則許停電或采取防護措施);

(5)電梯必有門(電梯、載貨機升降過程中,門應鎖緊打不開);

2、高處作業“六不準”

(1)安全帶未掛牢不準作業;

(2)不準亂拋物件;

(3)不準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等;

(4)不準嬉戲、睡覺、打鬧、攀爬;

(5)不準騎坐欄桿、扶手;

(6)不準背向豎梯上下;

3、高處作業“十不登高”

(1)患禁忌癥者不登高;

(2)操作者未經安全教育、腳手架工無證不登高;

(3)無安全防護不登高;

(4)腳手架等設施不牢不登高;

(5)攜帶笨重物件不登高;

(6)石棉瓦等屋面無墊板不登高;

(7)惡劣天氣不登高;

(8)照明不足不登高;

(9)身體不適、情緒反常、酒后不登高;

(10)無正規通道不冒險登高;

篇2:邊坡高架頭防坍塌防墜落安全管理制度

1、邊坡、高架頭作業

1.1開采方法原則上只可在緩坡地段做小平臺處理邊坡,且只能往采場內側爆破,小平臺制作時,需采準制作到位,清除邊坡浮石,避免邊坡出現塌陷,滑坡。不具備做平臺處理的地段只能采取從采場內側穿傾斜孔方式處理。

1.2以小平臺方式處理邊坡,內側巖渣應先清理干凈,底根予以處理徹底,嚴禁擠壓爆破。

1.3反鏟挖掘機在制作小平臺時,應將邊坡表面大塊預先處理徹底,嚴禁將大塊向邊坡處側翻,確保大塊不下山。

1.4反鏟挖掘機在開拓道路時,要保持平臺的相對平整,對有下向趨勢的坡度應控制在30%的范圍之內。

1.5反鏟挖掘機履帶板的外側應和邊緣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在邊坡工作時應事先確認邊坡的穩定性。

1.6嚴禁用大塊墊在邊坡外側作為路基,操作員在作業前應下鏟察看好現場,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作業處理,時刻關注邊坡的穩定性,確保安全。

1.7反鏟挖掘機作業時,對內側上方的大塊禁止挖掘,在清理架頭大塊時,要嚴防架頭大塊傷害設備、人員。

1.8邊坡作業發現設備有下滑趨勢時應用鏟斗阻止下滑,禁止履帶懸離地面,遇特殊情況要及時上報實情,不得擅自處理,每班結束后應將反鏟挖掘機移到安全地段停放。雨天邊坡松軟,禁止反鏟挖掘機在邊坡作業。

1.9鏟車修平臺時,嚴禁將大塊向邊坡外推趕。

1.10鉆機在邊坡處穿孔時,杜絕產生滾石下山的可能。無論平臺或者邊坡作業,鉆機應在白班穿前排孔,夜間嚴禁鉆機穿第一排孔,平臺作業人員必須面向架頭及邊坡作業防止人員墜落。

1.11鉆機在工作、行走時,應注意邊坡的穩定性,特別在虛填地帶應慎重移動設備。在邊坡移動設備時,必須將鉆架放平,確保鉆機平?、安全移動。

1.12鉆機在架頭前沿穿孔時,應與前沿保持2米-3米以上安全距離,并且機頭必須正對前沿。在處理底根穿孔作業時,防止滾石危害。

1.13鉆機在停止作業后,應將設備移到安全地段。遇雷雨天氣,鉆機應停止作業,人員設備撤離至安全地帶。

1.14鉆機司機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方向、角度、深度、位置進行施工,如與設計有出入地方,應及時向技術人員匯報處理,并做好記錄。

1.15設計人員要深入現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嚴格設計,精心計算,制定嚴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對特殊要求應作注明,并向施工人員講解清楚。

1.16嚴格工藝紀律,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施工,確保施工質量,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了解情況,檢查、監督施工質量。

1.17爆破施工前一天,應由爆破施工人員對成型孔進行測量、驗孔工作,并與鉆機駕駛員做好交接,了解孔況,為爆破評審提供科學的依據。

1.18爆破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避免堵孔、過量裝藥,并保證有效充填。

1.19在邊坡地段爆破時,應在山下的村莊、道路、采石場、山坡進行警戒,必要時重點地區采取清場措施,確保山下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1.20邊坡爆破后,應仔細檢查爆破現場,對可能滾下山的大塊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1.21鏟裝作業前,應將邊坡表面大塊處理徹底,對于鏟裝過程中出現的大塊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排除,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1.22操作人員在邊坡地段鏟裝時,應對現場情況進行了解,嚴禁將大塊推下山,重點地段有專人指揮,以確保安全。

1.23對采場工作幫、高陡架頭、邊坡每班進行檢查,暴雨后應立即檢查。

2、坑洞、裂隙安全管理制度

2.1根據地質勘察資料確定坑洞位置,現場做好標識,告知相關作業人員注意事項。

2.2鉆機穿孔時發現坑洞及時報告工段、分廠,在溶洞位置設立標識,并做好相關記錄。

2.3爆破人員發現坑洞時應報告爆破技術人員,由其指導該位置裝藥,并做相關處理。

2.4鏟裝設備作業時發現坑洞后,應立即報告工段、分廠,根據現場情況,做好填埋、標識等其它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

3、防坍塌預防措施

3.1邊坡及高架頭作業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3.2每班對采場工作幫、高架頭、邊坡穩定性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3.3暴雨后應立即對采場工作幫、邊坡、高架頭穩定性進行檢查。

3.4對于檢查出邊坡、高架頭穩定性差或易坍塌部位分廠應立即組織處理,未處理結束前對隱患部位進行監控。

4、防止墜落的措施

4.1嚴禁人員從邊坡直接上到運礦道路,或從臺階下沿爆堆爬到上一臺階。

4.2所有運礦道路邊坡修筑好防護坡,對損害的防護坡要及時修復。

4.3嚴禁人員在邊坡防護坡上行走,禁止從邊坡下山。

4.4遇到雷雨或大風天氣,人員應遠離邊坡。

篇3:高處墜落管理制度范本

1、為了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制定出適合本管段工程項目施工特點的安全技術措施,同時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定責任制。項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門對各隊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各隊從事高處作業人員要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貧血、弱視、癲癇等以及其它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面上的材料應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內,傳遞物要安全可靠,嚴禁拋擲。

4、氣候惡劣(六級及其以上強風、大雨、雷電、大雪、濃霧等)及夜間無足夠照明時,嚴禁進行高處作業。

5、在高處作業時,必須設置牢固完備的安全防護設施,操作人員使用的安全帶(或安全繩)的尾繩長度不宜超過2米。

6、高處作業使用的各種機電設備和索道、纜風繩、地籠等設施,應按有關規定并應指定專人負責,定期和在大風、大雨、大雪、雷擊后進行檢查維修。

7、高處作業用的梯子應堅固完整,梯階間距以30cm為宜,單面梯與地面夾角以60~70度為宜。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穿平底鞋,嚴禁穿硬底、帶釘和易滑的鞋。

8、高處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在上下兩層中間設置密鋪棚板或其他隔離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