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低壓電纜頭制作安裝作業指導書

低壓電纜頭制作安裝作業指導書

2024-07-12 閱讀 9403

低壓電纜頭制作安裝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

適用于建筑電氣工程中室內低壓橡皮絕緣橡皮護套和塑料絕緣塑料護套電力電纜終端頭的制作安裝。

2主要機具

2.1通用和專用工具:壓線鉗、鋼鋸、鋼扁銼、板手、電鉻鐵、噴燈。

2.2測量、檢測和試驗設備:鋼卷尺、1000V兆歐表、數字萬用表。

3.成品保護

3.1加強現場保衛措施,防止電纜被盜割或損壞。

3.2電纜頭制作完畢檢驗合格合,立即與設備連接好,不得亂放,以防損傷成品。

3.3在電纜頭附近用火時,應注意對電纜頭和電纜保護好,防止電纜和電纜燒壞或烤傷。

3.4電纜頭系塑料制品,應注意不受機械損傷。

4環境保護與施工安全

4.1安全措施

4.1.1施工現場用電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手持電動工具必須使用漏電保護裝置。

4.1.2電纜頭試驗時,試驗人員不少于兩人,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正確使用、穿戴絕緣用品。并做好防觸電措施。

4.1.3使用加熱器具時應隨用隨點,不用即熄,并遠離易燃易爆物資。

4.1.4現場一切用電不得亂拉亂架;所有電動工具尾線均需外套橡皮膠線。工具暫不使用時應撥掉電源插座。

4.1.5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砂箱或其他滅火工具。

4.2環保措施

4.2.1采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規定的材料。

4.2.2工地固體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在清運垃圾前與運輸方簽訂協議,及時收集并處理。

