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氰化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氰化工必須熟悉本規程,并具備急救知識。
2.氰化工工作時,都必須穿戴專用的工作服、防護眼鏡、口罩和膠皮手套等。
3.所有專用防護用品都必須存放在專用箱內,不得穿戴出工作地點和拿回家去,每日至少用1%硫酸亞鐵溶液洗滌兩次。
4.在氰化車間內不得飲水、吃東西、吸煙及存放食品。無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5.在工作后與飯前,必須用1%硫酸亞鐵溶液洗手,再用溫水及肥皂仔細將手洗干凈。
6.手部皮膚受傷的工人,未經醫生許可不得做氰化工作。
7.工作前指定爐前負責人。
8.氰化鹽爐必須使用獨立的抽風裝置。工作前應檢查抽風設備運轉情況。工作時應將風機全部開動,如風機工作不正常,應立即停止氰化工作。
9.增添的氰化鹽應嚴格檢查化學成分,然后烘干并按所需成分配制好。
10.增添氰化物時應緩慢,必須清除槽底不溶解的沉渣,液面的泡沫及溶渣。
11.氰化最高工作溫度不許超過860℃。
12.氰化處理的工具、夾具應屬專用。
13.嚴格按氰化工藝規范將氰化后的工件進行清洗和中和處理。
14.氰化爐內撈出來的沉渣必須集中保管,統一處理。嚴禁將未經中和處理的殘渣倒入下水道內。
15.氰化鹽應存放在專用庫房內,并有兩人共同保管。嚴格作好氰化鹽出入庫的記錄。
16.每次氰化完畢應由兩人鎖好氰化爐。
17.修理氰化爐時應在室溫下進行。修理人員也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膠皮手套、防護眼鏡和口罩。
18.工作完畢應立即清理設備附近衛生,工作人員下班后必須洗澡,換上干凈衣服。
篇2:談液體氰化鈉企業巡檢制度
公司的液氰裝置是一個集劇毒、腐蝕、高溫、觸電等多種危險因素于一體的高危崗位,安全責任重大。在長期的安全生產管理中,部門領導善于抓細節管理,并吸取“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精神和理念,細化安全分工,將安全責任切實落實到班組不同崗位員工的肩上。
在長期的安全生產實踐中,通過對大量事故案例的總結分析,我們發現,任何事故在發生之前,必然存在著若干與之相關的安全隱患,對隱患的排查,是防患于未然,預防事故發生的的重要手段,而巡檢制度便是公司為排查隱患而制定的一項規章制度,是公司安全管理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對于任何一項好的安全制度,都必須要有切實的安全思想來落實,巡檢制度亦是如此。
執行巡檢制度,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需要建立長效的機制。養成員工長期按時按點的巡檢習慣,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工作。有時我們會見到個別員工因暴雨或大雪而放松警惕,抱著僥幸心理,疏于巡檢。要知道,安全隱患是不會因惡劣的天氣而退縮的,只會因此而加劇風險。唯有不斷加強巡檢工作在員工心中的重要性,放棄僥幸心理和惰性思想,才能使其養成長期堅持的習慣,從根本上保證巡檢制度的長效性。
在巡檢的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看到某些員工的責任心不夠,翻過巡檢牌,便轉身離去,敷衍了事。這種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巡檢法無疑就是弄虛作假。在液氰裝置上,你得對每一套裝置都要仔細地查看,才能在某些細微的異常處發現隱患所在。在多年的巡檢中,我們的許多員工通過細致周密的檢查,曾發現并解決了多起隱患,避免了不必要事故的發生。如有通過一閃而過的火苗,發現了管道的裂縫;有發現電極松動,導致銅牌有碰撞打弧危險的;有巡檢到銅辮燒紅,有熔斷危險的......由此可見,巡檢中嚴謹的工作作風才是公司安全生產的重要防線和保障。
“安全責任,在于落實”,將巡檢制度融入到每位員工的思想中,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將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才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才能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和安全生產提供有效地保證.