篇2:(電纜敷設電纜頭制作)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電纜敷設、電纜頭制作交底日期交底單位及人員被交底單位及人員交底內容:一、工作任務敷設YJV22-3*電纜米,制作冷縮電纜頭個。二、技術要求一、電纜敷設(1)電纜盤就位可用起重機或人工將電纜盤放置指定位置,電纜在裝卸的過程中,設專人負責統一指揮,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準確。(2)采用吊車裝卸時,裝卸電纜盤孔中應有盤軸,起吊鋼絲繩套在軸的兩端,不應直接穿在盤孔中起吊。人工移動電纜盤前,應檢查線盤是否牢固,電纜兩端應固定,線圈不應松弛,電纜盤只允許短距離滾動,滾動時滾動方向必須與線盤上箭頭指示方向一致。(3)根據電纜長度和截面,選用的牽引繩長度比電纜長30~50m。牽引繩連接必須牢固。其連接點應選用防捻器。布放電纜滑輪,直線部分應每隔2.5~3m設置直線滑輪,確保電纜不與地面摩擦,所有滑輪必須形成直線。彎曲部分采用轉彎滑輪,并控制電纜彎曲半徑和側壓力。電纜允許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下表規定。在關鍵部位應有專人監視(如轉彎位、管口、與其他管道交叉的部位)。電纜類型允許最小彎曲半徑單芯多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無鎧裝20D15D有鎧裝15D12D油浸紙絕緣電纜鋁包30D鉛包有鎧裝20D15D無鎧裝20D注:D表示電纜直徑,mm。(4)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隧道、電纜井和人井的防水層。(5)電力電纜在終端頭與接頭附近宜留有備用長度。(6)并聯使用的電力電纜,如設計沒要求時,其長度、型號、規格應相同。(7)電纜敷設時,可用人力拉引或機械牽引,電纜應從電纜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對于較重的電纜盤,應考慮加裝電纜盤制動裝置。電纜走動時,嚴禁用手搬動電纜及滑輪。(8)敷設電纜時,機械敷設電纜速度不宜超過15m/min,并監測側壓力和拉力不超過允許強度。在較復雜的路徑上敷設電纜時,其速度應適當放緩。機械敷設時電纜最大允許牽引強度不宜大于下表數值。牽引方式牽引頭鋼絲套網受力部拉鋼導體鋁導體鉛護套鉛護套塑料護套允許牽引強度N/mm2704010407(9)電力電纜在切斷后,應將端頭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電纜內部。(10)若電纜溝內并列敷設多條電纜,其中間接頭位置應錯開。其凈距不應小于0.5m。(11)垂直敷設或超過45°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及橋架上每隔2m處;水平敷設的電纜,在電纜首末兩端及轉彎、電纜頭的兩端處;當對電纜間距有要求時,每隔5~10m處;應將電纜加以固定。(12)電纜敷設后,應及時排列整齊,避免交叉重疊,并在電纜終端、中間接頭、電纜拐彎處、管口等地方的電纜上裝設標志牌,標志牌上應注明電纜編號、電纜型號、規格與起訖地點。(13)沿電氣化鐵路或有電氣化鐵路通過的橋梁上明敷電纜的金屬護層或電纜金屬管道,應沿其全長與金屬支架或橋梁的金屬構件絕緣。(14)敷設完畢后,應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必要時,還要將蓋板縫隙密封。在施工完的隧道、電纜溝、豎井、電房出入口、管口進行密封。二、電纜頭制作1.剝切電纜(1)在確定基本點后,按規定的尺寸進行剝切外護層和鎧裝層。(2)剝切內襯層和填料,將內襯層剝到距鎧裝層切斷處5~10mm。2.安裝接地線(1)將編織接地銅線分別繞包在三相屏蔽層上并綁扎牢固,錫焊在各相銅帶屏蔽上。對于鎧裝電纜需用鍍錫銅線將接地線綁在鋼鎧上并用焊錫焊牢再行引下。對于無鎧裝電纜可直接將接地線引下。(2)接地線截面面積不應小于下表規定電纜截面mm2接地線截面mm216及以下接地線截面可與芯線截面相同16以上~12016150及以上253.包繞填充膠在三相三個接地點上分別繞包PVC帶。在鎧裝綁扎地線點上繞包幾層PVC帶,包至襯墊層并將襯墊層全部覆蓋住,在第一層防水膠帶的外部再繞包第二層防水膠帶,把接地線夾在中間,以防止水或潮氣沿接地線空隙滲入。外形整齊呈蘋果形狀。4.安裝三叉手套(1)將使用的三芯分支套外清潔后,放到三相電纜分叉處,先抽出下端內部塑料螺旋條(逆時針抽掉),然后再抽出三個指管內部的塑料螺旋條,在三相電纜分叉處收縮壓緊。(2)將電纜固定于支架上,核對相序,然后分別量出三相到設備接線孔的大約位置,在距接線孔長一點的位置約50mm處,切除多余的線芯。5.安裝絕緣套管(1)將三根冷收縮絕緣套管分別套在三相電纜芯上,下部覆蓋分支套指管15mm,抽出絕緣套管內塑料螺旋條(逆時針抽掉),使絕緣套管收縮壓緊在三相電纜芯上。(2)如果需要接長絕緣套管,可以用同樣方法收縮第二根冷收縮絕緣套管,第二根套管的下端與第一根套管搭接15mm,絕緣套管頂端到線芯末端的長度應等于安裝說明書規定的尺寸。6.剝切金屬屏蔽層、半導電、絕緣層(1)按安裝說明書規定的尺寸剝除銅屏蔽,剝除時不得傷及半導電層、絕緣層。(2)按安裝說明書規定的尺寸剝除半導電層,剝除時不得傷及絕緣層。(3)殘留在主絕緣外表的半導電層,必須用細砂布打磨干凈,并從高壓部位往接地方向單向擦抹,不得往復進行,避免把導電粉末帶向高電位。(4)用半導電帶填充半導電層與主絕緣的間隙,必須平滑過渡。從半導電層中間開始向上以半疊繞方式繞包自黏帶1~2層,繞包半導電帶和自黏帶時,都要先將其拉伸至其原來寬度的1/2,再進行繞包。(5)將電纜固定在支持角鐵或柜盤固定點上。(6)確定線芯與設備接點長度,使用專用切削刀具按端子孔深加5mm將末端絕緣剝除,在剝切時不能劃傷導體,端部削成鉛筆頭(倒角)狀。7.壓接接線端子(1)核對端子尺寸與電纜導體尺寸,選用適配截面的接線端子,除去線芯和端子內壁油污及氧化層。接線端子與接點的搭接面應平整且沒有額外的應力才進行壓接。(2)接線端子壓接順序應從上至下逐步壓接,每道壓痕間距及與端部的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導體標稱截面mm2銅壓接鋁壓接離管端距離mm壓痕間距離mm離管端距離mm壓痕間距離mm(3)在壓接部位,圍壓形成的邊應在一個平面上,點壓的壓坑中心線應成一條直線。導體壓接面的總寬度,應當是壓接管壁厚的2.75~5.5倍。(4)當壓模合攏到位后,應停留10~15s后才能松模,以使壓接部位金屬塑性變形達到基本穩定。接線端子壓接完成后必須有足夠的機械強度。(5)壓接后,用銼刀和砂布去除接線端子表面的棱角和毛刺。點壓的壓坑深度應與陽模的壓入部分高度一致,坑底應平坦無裂紋。點壓后,應將壓坑填實。(6)用(清潔布)溶劑清潔接線端子表面。8.安裝冷收縮絕緣件(1)清潔線芯絕緣,在包繞的半導電帶及附近絕緣表面涂硅脂,涂硅脂時要戴專用手套。并從高壓部位往接地方向單向涂抹,不得往復進行,避免把半導電帶導電粉末帶向高電位。(2)套入冷收縮絕緣件到所規定的位置(安裝說明書進行操作)。9.繞包絕緣帶(1)用絕緣橡膠帶包繞接線端子與線芯絕緣之間的間隙,外面再繞包耐高溫、抗電弧的絕緣膠帶。(2)在三相電纜芯分支套指管外包繞相色標志帶。(3)對電纜進行耐壓試驗,合格后復核相位正確,將電纜頭與設備按相序連接,接地線可靠接地。電纜終端與電氣裝置的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J149—19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執行。三、安全要求1.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棉質工作服,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工作負責人必須佩戴“工作負責人”袖標。2.物體打擊:按吊裝重量及鋼絲繩的安全系數選取吊裝鋼絲繩套及卸扣;使用牽引機械禁止站在牽引鋼絲繩內角;使用符合規定的鋼絲繩,防止鋼絲繩斷裂傷人;敷設電纜時,電纜盤設專人監護,并有可靠制動措施;禁止在敷設中的電纜旁邊停留,防止電纜壓傷手腳。電纜壓接前,應確認液壓鉗的鉗體、液壓管及連接口等部位完好無損后才使用,以免設備爆裂傷人;壓接電纜時,嚴禁將手指伸入壓模內。3.起重傷害:起重機應按吊裝工作半徑就位,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各支腿承點必須牢固可靠,在各支腿下應加木,土質松軟的地方應加墊鋼板;吊臂及重物下嚴禁站人;電纜盤裝卸起吊點要合適、綁扎牢固;吊鉤的防脫鉤裝置必須完整有效4.高處墜落:路邊敷設電纜、制作電纜接頭,施工現場必須做好安全圍蔽及警示標志措施,防止外人進入工作區域,防止行人進入施工范圍;施工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正確佩戴安全帽。5.中暑:避開中午炎熱時間段戶外作業。備注:交底人:年月日接受交底人:年月日