篇3:氰化鈉安全管理制度
一、氰化鈉化驗安全管理
1、氰化鈉進廠后,要由專管人員開具請驗單,由化驗室派專門人員去氰化鈉倉庫取樣。
1.1取樣時要由專管人員和投料人員一起到現場監督取樣。
1.2取樣的數量、取樣時間、結存量、取用人、核對人、用途等項目要注冊清楚。
1.3取好樣后,要清理好現場,方可離開,由投料人員護送到化驗室進行化驗。
2、化驗過程要由投料人員監督,氰化鈉的分析過程中嚴禁在酸性條件下工作,以免產生有毒氣體,危害人們的健康,化驗結束應由化驗人員和投料人員雙方簽字。
3、化驗完畢所剩下的氰化鈉要由投料人員護送回倉庫,并登記清楚,化驗過程中所用容器和現場都應清理,消毒清楚,分析后的母液要倒入處理缸中處理,不能亂倒,最后開好報告單,送交給倉庫保管員。
二、液體氰化鈉卸料安全管理
1、液體氰化鈉槽車到廠后,投料人員接倉庫管理員通知后,打開投料室,用取樣瓶從槽車中取好樣放回投料室,關好(鎖好)投料室鐵門(注:整個過程必須有2名投料人員在場)。
2、憑送檢單通知質檢科取樣化驗,化驗人員取好樣品后,投料員把多余的液體氰化鈉倒入地缸,鎖好大門,一名投料員跟隨化驗員到化驗室。
3、化驗員化驗時,投料員在旁監督,直到化驗結果出來;化驗員、投料員雙人簽字,方可回車間卸料。
4、卸料時,2名投料人必須同時在場,一名投料員操作,另一名投料員在旁監護。投料員應先把槽車里的液體氰化鈉打入或放入槽區內的地缸,再用液下泵把地缸的氰化鈉抽入貯槽。為了防止直接接觸氰化鈉,操作時,投料員應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如橡膠手套、防毒口罩等)。卸料過程中,同時應注意防止地缸氰化鈉溢出(如有溢出,投料員應把地凹中的液氰掃入地缸,然后用漂白粉清洗)。
5、卸完料后,通知質檢科取樣化驗,化驗員到后,投料員從貯槽人孔中取小瓶液體氰化鈉,讓化驗員取好小樣后(樣品為0.6g左右),把多余的液體氰化鈉倒入地缸鎖好貯槽取樣人孔。用漂白粉清洗取樣瓶,洗好后放回柜里鎖好,離開投料室,鎖好大門,一名投料員跟隨化驗員到化驗室,直到化驗結果出來,雙人簽字。此分析數據,為液體氰化鈉投料數據,如果貯槽原來空的,槽車的化驗數據可作投料數據。
6、卸料時間定為日班,特殊情況經批準后可延遲到18:00,其他時間一律不準卸料。
本規程由車間投料員操作。
三、液體氰化鈉使用安全管理
1、液體氰化鈉性能:液體氰化鈉又稱氰化鈉溶液,外觀為無色或深黃色透明的水溶液,具有杏仁味氣體。
2、工藝流程:液體氰化鈉的卸貯、輸送和使用的工藝流程按各崗位實際確定。
3、操作要點及方法:
3.1根據液體氰化鈉含量的分析數據,計算折干100公斤固體氰化鈉的投料量。二只貯槽應獨立分析濃度和計算用量,抽料時嚴禁混用,以免影響收率和安全
3.2檢查液體氰化鈉計量罐各閥位應處關閉和無泄漏狀態;
3.3開壓力表閥門;
3.4稱好液體氰化鈉計量罐皮重并記錄;
3.4.1開液體氰化鈉貯槽出口閥,準備出料;
3.4.2開液體氰化鈉計量罐真空閥,真空度≥0.06MPa;
3.4.3開液體氰化鈉計量罐進料閥;
3.5液體氰化鈉計量罐進料至計算要求的總重量后,關進料閥,并記錄總重量;
3.6開放空閥,解除真空;
3.7開出料閥,按固體氰化鈉溶解后的輸送操作方法,將計量后的液體氰化鈉用真空方式抽料至氰化鈉高位槽;
3.8出料結束,關出料閥;
3.9復核液體氰化鈉的進出量,并在記錄上簽名。
4、安全和防護:
4.1液體氰化鈉的操作,要嚴格遵守劇毒品管理制度;
4.2操作人員要學習掌握防毒知識和急救知識,一旦發生意外,能準確自救;
4.3防毒工具應選用1型(草綠色濾毒罐)或隔離式防毒面具;
4.4為了防止直接接觸氰化鈉,操作人員應使用好個人防護用品,如橡膠長手套、防毒口罩、膠靴和專用服裝;
4.5污染的衣服、手套、工作場所等應及時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和自來水沖洗;
4.6計量的磅稱應是稱量總重的1.5-3.0倍,至少每三月校驗一次,在使用中應經常檢查其靈敏度,以防止計量失誤;
4.7液體氰化鈉一旦濺入眼睛,可用0.5%的硫代硫酸鈉洗眼;
4.8發生中毒事故,應迅速脫離現場,立即就近搶救,救護者必要時應戴好防毒用具。
4.9注意事項:液體氰化鈉庫房進出后應關門鎖好,以防非崗位人員進出;非崗位人員未經保衛科批準不得入內;操作人員上崗時不準進食,不準吸煙;定期巡回檢查液體氰化鈉貯槽、地槽、液下泵、閥門等,每班不得少于八次;及時更換或補加消毒池的漂白粉溶液,使之保持有效消毒處理。
五、氰化鈉設備安全維修
1、氰化鈉貯槽、管道、閥門、反應釜等設備的維修,車間提出申請,安全部門檢查監督,報制造部批準。
2、管道、閥門、反應釜等設備在維修前必須進行清洗,拆下來的設備要放在處理池里處理,但不準挪作他用。
3、維修人員、監護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
4、維修管道閥門時,先關掉貯槽出口閥門,打開放空閥。拉真空使管道處的物料拉入高位槽,關掉高位槽閥門,停真空。打開氰化釜上的閥門,使管道上氰化鈉滴漏在氰化釜里,拆閥門時要緩慢,在閥門下面用塑料袋,防止滴漏到地面或反應釜上,塑料袋經處理后燒掉,若有滴漏用次氯酸鈉溶液或漂白粉沖洗。
5、動火、入釜等特殊作業按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執行。
六、氰化鈉投料員崗位職責:
1、負責進廠氰化鈉取樣化驗,取樣時必須2名投料員同時在場,監督整個化驗分析過程,完畢時在分析報告單簽名。
2、負責把氰化鈉從槽缸車里卸至氰化鈉貯槽內,卸料前必須先檢查地槽及液下泵是否正常,貯槽能否容納本次所卸氰化鈉,如能容時,開好氰化鈉貯槽進料許可證后卸車,并做有關記錄。
3、卸完料后,應清理現場,同時負責處理化驗室化驗后氰化鈉樣品,消除事故隱患。
4、必須嚴格遵守液體氰化鈉使用操作規程,并做好原始記錄,誰違反規程誰負責。
5、現場監督氰化崗位操作工進行投料,升溫反應,工序結束,在原始記錄中簽名后方可離開。
6、每日必須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對氰化鈉貯槽、地槽、液下泵、液位計、計量槽、高位槽等進行檢查。做好巡回記錄,如發現液氰輸送管道法蘭接口處微小滲漏,應及時檢查和清理,并投入地槽中,清理時必須2人同時在場,1人清理或檢修,1人監護,雙人簽字記錄(整個過程必須穿戴防護專用服裝和用具)。
7、投料室實行雙鎖,2名當班投料員各一把,做到匙不離身,人離門鎖,嚴禁任何人未經保衛科同意進入投料室,投料交班前也應檢查門、窗、取樣口、放料口是否安全,并做記錄。
8、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時,應立即向保衛科,車間領導值班干部匯報,以防事故發生。
9、氰化鈉投料員巡回檢查規定:投料員交接時,必須對投料室的地缸、貯槽、液下泵,高位槽及管道進行檢查有無損壞,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應檢查門、窗、鎖是否安全。每日都要對氰化鈉管道,高位槽上的法蘭、閥門、容易滲漏的地方進行檢查,發現滲漏,必須及時用漂白粉或次氯酸溶液清洗,清洗時必須二人同時在場,事后雙方簽字記錄。氰化鈉卸料前應先檢查氰化鈉貯槽數量以防氰化鈉溢出。每周一次對氰化鈉投料室進行清理,發現墻上、地面上有氰化鈉結晶應及時清理,并投入氰化鈉地缸,地面,墻壁用漂白粉和次氯酸溶液清洗,操作時應2人同時在場,事后,雙方簽字記錄。定期檢查車間、投料室的氰化鈉急救藥是否有效,如無效或短缺及時向公司醫務室報告。定期請計量科對氰化鈉鎊稱測驗,以防投料數量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