篇3:10KV電纜頭制作技術安全措施

1、編制依據:

1.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

1.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9)

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電氣篇)

2、編制目的:

為了確保電纜終端制作的質量,保證施工工期,保證施工過程中人員及設備的安全,特此制定此措施。

3、技術措施

3.1一般規定和準備工作

3.1.1電纜終端與接頭的制作,應由熟悉工藝的人員進行。

3.1.2電纜終端及接頭制作時,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

3.1.3在室外制做10kV電纜終端與接頭時,其空氣相對濕度宜為70%及以下;當濕度大時,可提高環境溫度或加熱電纜。在室內及充油電纜施工現場應備有消防器材。室內或隧道中施工應有臨時電源。

3.1.4電纜終端與接頭應符合下列要求:

3.1.4.1型式、規格應與電纜類型如電壓、芯數、截面、護層結構和環境要求一致。

3.1.4.2結構應簡單、緊湊,便于安裝。

3.1.4.3所用材料、部件應符合技術要求。

3.1.4.410kV電纜終端與接頭主要性能應符合《額定電壓1kV(Um=1.2kV)至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GB12706.1~12706.4及有關其它產品標準的規定。

3.1.5采用的附加絕緣材料除電氣性能應滿足要求外,尚應與電纜本體絕緣具有相容性。兩種材料的硬度、膨脹系數、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等物理性能指標應接近。橡塑絕緣電纜應采用彈性大、粘接性能好的材料作為附加絕緣。

3.1.6電纜線芯連接金具,應采用符合標準的連接管和接線端子,其內徑應與電纜線芯緊密配合,間隙不應過大;截面宜為線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壓接時,壓接鉗和模具應符合規格要求。

3.1.7制作電纜終端和接頭前,應熟悉安裝工藝資料,做好檢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3.1.7.1電纜絕緣狀況良好,無受潮;施工前應對電纜本體做電氣性能試驗,并應符合標準。

3.1.7.2附件規格應與電纜一致;零部件應齊全無損傷;絕緣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殼體結構附件應預先組裝,清潔內壁;試驗密封,結構尺寸符合要求。

3.1.7.3施工用機具齊全,便于操作,狀況清潔,消耗材料齊備,清潔塑料絕緣表面的溶劑宜遵循工藝導則準備。

3.1.8電力電纜接地線應采用銅絞線或鍍錫銅編織線,其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表6.1.9的規定。110kV及以上電纜的截面面積應符合設計規定。

表6.1.9電纜終端接地線截面

電纜截面(mm2)?接地線截面(mm2)?

120及以下?16?

150及以上?25?

3.1.9電纜終端與電氣裝置的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9的有關規定。

3.2安裝要求

3.2.1制作電纜終端與接頭,從剝切電纜開始應連續操作直至完成,縮短絕緣暴露時間。剝切電纜時不應損傷線芯和保留的絕緣層。附加絕緣的包繞、裝配、熱縮等應清潔。

3.2.2電纜終端和接頭應采取加強絕緣、密封防潮、機械保護等措施。

3.2.3電纜線芯連接時,應除去線芯和連接管內壁油污及氧化層。壓接模具與金具應配合恰當。壓縮比應符合要求。壓接后應將端子或連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殘留毛刺。采用錫焊連接銅芯,應使用中性焊錫膏,不得燒傷絕緣。

3.2.4三芯電力電纜接頭兩側電纜的金屬屏蔽層(或金屬套)、鎧裝層應分別連接良好,不得中斷,跨接線的截面不應小于本規范表6.1.9接地線截面的規定。直埋電纜接頭的金屬外殼及電纜的金屬護層應做防腐處理。

3.2.5三芯電力電纜終端處的金屬護層必須接地良好;塑料電纜每相銅屏蔽和鋼鎧應錫焊接地線。電纜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對地絕緣,電纜接地點在互感器以下時,接地線應直接接地;接地點在互感器以上時,接地線應穿過互感器接地。單芯電力電纜金屬護層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

3.2.6裝配、組合電纜終端和接頭時,各部件間的配合或搭接處必須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塑料電纜宜采用自粘帶、粘膠帶、膠粘劑(熱熔膠)等方式密封;塑料護套表面應打毛,粘接表面應用溶劑除去油污,粘接應良好。

3.2.7電纜終端上應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應與系統的相位一致。

3.3交接試驗

3.3.1電力電纜線路的試驗,應對電纜的主絕緣作耐壓試驗或測量絕緣電阻時,應分別在每一相上進行。對一相進行試驗或測量時,其它兩相導體、金屬屏蔽或金屬套和鎧裝層一起接地;

3.3.2測量各電纜導體對地或對金屬屏蔽層間和各導體間的絕緣電阻,應符合下列規定:

1)耐壓試驗前后,絕緣電阻測量應無明顯變化;

2)橡塑電纜外護套、內襯套的絕緣電阻不低于0.5MΩ/km;

3)測量絕緣用兆歐表的額定電壓,宜采用2500V兆歐表

3.3.3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3.3.3.1直流耐壓試驗電壓:35KV

3.3.3.2試驗時,試驗電壓可分4~6階段均勻升壓,每階段停留1min,并讀取泄漏電流值。

試驗電壓升至規定值后維持15min,其間讀取1min和15min時泄漏電流。測量時應消除雜

散電流的影響。

3.3.3.3當l0kV電纜的泄漏電流小于20μA時,其不平衡系數不作規定。泄漏電流值和不平衡系數只作為判斷絕緣狀況的參考,不作為是否能投入運行的判據。其他電纜泄漏電流值不作規定。

3.3.3.4電纜的泄漏電流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電纜絕緣可能有缺陷,應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處理:

1)泄漏電流很不穩定;

2)泄漏電流隨試驗電壓升高急劇上升;

3)泄漏電流隨試驗時間延長有上升現象。

4、安全措施

4.2作高壓電纜頭時,用噴燈烘烤時,應有防火措施,準備好滅火設備,并注意清除易燃物。

4.3在進行直流耐壓試驗時,在試驗區域內應設遮攔或拉繩,并應設專人監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試驗現場。

4.4使用高壓試驗設備時,外殼必須可靠接地。在使用中一切高壓設備,如已經拆除接地線或短路線,即應認為已有電壓,人體不得接近。

4.5高壓試驗必須有監護人(由隊長負責)監視操作。

4.6進行直流高壓試驗后電纜,應用放電棒放電,然后再直接接地或短接放電。

4.7用兆歐表測定絕緣電阻時,被試物要確定與電源斷開,試驗中要防止與人體接觸,試驗后被試物必須放電。

4.8雷雨中,應停止高壓試驗。

4.9試驗中,若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斷開電源,并經放電接地后才可進行檢查。

4.10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熟悉《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個,并經考試合格后才可進行工作。?